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中國發展速度與高鐵速度呈正比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交通發展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現如今,不管是傳統意義上的公路交通、鐵路交通,還是代表著高科技與城市化水平的城市軌道交通乃至國產大飛機,我國都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特別是隨著鐵路網的越來越密集,中國高鐵的名聲大作,將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拉得更近。而我們都知道,晚清衰敗,古老的中華民族備受欺凌,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不論是經濟、科技都元氣大傷,一直到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的綜合國力才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和加強,我國的交通建設迎來了巨大的改變。


中國發展速度與高鐵速度呈正比


依然以鐵路建設和發展為例,在鐵路建設過程中,我們不斷突破技術上和特殊地理環境的挑戰,讓鐵路貫穿高原與盆地,讓綠皮火車變成了今天的動車、高鐵。特別是中國高鐵已經成為我國科技創新的一張響亮名片,更是被“一帶一路”國家評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 根據相關統計數字顯示,我國僅僅是高鐵的總里程已經達到了兩萬八千公里,什麼概念呢?相當於是比許多國家的高鐵總里程加在一起還要多!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國並非是第一個修建高鐵的國家,但我國絕對是後來居上,實現彎道超車的國家。比如,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日本便已經發展了高鐵技術,同時,德國作為老牌的科技強國,同樣比較早地發展高鐵技術。但是有一點需要注意,儘管稱作為高鐵,但是日本和德國用了很長的時間才實現速度上的突破。

比如,同樣是將高鐵速度提升到每小時兩百三十公里,日本用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時間才做到,德國則用了三十年左右,那麼中國用了多長時間呢?答案是十年!同時,兩百三十公里每小時可絕非是中國高鐵的追求,事實上,目前來看,這已經是基本要求。比如,我國的和諧號高鐵最高時速可以達到驚人的四百八十六公里!這已經打破了日本新幹線所創造的世界紀錄——今年剛剛進行試運行的新一代日本新幹線列車“ALFA-X”的最高時速也不過是三百六十公里每小時,而且預計到二零三零年才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位居世界第一位!同時,從穩定性的角度來看,中國高鐵的性能遠高於日本和德國的高鐵。

顯然,隨著我國交通建設的加快發展,從而顯著改善了人們的出行效率,同時為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保障。特別是一些風景優美、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的地區,過去由於交通不便而無法更好地進行推廣,但是隨著交通建設的加快發展,不管是在深山還是遠海,都可以有多種交通工具可供遊客選擇,讓“偏遠”不再成為阻礙遊客腳步的絆腳石。隨著旅遊業的興起,我們看到一些曾經偏遠但是自然景觀壯麗或優美的地區,都已經成為富庶之地,再加上旅遊業綠色健康無汙染,因此更好地支撐了當地的綠色長遠健康發展。同時,在另外一些偏遠地區,儘管或許沒有壯麗的自然景觀,可是卻有豐富的土特產。過去同樣由於受到交通運輸的制約,造成一些優質的土特產難以運輸到城市中,可是現如今完全不同,不論是發達的交通運輸還是如日中天的電子商務,都讓這些別具風味的土特產成為了搶手貨,也讓當地的山民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如今,我們看到,全國各個城市都在繼續加大交通建設,僅僅是今年,新一期地鐵建設規劃待批覆的城市就多達十個,而除此之外,還有五座城市的地鐵規劃調整待批覆。具體以北京為例,根據《2020年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來看,今年北京中心城區綠色出行比例將提高到百分之七十五。在軌道交通建設方面,今年十三號線的拆分工程將開工,同時在一號線的西北端開工改造一號線福壽嶺站,同時加快六號線的運營速度。此外,房山線北延、十六號線中段建設也在加快建設中,預計明年將實現通車,而三號線、十一號線西段,以及十二號線、十七號線等十六條線路,也在建設過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