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育兒知識、早教方法、教養智慧、親子閱讀,父母掌握一點,孩子受益一生。教子探討無止境,讓涵哥和您一路同行...

「涵哥談家教」孩子成長的特級老師、 母親進階的無牆大學 、 家庭幸福的全科顧問!

不要過於焦慮孩子之間爭搶東西,這是最基本的人性表現。

  你看起來微不足道的東西,在孩子眼裡是很重要的。

  他自己的東西,為什麼不能搶回來?他人的東西,父母沒有正確的幫助,孩子天生也沒有正確取得的方法和經驗,採取“搶”的方式,在最初的時候也不應該受到過多的責備。

  反過來,我們觀察一下,成人爭搶東西的行為在我們身邊也時刻發生著。比如:

  成人也無時無刻不在爭搶東西,只是我們搶的東西是名譽,地位,房子,票子等等,只是我們和孩子爭奪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還是有的人會在激動的時候動用到武力,這和孩子之間的打鬥又有什麼區別呢?

  再把範圍擴大些,國家和國家之間也是無時無刻不在搶東西,只是搶奪的是資源是土地,技術,人才或者其他。為搶奪而發生戰爭,也時有發生。

  總之:每個孩子,每個人,每個團體,每個民族,每個國家都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戰,都希望能擁有更多的東西,以及這些東西的所有權和支配權。

  看完了上面這些,我們自然就理解了孩子為什麼會搶東西。

  當我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對了,孩子間的問題就比較好解決了。

  請你耐心把下面的文章看完,這應該是目前最完善的一篇關於搶東西,不願分享引起的打人咬人哭鬧的解決方案了。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孩子和孩子之間的搶東西,以及因搶東西而引起的打人,咬人,哭鬧,不分享要如何理性看待?到底要如何制止和幫助呢?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常見爭搶行為和錯誤處理方式

  孩子剛開始與其他小朋友交往時,最常見的行為是:愛搶別人的東西,或者被別人搶東西,或者因為搶,兩個孩子發生抓扯等情況,很多家長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處理。

  錯誤的處理方式是:不分青紅皂白地先把孩子拉開,然後按照成人的規則來處理事情;或者以其中一個孩子的“哭”為解決問題的著手點,如果其中一個孩子哭了,沒哭的孩子要主動地“讓”著哭泣的孩子。

  可是,即使每次把孩子拉開,爭執中的孩子並不知道下一次如何面對這類問題,因為我們只是解決了問題的表象,而沒有解決問題的根本。

  同時,兩個孩子都很疑惑,為什麼我們正在努力爭取這個東西的時候,要把我們硬生生地拉開?

  再有,哭與不哭只是孩子當時的現場表現,不能作為解決問題的標準。

  如果“哭”的孩子得到了物品,他下次就會知道而不斷地得到印證,原來哭是一種獲取物品的手段,他以後或許會假哭。

  而沒有得到物品的孩子,心裡很氣憤,憤憤不平。再加上如果孩子不太善於口頭表達,就會出現得不到東西,一著急動手打人或者咬人等行為(本來沒有得到物品已經很委屈了,再加上被指責,心理就更委屈了,我們通常就是這麼不理解孩子)。

  真正想解決好這個問題並不困難,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孩子之間所爭執的物品所有權

  也就是說,這個物品到底是誰的?

  只要我們按照這條思路,按照物品的所有權來做出處理,同時,處理的當下,控制好情緒,不要對動手和哭泣的孩子發火。

  比如:對動手的孩子吼:“你怎麼又動手打人了?”對哭泣的孩子吼:“你怎麼這麼沒用,就知道哭”,或者內心對錶現出來哭的孩子這種不爭氣的行為表示不滿。這些都是你的情緒在作怪,不要讓情緒影響了問題的解決。

  首先要尊重孩子當下的表現,在每一個爭執發生時情緒平和地去幫助孩子處理問題。孩子年齡小,肯定沒有經驗,我們要做的是維護孩子對所爭執的東西的物權,幫助孩子提高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不斷幫助中,孩子處理問題的思路也會越來越清晰,越來越明白事理,也越來越有力量地真正學會解決這類的衝突。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關於孩子不分享的理念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愛分享的孩子,帶孩子出去玩,總是喜歡讓孩子分享,如果孩子不愛分享,有的家長會覺得很沒有面子。

  這裡,需要切記的一點還是:尊重孩子當下的表現,尊重孩子的物權。

  如果分享的物品是孩子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分享時候,不著急不強迫讓孩子學會分享,孩子只有對物品的內在的需求得到滿足,才願意將自己的物品分享給別人。

  如果我們不顧孩子的需求而強行要求孩子分享,孩子就會對他所擁有的物品沒有安全感,就會變得越來越自私、貪婪和不真實。

  打個比方來說,假如我們擁有的東西,自己喜歡的不行,有人讓我們分享給其他人,我們也不願意啊。

  孩子在小的時候,一定要明確,哪些物品是屬於自己的,哪些物品是屬於別人的,自己的物品要有權處置,別人的物品要通過溝通得到他人(包括父母)的允許。

  把物權分清楚,對於孩子未來和他人交往正確地把握“交往的度”很有幫助。

  因為他的心中是有疆界的,他的和別人的,孩子分的很清楚。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父母不知不覺中做錯了什麼?

  父母的行為:常常忽略孩子的對物品的所有權。

  孩子的心聲:我要擁有物品的所有權和使用權,我要爭取我的權利。

  我們除了忽略孩子對物品的所有權,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沒有站到孩子的立場上去考慮孩子的感受。

  試想一下:我們把孩子帶到世界上,可是在家裡,我們卻沒有給孩子自己的空間,尤其是3歲前的孩子。潛意識裡,家是屬於我們的,不是屬於孩子的,孩子在家裡這也不能動,那不能動,家裡的地面一塵不染,家裡的東西擺放的井然有序,孩子弄髒了弄亂了,就會招來訓斥。

  換位思考:孩子也是家裡的一員,他認為這個家也是他的,他有權利來使用,探索和了解家裡的任何用品。

  於是,父母和孩子的矛盾和爭吵就產生了!

  父母覺得孩子怎麼這麼不讓人省心,孩子覺得委屈,為什麼我在這個家裡像個“外人”一樣!

  3歲前的孩子,是無法理解你無厘頭的訓斥的,他們除了委屈就是不明白。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關於物權之自己篇

  孩子自己的物品,物權是屬於自己的,要保護孩子的物權。

  ☞ 屬於孩子的東西,要由孩子說了算。

  比如孩子的玩具、水杯等,在家裡給孩子開闢出一片空間,孩子可以自由地玩耍。

  ☞ 父母需要使用孩子的物品,一定要徵求孩子的同意。

  “請問,我可以用你的東西嗎?”

  孩子有權利選擇同意或者拒絕。

  ☞ 家裡有其他孩子來玩,想玩孩子的東西,要經過孩子的允許。

  未經允許而發生爭執和搶奪,要平和地阻止。並對搶東西的小朋友說:“這個東西是XX的,你可以玩,但是要經過他的允許。”然後徵求孩子的意見,如果孩子同意,就可以分享,如果不同意,就告訴其他孩子,“這個玩具是XX的,他現在不想借給您玩,請你耐心等待可以嗎?我們等等再問問他。”

  ☞ 如果其他小朋友搶走了孩子的東西,我們的孩子有了不同意的情緒和表現。

  這時候問問孩子:“請問,你願意把你的玩具給他玩嗎?”如果孩子不願意時,你可以說:“那請你把玩具要回來。”

  如果孩子還小,不太善於表達,這時候需要家長幫忙,和孩子一起要回東西。

  有時候,會遇到死死的抱住玩具不放的孩子,需要父母溫柔並反覆的告訴對方:“這是XX的東西,他現在不願意給你玩,請你還給他。”然後平和而有力的拿回來。

  不要指望孩子一次或幾次就會解決問題,當我們不斷地給予幫助,孩子慢慢就會獨立解決了。就是這樣不斷耐心地幫助,女兒也是到了中班以後才有勇氣去勇敢地拒絕他人,清晰表達自己的想法。

  需要注意的是:

  家長往往特別在意對方家長的態度而不好意思這麼做,那麼,請你事後和對方家長溝通,“我們這麼做是為了雙方的孩子好”,把道理和對方家長講明白,我想他會理解的。

  畢竟給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相處環境,讓孩子心理健康地成長,是每個家長期待的。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關於物權之公共篇

  公共場合的東西,誰先拿到誰先玩,請等待,物權是屬於公共的。

  當我們帶孩子到遊樂場等戶外去玩時,通常有一種普遍情況,孩子們因為公共的東西爭執起來。這也要分幾種情況:

  公共的玩具:誰先拿到誰先玩。

  當孩子為了公共玩具爭奪時,我們要問孩子:“誰先拿到的?誰先拿到,誰先玩。”

  對沒有拿到的孩子說:“請耐心等待,等玩完了,就輪到你玩了。”

  如果要玩的孩子比較多,可以幫助孩子排排隊,然後告訴正在玩的孩子:“請你玩完給其他孩子玩可以嗎?”或“請你10分鐘以後給其他孩子玩可以嗎?”等建議。

  但是,正在玩的孩子是有權利拒絕您的建議的。

  公共大型設施:比如滑梯,我們一起玩。

  有時候,有的孩子會擋住滑梯入口,不允許其他孩子玩。

  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滑梯不是你的,屬於公共設施,誰都可以進去玩。”

  如果他依然不同意,問問他為什麼,或者直接把他抱下來,或者輕輕拿開這個孩子的手,讓其他孩子進去玩。

孩子間搶東西、不分享,打人咬人哭鬧之最全解決方案

很多時候,孩子間的爭執都是源於物權和分享。

  孩子如果在上幼兒園前就建立好這方面的界限,他走入集體,就會變成一個受歡迎的孩子,也會成為一個老師喜歡的孩子,他懂得尊重別人,同時也懂得維護自己的權利,能平衡好既做好不委屈自己也不會傷害他人之間的關係。

今天就分享到這裡,希望能對父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涵哥每天都會為家長帶來專業的孩子成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資訊可以關注涵哥的今日頭條!孩子教育問題私信涵哥必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