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猛料一哥


我当年是工作了一年之后,裸辞考研的,我以我自己的真实案例给您作为参考,看看是否要支持孩子吧。

当时大学毕业的时候还很年轻,去到一家大型公司上班,由于学历较低,学校又不太好,晋升受限,于是一年以后就直接裸辞了,也挺佩服那时的自己的。可能因为年轻,什么都不怕。



裸辞之后,就先回家,发现在家复习效果不好,就去到报考院校附近租房备考,好在几个月的复习之后就考上研究生了。

就读研究生花费不了多少钱

其实就读研究生只要孩子自己努力,是花不了多少钱的。

一般每年都会有一二三档奖学金,分为8000元、6000元和3000元,可能每个学校不一样,获奖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还是很高的。

而且每年还有国家奖学金,当然是需要在学术、学习中表现优秀才可以的。

除此之外,每个学生每月还有600元的生活补助,有些导师每月还会再给学生发点补助。



未来的选择更多,晋升机会更大

就读研究生之后,求职找工作时选择会更多,有些企业或单位招聘要求硕士研究生文凭以上,这个时候本科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说学历高点选择会更多一些。

同时在职场当中的晋升机会会更多,就拿我公司来说吧,有些是几年前本科进入公司的,虽然他们与刚进入的研究生相比多挣了几年钱,但是就发展而言,新进的研究生获得公司更为器重,晋升机会更大。



研究生扩招18.9万人,要考研就最好考好点的院校,考上后努力学习

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未来大学生会越来越多,学历在贬值,那么孩子如果要考就最好考个好点的院校,并且去到学校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了,未来毕业的竞争会更大。

既然孩子想读,只要不是揭不开锅了,还是支持孩子吧,至少孩子以后不会后悔,而且未来选择确实要多一点。


小刘老师说


昨天看见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我心里特别高兴,因为我家就有一枚准大学毕业生,正在准备考研复试。因为去年数一特别难,再加上他自己发挥也不是很好,的确数学考的很一般。数学考下来,孩子都没有信心了,不过他还是坚持考完了专业课,专业课虽然考得也不是特别理想,但是比数学要好,过了100分。扩招18.9万人,尽管是重点向东北和西北地区倾斜,但是总比不扩招好。

1.孩子想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孩子学的是工科,说实话,大学四年还是比较辛苦的,本来想说服他,让他就业,但是他却明确地告诉我,他想继续读书,多学一点本事,不仅仅是拿文凭。觉得只有能力提升了,有了文凭这块敲门砖以后才能找到更好的工作,工作起来也才不会那么吃力,他还告诉我们,即使他现在出去找了工作,她可能会后悔,甚至会辞掉工作,继续考研。看孩子有时候这样坚定的决心,我们当然要支持他。

2.就业压力大,马上没有了读书机会,让孩子觉得遗憾

很多孩子想到马上要就业了,但是出去找工作真的是压力挺大的,孩子们心里担心。那天晚上孩子跟我聊起他们学校同学的事情。他们班只有三个学没有参加考研,其他的要么保研走了,还有的准备出国,都在埋头准备考研。很多人都觉得想到再也不能在学校读书了,心里真的觉得挺遗憾。

3.疫情影响,迟迟不能回学校

疫情爆发,高校学子都还没有开学。孩子们压力也挺大的,因为毕业生还要准备毕业论文。我儿子学的是工科,很多东西都必须到实验室才能完成。这段时间既要准备考研复试,又要准备毕业论文,也挺不容易的。这两样事情都够他忙的了,相信很多高校毕业生都在做着这方面的准备。

结束语:孩子想要继续读研,的确会增加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我们可以申请助学贷款,还可以让孩子半工半读。办法总比问题多。只要坚持,总会看到希望的。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即使砸锅卖铁、即使把房子卖了也要让你把研读出来”,这是当年我父亲跟我说的话。

现在每当我想起父亲对我说的这句话,我都会很感动,如果当年不是父亲大力支持,那会有我的今天!
我是一名农村出来的孩子,当年读研的时候我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经济上的、精神上的压力都有。

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认为我当年的选择是对的,如果没有读研,那么就没有今天的我。


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

01

今年就业压力真的很大,会比往年大很多!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今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注定找工作会很困难。特别是对于一些学历低的,学校一般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今年很多毕业生一定会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今年研究生为什么会扩招这么多?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国家考虑到了疫情对于经济的影响,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生扩招就是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02

孩子想读研,就让他去读吧!

孩子想继续读研,说明他今年是参加了研究生考试的,说明他今年是有把握考上的,说明他选择读研是经过认真考虑过的。既然是这样,我想作为父母的是没有什么好借口不支持他的。

今年研究生扩招很多,说明读研的机会很大,如果今年错过了这个机会,那么以后就很难有这个机会了。其实很多人都想读研,但是由于竞争很大最终没有被大学录取的学生每年都有很多。

03

现在读研,真的不需要多少钱了!

从15年开始,我们国家研究生全部变为自费的了,没有公费的了,也就是学生需要自己交学费了。

虽然全部变为自费的了,但是国家的支持力度其实是变大了的。现在是学生先交学费,最后国家以助学金的形式将学费全部返回给学生。

比如,15年的时候我的一个师弟交了6000的学费,后来国家返回了6000,所有人的学生都是这样的。一个师兄去读博,第一年交了10000的学费,期末的时候国家也是全部返回来了。

对于你孩子的学费,我认为完全采取可以助学贷款的方式解决。我当年读大学、研究生的学费都是贷款的,毕业工作后一年多就还清了。


至于生活费你完全可以让他做兼职赚钱养活他自己,如果他学习好点还可以申请奖学金。15年的时候一年有8000块钱的奖学金,现在应该更高了。

如果奖学金难拿,那么学校还有助学金,那个是很多人都能够得的,助学金就是针对家庭贫困学生的,一个学期也有几千块钱。

其次,研究生了,跟导师做项目,导师会给部分生活费的。

所以,你完全不用担心孩子他学费及生活费的问题。在读研期间,如果孩子懂事、勤快点,他每个月还是可以向家里寄部分钱的。

写在后面的话:

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有个好工作,将来能够过得好!

孩子既然想继续读研就让他去读吧,至于学费及生活费我想一个大学毕业生了,他应该会想办法去解决了。

如果家里经济很困难,他读研还不愿意去做兼职,不愿意想办法解决,那么我想他也就是一个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了。如果真是那么情况,我认为没有必要支持他读了。

我是“地理视角看教育”,分享知识、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地理视角看教育


应该坚定不移的支持他!

一、考研是给那些没有考上重点大学的人的第二次机会。

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因为高考失误而与自己理想的大学失之交臂,也有些虽然勉强上了重点大学,但专业却并不是自己想学的。这时他们可以通过努力考研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我的一个高中同学平时学的很好,却因为高考失误只上了一所普通的二本院校,他为此郁闷了好一阵子。后来他将别人聊天、逛街、谈恋爱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大学期间屡次获得奖学金,最终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上海交大的研究生,现在已经是西电的教授了。


二、考研可以让孩子的大学生活更有目标。

大家可能会经常听到现在有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整天只知道混日子,玩游戏、谈恋爱成了他们的主业,生活无目标,学习无动机,越是在一些差一点的大专和三本这种情况越普遍。你孩子想考研,说明他有理想,有目标,应该好好支持,以免得他在大学里迷失方向。

三、考研可以提升就业的竞争力。

现在就是因为工作不好找,很多人才去考研的。今年研究生扩招对你的孩子来说更是好事,考上985大学研究生的概率更大。考上研究生可以大大提高他的竞争力,因为有些单位在招聘时明确要求要研宄生学历。

总之,孩子主动要求上进,家长应该感到高兴,更也应该全力支持。


教育黄金眼


我是一叶知秋有仙则名,我来回答。

教育部今天放了个大招,硕士研究生直接扩招18.9万,什么概念,扩招20%左右,高于今年研究生报考人数的增长率,报名人数从290万到341万,增长17.5%,所以,2020年考研难度比上年略有降低,这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刚开始以为正常增长5%,然后看到湖南额外扩招5%,大家觉得今年会增长10%,没想到翻番了,20%!教育部这次确实给力!

增长20%,今年研究生会招多少人呢?去年研究生91.7万,博士研究生八九万,硕士还有83、84万,今年再加18.9万,那就是105、103万了,直接突破百万大关,这可是教育部的中期目标,今年直接实现!正常来说,明年应该保持稳定,增长空间不是太大了!

大幅扩招,不仅降低了今年的考研难度,明年难度也降低了,因为好多人不用二战了,一志愿不行调剂也可以,所以,明年回会少一批有实力的二战生。

如果孩子想读研,支持还是反对?叶秋觉得还是应该支持:

第一,像题主说的,今年就业确实不好就业,碰到了新冠,谁也没办法!

第二,研究生多了,研究生贬值了,其实并不是。我国研究生才不到900万,美国有多少,硕士2100万,博士450万(2018年底的数据),所以,我国高学历人才不是太多而是太少!退一步说,钱贬值了怎么办?当然是赚更多的钱!研究生多了怎么办?自己也读一个,不然不是更没有竞争力?

第三,扩招后研究生培养质量仍然能得到保证!因为全国有40多万硕导,硕导是充分的,不需要担心研究生太多老师指导不过来!

所以,孩子想读研究生,是个好事,读研没有本科那么大压力,有比较完备的奖学金,在可以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支持孩子的想法!


一叶知秋有仙则名


今年341万考研生们迎来了好消息:扩招18.9万人。

这个数字,相当于扩招了近五分之一。

这个数字倾向于:专硕,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

有人说,扩招吧,对考生好,孩子考个研,起早贪黑的,多么不容易啊;

有人说,现在研究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扩招代表以后研究生含金量低,还不如去社会上早一些找机会。



正反两种声音都有,就像题主目前在纠结的问题一样。

题主纠结的原因可能有三点:

1、家里条件不好

确实,如果家里条件难一点,比如有的农村地区,本来供读一个本科生就竭尽全力了,再读三年,家里恐怕会更困难了。

事实上,研究生有很多补助和勤工俭学的机会。虽然每个月生活费不多,但可以利用周末去做家教或者找兼职工作,平时可以申请学校的助教岗位等等,这些都能解决孩子的生活费用的问题。

研究生阶段和本科生很不一样,心智更成熟,考虑问题会更周到。所以,把家里情况给孩子说明,让他明白,研究生阶段需要自己努力,多挣学费。

相信他会理解。

2、万一考不上

这一点肯定是担心的最主要一点,如果考不上,就白白地耽误了一年,还花费了一大笔钱。

当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尽量去满足他的每一个要求和愿望,但长大之后,会觉得他们的要求难以实现,也不愿去助他一臂之力。

我想,给过他一次机会,不管他最终能否如愿,他都会感激父母对他无条件的支持,这会是他以后几十年生活中的安慰和盔甲。



3、毕业收入不及预期

现在很多人会说,有的单位研究生比本科生多不了几百块钱,有的研究生甚至找不到工作。

确实是,在开始几年里,研究生学历可能占的优势不多。但根据我个人经历来看,研究生和本科生在知识结构,人生价值观,考虑问题的角度上,和本科生还是有很大区别。

很多单位在人才评聘,晋升通道上,研究生会更占优势。有研究生学历,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会走得更顺。

如果考虑完了以上三点,决定支持孩子读研,那么还有一些建议给你:

一是尽力支持就好。

既然已经决定了,就全力地支持,不要让他中途放弃,即使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也要积极地去开导他,让他顺利地经过这个蜕变的过程;

二是不要在家复习。

如果为了省钱,在家复习,可能效果不太好。尽量去报考的学校附近租房子,有的可以租学生宿舍,便宜很多。因为在学校里上自习,专注力会好得多。还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路人,相互鼓励打气。



今年研究生扩招了五分之一,明年扩招的可能性也很大,考上的几率也非常大。

综上,尽力地去支持孩子吧。让孩子去努力过,争取过,不管结果如何,他不后悔,家长也不会有心理负担。


英语老师Minnie


每年中国的研究生录取人数在60万左右,我们拿刚刚结束的2020届考研初试来看,2020年考研初试报名人数破天荒的突破到了400万,可以说是达到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数据,似乎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大学的毕业生里面一半都在考研,而400万人里录取60万人,这个招生比例似乎也很高,但是事实真的这样吗?

  首先研究生按照入学的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全日制研究生, 一种是非全日制研究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职研究生。这种这种研究生占总体比例的多少那?粗略统计大概在总体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

  而这种研究生虽然近几年来录取方式与全日制想相同,但是社会认可度却十分凄惨,简单的来说,在就业市场上,大部分的企业还是会承认专科生的大学生身份,但是他们不会承认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研究生身份,虽然国家已经下发过相应的文件来支持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就业,但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毕竟招聘岗位是企业创造的,国家并没有办法强制要求企业去招收非全日制研究生。

  除去这三分之一,我们的录取人数现在还剩下40万人,这四十万人里面,我们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种叫做学术学位硕士,也就是学硕,另一种叫做专业学位硕士,也就是专硕。

  简单的介绍一下二者的区别,从培养方式来看,学硕普遍三年,专硕普遍两年,研一的时候二者并没有大的区别,都在一个教室里上课。而研二的时候,学硕就开始进入实验室搞科研,发论文,研三的时候准备毕业答辩,读博的读博,工作的工作,这种硕士才是我们普遍思维中认识到的硕士,也就是读书,做实验,发论文,搞研究。

  而相反专业硕士到了研二,就会直接进入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工作实习一年,然后直接毕业,比较直观的例子就是医生(当然这个举例不是很恰当,但是比较浅显易懂。)所以这种硕士,实际上是直接对口工作市场的,他们并不会在实验室里搞研究,毕竟国家现在缺的是能把知识应用到实处的高等人才,而不是仅仅会考试发文章的高等人才。

  而教育部的通告也明确的提出了,这次的扩招,以专业硕士为主,18.9万里面,除去专业硕士和非全日制硕士,真的学术硕士可能连五万人都没有。而且那20万的学术学位硕士里面,至少有10万的岗位是留给推免生的(也就是保送生),留给报名的那400万人的位置,其实只有10万。

  好,现在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加减法,10万学位位置,加上20万的专硕,实际上这400万报名的人里面,最终能够成功考上的研究生的也只有30万人而已,就算扩招着18.9万人都是学硕,也仅仅都不到50万,更不用说这里面还要去掉很大一部非全日制研究生。至于那些说什么扩招会让不喜欢学习的学生考上研究生混日子的说法更是无稽之谈,研究生的考试跟高考完全是两种概念,先不说笔试过后的面试就可以刷掉很多只会考试没有学明白知识的考生,笔者甚至可以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能通过初试的学生,就算他以前确实在混日子,当他进入到复试的那一刻,你也就没有资格在说他混日子了。

  所以实际上,研究生的扩招并不会造成研究生“烂大街”,因为跟需求的基数相比,这种扩招实在显得太微不足道了,相反这种学习和企业对接的模式会变成一种更加良性的循环,毕竟经过了一年社会的历练在投入到社会,比从学校了直接扔到社会,要靠谱的多。

  所以,无论研究生怎么扩招都不会造成高学历者泛滥的情况,默默无闻,才是这个社会大多数的真实状态。



其实我是哦然


必须支持,一定要读研究生!读研究生时做好几点,可以不花钱。

今年对考研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的机会。全国扩招18.9人,大大增加了考研成功的几率!

必须考研的原因有两个:【1】今年将是最难就业季,【2】研究生学历仍然紧缺。

第一,史上最难就业季。

由于冠状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全国的中小企业困难,很多大型企业也在缩减规模。既而在招聘用人上,就会大规模的减少

并且,现在肺炎疫情仍然没有过去,很多招聘会不能如期举行。只能通过网络招聘这3种单一而效率低的模式。

更严重,今年毕业生毕业生数量达到800多万,是历史上毕业生最多的一届。

为了缓解今年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教育部你开通了网络招聘,并且将毕业生的身份延迟两年,学生档案、户口可以在学校放两年!

第二,研究生数量仍然紧缺。

虽然研究生已经扩招很多,但是研究生数量,在人群中仍然非常少。

据统计, 拥有本科学历的人,放在中国,100个人里你最差就是第4; 只要研究生学历,不管是哪个学校的,100个人里最差也是0.33名。

所以,研究生学历仍然紧缺,目前仍然非常值得读,至少比本科生就业有优势。

并且,很多央企业招聘的时候,至少要求研究生学历。很多政府事业单位、高校,都要求研究生学历。

经过这一次疫情,相信很多人都最好的就业单位就是:公务员、事业编、央企。但是,这些单位至少要求研究生学历。

第三,读研究生完全可以不花钱。

研究生实行奖学金制,一等奖学金有1万多块钱,完全够学费和部分生活费。

研究生可以给导师做项目,会有额外的收入。导师每年给我收万多块钱。

研究生受国家补贴,每月有500元多,中科院的研究生每月有1500多。

所以,今年经济困难,就业困难,一定不要创业、一定不要辞职、一定不要毕业、一定要继续读研!


牵牛花牵牛郎


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病毒,对我国各行各业带来一定的压力,不过,在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我们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就要迎来决定性的胜利。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国考研人数创纪录达到241万,比2019年的290万净增加51万人,让多少学子感觉心虚。



不过好消息来了!2020年2月28日上午10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有关领导介绍,2020年将有874万普通高校毕业生,加之突然爆发疫情的影响,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为此,决定将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扩大,同比增加18.9万,重点向中西部和东北部倾斜;同时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同比争取增加32.3万人。

我个人认为,扩大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普通高校专升本规模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一方面可以提升我们的学历,更是让学荣能够学到更多的本领,有利于将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孩子读研是非常好的事情,就是压力山大、砸锅卖铁也得让孩子提升文凭啊!普通高校毕业学生达到874万,说句实在话,现在的本科文凭遍地都是,随随便便在哪里都可以抓出一大把,所以本科生要想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是非常困难的。许多优质用人单位,招聘的起码条件就是研究生起,如果你是本科毕业证,人家可能看都不看,或者你交了简历,等用人单位收摊的时候,就把你的简历让进垃圾桶里去了。

总之,我们今年考研人,终于迎来了春天,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实行自己人生的理想,实现跨越。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自己的孩子推上高山之巅,只有到了高山之巅,我们才能够领略最美的风景!


平淡是真oymlq


嗨,大家好,我是小事儿。

对于这个问题:今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工作不好找,孩子想继续读研,我压力大,是否应该支持他?小事儿有话说。

背景介绍:

日前,教育部宣布2020年研究生预计扩招18.9万人,这对于考研的人绝对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自己的考研胜算更大。据了解,此次扩招的专业有临床医学、公卫、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主要满足的是社会需求,其他专业的招收人数可能增加不大。

介绍了研究生扩招背景之后,我们回到题主的问题。孩子读研的初衷是什么?工作不好找是孩子的看法,还是你的看法?还有孩子学的专业是什么,读研之后的发展方向有没有优势?

首先,我们谈谈工作不好找。

一、题主的看法:如果这是您的看法,您觉得孩子大学毕业,面对工作不好找的大环境,恰巧研究生扩招,您觉得可以让孩子去考研,经过研究生期间的学习增强孩子的竞争力,在找工作时能够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作为家长的良苦用心。

但是,小事儿想问您一句,如果最终2020年的研究生孩子没有考上,您又该怎么办?还有工作不好找,您的孩子真正的去找过吗?为了找工作做了哪些准备?您有了解吗?

据了解,研究生会有奖学金,而且额度不低。所以,您的孩子如果能够考上,家里的经济负担应该不会很重。

二、儿子的看法:如果这是您的儿子的看法,我觉得他真的没有必要考研了。研究生顾名思义应该是在某领域继续深造学习,成为这一行业的佼佼者。而您的孩子因为觉得工作不好找,就放弃了,进而选择一条逃避现实的道路。我觉得这不可取。有一句话,研究生不过是缓期三年,研究生毕业之后找工作依然会有压力。所以,请您好好思考,劝劝儿子,好好思考究竟是为什么考研?然后再做出决定。

其次,我们谈谈专业。

您的孩子学的专业对其选择读研究生有很的影响,专业有热门和冷门之分,比如金融学、电气工程等专业就比较热;而新闻学、历史、法学等现在比较冷。甚至有的专业被亮了红灯。所以,您一定要好好查查孩子的专业是不是热门专业,是不是在此次扩招范围之内。

据了解,此次扩招的主要是中西部和东北的一些高校。您儿子有想去的意愿吗?

最后,小事儿想说的是,无论出于何种目的去考研,您都需要和孩子把实际情况讲清楚,家庭的经济压力大,考不上怎么班等,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您才能有的放矢的想对策解决问题。

小事儿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