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让宝宝疏远手机?

1瓢画葫芦


如何让宝宝疏远手机?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为什么呢?且听我分析1~2

1-宝宝为什么会经常玩手机?俗话说得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或者启蒙老师),宝宝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当今这个社会,绝大部分都是低头族(低头看手机),孩子在耳濡目染下,也渐渐对手机比较感兴趣,所以要想宝宝疏远手机,大人要先做好榜样(不能有事没事拿手机玩),小朋友看的少了,甚至没看见大人玩(不玩手机对于大人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自然不会每天惦记玩手机咯。这样也就能慢慢疏远手机。

2-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如亲子阅读时间,游戏娱乐时间,趣味画画时间等等,坚持一段时间,小朋友觉得生活很充实,慢慢的也养成这样的作息规律,自然就能慢慢疏远手机了

总之家长的引导很重要,并且家长要能够自律





一直在路上学习


可能我的回答,是很多家长不喜欢看到的答案。

从孩子1岁多,我就给他买了一个ipad,就他自己用,给他下载了很多适龄的app,他也很喜欢,我就经常陪着他玩,他习惯了这个ipad是他自己的。玩的时间我也没有特意控制、规定,只是觉得玩时间到了,我开始打断他,和他玩点别的游戏,干点别的,他也不拒绝,也不沉迷,而且我发现我这样把ipad直接给他了,反而他对ipad不是很感兴趣,每次跟他一起玩游戏啊,玩玩具啊,他就特别喜欢,我一喊他一起做点什么,切菜啊,做饭啊,他扔了ipad就来,如果我带他玩什么,做什么他一天都可以不看ipad。

现在孩子5岁了,我也把app都换成适龄的,他自己做洪恩识字、数学,我知道他是当玩了,但是也确实认识了一些字,学了加减法图形,因为过关都是要会操作,现在懂事一点了,我就跟他说了ipad对身体不好,眼睛不好,他玩玩就自己给扔掉,去玩玩具了,自己嘟囔对眼睛不好,不能玩了。

我这样把权利都给孩子,可能不是个好方法,也是因为我就是这样随性的人,很想让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和决定权,让他从自身知道这个东西是我的,看时间长了对自己的东西和自己的身体都不是好事。

这几年下来,我觉得他基本让我满意吧,有沉迷的时候,可以用ipad看电影一看就是两个小时,一整部电影看完,这是最长的时间。

也是因为我的孩子耐性不够,所以玩游戏啦,都没有太大的长性,而且我也发现,他大了以后,娱乐的重点不会放在ipad上,他会喜欢下棋,玩扑克,画画,编故事,其实也都是在ipad上看到的,就想去尝试,ipad现在就成为他接受新鲜事物最主要的来源。

而且他自己有了ipad,从来不拿我们手机,他只觉得他ipad上东西最好,还比手机大,这就是我对待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方法。

我认为正面去对待,比一味地想控制孩子比较好,还是找到适合他的app和他一起玩,并且实现约定好,玩几局,玩完就去做什么,把他的时间安排的有趣味,又满,让他知道,手机是没事的时候,休闲的时候才可以用的,或者用来查询,用来看新鲜事物的。这样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就不会那么沉迷手机了。反而家长如果总控制手机,孩子对手机的向往更加强烈,更想要手机,玩手机。


喜土土女士


手机是个好东西,但也不能过于沉迷。

小孩会用手机接打电话,会用手机打字发微信就行了,其他功能不太适合给孩子开通。

经常听到有父母一边炫耀“我家娃好聪明,手机用的得比我还好”,一边又为孩子戒不掉手机发愁。

孩子用手机时间太长伤害身体,尤其是眼睛,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就带眼镜了,实在是太可怕了;其次手机用的时间太长,跟其他人的沟通就少,容易养成孤僻的性格。

小孩子用手机看电视、玩游戏,太吸引人,大人都会着迷,何况孩子呢?所以就不应该让孩子玩手机,不会打游戏也不丢人。

要想让孩子不玩手机,父母自己也要以身作则,不要沉迷手机,否则再好的方法都不管用,身教大于言教!





文昱文远


我们孩子有一段时间也是沉迷网络,个人经验发现孩子沉迷网络也不要着急不用吵,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和他多沟通多出去外面吃喝玩带着他一起打游戏然后分享经验,尽量的安排多的户外活动,慢慢就会转变过来的,给孩子多一点时间。


天津塘沽小儿推拿催乳


你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我们的生活因为手机而更便利和精彩,现如今,手机几乎是人手一台,在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负面影响也逐渐显露出来,尤其是对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大。

小孩拿着手机可以抱着玩一整天,不仅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引起近视,还可能让小孩性格变孤僻,有的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让宝宝慢慢远离手机。

1、言行一致,行大于言,用身体语言引导

研究表明,当父母说了什么和做了什么出现不一致时,孩子往往会按父母“做了什么”去模仿。

也就是说,当你说让孩子少用手机玩游戏、刷朋友圈时,首先要做到自己少在孩子面前玩游戏、刷朋友圈。

2、桌游替代,亲子同乐,一起疏远手机

对于已经对手机较沉迷的孩子,我们需要更多一些用心。

可以与孩子挑选一种桌面游戏,如象棋、军棋、跳棋、飞行棋、乐高游戏等,陪孩子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着网络游戏的方式,多一些奖励和夸赞,让孩子体验到在网络游戏中的自我价值感、被关注感和成就感。

3、正向引导,活在现实,建立社交小圈子

研究还表明,人的大脑是不记否定式的语言的。比如,当别人跟你说“不要想螃蟹,不要想大闸蟹,更不要想清蒸大闸蟹”,这时你的脑子里一定充满了螃蟹的画面。

所以,千万别天天在孩子面前唠叨“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游戏,更不要玩王者荣耀。” 这是在赤裸裸地引诱自己的孩子去玩游戏。

当你脑中浮现“不要玩手机”这句话时,请改成“我们一块去……(爬山、看话剧)吧”这种肯定式的话语。并用行动转移孩子对手机的注意力,尽量减少让孩子单独待在室内无所事事的状态。

4、热门游戏,正确引导,不惧怕不回避

对于热门游戏,并不是越晚接触对孩子越好。

如果作父母的能在第一时间与孩子一起探索,在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引导孩子平常心看待,并且一起讨论这个游戏的优缺点,让孩子先对这款游戏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孩子就不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相反地,会比较理性地对待同学沉迷游戏的状态。

5、约定时间,正面奖励,和手机做普通朋友

孩子的意志力不足,所以要尽量少让孩子与手机单独相处,并进行相关的约定,设置一些奖励与惩罚细节。

如:按约定时间、约定内容使用手机,奖励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没有按约定执行,惩罚少用一天手机等等,让孩子与手机的距离保持在普通朋友状态。

6、分散注意力,多带孩子外出,体验现实社会

抽点时间带小孩去公园或者广场逛逛,外面东西多,小孩的玩心也重,自然也就不会老想玩手机了,关键陪玩的时候家长也不要玩手机了哦,不然和在家里就没什么区别了!

7、坚守原则,不要轻易妥协

很多小孩在父母不给手机时就闹腾,很多家长被闹的心烦就直接给了,这样很容易在下次的时候不给的时候闹的更加厉害,变成恶性循环。所以该讲原则的时候一定要坚决,否则就没有威信了。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除了上面讲到的这些方式,更重的是父母的高质量的陪伴,和发自内心的鼓励孩子。





教育孩子早知道


宝宝知道手机有好玩的,如果没有其他好玩的,无聊的情况下肯定老想着玩手机。

所以多些亲子游泳,外出游玩,多些互动,孩子也就不会被手机吸引过去了。现在2岁的孩子还玩手机很溜的。无师自通。

之前我宝宝玩抖音玩到11点都不睡觉,沉迷了5天,幸好及时戒掉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好说歹说,各种解释,沟通了很多,也就知道了坏处。玩手机久了,对眼睛对大脑都不好。




白衣天使黄医生



谢谢邀请,其实这个问题已经不新鲜了。下面我还是再重复一下前人提过的解决办法吧:

1.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都是无法获得积极效果的。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控”手机的危害,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

2.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

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3.约法三章,坚决执行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老人手机”也未尝不可。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4.利用同伴的力量

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讯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当“戒手机”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控”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此过程中,家长切忌一个懒字 一定和孩子多沟通、多互动、多做亲子游戏,孩子才能不从手机中找到快乐!希望回答对您有帮助,祝您家庭幸福.


硕硕爸爸育儿经


您好,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作为有着多从业幼教领域的博士生,我谈谈我的看法。

关于您提出的这个问题,恕我直言,直到现在各个教育专家也没有拿出非常有效的方法,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办法,但是这要家长的严格监督与正确的育儿理念才行。

首先,在电子娱乐越来越普遍的当下,单纯的让宝宝我远离手机认为并不能解决问题,在现代社会不会手机是注定要被社会淘汰的,像微信、支付宝等也是孩子必须要学会的,堵不如疏,相信这个问题您应该明白,毕竟时代变了啊。

我总结了一套框架,结合了心理学知识把孩子拖入你的框架,用话术引导他,压制他,有兴趣您可以可以看看我的文章,在“打一棒子给个糖”的同时,您也要以身作则。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导师,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您不可能在您自身抱着手机不放手的同时要求孩子不碰手机,这是不现实的,您要给孩子说清手机的利弊,在教会他正确使用的同时防止孩子沉溺于电子娱乐。但这个度,说实话是非常难把控的,所以您要好好斟酌一下。

再一个就是“目标转移”,把孩子的兴趣吸引到另一种东西上,比如说我的孩子当时拿手机看喜欢漫画,然后我就有意引导他去让他学画,这样一来他看手机的时间就少了,还能增长一项技能,也是不错的。





母婴新视界


首先,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有了这个前提,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强力镇压即可。用强力手段镇压孩子肯定会不理解,但是没有关系,在孩子真正懂事以前,父母做的事情又有几件事情孩子能理解的?既然如此,也不差这一件了。

我们就是这样做的,从孩子还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那个时候小,不知道手机好玩,控制孩子玩手机也容易控制。现在孩子大了,知道手机好玩了,但是孩子未经我们的允许,绝对不会玩手机的,我的手机锁屏密码孩子知道,甚至手机里还录了孩子的指纹,即使是这样,我们也从不担心孩子玩手机。之前看见过朋友儿子跟朋友要手机玩,朋友解锁手机的时候藏着掖着的就怕孩子看见了锁屏密码,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我们从小就给孩子立下了规矩:看动画片可以,可以在电视上看,但不能在手机上看。玩电子游戏可以,可以在电视上玩,但不能在手机上玩。这样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把我的经验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帮助。


数码科技视界


1

将手机藏起来让孩子无法接触

1.将手机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

2.手机电池也要远离孩子的视线,换下来的电池父母要妥善保管好,不要让孩子拿着乱丢。

3.对于旧手机,尤其是一些杂牌子的手机,用旧了之后,父母要有一个妥善的处理,不要留给孩子当玩具,这样的手机就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4.如果孩子一定要玩,可以买玩具小手机给他作替代。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6

听声音

2

用亲子活动替代电子产品

带宝孩子发现一两项他喜欢的运动,然后陪他一起玩,运动技巧可以先忽略,重点让孩子享受运动的乐趣。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做游戏,一起看有趣的图书,或带孩子去旅行。这些看起来比打发孩子看电视、玩电子游戏要麻烦的活动,不仅会让孩子远离“屏幕”,还将为父母和孩子带来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亲子关系。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2

听声音

3

鼓励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

爸爸妈妈可为孩子准备一些可用于集体游戏的玩具,如积木、百科图书等,邀请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或鼓励孩子加入其他小朋友,不仅培养孩子的分享合作意识,也为孩子长大后社交方面的从容得体打下基础。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3

听声音

4

让孩子意识到沉迷手机的危害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不是自己认可的行为,都是无法获得积极效果的。要改变沉迷手机的现状,必须让孩子认识到“控”手机的危害,并产生想要改变的愿望,这是戒除任何成瘾行为最根本也是最基本的条件。

家长要通过平和的沟通,摆事实讲道理,和孩子达成共识。不要情绪过激,也不要危言耸听,否则很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反效果。相对于其他成瘾行为,手机成瘾只要能够认识到其中的危害,并能得到身边人的帮助和支持,还是比较容易戒除的。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4

听声音

5

培养兴趣,转移注意力

越是枯燥空虚的时候,对手机的依赖性就越大,只要拥有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并且将时间与注意力投入其中,又能从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的时候,对手机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作为家长,有责任帮助孩子发现和培养各种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尤其要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可以和同龄人良性互动的团体活动,这是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5

听声音

6

约法三章,坚决执行

孩子毕竟是孩子,自觉性和自控力都无法和成人相比。因此,在戒除手机成瘾的过程中,家长的帮助是不可缺少的,家长要和孩子约法三章,什么时候可以用手机、什么时候不行、如果孩子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惩 罚、做好了又有什么奖励,赏罚一定要分明,执行要坚定。

孩子的自制力实在是不行的话,帮孩子换个传说中的“老人手机”也未尝不可。要注意的是,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孩子的改变,需要家长充分的耐心、爱心和鼓励,千万不能着急

留意孩子的交友情况,鼓励孩子和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少用手机短讯和QQ。当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的时候,手机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同时,也可以请孩子的朋友们充当监督员,在孩子违规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提醒,甚至联合孩子的好友与其家长,共同参与到戒除手机成瘾的“活动”中来,当“戒手机”成为青少年的一种时尚和潮流,“控”也就不复存在了。

怎样让孩子远离手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