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除了朱元璋,為何感覺沒有一個朝代是從南到北統一中國的?

作者燭鳴


我看大家回答的都差不多了,讓我們換一個角度——玄學

五行——金木水火土

方位——北方屬水,南方屬火,西方金,東方木

生克關係——水克火,金克木

歷史上秦國在最西邊,齊國在沿海最東邊,是兩個最有可能結束戰國實現統一的,但是西邊秦國金,剋制東邊齊國木,所以秦國贏了。這都是亂想的,正史上我記得秦國以水為德,軍隊著黑衣。

再說說唐朝,李淵好像也是從西邊那旮沓,從西往東從北往南統一的。元朝,這個比較明顯,從北向南實現統一,清朝也是,從北向南完成一統,據說日本還認真研究過中國的歷史,也想按照清朝的路線從東北開始完成統一,所以以東北為根據地,不排除東北確實距離近,但是我覺得應該也有這方面原因,只有老朱家是個特例吧,從南向北實現的大一統。

所以說這些都是看著玩的,當做野史,正史到底是怎麼回事,誰也不知道,除非真的有時光機,穿越回去看看。


長路漫漫讀書相伴


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五方面原因。

第一,宋朝之前中國的經濟中心在北方,南北實力差距懸殊。




這一點不用多解釋,中國一直到宋朝中期都是北方人口比南方多。古代農業社會,人多代表力量大。而元末明初時,南方經濟已經碾壓北方了,朱元璋自然有實力北伐。

其實從後來三藩之亂和太平天國來看,南方與北方已經沒有差距了,吳三桂集團和洪秀全集團的覆滅,不是南方整體實力不行,更多的還是政治和人心歸附導致的結果。

當然了,宋朝是個例外,宋朝內重外輕,重文輕武,喜歡花錢消災,對統一沒興趣(平時愛喊口號,真要花錢時又摳門了),從上到下都是偏安思維,這又是一個特例。


第二,北方相對統一,南方相對分裂。

中國古代的北方看似分成了關隴地區和關東地區兩部分,但實際上關隴和關東的聯繫是比較緊密的。無論是關隴政權統一關東,還是關東政權統一關隴(比如秦漢唐滅關東勢力,東漢滅關隴勢力),統一之後的北方政權,都是一個比較牢靠的整體。

而南方就不一樣了。南方從經濟總量、開發程度和人口數量等方面看,事實上是分裂成了兩大塊,即巴蜀地區和長江中下游。這兩個地區在古代想要緊密聯繫起來,那可比北方人從河南到陝西,費勁多了。這一點從唐朝人口分佈圖上看得一目瞭然。


所以,南方地區相對比較分裂的現實,其導致的結果就是南方版圖內的各勢力很難擰成一股繩與北方抗衡。

南方把首都定在巴蜀,那長江中下游的地盤肯定就保不住,定在長江中下游,那巴蜀又很容易被北方趁虛而入。縱觀中國歷史,北方政權通過先吞巴蜀,削弱南方實力,繼而再滅南方的例子,數不勝數。

比如西晉滅東吳。司馬昭先滅蜀漢,後來司馬炎指揮晉軍順江而下直取江東,孫吳的核心地區就是長江中下游。

還比如隋滅南陳,北周取南梁巴蜀之地,隋取代北周,也繼承了巴蜀。隋滅南陳時,也是順江而下,兩路並進。

再比如唐平蕭銑,唐軍早早就佔了巴蜀,滅蕭銑時,唐軍自夔州(四川奉節)出發,順江而下,再加上北面的唐軍,幾路並進,大破蕭銑於江陵。

另外,北宋滅南唐,元滅南宋,大體上也都是如此。


因此實際上,歷史上所謂的南北對抗,實際上就是長江中下游與整個北方對抗。長江中下游固然是土地肥沃,人口眾多,經濟較好且適於建立割據政權的區域。

但是想僅以區區一隅之地,就要對抗整個北方加上巴蜀這樣龐大的勢力範圍,落敗也是很自然的結果。

另外,長江是南方對抗北方的天塹,但假如北方軍隊先佔四川,自上游而來,攻取江漢平原後順江而下,那就是長驅直入之勢,勢如破竹了。長江就一點用也沒有了。


當然,朱元璋是個例外,他之所以能以長江中下游為基地北伐成功,是因為他佔了兩個前人沒有的優勢。

朱元璋佔的第一個優勢,就是這裡要說的第三點,南方一直缺戰馬,南北朝時,劉宋最大規模的一次北伐,宋軍東拼西湊也才湊了一支七千人的騎兵。(南方不缺馬,四川和雲南都有耐力很強的川馬、滇馬,南方缺的是有衝擊力強的戰馬)

但到了元末明初時,由於蒙古人在全國養馬的關係,當時的黃淮地區有相當數量的戰馬。

朱元璋派徐達、常遇春北伐時,明軍先佔了山東的益都馬場,收繳了上萬匹戰馬;打到河南時,又在河南收繳了一萬多戰馬;後來打過黃河,河北一帶的私人馬場眾多,徐達和常遇春這一圈轉下來,搞到了大概七八萬匹戰馬,這個戰馬規模簡直要羨慕死當年的南朝將士了。

另外,朱元璋還不停的在買馬,就連越南馬和琉球馬也買。他在軍事上的大力扶持,是明軍能北伐成功的關鍵原因。(對比舍不得花錢的宋朝,形成了天壤之別)

關於戰馬的重要性以及騎兵的厲害,這裡就不解釋了。



朱元璋佔的第二個優勢,是這裡要講的第四點原因——北方當時大亂,給朱元璋創造了趁勢北上的機遇。

關於朱元璋運氣之好,我用最簡短的幾段話來形容。

朱元璋與陳友諒決戰於鄱陽湖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與張士誠激戰於蘇州城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派遣湯和逼方國珍歸順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北伐時,蒙元政府當時在打內戰。

當大明的北伐大軍拿下大都城後,蒙元各派系立即休好,停止內戰,但各派勢力依然相互敵視,沒有聯合對付明軍。

從公元1356年進南京到1367年底北伐,中間十餘年時間,北方的元廷各派系坐視朱元璋在東南壯大,而沒有任何剿滅行動,有如此好到爆的運氣,朱元璋想不北伐成功,怕是都很難。

我個人覺得,如果朱元璋再推遲幾年北伐都沒問題,因為元廷元順帝、李思齊、張良弼、孔興、王保保(擴廓帖木兒)那幫人鬥著鬥著,都不用等明朝打,他們自己就能把元朝鬥沒了。



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能成功(包括後來的國民政府北伐),很大程度上就是佔了當時北方大亂的便宜,使得明軍可以各個擊破,而不是像當年南北朝時,南朝、北朝同時出明君,同時出昏君,強的時候都強,亂的時候都亂,就跟商量好了似的。

當時只要一方先出兵,另一方立馬就會全國總動員,掏老本跟對方血拼。而南朝實力不如北方,自然是拼不過了。(其實東晉幾次北伐殺到黃河沿線,就是佔了北方胡人相互廝殺的便宜。只是當時南朝實力確實弱,到了黃河便再無力向北繼續推進了)


第五,自然氣候對北方有利。

北方冷,南方熱,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對對方都有一定的影響。但是相對來說,北方漢人是不懼怕南方炎熱氣候的。因為感覺熱,脫衣服打就是了,而且除了兩廣,南方實際上也是有冬天的。

歷史上像晉滅東吳,隋滅南陳,宋滅南方割據勢力,氣候都沒有起到什麼影響。也就是像蒙古人、女真人這種關外胡人才難以適應南方氣候。


相比於北方人,南方人去北方就不行了。因為北方到了冬天,那是真的冷,不穿棉衣是真的會凍死人。歷史上太平天國北伐,就是吃了準備不足的虧。

當時,楊秀清在五月份誓師,本以為一個月就能拿下北京。可結果打天津失利,只得被迫往南撤退。北伐軍走到山東時,已經是秋冬季節了,兩廣籍的太平軍老兵哪見過鵝毛大雪,而又由於準備不足,太平軍也沒有足夠的棉衣扛過寒冬。於是兩萬多太平軍僅凍死的就有好幾千人。


說到太平軍,再說一個南方人難以適應北方生活的地方——吃不慣。

北方人自從學會磨麵粉烙餅後,軍糧就相對簡單了。出征之前,只要帶好鍋盔、饢以及各種餅,北方兵起碼可以保持一星期的戰鬥力。南方人一定要吃大米,一天兩天不吃米沒事,但一個月不吃大米,天天吃麵,絕對不可能有戰鬥力。而大米又非常佔地方,南方軍隊的後勤負擔比北方軍隊重。

比如太平軍北上,負責後勤的北王韋昌輝就收到了一堆請求支援大米的戰報:“自臨淮至此,盡見坡麥,未見一田……各項皆豐足,但欠穀米一事。

從戰報上就可以看出,當時那些太平軍的北伐將士們肯定是成天都在吐槽,怎麼今天又是面啊?吃都吃不好,哪有力氣打仗。


Mer86


除了朱元璋以外,還有一個蔣介石。不過,兩人都是“佔了便宜的”。

首先,朱元璋能夠從南向北統一中國,主要是元朝自己作死。

朱元璋收拾陳友諒、張士誠,統一南方的時候,你知道元朝那幫人在幹什麼嗎?

在內鬥!元順帝(帝黨)和皇太子(太子黨)打的你死我活。

起初,帝黨的孛羅貼木兒打敗了太子黨的王保保。王保保就帶著太子去了太原,另立朝廷。這一年(1663年),元朝出現了兩個朝廷。

幸好,這個孛羅貼木兒也是個混賬玩意,穢亂後宮,欺君罔上,被元順帝給殺了。元順帝趕緊把太子接了回來。

可以說,這段時間裡,元朝統治者對南朝的起義軍採取放縱狀態,任由起義軍“自相殘殺”。可是,元順帝忘了,等朱元璋他們打完了,就該他上場了。

終於,“英明聖武”的王保保勸動了皇帝,開始決定南征起義軍。可是,王保保剛走到河南,就被內部軍閥混戰跟攔住了。王保保和李思齊、張良弼等諸多軍閥在河南、山西、陝西等地的混戰,一直持續到元大都被明軍攻破的前一天!!!王保保不僅沒有從河南南下鎮壓起義軍,反而被內部其他軍閥打回了山西。。。。

1368年,朱元璋休息夠了,派徐達和常遇春北伐。老朱也很“擔心”,再不北伐,元朝就該自己把自己人殺光了。。。

徐達和常遇春一路上跟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唯一能和明軍一戰的王保保老實的待在太原,王保保是傷心了,所以,他沒有救援元大都,而是眼睜睜的看著元順帝帶著兒子從元大都倉皇北逃。

收復河北等地後,老朱又派徐達進攻山西。熟讀兵書的王保保給徐達來了一出“奇襲”,遠攻大都(北平)。徐達沒有引兵回援,他覺得大都丟了再打回來便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於是他跟王保保玩“換家”:直取王保保老巢冀寧(太原)。王保保懵逼了,太原失守,自己就成了甕中之鱉了,趕緊回救。結果,王保保被以逸待勞的徐達打的只剩下18騎。

就這樣,北方大局已定。王保保一敗再敗,一路北撤,從大同、蘭州、一直退到蒙古高原的和林。

再說國民政府北伐。

寧漢合流後,蔣介石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繼續北伐。1928年,蔣介石在西北的馮玉祥和山西的閻錫山支持下,打入了北京。不久,皇姑屯事件爆發,張學良身負國恥家仇,宣佈東北易幟。此時,蔣介石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注意,真的只是形式上的統一。

因為,閻錫山、馮玉祥、李宗仁等軍閥並不服從蔣介石政府。兩年後,幾個軍閥還跟蔣介石打了一仗,這就是著名的中原大戰。雖然蔣介石贏了,但是,內部軍閥矛盾還是沒有徹底解決。

東北軍、粵軍、川軍、滇軍,等等,都是各自為政。蔣介石的勢力,主要是存在於以江浙為主的東南沿海地區。後來的“西安事變”,其實也是其內部存在軍閥矛盾的一種表現。

後來,日本侵華時走的時候“由北向南”的戰略。這個戰略對我國來說,確實是非常致命的。最後,還是在蔣百里的策劃下,蔣介石主動發動淞滬會戰,引日軍由東向西入侵。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這確實是一個特別的歷史現象。

回顧一下,秦統一中國之前,華夏民族都是在中原地區活動,楚國倒是擁有長江流域的領土,但與強大的春秋霸主晉的作戰中確是敗多勝少,更難說統一。

秦之後兩千多年,在大大小小數不清的戰爭中,只有兩次是南方軍隊打敗北方軍隊,一次是問答中提到的朱元璋統一中國,另外還有一次,就是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前期以共產黨為主的國民革命軍迅速打敗盤據在長江流域的直係軍閥。後期以蔣、馮、李、閻四派新軍閥對張作霖進行搶奪地盤的進攻,最後以東北易幟結束。北方軍隊徹底被南方軍隊打敗,國民黨名義上統一中國。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大概率的事情呢?

有人說熱帶無強國,這只是總結出一個現象,而不是原因。

看一下世界地圖,就會發現世界的絕大多數國家和人口都在赤道以北;世界文明的發祥地都在北緯30度以北,近現代發達國家也集中於此。一句話,北方有龐大的科技人口。

而中國歷史還有一個因素,就是在冷兵器時代北方不斷被彪悍的遊牧民族襲擾、融合,造成了北方人強壯粗獷的性格和縱橫捭闔的大局觀。

這也就是中國歷史的奇觀吧。





金甲戰象


從南到北統一中國,除了明朝,還有民國啦。起碼民國名義上是統一中國了,抗日戰爭勝利後,事實上中華民國實現了大一統,後來國共內戰,國民黨兵敗逃往臺灣。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也必將完成統一大業![贊][祈禱][贊]


李子正傳


因為遊牧民族在北方。

在古代,騎兵是一支在戰場上具有扭轉乾坤、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重量級軍隊。

而馬匹是騎兵的關鍵。

但是南方沒有馬場,只有北方才有馬場,這就導致了在古代戰場上,南方先天處在弱勢。

中國幾千年歷史上,強大的王朝基本都是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實力上,所以註定了這些王朝創始人都是與草原遊牧民族有著密切的關係,因為誰掌握了與草原遊牧民族的貿易馬匹的權力,誰就先天佔優勢。

看看秦漢、看看隋唐、看看元清,中國歷史上大一統的王朝基本都和草原世界有著密切的關係,不是緊挨著草原世界就是本身是草原遊牧民族。

明朝雖然是從南打到北,但是朱棣卻經常與草原遊牧民族打交道,而且朱棣也非常具有戰略眼光,將京城遷往北京,也基本和草原接壤。

當然宋朝那閹割版的大一統不算。

所以在古代,要想統一天下就必須掌握馬匹這種戰略物資。

但是隨著西方工業革命的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再加上海洋經濟的極大發展,經濟交通線移向海洋,導致草原世界不管是軍事力量(馬匹)還是經濟實力(陸地貿易)都無法和西方“堅船利炮”與海上貿易相提並論。

火車與汽車的發展進一步壓縮了馬匹的戰略作用,也進一步拉大了古典封建社會與近現代資本社會之間的差距。

所以在中國1840年之後,誕生的幾隻強軍都與北方沒關係 ,比如湘軍,比如國民軍等等這些都是從南方開始的。

甚至英軍都是從海上開始進攻中國的,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都是從南到北,從海上到陸地上,完全違背了中國古代幾千年的戰爭藝術常識。

但是這就是近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

因為時代變了,騎兵不再是戰場上起決定性作用的軍隊了,工業國家最強大的實力來自於自己國家科技人才與基礎工業。

槍炮一響,任何血肉之軀都抵擋不住。

進入現代社會,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以後的戰爭態勢有可能以更加匪夷所思的形式呈現在我們眼前,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只要我們國家掌握著最強大的科技,最核心的技術,最龐大的人才儲備,一直虛心學習,那麼就算對手再強,我們也立於不敗之地。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根據我對中國古代史的瞭解,我得負責任的說一句——題主的感覺是正確的,除了朱元璋以外,中國古代史中,沒有哪一次統一,是從南到北的。

中國歷史上,結束全國性的大分裂從而統一中國的,總共有四次——嬴政統一天下、司馬炎滅吳、楊堅滅陳以及忽必烈滅南宋。

這四場統一戰爭,無一例外,全部是由北向南打,並且最終取得了勝利。

除了這四次大戰以外,之後的每一次大一統王朝,除了朱元璋北伐以外,幾乎無一例外,全部如此:

劉邦打項羽,一個在漢中一個在彭城,恰好是西北對東南;

劉秀統一全國,基本上是四面出擊,不存在從哪兒到哪兒;

李淵父子起兵,也是從相對北方的太原動身,逐步攻略天下;

趙匡胤統一漢地,更是從華北逐步收復巴蜀和江南;

滿清入關就更是如此,從山海關外一路南下,將大明、大順和大西全部剿滅……

實際上,中國的地理特點,就決定了中國的統一戰爭勢必是要從北打到南的。在北方血拼之中打出來的軍頭,對付南方的部隊就會遊刃有餘。而且隨著生產力的逐步發展,這種統一速度越來越快——

五胡亂華以後,北方花了近三百年才徹底平定南朝;

宋金對峙以後,金元花了一百五十年就把南宋打到了崖山;

南明建立總共不到十七年,幾位皇帝就接連遇害,甚至被一路追到了緬甸……

在這裡還要補充兩點:

1.儘管從南到北統一成功的只有朱元璋一人,但也有一人曾差點成功,他就是劉裕。

東晉末年,劉裕接連滅掉南燕和後秦,收復洛陽和長安,距離徹底統一中國只有一步之遙。然而最後,他卻功敗垂成,長安也陷於敵手。

當這位老英雄準備第三次北伐時,戎馬一生的他卻終於無法再忍受病痛,溘然長逝了。後人有詩讚曰:

讀史(陸游)
蕭相守關成漢業,穆之一死宋班師。
赫連拓跋非難取,天意從來未易知。

2.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當時的國民政府所確立的“以空間換時間”的總規劃,就是為了避免再次出現從南到北的窘境。當日寇在京津太原一帶大兵雲集時,國民政府卻在淞滬囤積了所有精銳與之一戰,將日本人的視線從南北向轉成了東西向。必須承認,抗戰的最後勝利,與日本當時這種推進策略有著一定的關係。



青言論史


在冷兵器時代,中國南方統一北方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天時和人和,而是地利的緣故,就這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足夠讓歷史上由南到北的北伐戰爭都慘遭失敗。

眾所周知,中國的南北地形可謂大相徑庭,古代北方的地理形態較為簡單,西面是高原,東面是平原,既有戰略縱深腹地,又有居高臨下的制高點。而南方則是山地縱橫地形複雜,被連綿起伏的山脈分割為了若干小塊,缺乏戰略縱深,僅有長江沿線流域可供立足。


南方若想北進(通常南方政權以南京為都)傳統只有兩條道路:一路是由江淮進軍山東,北上河北取京師。另一路是從江漢平原入河南,河南兵分兩路,分別向西和北,目標長安和太原。而且這種北伐方案還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雙線協同作戰,如果有一方失利則北伐前功盡棄。

與之相比,北方南征卻簡單的多,不僅進軍的路線有很多,而且目標也很明確。因為南方政權的立足之地基本上是固定的,不外乎就是單一的政治中心南京,最多再算上一個杭州,也就是說,摧毀南方政權,只要佔據江南地區就可以了,南方基本上就征服了。


除了地形的關鍵因素外,長期以來北方人口多於南方、糧食的產量大於南方等,也是顯而易見的優勢,所以南方進攻北方的難度,要遠大於北方進攻南方。

而朱元璋之所以能夠北伐成功,頗有偶然的因素,是趁著元廷內部上層嚴重分化,勢力薄弱之機,才有幸出兵收復北方,如果不是元廷內部分崩離析,相互奪權攻伐,朱元璋也是很難短期內完成統一大業的。

此外,宋朝之後,趙氏衣冠南渡,令中國經濟重心南移,江南地區成為了中國主要的賦稅、兵丁、糧草基地。而朱元璋東滅陳友諒,西剿張士誠,基本上統一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坐擁整個東南,使之有了足夠的資本去逐鹿中原。所以宋朝之後,南方的迅速繁榮也相對的彌補了南方戰略地理上的缺陷,為朱元璋北伐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然,以上的論述更適用於古代冷兵器時期,在近現代熱兵器時期,地理形態雖然也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還是武器裝備的優劣,其次是戰鬥意志的強弱,現代戰略佈防的重心也將會從陸防轉向海防與空防,本土作戰的概率將會大大降低。


納蘭談史


無論是從北到南還是從南到北統一中國,最根本的原因是要自己強,敵方弱。如果不滿足這個條件,那麼按照那個順序來都是不可能成功的。

比如三國時期的曹魏是最強大一方,但為什麼即使雄才大略如曹操,還是不能統一三國呢?因為曹魏的其他兩個對手——劉備和孫權,他兩也不是幹吃閒飯、好惹的主。可等到蜀、吳的後輩衰落無能後,依然佔據優勢的魏國才統一了三國(PS:統一三國是司馬父子完成的,但司馬氏篡了魏國權,所以國家底子仍是魏國的)。

再比如南北朝時期的南朝劉裕北伐,這是一次很有可能統一全國的例子。因為他的對手,北方各國都相對較弱。但為何劉裕即使兩次北伐都成功,到最後還是沒能統一全國呢?原因在於劉裕後方不穩,自身不強,即使他攻下了北方廣大地區,還是沒有實力守住。

而反觀朱元璋,他一直在埋頭髮展,奉行“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韜晦政策,努力打好自身基礎,不到迫不得已時,絕不輕易出手。

他北上滅元就是等到自己基本統一南方,並且北元已經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才出兵北上的。

而朱元璋能滅亡元朝,也有外族存在的因素。因為元朝是由不被漢人認同的異族——蒙古族建立的。

蒙古人純粹靠強悍的武力征服了中國,它征服中國後,實行差異化統治,將漢人列為最低等的民族,不把漢人當人看,把漢人當奴隸使。

在蒙古人殘暴統治下的元朝,漢人恨透了蒙古人,渴望能早日推翻元朝,重新建立一個由漢人統治的王朝。所以當朱元璋北伐時,他就積極打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政治口號,利用漢人強烈的民族認同意識,爭取到了廣大漢人同胞的支持。

所以,朱元璋能夠北伐成功進而統一全國,是時運和實力綜合的結果。他順應歷史趨勢,穩紮穩打,完成了由南到北的統一中國之路。




詫寂說史


地理結構。

北方比較完整,南方比較破碎。

北方,尤以華北平原,沃野萬里,沒什麼阻隔,基本是一整塊。

南方,山巒起伏,河湖眾多,被分裂為若干小塊。

環境決定了,北方更容易統一,而南方,卻由於分散,“十里不同音”,連說話都很難統一,何況軍事。

當南北對峙時,北方可以輕鬆聚集起所有資源、兵力,形成優勢。

而南方,卻要跋山涉水,不但緩慢,而且耗費極大。

所以,人家都大軍集結完畢,準備發動攻擊了,你這人都沒湊齊,這仗怎麼打?

其實,歐洲也一樣。

為啥中國古代能夠統一,就算偶有分裂,最終也會走向統一。而歐洲卻一直處於分裂狀態?

就因為,歐洲的地理結構也很破碎,一個阿爾卑斯山杵在中間,四周就被分為德、法、意、奧等國,再被其他山脈河流一分,一下分出幾十個國家來,誰也吃不下誰,最後只能維持分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