02.28 日常生活中可以識別每個人的效用函數嗎?為什麼?

用戶5492911823603


您是要識別他人的效用函數還是要識別自己的?

效用函數這個概念只能在理論上精確,而在現實意義上只能達到模糊的準確。

對於自己的效用函數,你只需衡量在特定預算下,你花一筆錢做什麼事兒能讓你最愉快,按照此等排序即可。舉個例子,假設你要去旅遊,你的預算有限,那如何才能讓你的旅行最舒服呢?你如果喜歡美食,那就降低交通和住宿的標準;如果你認為晚上有個好的休息環境是很重要的,那就酒店訂好點,其他普通一點;如果你是個大胖子或者行動不方便的人,你期望交通要便利,那就提升交通工具的級別。以此,衡量自身的效用函數,就看自己的偏好在哪。

而識別他人的效用函數,我覺得是否您在說的是如何做到價格歧視?以他人能接受的最高價格降產品賣給他?價格歧視一般可以通過用戶大數據來識別,就像之前爆料某旅遊App對不同用戶給出不同報價,因為大數據可以分析出你的價格敏感度。若是要說他人的效用,一般而言商家會提供不同價格段的產品組合,供消費者選擇,以滿足消費者的最高效用。

以上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困惑?


芒果投


你好,我是小雨說經濟,很榮幸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

效用函數其實是經濟學裡的概念,它表示在資金一定的情況下,消費者消費所獲得效用與其購買商品組合之間數量的關係。比如一個蘋果2.5元,一個香蕉1塊錢,那麼你有十塊錢應該怎麼消費?如果單純的購買4個蘋果或10個香蕉並不能讓自己滿意,你可以同時買2個蘋果和5個香蕉,這樣你就能同時吃到兩種水果了。所以這樣,蘋果和香蕉就有一個購買比例的問題了,到底買多少個蘋果和多少個香蕉才能讓自己所獲得的效用最大化,這就是經濟學中關於效用函數的問題。但是在實際日常生活中,效用是無法具體衡量的,只能用個人的滿意度來確定,如果我覺得這樣的組合比另外一種組合更能讓我滿意,那麼我就會認為,這樣的組合對我來說所獲得的效用就高。完全依靠個人的判斷,標準也不一。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