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覺得是學歷重要還是能力重要?

流星魚1980


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可辯證問題。 不可否認在當今職場上有著很好學歷背景的人更容易得到機會,如各招聘網站上好多都要求985或211院校畢業的優先考慮。作為搞技術開發的我也曾做過互聯網技術開發崗位的招聘,一個崗位好幾百個人投遞,你能想象如果是不懂開發技術的HR在篩選這些簡歷時是先怎麼過濾的嗎?其實我不用說,大多HR肯定第一步肯定先以學歷背景篩選過濾一遍。我也經常逛脈脈的職言社區,裡面也有好多討論這個學歷和能力哪個重要的問題,裡面也不乏那些高學歷背景的人吐槽說:在他們辛苦讀書刻苦學習的時候,那些學歷差的人卻在不好好學,憑什麼學歷差的人和他們一起爭機會等類似的觀點。在我看來這個觀點猶如這個問題是個可辯證的問題一樣,沒有嚴格的對與錯。學習好的學生往往是積極向上刻苦學習+聰明程度的綜合結果,但學習差的學生也有很大一部分群體他們也積極向上刻苦學習了,但成績總不如人意,最後可能加上各省高考的差別上了一所很普通的院校。我是河南的,高三也復讀過一年,當時的印象是不困自己再怎麼努力學,每次模擬考試前十幾名的總是那麼幾位,當時自己心裡也著實羨慕這些學習好的,同時也很急和焦慮,在這樣的情況下,2004年我們沈丘一高我們復讀班80多個人高考後也就掐指可數的就那麼幾個考上了本科院校,最好的連我們省內的唯一一個211院校鄭州大學都沒有考上一個,此時你能說他們沒好好讀書學習嗎?

高校擴招後,高考錄取分數線越來越低,能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每年畢業的高校畢業生好幾百萬,但沒面企業可提供的崗位其實是少於可安排數量的,這是個社會共同問題,人社部,教育局也明白這個問題的存在,但沒辦法,企業招人只能先以學歷背景先篩選一遍。如果對比下最近幾年河南省的大專錄取分數線和我參加兩次考高的2003年(大綜合模式)和2004年(文理分科模式)的錄取分數線就可以證明高校擴招的有多厲害。

而且現在好多認為那些學歷背景好的人即使一開始在工作經驗上欠缺些,但就是學的比那些學歷背景不好的人要進步的快很多,也很容易繼續培養。所以綜合說,在職場上學歷背景很重要,學歷是一塊敲門磚,只有把那扇門敲開了,有了入場機會才能展示進一步的才華。作為一個80後的我,也是兩個孩子父親的我,平時在輔導孩子學習時,都在灌輸她倆一定要好好學習的理念,我相信這也是其它家長一貫的做法,其實不就是希望在他們人生的第一步先拿張背景比較硬的入場券嗎?

另外一方面,在職場之外,比如自己創業做生意開公司等,至於能力重要還是學歷重要,我相信這是一個誰能力強誰能生存的更好的一個世界,就看誰能把各方面的能力發揮的淋漓盡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