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張作霖挑選的兒媳婦,重視的不得了,為何于鳳至如此受待見?

楊楣


“病痛何足懼,我要救漢卿”,時光荏苒,可曾有人想起那個為張學良而活的女人麼?

提到張學良的婚姻,外界總是在討論張學良和趙四小姐(趙一荻)幾十年如一日的堅貞愛情,卻鮮少有人提起那個一生為愛付出的女人——張學良的結髮妻子于鳳至。



結緣於父母之命的婚姻

于鳳至身在富貴人家,是“福祿深厚,乃是鳳命”的千金小姐,因為民國時期的男女結婚還比較早,所以于鳳至17歲便嫁了人,嫁給了還小她三歲的“毛頭小子”張學良。

兩人的婚姻可以說是門當戶對,一個是意氣風發的東北少帥,一個是德才兼備的千金小姐。

所有人都認為這樁婚姻是天作之合,當然包括初涉人世的于鳳至,也對這樁婚姻抱有很多的幻想與希望。



但婚姻和愛情終究不是一回事,也是造化弄人,因為受到民眾自由思想的感染,張學良非常抗拒這種由父母包辦的婚姻,當然對於鳳至也是本能的反感。

婚後,張學良也許是要宣洩對這場包辦婚姻的不滿,開始在外面花天酒地,不僅成了交際場合知名的風流少年,還留戀於上海、天津的各大舞場,對自己的結髮妻子于鳳至不聞不問。

面對這樣的狀況,于鳳至雖然失望,但她還是一如既往的知書達理,婚後的她,也努力的做著好妻子、好兒媳。她孝順公婆,善待下人,把家裡的大小事務也處理的井井有條。

對於張學良婚後的作風,于鳳至也始終給予包容和信任,總想著“我比他大三歲,是他姐,哪有姐姐不疼小弟的。”



日子久了,張學良被于鳳至無微不至的愛所打動,他們的關係逐漸緩和,經常以姐弟相稱。

出於對於鳳至的感激和愧疚,雖然張學良依舊出入交際場合,卻沒給過於鳳至以外的女人什麼名分。

三個人的生活,兩個人的愛情

1927年,張學良結識了趙四小姐(趙一荻),兩人算是一見鍾情,愛的熱烈,一時間街頭小報都報道了兩人的風流韻事,可謂人盡皆知。

那這個時候,張學良的妻子于鳳至是什麼反應呢?依著于鳳至的性格,她仍然沒有責怪張學良,只是把自己的苦默默埋在了心裡。


▲ 趙一荻

兩年後的一個雪夜,很久沒回家的張學良找到了于鳳至,他吞吞吐吐的告訴她,和自己在外同居的趙一荻生下一子。

而聽到了這個消息,于鳳至的反應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外。她沒有表現出一絲不快,而是笑著說:“這是一件喜事。”

那天晚上于鳳至一夜無眠,她的愛依舊像那夜的風雪一樣,潔白無瑕,又包容萬物。但她的心卻像浸在這夜的大雪中,泛著陣陣冰冷,帶著苦澀的麻木。

第二天一早,于鳳至頂著風雪一路步行,把趙一荻的孩子接到了家裡,因為那是張學良的孩子,她要給這個孩子一個名分。不久趙一荻也搬進了張府,沒有夫人名分,只是對外聲稱是張學良的秘書。



而於鳳至也沒失了大家風範,她待趙一荻如姐妹,不僅沒有為難趙一荻,反而交代管家多給她一些生活費。就這樣,三個人開始了共同生活。

逝去在無望的等待中

1936年12月,張學良聯合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這時的于鳳至在得知消息後,馬上為孩子辦了退學手續,從英國趕了回來。

兩人再次相見時,張學良已經被蔣介石軟禁,並且換了一個又一個地方。而於鳳至也陪著張學良由南京到浙江奉化,安徽黃山、江西萍鄉,湖南郴州等地。無微不至的照顧他,開導他。

但長期的擔驚受怕和顛沛流離,早已使得於鳳至身心俱疲。1940年春天,于鳳至被醫生確診為乳腺癌,不得不去國外治病,哪知這一走便沒再相見。


▲中年于鳳至

張學良在被蔣介石羈押到臺灣後,受到臺灣基督教一夫一妻理念的感染,決定放棄和于鳳至的婚姻。

于鳳至在得知這一消息後,提筆在離婚協議上籤了字,她深知最好的愛是成全,但她還是在洛杉磯買了一棟別墅,房內的擺設和遠在東北的張府出奇的相似。

她希望在張學良重獲自由後,可以和趙一荻搬到這裡生活,幻想著和自己丈夫重聚的那一天。哪知這一等便是半個世紀,1990年,于鳳至心臟病發作,逝去在無望的等待中。

一場錯愛到白頭,這不僅是於風至的一往情深錯過他人的悲哀,也是舊時代不能婚姻自由的悲哀。


予安說歷史


你,


用戶8815190149073


按照老黃曆講,張學良是張作霖的嫡長子,諸子中地位最高,事實上張作霖也確實最喜歡、最重視這個長子,一心要把他培養成自己的接班人。 所以,在張學良人生伴侶的選擇上,張作霖也是很慎重的。

我們都知道張作霖中意的兒媳婦人選就是于鳳至,而當時張學良隨父親駐守奉天,結交了很多歐美的朋友,滿腦子都是自由戀愛的思想,對父親包辦婚姻很不滿意, 對大他三歲的于鳳至也沒什麼興趣,張作霖為了促成這樁婚事讓了一步,對張學良說“你的正室原配必須聽我的,只要你和于鳳至成親,以後你願意在外面養女人,老子都不管”,張學良迫於父親的壓力才勉強答應這樁婚事。

成親以後,于鳳至受到了張作霖的格外關照,據說張作霖在家發火時,逮誰罵誰,只有于鳳至敢去勸說,也只有她的勸說最有效。

為什麼張作霖執意要選于鳳至做兒媳婦呢?又為何對她總是刮目相看呢?

張作霖執意要張學良娶于鳳至,主要是想報答于鳳至父親——於文鬥先生的救命之恩。光緒二十八年,時為奉天升新民府營帶的張作霖奉旨剿匪,在一次剿匪過程中失察被土匪圍困,恰逢於文鬥在附近辦事,找來了老鄉吳俊升,一起將張作霖救了出來,此後三人成了莫逆之交。

發跡之後的張作霖顧念與於文斗的舊情,想將其女兒許給長子張學良,張於兩家永結秦晉之好,也算成全了這些年的兄弟情義。

再者,于鳳至的家世與命格,都符合張作霖的期待

於家祖上幾輩人都從商,家境殷實,於文鬥掌事後,創辦的商號“豐聚長”經營糧油、木材、食鹽、油、酒、茶葉、布匹、土地等等,什麼掙錢經營什麼,真真的富甲一方。張作霖是帶兵打仗的,糧餉是頭等大事,有了於家這麼富有的親家,不就等於守著座活金山嘛,還愁軍餉會不足嗎?

再者,張作霖不知從哪個算命先生那知道了于鳳至的命格“福祿深厚,乃是鳳命”,他認為“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于鳳至一定能給張學良帶來好運,所以對這樁婚事很執著。

張作霖最初選于鳳至為兒媳婦是因為她的出身與命格,但婚後的日子裡,張作霖重視她、待見她都敬重她的人品。

于鳳至自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知書達理,典型的大家閨秀,入大帥府後辦事穩重,待人寬厚,下人們都喜歡這位少夫人,兄弟們敬重這位大嫂,與張學良養母盧夫人相處融洽,猶如親母女,張作霖也很放心將大帥府的事情交給她去打理。

張學良婚後對於鳳至這位大姐並不怎麼感冒,繼續在外面廝混,對於小丈夫在外面的風流事她並非不知道,也不是不生氣,只是她識大體、顧大局,從不苛責張學良,也從不在外人面前抱怨,照顧張學良無微不至,漸漸地張學良被她的溫情、痴情、深情感動,也對她敞開了心扉。

但這並沒有讓張學良戒掉外遇,後來他的身邊出現了趙四小姐,于鳳至沒有爭風吃醋,而是大度的接納了她,三人一起生活。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于鳳至多方營救,奈何無果,只爭取到了允許家屬陪在張學良身邊的權利,于鳳至與趙一荻輪流陪在張學良身邊,後來因為幽禁的條件差,趙一荻孩子年幼,于鳳至說服趙一荻回上海,自己留下陪張學良,三年顛沛流離的監禁生活拖垮了于鳳至的身體,于鳳至不得已前往美國治病。

于鳳至憑著驚人的意志戰勝了乳腺癌,還學會英語,在華爾街殺出一片天地,積累了鉅額財富,為了養育丈夫的血脈,為了日後營救丈夫。

就在於鳳至為了與丈夫相聚而努力拼搏時,卻等到了丈夫寄來的離婚協議書,因為張學良在臺灣受到基督教洗禮,推崇一夫一妻制,而他想給趙小姐一個名分了。

于鳳至至死都認為張學良沒有辜負她,一定是受了脅迫才與她離婚的,離婚後于鳳至依然以張夫人自居,一直等待張學良來美國與她重聚,在為自己準備的墓地旁也為他留了位置,可惜她至死也沒能再見張學良一面,張學良去世後與趙一荻葬在了一起,她的丈夫終是辜負了她!


史論縱橫


看過於鳳至照片的人,會普遍認為她的美貌絲毫不遜色於民國四大美女,她溫文爾雅,操持家務,不但是張學良的賢內助,更是小字輩中唯一能敢勸諫張作霖的人,換了別人,大氣都不敢喘一聲。

張學良在年輕時學過英語,喜愛紅酒,思想受到了西方的影響,他崇尚西方自由式的婚姻,想通過自己的經歷去邂逅美麗的愛情,因此對父親包辦的婚姻很是排斥。


但張作霖卻堅決不同意,張學良作為嫡長子,是張作霖重點的培養對象,長子長媳自然也要入張作霖的法眼。張作霖曾對張學良說:你以後娶多少姨太太我都不管,但是張家的長房長媳必須由我做主!

于鳳至可以說從小就被張作霖默認為自己的兒媳,這還要與張作霖與于鳳至的父親於文斗的關係說起。

張作霖是個知恩圖報的人,當年在他被朝廷招安征剿土匪的時候,張作霖曾經陷入險境,是於文鬥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救了張作霖,從此二人便成為莫逆之交,並且相互許諾日後結為兒女親家。


於文鬥是當地著名的富商,經營著糧棧、酒坊、皮毛行、茶莊、雜貨鋪、木材、土地等多種產業,而張作霖有兵,於文鬥有錢,自古權錢不分家,可以說是強強聯合,也算是給張學良找了一個根基雄厚的靠山。

于鳳至的出生據說她的母親夢到了一隻鳳凰飛去肚中,醒來之後生下一女兒,于鳳至也是因此得名。老張也十分迷信,鳳凰能到自己的家中,不也說明了兒子就是“真龍”嗎,他認為兒媳的到來能給張家帶來好運。


于鳳至後來嫁到張家後也沒有辜負張作霖的期望,她像一個大姐姐一樣無微不至的照顧著張學良的日常起居,不過沒有感情基礎的最後還是沒能走到一起,兩人離婚以後,于鳳至獨自在美國撫養三位子女,他於1990年去世,至死兩人都未再謀面。

我是亮仔,歡迎大家討論留言,關注亮仔學史,共同探討歷史的那些事兒!


亮仔學史


于鳳至是張作霖親自為嫡長子張學良挑選的媳婦。張學良出過洋,深受西方思想影響,對父親包辦婚姻,選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做老婆自然一百個不願意。張作霖當時就火了,罵到:“媽啦把子,連老子的話你都敢不聽,你小子同意也罷,不同意也罷,總之,這個兒媳婦老子要定了。至於你小子以後娶三妻四妾,那都不管老子的事”。張學良一看大帥發怒了,再也不敢犟嘴,勉強答應下來。


那麼,張作霖為啥要執意娶于鳳至做自己的兒媳婦呢,這個于鳳至究竟有什麼來頭?

原來,于鳳至是東北大商人於文斗的千金,而於文鬥當年對張作霖有救命之恩。清朝末期,張作霖在東北軍隊中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小營帶,一次他帶兵去剿匪,誰知卻鑽進了土匪的包圍圈,眼看命懸一線。是於文鬥帶人趕走土匪,救了張作霖的一條小命。從此,倆人結成生死之交。後來,張作霖能一步步爬上東北王的寶座,沒少得到於文斗的資金援助。


張作霖是個知恩圖報的漢子,他這次要娶於文斗的千金于鳳至做自己兒媳婦,就是為報答於文鬥當年的救命之恩。再者,張作霖曾是於文鬥家的常客,多次見過知書達禮、溫柔賢惠于鳳至,無論容貌、舉止,都很讓他滿意。

張作霖真是沒看走眼,于鳳至嫁到大帥府後,上孝敬公婆,下厚待弟弟妹妹,受到大家一致的尊重與喜歡。張作霖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知道這個兒媳婦堪當大任,就放心把大帥府的後勤大權交給於鳳至。

婚後蜜月期剛過,張學良老毛病就犯了,又開始在外面胡來。對於丈夫在外面的風流事,于鳳至是一清二楚,她既不和張學良大吵大鬧,也不到張作霖哭爹喊孃的告狀,而是用她特有溫情、大度去感化張學良。張學良自知理虧,對於鳳至更加敬重,開始慢慢收回那顆放蕩不羈的花心,待于鳳至越來越好。

後來 ,趙一荻出現徹底打破了這對小夫妻平靜生活,從此,張學良的魂徹底被勾走了。于鳳至沒有爭風吃醋,而是與張學良定下君子協議:一他和趙一荻的事自己不干涉,二不許給趙一荻任何名分,三不允許趙一荻邁進大帥府一步。只要能和趙一荻在一起,莫說三條協議,就是三百條張學良也毫無怨言。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扣押,于鳳至多方奔走營救,最後只爭取到了允許家屬陪在張學良身邊的權利,於是,于鳳至與趙一荻輪流陪在張學良身邊,後來因為趙一荻孩子年幼,需要照顧,于鳳至就自己留下陪張學良,幾年顛沛流離的監禁生活拖垮了于鳳至的身體,她不得已前往美國治病,哪知這一去就是五十年,至死再沒見過她牽腸掛肚的張學良。

在美國,為了等到與張學良重逢的那一天,于鳳至憑著驚人的意志戰勝了乳腺癌。並在在華爾街股票、期貨上大顯身手 ,積累了鉅額財富,一手為子女撐起一片朗朗乾坤。

然而 ,于鳳至在美國並沒有等來與張學良的重逢,卻等到了丈夫寄來的離婚協議書。于鳳至不相信這是出自張學良的真心,一定是受人脅迫所致,為了張學良的安全,莫說協議離婚,就是要她的命他,她也會心甘情願。

離婚後于鳳至依然以張夫人自居,臨終前,她特意囑咐子女,在自己的墓地旁為張學良留下位置,她活著沒能看到張學良歸來,死也要和他同穴永不分離。諷刺的是張學良去世後與趙一荻葬在了一起。于鳳至若是地下有知,肯定會發出“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哀嘆。


洛水清風


于鳳至是張學良的原配夫人,于鳳至是張作霖親自挑選的兒媳婦,張作霖平時脾氣不好,發起脾氣來沒有人敢上前勸解,但是于鳳至只要輕柔一勸,他馬上就消氣,張作霖對於鳳至重視的不得了,為何于鳳至如此受待見呢?

因為于鳳至的出身

張作霖和於文鬥給張學良和于鳳至定的是娃娃親,當初定娃娃親的時候,張學良八歲,于鳳至十一歲,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知道愛情婚姻是什麼,就被雙方的父親把他們的一生綁在一起了。

于鳳至的老爸叫於文鬥,祖籍山東海陽縣,同治年間闖關東來到東北,在遼源州州府所在地鄭家屯開糧棧,後來被推舉為當地商會會長,積累了一些財富。

1908年,張作霖赴鄭家屯剿匪,結識了於文鬥,一個是剿匪司令,一個是當地的富豪,於文鬥要依靠張作霖的保護,張作霖要倚仗於文斗的支持,兩人互為利益關係,為了把這種關係的紐帶連接得更加堅固,他們決定做兒女親家。

特別是後來張作霖聽說於文斗的女兒是鳳命,張作霖很迷信,覺得鳳命千金嫁給自己的兒子,將來兒子一定能大富大貴,因此對於鳳至格外滿意。

於文鬥雖然沒見過張學良,但是他認為虎父無犬子,就草草定下了兒女親事。就這樣張學良遵從張作霖的意願,1916年8月8日,張學良把于鳳至娶到了張府。

于鳳至自身無可挑剔

于鳳至的美麗和趙一荻不是一個類型,于鳳至的美麗不輸民國四大美女,她端莊秀麗,落落大方,從她青年時代留下來的照片來看,是個性情溫婉的女子。


于鳳至嫁到張家以後,待人接物透著大家貴婦人的風範,因為于鳳至是張作霖選定的兒媳婦,因為張作霖平時對他讚賞有加。

對於張作霖的眾多姨太太,不管在張作霖那裡是否受寵,于鳳至都一視同仁,在她眼裡這些女人都是她的婆婆,所以那群張作霖的幾房太太都很喜歡她。

對於張學良的兄弟姐妹們,不管是哪個太太生的,于鳳至都拿他們當親的兄弟姐妹,對待帥府的工作人員,她從來不把自己當少奶奶,下人們對她也是打心眼裡敬重有加。

可以說,于鳳至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帥府站穩了腳跟,這個少帥夫人一切都做的很到位,因為張作霖自認為自己沒看錯人,這個兒媳婦算是選對了,因此對於鳳至重視的不得了。

綜上所述,之所以張作霖對兒媳婦于鳳至重視的不得了,一方面是因為于鳳至是自己親自挑選的,再者因為于鳳至家世好,相貌出眾,而且心地善良,賢良淑德,因此于鳳至很受張作霖待見。


小聰歷史客棧




話說于鳳至的母親在生她的前一天晚上,曾經夢到一隻鳳凰飛到了自己的家中。於文鬥認為這是一個吉兆,就把女兒取名為于鳳至。後來更是有一位算命先生說她命中大富大貴,福澤深厚,命主鳳凰。

張學良作為張家的嫡長子,深受張作霖的喜歡和器重,早早就把他當做接班人來培養。以張作霖霸道總裁的性格,自然要替兒子選擇一個好妻子。


張作霖和於文鬥是患難之中的八拜之交,張作霖認為將門虎子和鳳命千金是難得的好姻緣。再加上於玉鳳至比張學良大三歲,民間流傳女大三抱金磚,張作霖更是認為她有旺夫運,可以確保老張家的基業萬年長青。

1915年,早就擔任27師師長的張作霖被袁世凱晉升為盛京將軍兼奉天軍務督軍,雖然並不是奉天督軍的職務,但行使的是督軍的職責。就在這一年,張作霖安排張學良和於風至成親。



張學良到奉天后,就開始跟著美國人學習英語,並交了不少英美的朋友。他對西方的民族自由和婚姻自由非常向往,作為一個富家公子哥,自然也希望有一段美好的戀愛。因此他對張作霖的安排非常不滿意,希望自己的老婆由自己做主。

知子莫如父,對於張學良的心思,張作霖洞若觀火。張作霖對張學良說:你的正室原配非聽我的不可,你如果不同意舊式婚姻,你和鳳至成親後,就叫他跟著你媽好了。你在外面再找女人,我可以不管。



張作霖的話為張學良在外邊的鬼混開了一個口子,後來張學良就把趙四小姐娶回了家。張學良在北平上海期間結交了大量的社會名流,富家公子哥。跟著這些人,他玩了不少女人,這些在張學良的口述回憶錄中都有記錄。

于鳳至能夠贏得張作霖的信任和重用,憑藉的是她個人的能力。她出生於商人世家,又曾經在新式學校讀過書,因此頭腦非常靈活,接人待物,落落大方。在大帥府,她贏得了上下的一致稱讚。張作霖在經過一番觀察和考察後,就直接把整個家業都交給她來管。她果然是一把好手,把大帥府內管理的井井有條,把他們家旗下的商業公司也經營的紅紅火火。有這樣的賢內助,張作霖對張學良就放心了不少,自然會對於鳳至高看幾眼。



根據《於家族譜》記載,於家在明末清初出了一位大官,家族從此興盛。咸豐年間,為了抵制沙俄對東北的侵略,於家奉皇帝的招墾令,舉家搬遷到東北。也可以說他們家是闖關東的祖先,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

在昌圖府遼源縣鄭家屯子,於文鬥有241間宅子。於家還經營有豐聚當錢莊,旗下還有糧站,油坊,酒坊,皮毛行,布莊,茶莊,鐵木社,茶鋪,食鹽,木材,土地等多種產業,在當時的遼寧可以說是富甲一方。



1902年,於文鬥奉旨開發三江口的土地,在這裡受到內蒙古鬍匪的騷擾。他花費重金扶持吳俊升組織武裝對抗土匪,張作霖也被派到這一帶剿匪。有一次張作霖被鬍匪給包圍了,於文鬥和吳俊升把他救了出來,從此三個人成了結義兄弟。

張作霖當上奉天第一把手後,就有了統一東北當東北王的打算。他非常需要於文鬥這樣財力雄厚商人的支持,兩家成為兒女親家就相當於結成了聯盟,同時也是為了回報於文鬥當年的救命之恩,更是藉助於家在東北的勢力來擴張自己。



于鳳至一個美麗的知識女性,就連溥儀的弟弟溥傑也稱讚她長得美麗。他們結婚的那一年,張學良15歲,于鳳至18歲,張學良一生都稱于鳳至為大姐。

張學良在外面吃喝嫖賭,無惡不作。相關的消息經常見諸於報端,知書達理的于鳳至肯定是知道的。但她也只能以她的溫柔善良、顧大局識大體,來爭取換回張學良的心。對於命中註定的政治婚姻,他們兩個人都是沒有能力抵抗的。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被蔣介石囚禁。于鳳至還要照顧一家老小,因此她和趙四小姐就每人一個月輪流來陪伴張學良。1945年,她被診斷出有乳腺癌,就到美國來求醫。

于鳳至不愧是商人世家出身,她在華爾街的股市上賺到了不少錢,並把自己的孩子都接到了美國在讀書學習。就算後來和張學良離婚,她依然抱著“救漢卿,我要奮鬥到最後一息”的信念支撐他後半生。

1990年于鳳至以93歲的高齡在美國病逝。後來張學良也搬到了美國來定居,當他來到于鳳至的墓前時,半天說不出話來,最後流著淚說:這一生唯一對不起的人就是她。


新知傳習閣


心理學上有個“首因效應”,它是指最初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即第一印象對人們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的影響。

首因效應的最大特點便是:它永遠沒有第二次機會。這也就是說:第一印象一旦形成,就將永遠不可能被改變。

于鳳至之所以一直被張作霖特殊待見,就與這第一印象有關。

于鳳至是張作霖救命恩人於文斗的女兒,關於他第一次見兒媳于鳳至的這段過往,于鳳至侄子於兆瀛是這樣回憶的,他說當日,即張作霖拜訪於文鬥這日,於文鬥正與一算命先生閒談。

原來,這天這算命先生剛巧在給於鳳至算命。於文鬥替子女算命本是稀鬆平常的事,這事張作霖就經常做,於是他並未太在意。

可當張作霖喝著茶瞥了一眼桌上的算命符時,他立馬便被定住了:這紙上寫的別的他沒細看,但這“鳳命”二字卻深深在他腦子裡打下了烙印。

張作霖一尋思:鳳命,不就意味著是“配龍”的意思嗎!這也就意味著,這女子嫁誰,誰就是龍命啊。張作霖這腦子這麼一轉,他心裡立馬就打定了要讓自己長子張學良娶她的心思。

張作霖的這個心思在他見到于鳳至這丫頭第一面時被再次強化了,于鳳至來給張作霖沏茶時,他格外留心地看了一眼,只這一眼,他整個人便坐不住了:這女子,這雙鳳眼,還有這清麗姿容,不正是鳳命該有的臉相麼。

當即,坐不住的張作霖就央求於文鬥將於鳳至的生辰八字給自己,他要幹啥,自然是要拿她這八字和兒子的放在一起去算算了。

張作霖歷來有些迷信,所以他對相熟的這算命先生的話從來堅信不疑。尤其,當他從這算命先生口中也得知此女是鳳命時,他立馬來了精神且有了想法。

算命先生不僅告訴張作霖這女子是鳳命,還告訴他:此女子極其富貴且利夫,誰娶了他都百利而無一害。

張作霖算完後便再次來到了於文鬥家,他這次來是來提親來了。於文鬥雖與張作霖交情很深,可他還是礙於女兒比張學良大了三歲而有猶疑。這張作霖見狀立馬急了道:女大三抱金磚,肥水不流外人田啊,你就應承了吧。

於文鬥沒法只好勉強點了頭,在於文鬥眼裡,嫁入將門並不是好事,可礙於情面他又不好說什麼。於是,張學良與于鳳至的這門親事就這麼被敲定下來了。

事情落定後,張作霖神清氣爽,心情那叫一個舒暢。他歷來非常看重長子,自然也格外看重長子的原配,他自己是過來人,從來知道女人對一個男人而言有多麼重要。在他看來,這兒子只要娶了于鳳至這後半生基本就等於有保障了。

讓張作霖沒有想到的是,歷來有叛逆心理的兒子張學良對父親給自己包辦的這樁婚姻竟很是不滿。他鼻子哼哼道:都啥年代了,還整這一套,你看上的要娶你娶,我是不幹的。

張作霖見兒子這副死相立馬極了,他當然不能拿算命先生的那一套來說服兒子,他知道要讓這兒子聽他這老子的,非得“順著他”不行。

張作霖想了想後便好言相勸地看向兒子道:“你只要在原配這事上依了我,以後你在外邊搞女人我都不管你了。”

一聽這話,歷來以風流聞名的張學良立馬來了精神,他站起來看向老爹道:“你這話可當真,別到時候反悔。”張作霖眯著眼扭了下頭下意識地道:“老子還能訛兒子不成。”張學良得到確認後便也點了頭。

1916年4月,于鳳至與張學良結成伉儷。這年,于鳳至19歲,張學良年16歲。

這段姻緣成了後,最高興的莫過於公公張作霖了。因著對於鳳至近乎完美的第一印象,張作霖每次看到于鳳至或聽到于鳳至的名字便立馬眉開眼笑,沒辦法,這“于鳳至”三字最初便是以天大祥瑞一般的存在進入他腦海的呀。

說來,鳳至這名字真真好極,“有鳳來儀”、“龍鳳呈祥”等等,只要“鳳至”了,就全是祥瑞。這樣的于鳳至,素來迷信的張作霖能不喜歡嗎。

有了第一印象打底,後面的相處自然就好說了。很多現實的案例裡,有的媳婦毛病特別多,可公婆卻怎麼看怎麼順眼,一般人百思不得其解,心理學家卻見怪不怪,很簡單:因為首因效應。

于鳳至在給公公張作霖留下極其祥瑞的第一印象後,還在生活中無數次給他和家人留下了極好的印象。嫁入帥府後,于鳳至將張家打理得緊緊有條,她甚至還與張作霖的幾房姨太太和女兒建立了相當良好的關係。

最關鍵是:于鳳至慢慢將夫妻關係也調理到了相當不錯的火候,對於張學良在外廝混的事,她也從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她對風流成性的張學良的態度從來是:隨便玩,但是不能帶進大帥府。所以後來張學良與趙四在一起後,也只得令擇宅院安置,想進大帥府:沒門。

這樣會做人能處事的于鳳至,張作霖想要不越看越喜歡,還真有些難了。

話說,這張作霖對於鳳至的“待見”還真真是絕無僅有。他不僅從不對於鳳至吹鬍子瞪眼,甚至還能在關鍵的時刻聽她的勸諫。這點,張家上下只於鳳至一人可以。

張作霖平日在家裡對家人相當嚴格,他幾乎從來不允許任何人違反他制定的相關大小規定。張作霖曾規定家裡人不準食夜宵,為了這個禁令他還曾處罰過二夫人。

可一日,于鳳至與二小姐看戲回來偏就餓了,餓了咋辦,最好的法子當然是吩咐廚房做飯菜了。可此時已經是夜深人靜了,張家又有相關禁令,怎辦呢?于鳳至決定冒險一試。

可惜,就在廚子端著飯菜準備送完于鳳至房間時,張作霖發現了。他看到後立馬陰沉著臉問到:大晚上,這是誰興師動眾要你們做吃食?
廚子一聽立馬慌神了,他知道張作霖從來不允許任何人在大帥府吃夜食,這意味著,只要他說出名字,這主子就會被罰。可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他也只能說了,於是他顫顫巍巍地道:“是少奶奶和二小姐看戲回來要吃宵夜。”

讓廚子怎麼也沒想到的是,“少奶奶”這三字剛一出口,張作霖臉上的陰雲便立馬散得無蹤影了。他轉而笑臉看向廚子道:“既是少奶奶要吃,你趕緊送去吧。”廚子聽罷開心地應了一聲便端著食盒離去了。

一旁目睹這一切的壽夫人看了不禁揶揄張作霖道:“不是說了府裡吃夜食要罰的麼?看來你這制度也是看人下菜啊!”

張作霖聽了卻也並不生氣只笑眯眯解釋道:“鳳至自來府裡也從未乾過不守紀律的事,偶爾看戲晚了破下例也說得過去嘛!”壽夫人聽完笑道:“難得你被人挑毛病還不生氣,還好聲好氣解釋,看來這鳳至丫頭真真是不一般啊!”

于鳳至真真是不一般的,她後來不僅為張學良生下了三子一女,還代為撫養了丈夫與情敵趙四的孩子張閭琳。張學良被軟禁的頭幾年一直是于鳳至在身旁照顧,後來她因乳腺癌不得已遠走美國求醫時,她還為丈夫找到了趙四請她接替自己照顧張學良。

于鳳至在美國治好癌症後便一直留在美國,期間她不僅自己照顧孩子,還在股市、房產攪弄風雲,之所以如此,乃是因為:他想給張學良掙一份家業,好讓他獲得自由後能過上自在的好日子。

可嘆,在異國等待了幾十年後,于鳳至等來的卻是一封離婚協議。直到簽下字時,她依舊相信離婚並非張學良的本意,而是因為政治原因。

1990年,張學良終於重獲自由,可於鳳至卻終未能等來這天。到死,她竟也未能再見張學良一次。但在她心裡,她和張學良是一直在一起的,屬於等待的那50年裡,她為他安頓好了一切:她甚至還在死前給丈夫在美國最好地段準備好了高級別墅。

于鳳至死後,張學良並未住進她為他準備的“家裡”,他一直與趙四和兒孫住在一起。

只在走到于鳳至墓前看到墓碑上的“張于鳳至”時,張學良才真切地用哭聲和長跪回應了她。可最終,他也並未與她合葬,即便她死前反覆叮囑要在自己墓旁給丈夫留空位。

于鳳至終究是被辜負了,她這一生,也真真如了張作霖和算命先生所說:富貴至極且利夫,對丈夫百利而無一害。


記者李滿


理科男答歷史。

于鳳至是張學良的原配妻子,受父母之命而娶。

張學良較早的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他不想被這樣的婚姻束縛,他希望的是自由婚姻。

可張作霖是老一輩的人,仍然是以“父母之命”為準,所以也這樣要求張學良。

正是因為于鳳至不是張學良自己找的,是張作霖一手操辦的,所以張學良並不滿意這門婚姻。

雖說張學良不滿意,但還是要照做,畢竟張作霖是他父親,父親的命令不可以違背。

而且張作霖也告訴了兒子張學良,原配必須由自己選擇,之後的小妾就無所謂了。

于鳳至嫁到張家後,張學良對她的態度完全不像是對待自己的妻子,而是像對待自己姐姐一樣,所以他也總是稱呼于鳳至為大姐。

為什麼張作霖一定要親自給張學良選擇正房呢?又為什麼選擇于鳳至呢?

其實這裡大部分原因,都是因為張作霖自己。

張作霖也根本沒有考慮張學良的感受,自己找好了,張學良娶就行了,其餘都不關張學良的事。

既然說到張作霖,那肯定是和他這一輩人有關。

所以就要提一提于鳳至的家庭了。

于鳳至的父親叫於文鬥,是當時吉林一帶的富商。

經營著布莊、酒莊、雜貨、糧棧等生意,算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士了,而且還非常有名氣。

張作霖和他是結拜兄弟。因為當初於文鬥救下了張作霖的命,所以張作霖把他當成自己的“再生父母”。

於文鬥也非常好客,張作霖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找於文鬥喝茶,兩個人的關係是好得不得了。

在於鳳至9歲這年,她也來到了鄭家屯。

有一次,張作霖正在於文鬥家裡喝茶,恰巧遇到了于鳳至,于鳳至長得乖巧,也很懂禮貌。

張作霖便問於文鬥這是誰,於文鬥告訴張作霖,這是他女兒,叫于鳳至。

張作霖這時候已經是眉開眼笑了,為什麼呢?因為他聽到了“鳳”字。

後來又聽說于鳳至本身就是“鳳命”,更開心地不得了。

張作霖有一個虎子,就是張學良,如果配上于鳳至的鳳命,那張學良就要一飛沖天了。

從這時候,張作霖就已經要為張學良的婚姻做主了。

于鳳至在11歲的時候和8歲的張學良定下了婚約,7年後,18歲的她嫁給了15歲的張學良。

于鳳至在進了張家後,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她開始學著持家,對人以禮待之,以善待之,對事一絲不苟,有板有眼。

也正是因為于鳳至如此表現,讓她在整個張家的心裡樹立了一種良好的形象。

于鳳至確實非常的優秀,是一個賢妻良母。

當初張作霖想把她招進張家,完全沒有想到這一層,現在看來,張作霖是賺大了。

當然,張學良也是賺大了。

于鳳至在張學良的後半生裡佔了很大的分量。

既充當了他的妻子,更是充當了他的大姐,管理他的生活,甚至有時候還能幫助到他的工作。

對於張學良在外面的情人,于鳳至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後來甚至於鳳至還和張學良最後一位情人趙一荻一起生活,非常和睦。

但是即便如此,于鳳至也難以逃掉和張學良離婚的命運。

1964年,于鳳至同意了離婚,同時張學良和趙一荻結婚,這個時候的張學良已經64歲,而於鳳至也已經67歲了。

從此之後于鳳至便再也沒有見過張學良。

直到1990年,于鳳至在美國因心臟病去世。

張作霖當初讓于鳳至進張家的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讓張學良命變得更好。

可是卻沒有考慮過張學良,也因此弄巧成拙。

讓于鳳至的命運發生了變化,同時也讓張學良經歷瞭如此奇妙的愛情人生。

可惜了于鳳至這樣一個出色的女人。


理科男讀歷史


她是富商於文鬥之女,少帥張學良的原配夫人,宋美齡的乾女兒,是北方才女,是著名女投資人,她就是是情比金堅的于鳳至。1897年,于鳳至生於一個富貴家庭之中,5歲開始進入私塾學習,從小就知書達禮再加上天生眉目如畫苗條秀麗的外表和優雅的氣質很快就在當地小有名氣。愛新覺羅溥傑曾稱讚其如雨後清荷一般美麗動人。 18歲的時候,由於其父與張作霖的舊誼和自身的優越條件被張作霖欽點為張家的兒媳婦,於1915年與張學良結為伉儷。這本是“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的一段良緣佳話,卻不曾想過是于鳳至一生“悲劇”的開始。當時,張學良受西方思潮的影響,強烈抵制父母包辦,不願與不曾相識的人共度餘生,對這段婚姻充滿了排斥和不滿。再加上于鳳至大他3歲,他一直戲謔的稱于鳳至為“大姐”,婚後張學良常在燈紅酒綠的舞場中尋芳獵豔,流連忘返,這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真是好不自在。據說張學良一生交了11個女友,但諸多風流韻事也無從考證了。在我看來,張學良對於鳳至的牴觸心理多半來自對其父的逆反,剩下一小半便是張學良天生蕩然肆志,喜歡風情萬種的女人,像于鳳至這種秀外慧中的賢妻顯然不對他的胃口。所以就算于鳳至內能明察秋毫理大家,外能樂善好施受人敬仰也沒能討到張學良一絲歡心。無奈之下於鳳至只能妥協,在外邊沾花惹草可以,但一定要乾乾淨淨回家。
然而,命運弄人1927年張學良結識了趙一荻並很快墜入愛河。一時間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隨後悲傷至極的于鳳至毅然決然選擇離婚,可最終還是放不下張學良,繼續以“東北第一夫人”的名號陪了張學良一段日子,趙一荻則作為秘書服侍在張學良身邊。1936年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起來,當時正在美國陪子女求學的于鳳至聽到消息後立即趕回南京求見蔣介石。被拒後,她想盡一切辦法動用一切關係想保住張學良,曾立誓“救漢卿,我要奮鬥到最後一息”怎料夜以繼日的奔波勞碌後急火攻心的于鳳至乳房爛瘡日益嚴重患上了乳腺癌。在張學良的百般勸說下,她獨身一人前往美國一邊治療一邊照顧三個孩子,當時于鳳至沒有想到這一別從此便是天人兩隔了。治療期間,于鳳至盡全力配合醫生還自學了英語,苦苦等待與張學良重聚的日子。然而1940年于鳳至等來的卻是一張離婚協議,為了張學良不被奸人脅迫,她在協議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同意離婚。經歷過數次大大小小的手術化療後,于鳳至逐漸恢復健康。出院後,為了避免坐吃山空她把眼光瞄上了股市。于鳳至憑藉著獨特的胸懷和過人的膽識在大起大落的股海里揮灑自如遊刃有餘,順利的打出了一片天地,也有了穩定的收入。
1964年6月64歲的張學良和53歲的趙一荻結婚。那年于鳳至67歲,她還期待能在有生之年與張學良在見一面。1990年3月17日于鳳至離世,享年93歲,到死也未能見到她魂牽夢縈的漢卿,離世前她還特意在自己的墓穴旁邊留了一個空穴給張學良,可見其情之深,愛之切。紅塵本是無情道,負盡天下有情人。不同於趙一荻,于鳳至完全可以不做那個依附在張學良身邊的絲蘿,她配擁有更好的愛情,更好的婚姻。子非良人,奈何情深。或許真正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就會像于鳳至一樣忠貞不移,奮不顧身,就算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