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19人之力,担负起全厂产能建设、老区改造等基建施工任务,累计建成产能

278.4万吨,助力连续12年产量箭头向上的传奇,大庆油田第八采油厂基建工程管理中心工程管理室是如何做到的?

欲探其中绝学?耐心请往下看

绝学一:合之法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工程管理室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位置,仅新建产能工作就涉及4大系统、12个单位部门、32个关键节点,身在其中,想运转自如、高效通达,非一融合之“合”字无可解。

路合则顺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化繁为简,各路归一,合则顺达,为推进新建产能,工程管理室创新思维,推出三大运行保障机制,将各路环节超前“打通”、破除常规,早备先行,分批基建,抢出进度,例如台九区块近10平方公里,形狭而长,其建产期间刚一完井,工程管理室主任张浩便顶着刺骨寒风,用6天时间标注下103口油水井井位井号,记录清走管穿线的敏感区域,研判出可能影响未来生产的每个节点,提前20余天完成了施工准备。

同时他们推行的“模块化预制、组合化安装”使施工工期平均缩短近15天,新井时率同比提高了7%,仅用时35天,就实现建成投产,比油田公司计划提前40天,创造出了享誉外围的“台9速度”。

人合则兴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人肯将心比心,定能合力共赢,为加快投产速度,工程管理室拿出了满满诚意,抠细节、勤沟通、改不足、想办法,要给乙方生产提供最大方便。

去年3月,17口新井投产,项目经理李春雨每天提前1小时跑到现场,用双脚把覆盖着大雪的进井路边界一点点踩实,防止乙方施工人员、设备滑入沟渠,也稳稳地守护住了安全高效的产能建设。

序合则优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衔接有序,熟者占优,工程管理室深谙其道,他们结合现场实际,拆解工序环节,最大限度减少其相互间的制约与影响,在太东区块,一站外油系统有5条干线,共联通着200多口油井,管线要入站、连头要改造,工程量大、过程繁琐,工程管理室决定化整为零、分管分段施工,电力、工艺、电加热、管线保温全程“在线”集中攻势先“打”一点,实现短停产、快连头。

最终,全站8处连头点,共60余道焊口,仅用了5小时就一次连头成功,2017年8月,他们投产新井233口,创造了年度厂内单月投产井数的最新记录。

绝学二:责之范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心中存大义,行间自有“范”,工程管理室将“大义”解读为“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的责任使命,在施工现场,建筑材料、构件配件、设施设备一律“三查”,查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查取样复检合格结果、查已进场设备试运行状态已成规范。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曾经一个井口组合阀,因尺寸出现微小偏差,强行安装可投产,但无法保质,故而其厂家被反复催促,当晚21点赶来现场立行整改,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室的“标准”是“一点不能差”“典型”是全员“死心眼”,相当模范。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一次土方作业,“安排”一条全长14公里的外输管线,施工单位整整干了一周,项目经理孙正印带着自制拐尺,一米一米地测量整整跟了一周,一句“我敢较真,这管线没有一米不合格”就是工程管理室成立19年来,监检点监督到位率100%最刚的底气,

可谓典范。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2019年,他们开展安全专项检查36次,查找问题隐患1860个,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48份,让主动控、被动防、专项治、事后查,更全面、更根本、更常态、更有力。所有这些都是他们得以总结提炼“三查六把关”“10个不允许”“12个不放过”管理法的资本,也成为他们

连续19年安全施工、文明施工累计创建油田公司样板工程4项优质工程35项的秘籍所在。

绝学三:承之力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此力不绝,代代传承,工程管理室尽得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真传,攻坚克难,抢占排头,项目经理熊飞曾在炎热酷暑,顶着明晃晃的日头,每天都在荒草甸子里走上几个小时,因为施工方的GPS存在误差,他就自己实测实量,保证区块内管线数据准确,

5天时间,120公里的集输管线,他全程步行丈量、

“老兵”阚国臣依然站在排头,负责11个产能区块,他每天的日常就是驱车来回200多公里,至少跑4个区块、5-6个施工现场,而且一叮嘱起施工投产话就多,常常要在现场待上好久,淌泥过水喂蚊虫,尘土飞扬吃盒饭,都是太稀松平常、“没啥大不了”的事。


以19人之力,助演上产传奇

在这里,管理人员平均每年每人义务献工50余天,负责了31个施工项目的项目经理姜亚洲,去年一年曾深入现场300多次,项目经理宗鹏鹏为抢抓受雨季影响的施工进度,3天只睡了9个多小时。不论是现场踏勘,还是征地扫线,不论是施工准入,还是安全交底,外围产能建设现场,总见他们在奔忙。第八采油厂上产200万传奇里有他们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