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国发展速度与高铁速度呈正比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交通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如今,不管是传统意义上的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还是代表着高科技与城市化水平的城市轨道交通乃至国产大飞机,我国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特别是随着铁路网的越来越密集,中国高铁的名声大作,将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拉得更近。而我们都知道,晚清衰败,古老的中华民族备受欺凌,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不论是经济、科技都元气大伤,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加强,我国的交通建设迎来了巨大的改变。


中国发展速度与高铁速度呈正比


依然以铁路建设和发展为例,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突破技术上和特殊地理环境的挑战,让铁路贯穿高原与盆地,让绿皮火车变成了今天的动车、高铁。特别是中国高铁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一张响亮名片,更是被“一带一路”国家评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根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我国仅仅是高铁的总里程已经达到了两万八千公里,什么概念呢?相当于是比许多国家的高铁总里程加在一起还要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我国并非是第一个修建高铁的国家,但我国绝对是后来居上,实现弯道超车的国家。比如,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日本便已经发展了高铁技术,同时,德国作为老牌的科技强国,同样比较早地发展高铁技术。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尽管称作为高铁,但是日本和德国用了很长的时间才实现速度上的突破。

比如,同样是将高铁速度提升到每小时两百三十公里,日本用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才做到,德国则用了三十年左右,那么中国用了多长时间呢?答案是十年!同时,两百三十公里每小时可绝非是中国高铁的追求,事实上,目前来看,这已经是基本要求。比如,我国的和谐号高铁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惊人的四百八十六公里!这已经打破了日本新干线所创造的世界纪录——今年刚刚进行试运行的新一代日本新干线列车“ALFA-X”的最高时速也不过是三百六十公里每小时,而且预计到二零三零年才具备投入使用的条件——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从稳定性的角度来看,中国高铁的性能远高于日本和德国的高铁。

显然,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加快发展,从而显著改善了人们的出行效率,同时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保障。特别是一些风景优美、旅游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而无法更好地进行推广,但是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快发展,不管是在深山还是远海,都可以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供游客选择,让“偏远”不再成为阻碍游客脚步的绊脚石。随着旅游业的兴起,我们看到一些曾经偏远但是自然景观壮丽或优美的地区,都已经成为富庶之地,再加上旅游业绿色健康无污染,因此更好地支撑了当地的绿色长远健康发展。同时,在另外一些偏远地区,尽管或许没有壮丽的自然景观,可是却有丰富的土特产。过去同样由于受到交通运输的制约,造成一些优质的土特产难以运输到城市中,可是现如今完全不同,不论是发达的交通运输还是如日中天的电子商务,都让这些别具风味的土特产成为了抢手货,也让当地的山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如今,我们看到,全国各个城市都在继续加大交通建设,仅仅是今年,新一期地铁建设规划待批复的城市就多达十个,而除此之外,还有五座城市的地铁规划调整待批复。具体以北京为例,根据《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来看,今年北京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将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今年十三号线的拆分工程将开工,同时在一号线的西北端开工改造一号线福寿岭站,同时加快六号线的运营速度。此外,房山线北延、十六号线中段建设也在加快建设中,预计明年将实现通车,而三号线、十一号线西段,以及十二号线、十七号线等十六条线路,也在建设过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