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專家、教授,為什麼有的人同意農民領退休金,有的人卻不同意?

楊悅峰


反對的觀點無非就兩點,一是農民沒交保險,所以不應該發退休金。二是農民有國家分的宅基地和農田。

所以,我針對這兩個說下我的觀點,針對第一點,我同意領退休金的人應該首先繳納保險,但是首先要給農民公平合理繳納保險的機會,不要求特殊,只要求與市民平等,市民保險個人只承擔少數,企業承擔的是多數,如果要求農民繳納保險,誰給承擔多數呢?還有,總體來說,農民收入本來就比市民低,不應該讓收入本低的農民承擔比市民更大的成本才能享受與市民一樣的待遇,這不就是讓窮人更窮嗎?所以,農民應該先繳納保險後領退休金,但前提是國家首先根據中國農民現狀,解決農民繳費的制度和比例問題,(不能出現市民社保繳費佔市民收入的10%,農民繳費確佔農民收入的50%,才能享受同等退休條件的情況,比例只是舉例)。另外,目前中國農民純農業收入所佔比例很低,種地利潤太低,很多人當農民工打工,這就和市民幹兼職一樣,不能算農業收入。

針對第二點,農民分宅基地和田地的時候,市民的住房也是國家分配的,這是那個年代的特色,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農村已經幾十年沒分土地了,而且以後土地也不會再分配了,很多農村新增人口的土地是沒有分配的,這點上農村和城市待遇一樣的,所以反對的人拿這點說事真是沒必要,不要就看所謂的理論,實際情況是農村和城市現在新增的人口都要自己買房住。

綜上所述,簡單贊同和反對都是不合理的,正確想法是給農民創造一個合理、公平繳納社保的條件,讓農民生活的更有尊嚴和保證。此外,任何人都不要否認,農民在中國發展中的貢獻,基建狂魔的主力是農民工、世界製造中心的主力也是工廠裡的農民工,今天城市維護的主力還是農民工,他們做著工人的工作,卻沒有受到應有的保障,不給籤合同、欠薪、不給上社保、超勞動強度工作、孩子上學進不去、就近醫療報銷不了等等,這是對他們的不公。


媒體新幹線


對於農民領退休金的問題,所謂的專家學者教授等也是意見不同,畢竟是發表的個人看法,站的角度和立場不同,一定會有不同的答案。

小編總結一下目前各方的觀點,贊成農民不交社保領養老金的還是大多數,農民實在太苦了,特別是那個年代的農民,經歷了自然災害,大躍進,文革,上山下鄉,一輩子沒消停過,到老了能夠安享晚年是最大的願望了,國家能否考慮一下農民的心聲,如果說社保必須交,能不能設幾個檔,對農民優惠一些,也讓農民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有個選擇,目的就是儘可能的讓所有的農民都能有個保障,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能讓老一代的農民安享晚年。





天一閣農業


專家、教授們都是從專業角度、經濟負擔、人口政策學……諸方面考慮。但他們往往忽視了一點,那就及社會的穩定、中國的長久發展。

我們是一個社會主義制度國家,當初城市進行社會主義工業改造,實行公私合營,繼而又實現工業公有制。與此同時,農村也進了土地改革,由單幹、互助組、初級合作社、向人民公社的全面過渡。

在這個國家,城市裡工廠是國家的,農村裡土地是公有的。不論城市、農村都姓“公”,不過是分工不同。

工人生產的產品由國家統籌安排,農民生產的糧食由國家統一調撥……。

只不過近幾十年改革開放,企業工人開始交養老保險,農民土地分到戶。

可是對改革開放前的,如今已老了且不能下地勞作的老人們應該有所善待。

和他們相當年紀的城市老人真正又交了多少養老保險?這部份老人是經濟計劃時代走過來的老人,農村的這些老人何嘗又不是呢?

指責這批老人沒有交養老保險,是對歷史的無知。

國家應該統籌安排,給這批農村老人適當提高養老生活補貼金。

就憑當初每年交公糧、執行國家計劃指令種糧食、響應國家號召……這些方面,國家就不能忘記他們。

因為在經濟計劃年代,他們也是與城裡現今的老人一樣,指哪到哪,執行政策不走樣的。

當然讓他們與城市相當的老人拿相同的工資不可能、亦不現實。

但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一些,使他們也能老有所養。因為他們當年與我們一樣也逢上了計劃生育,家裡沒有眾多兒女的分擔。

我希望從全局思考,從社會穩定方面著眼,處理好這些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孤峰散人


60歲退休農民應該領取養老金,一是當年強制性的交納了低價公糧,二是當初農民無法買養老保險,就是新農保也就才幾年!不過應該區別於買職工養老保險的區別開,首先免農稅後出生的農村戶口人員不應享受 ,二是根據年齡預與區別 建議基礎養老金60:300/月(下同)實行新農保的補繳其15年,70:400(新農保實施前已退休,不再補繳,下同),80:600、90:800,以上工資隨職工養老金調整 ,三是從2020年開始45歲以下不再買居民保(新農保)只能購買職工養老保險 ,殘疾和生活困難人員由國家補貼購買!四是以上基礎養老金由中央、省、市、縣四級財政共同出資,同時設立農民(含居民)養老保險帳戶接受捐款 ,設立農民(居民)養老彩!


13982707008


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雖然農民乾的苦活累活甚至髒活,但他們真真養活了工人,幹部等過去的中國人啊!現在中國富餘了,咋就讓有些人忘了呢?就像有些專家學者,祖國養育他們成材,最後卻給別的國家做貢獻,忘恩負義!現在的農民被看不起,被也遠化,那些個磚假等難道不是忘恩負義的人嗎!同意的點贊!


用戶9048986427976


同樣是專家教授,為什麼有人同意農民領退休金,有的不同意。

其實大家所說的農民退休金說白了那不叫退休?只能叫生活最低保障金,每月幾百塊錢,是保證農村老人基本生活的,不能叫退休金?如果是退休金起碼要1000以上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退休金

就現在說的,每月幾百塊錢的基本生活保證金,有的專家還不同意。

在這種人心裡,以前的農民的付出那麼多是應該的,現在國家強大了,也只能讓他們那些人享受國家的福利,農民就不應該享受一點,農民只能付出不能索取,農民就應該永遠做奴隸,就應該幹到老死。

那些真正為農民著想的專家?他們將心比心,應該受到尊敬

那些只考慮自己,不考慮農民和下崗職工的專家,是不會受到人們尊敬的,人們說他們是磚家、叫獸也不為過。


藍天6665999


這些專家或教授是受政府聘請擔任專職或兼職的《政策研究室》為政府提供政策服務的吧?是非常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說直別點就是政府的顧問和參謀,今天才搞清楚,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有的專家和教授同意農民領退休金,說明這樣的專家和教授能深入了實際,對基層農民的情況掌握了第一手真實資料,去農村搞了調查研究,毛主席曾教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為政府的參謀助手,這樣的專家和教授是值得人民讚揚和擁護的。而另有個別專家或教授不同意給農民領退休金,有待於他們再深入基層,搞親民愛民的調查研究,有待於對農村老人的退休金早日落實到位,官出於民,民必愛官!


林海雪原185164327


我談談我自己的看法吧!世上人的素養都不一等,就像以前革命隊伍裡那些同志一樣,有的能做到忘我的努力,視死如歸。有的卻口裡喊著革命,實則貪生怕死。還有像現在的社會風氣一樣,有些大眾都認可的事兒,總是會有一些人想出風頭,讓大家知道他們的存在,無視對錯都要發一些不與人類同的觀點。還有就是那些戴著專家、教授的帽子唬弄人,實則草包飯桶的傢伙,他們只知道個人享受,無視也不能識民生民情,信口雌黃。其實,都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民富才能國強,縮短貧富差距,大眾才能團結。現在的農民生活成了最低層,難道他們不是我們的國民嗎?祖國富強了,就真的沒有農民們的貢獻嗎?


恕我直言155292105


農民種植糧食養活了全國十幾億人口,農民在了城市建設中是不可缺少的主力軍,中國是人口大國,更是農業大國,最近幾年,國家也非常重視農業發展,關心農民生活,現在的農民也確實享受到了很好的惠民政策,比以前的農民幸福感有了很大提高。

儘管國家把發展農業提上了重要日程,但還有很多人看不起農民,認為農民沒文化,素質低,不講文明,不講衛生,受苦受累收入低似乎是應該的,看不起農民的人,他們心安理得的吃著農民種的糧食,住著農民建設的高樓大廈,卻無法體會農民的疾苦。

農民辛苦了一輩子老了卻沒有保障,農民該不該有退休金,不同的人當然看法不同。同意農民拿退休金的專家,教授有的就是農民出身,能夠深刻體會農民的不易,不同意農民有退休金的專家,教授,他們根本不瞭解農民,無法體會農民的艱辛,他們天生的優越感作祟,如果農民有了退休金,他們會認為是對他們優越感的挑戰,所以他們不同意農民有退休金。


村姑小平


四九年前農民不掙工資,因私有制。四九年後農民開始掙工資,每天爭三角。還不是按月發,得年終決算,才發。在你的工錢里扣除你分得糧食款。而那時工人工資就很高了,,所以人們編著法要吃商品糧,脫離農村,這些吃商品糧的生活都高於農民,米,面,油樣樣俱全。可農民就在艱苦中度過。這是把人分為兩等的辦法,農民覺得實在不公平。現在農民們提出這歷史遺留的後遺症,卻有人反對。要把你擱放在底層農民在上層,也掙工資,也有退休金,你詳細考慮一下,誰能同意。這不單是要求退休金,這同時是糾正歷史上的錯誤,不能錯再錯,這樣延續。

不是說工人交了社保嗎,那農民現在也在交社保。那些年是沒有這詞語的。

就是說把人分為等級要糾正過來。有人說要分農民的地,你沒在農村你怎麼分。再說那地不是農民的,農民無權動用,只是把地象勞動工具一樣使用。你耕種能有收成,不耕種,那地不會自己長糧食。農民只有勞動權,其餘什麼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