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康乾盛世时的西方在干什么?

Z在下头很硬


确实是一个好问题

康乾盛世或者应该更准确的叫做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一个最后的盛世,康熙和乾隆是中国历史在位时间第一和第二的皇帝,加上中间的雍正皇帝13年,整个康雍乾时间持续130多年。

不过准确的康乾盛世应该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开始计算。此后一段时间国内没有大的战争,有了较长的和平时期,玉米和土豆等高产农作物逐渐普及,全国人口快速增长。

而此时的西方在干什么呢?

其实此时的西方早已不是原来的那个西方,他们已经结束了宗教统治、完成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大航海运动,并已经向全世界扩展着他们的触角,同时还开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启蒙运动,甚至开始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早期的殖民者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

早在15世纪末的明朝中期,欧洲已经开始了大航海运动,并发现了向东绕过非洲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亚洲的新航线,向西则发现新大陆,而后由实现了全球航线,证明了地球确实是圆的,此后不久西班牙和葡萄牙建立了庞大了殖民地帝国,其中西班牙主要在西半球,几乎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拉丁美洲,而葡萄牙在独占巴西,又在非洲、东南亚占有广大殖民地。

世界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西班牙

17世纪下半叶在清朝进入到康熙时代的时候,欧洲的荷兰早已经实现了独立,并经过与西班牙的战争,成为了海上马车夫,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和台湾岛都是荷兰的殖民地,而且荷兰还垄断了日本的海外贸易。

不过清朝顺治时期,郑成功赶走了台湾的荷兰人,成功的收复台湾。

此后西班牙、葡萄牙、荷兰逐渐没落。

英国崛起为海上强国

荷兰之后英国人崛起,在康熙时代,英国人已经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已经打败荷兰成为新兴的海上霸主,并在北美洲建立了自己的十三块殖民地,在国内英国先是砍了自己的国王,而后又发动了光荣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而英国人开始与法国不断争夺海外殖民地,乾隆时期英国夺取了整个加拿大和印度,后来又占领了澳大利亚,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

英国人乾隆时期已经率先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英国的生产力。英国已经逐渐走上世界霸主的宝座。

乾隆时期的英国蒸汽机

乾隆晚期,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试图与清朝建立经济关系,遭到清朝的粗鲁拒绝。

欧洲霸主法国

相较于岛国的英国优先发展于海军的战略,法国则在海军和陆军的发展上摇摆不定,这使得最终英国在海军上全面超越法国,而法国更多的时候是过度的迷恋于欧洲大陆的霸权。

在康熙时期,欧洲的法国则是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他在位期间法国建立了严密的君主专制封建集权国家,并通过与一系列战争将维持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

但是此时的法国提倡重商主义,发展工商业,工商业十分繁荣,从而成为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在此时期成为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的主要地区,提出民主、自由、三权分立思想都是在此时的法国启蒙思想家。

乾隆晚期法国爆发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

而到清朝乾隆后期,法国则爆发了大革命,君主制度一度被推翻,在嘉庆皇帝时期,法国的拿破仑登场,将法国推向了空前绝后的历史高峰。

噬土怪兽俄罗斯

康熙时代的俄罗斯出现了著名的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在俄罗斯倡导学习西方的改革,让沙俄富国强兵,并通过向海发展的战略,通过与瑞典的战争夺取了圣彼得堡作为沙俄的首都,获取了波罗的海的入海口。

而后沙俄继续向四周扩张,通过与康熙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沙俄确定外兴安岭以北的领土为沙俄所有,而后沙俄继续向东,并越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洲占领了阿拉斯加。

与康熙同时期的彼得大帝让沙俄彻底走上扩张道路

雍正时期,通过与清朝签订《恰克图条约》沙俄确立了贝尔加湖及周边大片领土的控制。

在彼得大帝的继任者中继续与土耳其开战,获得了黑海的出海口。

而到了后来与乾隆同时期的叶卡捷琳娜大帝在位期间,俄罗斯则更加进入到疯狂扩张时期,俄罗斯领土持续扩张,为了面积仅次于英国的国家。

仍然分裂的德国

此时的德国国号仍然是“神圣罗马帝国”,然而伏尔泰说: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

德国仍旧有着众多王国和公国组成,并自行其是,不过他们的名义上的皇帝被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长期垄断,但是德国的普鲁士王国也是欧洲强国,不断挑战者奥地利的权威,并不怎么服从神罗皇帝的旨意。

特别与乾隆同时期普鲁士腓特烈大帝,普鲁士积极向外扩张,成为欧洲大国。

普鲁士和奥地利以及东方的沙俄,曾三次瓜分了波兰。

乾隆时期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

总体上看,神罗的牌子不是很亮,欧洲人更认的是普鲁士和奥地利。德国仍旧分裂,普鲁士和奥地利不断在争夺着德国的领导权,到19世纪的晚清时期普鲁士胜出,统一了德国。

完成了独立的美国

康熙时期的北美洲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这里是英国清教徒的乐园,大批在英国本土受到迫害的清教徒,前往新世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殖民地出生的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英国人,觉得他们不是英国人,而殖民地的经济已经逐渐开始摆脱了英国本土的依赖,于是在乾隆四十年的公元1775年的时候,莱克星顿的枪声响起,美国人开始自己的独立战争。而1776年美国人宣布他们建立自己的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

而后经过八年的战争,在乾隆48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乾隆与华盛顿是同时期人物,并在同一年死去

而1799年这一年的2月乾隆皇帝去世,结束了他的统治,而几个月后美国国父,美国的首任总统华盛顿也在这一年的12月去世,不是穿越小时的胡诌,而是铁一般事实我们认为的古代乾隆皇帝和近代的美国华盛顿就是同一时代的人物。


大东北的小豆包


  在中国封建皇朝历史上,有所谓最后一个盛世,也就是康乾盛世。乾隆皇帝继康熙、雍正之后,不但把中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到顶峰,还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到极致。中国的疆域版图得到进一步的开拓和巩固,多民族统一得到了维护,社会关系稳定经济发达。

  在这一系列的繁荣景象之下,乾隆皇帝就开始发飘了,认为自己圣明烛照,达到尧舜禹汤的标准,自诩为“十全老人”,从他那不算标点符号就有1300万字的《清高宗实录》就能看出,乾隆帝生前有多能折腾。可是在盛世的表象之下,大清国实际上已经危机重重,且不说内部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危机,但就是和西方国家的差距,就能够看出乾隆帝的好大喜功有多可笑。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特使马嘎尔尼伯爵访华,请求与大清通商。这本来是一次并入国际贸易体系,弯道超车参与全球化的绝好机会,可是乾隆他老人家以自己啥都不缺为理由,拒绝了英国的通商请求。从此大清国几乎就彻底关闭了国门,与逐渐兴盛的贸易全球化隔绝,导致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差距越拉越大,最终让人家用大炮硬生生敲开了国门。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乾隆帝看不上眼的西方世界,这些年都发生了什么。

  1765年(乾隆三十年),就在乾隆皇帝开开心心的进行第四次南巡的时候,英国的一个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这种新式的设备刚刚诞生就把纺纱能力加快了八倍,四年之后两万台珍妮纺纱机遍布英国,纺织工业逐渐超过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英国一脚就踹进了工业时代。

  1785年(乾隆五十年),就在乾隆帝因为册封皇贵妃的事情忙的焦头烂额的时候,卡特莱特发明了水力织布机,瓦特改良并发明了蒸汽机,这两种设备把英国的工业制造能力成倍的增加,英国的经济生产总值更是成指数型增长。工业革命到来了。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帝忙着剿灭民间的白莲教起义,而在太平洋对岸的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标志着北美十三州已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独立性。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乾隆帝刚刚中止全国的文字狱活动,而美国独立战争已经取得胜利,标志着全世界第一个没有国王和贵族的国家诞生了。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乾隆帝忙着把女儿嫁给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而美国则正式成为联邦制合众国,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年后,改变世界历史的《人权法案》通过了。

  还是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世界上还发生了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法国举行了“三级会议”,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了,同一年,法国发表了《人权宣言》。四年之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了断头台,随后这一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引发全球范围的反封建革命风暴,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进入世界各国。并且在一百多年后,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冲击满清整个帝国的根基。乾隆帝做梦也不会想到,辛亥革命的种子早已在此时就已经种下,而他还在忙着嫁他的十女儿。

  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这三件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都发生在乾隆时期。如果把世界进程比作一条河流的话,那乾隆帝执政的六十年,就处在分水岭。他的所谓“十全武功”在历史的车轮面前,算个什么?


修远求知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中国封建皇朝历史上,有所谓最后一个盛世,就是康乾盛世,乾隆皇帝继康熙,雍正之后,不但把传统农业经济社会发展到顶峰,还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到极致。中国的地域版图得到进一步的扩增和巩固,经济发达 社会稳定。

下面来说说乾隆皇帝沾沾自喜时西方的发展进程

  • 1765年(乾隆三十年),在乾隆皇帝第四次南巡时,英国一个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纺织机,把纺织功能加快了八倍,短短四年时间2000台纺织里遍布英国大街小巷。纺织工业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总和,一下飞越到工业时代。
  • 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乾隆皇帝正忙着歼灭白莲教时,美国爆发独立战争,美利坚共和国建立,已经在政治 文化 经济形成独立。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乾隆终止文字狱活动,而美国独立战争取得的胜利,全世界第一个没有国王和贵族的国家诞生了。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乾隆忙着女儿和丰绅殷德成亲时,美国成立联邦制合众国,华盛顿成为第一人总统,两年后,改变世界历史的人权法案通过了。
  • 还是1789年
    ,法国举行三级会议,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了,同一年法国发表人权宣言。四年之后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引起全球反封建革命风暴。为100多年以后的辛亥革命埋下根基。
  •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英国特使访华,请求与大清通商,乾隆认为自己自给自足很满足,不需要折腾,这也失去了见识世界,走向世界的机遇。导致与西方国家差距越来越大,最后用大炮敲开过门。

中国完美错过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


会木工的厨子


什么是“康乾盛世”?“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通常指清朝玄烨、胤禛、弘历的统治时期,从康熙元年(1662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共134年。也有某些后世学者,试图“更精确”一点,遂把“康乾盛世”的起点定为鳌拜倒台的康熙八年(1669年),终点为王伦起事的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共105年。

这时候西方在做什么?18世纪,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一个世纪,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英国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美国宣布独立。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如何评价“康乾盛世”?康雍乾统治的134年间,被习惯性称为“盛世”,但这一叫法是怎么来的呢?根据史料记载,这一说法最早是皇帝自己叫出来的。康熙五十二年(1713),当时康熙帝以“恩诏”的形式宣布,实行“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自称“盛世”。真实的情况是,当时的中国,大一统和人口爆炸性增长是偌大帝国仅有的两件“盛事”。除此之外,中国经济的成就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提升。对中国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确实可以产生“盛世”情结。然而,只要将康雍乾盛世放在世界历史中进行横向比较,就会明白“盛世”的真正内涵,用史学家史景迁的话来说,这个盛世是“镀金的盛世”。当时中国的GDP确实是世界第一,但是,要记住:一切脱离人口数量讲经济总量,都会流于表面。算人均GDP的话,中国早被英美甩开几条街,而且越甩越远。根据测算,1700年,中国的人均GDP大约是英国的1/3,美国的7/10;1820年,约为英国的1/5,美国的1/4;1840年,约为英国的1/6,美国的1/5。其他在科技、军事、文化、政治上的差距,更不用说了,虽然同处一个时间,他们是近代国家,而康雍乾盛世则是一个古代国家。


做一个好猎人


我来回答:

按照目前史学家的一般认定,康乾盛世的时间范围大概是18世纪到19世纪这段时间,就是1700年初期到1800年初期那段时间,这个时间段在西方世纪发生的主要事情如下:

首先是英国,它在17世纪后半页的时候就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且确立了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严格来讲,这个事件发生在康乾盛世的以前,不能算盛世期内。

康乾盛世内西方事件爆发的重要政治事件其一就是法国大革命了,时间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过程曲折,事情较多,简单来说就是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格局,并且通过拿破仑战争等一系列形势巩固了革命的果实,更为重要的是使得资本主义的思想在全欧洲范围内开始传播。如果研究历史就知道,法国大革命前世界其实还处于近代史的黎明期,法国大革命之后很快就掀起了资本主义的狂潮并且一发不可收拾。也可以这样认定,法国大革命后,西方世纪远远地甩开了东方。

康乾盛世内的第二件政治事件就是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了,这一方面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的扩大,另一方面也诞生了一个影响后世直到如今的庞大帝国。

康乾盛世时期西方除了以上政治上的转变,更为重要的就是爆发了工业革命并且在19世纪初的时候英法美三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使得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开始迈入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也大大加强了这几个国家的实力,从此,英法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战争,美国开始在美洲独霸,给全世界带去灾难的同时也带去了先进的技术理念。

康乾盛世现在有很多观点说它是一个伪盛世,是与否不去评论,但是有一点是实在的,那就是康乾盛世一百多年时间,中国从领先西方到被西方远远的甩开也是不争的事实,1840年,离康乾盛世结束短短几十年,英国的军舰就在中国土地上开始大显神威了。

满清的一百年所谓盛世最大的成就可能就是用这么多的土地养活了4万万人口而已,国家还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而西方的一百年,从无到有,使得资本主义国家在历史的赛车场上直接超车中国,并且甩开了不止百年的距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啊,每个国家民族都要居安思危,你在沾沾自喜原地踏步的时候,人家可能正在飞翔。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阿踏米


欧洲国家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

1618年 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

1625年 英国、荷兰、丹麦缔结反对爱地理哈布斯堡王朝的同盟。

1628年 曼图亚遗产之战。

1630年 瑞典参加“三十年战争”。

1635年 法国参加“三十年战争”。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1648年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三十年战争”结束。

1651年 英国国会通过《航海条例》

1652-1654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

1654年 英国和荷兰签订《威斯敏斯特条约》

英国和瑞典签订和平同盟条约

英国和葡萄牙签订《温莎条约》

1654-1667年 俄波战争,双方签订《安德鲁索沃停战协定》

1655-1660年 波兰和瑞典战争

1657年 瑞典和丹麦战争

1659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比利牛斯和约》

1660年 瑞典和波兰签订《欧利伐条约》

瑞典和丹麦签订《哥本哈根条约》

1661年 俄国和瑞典签订《卡尔迪斯和约》

1665-1667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之后签订《布雷达和约》

1667-1668年 法国和西班牙、荷兰发生“遗产战争”

1668年 法国和西班牙签订《亚琛和约》

1672-1674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之后签订《多佛尔和约》

1672-1679年 法荷战争,之后签订《奈梅根和约》

1676-1681年 俄土战争,签订《巴赫奇萨赖和约》

1686年 荷兰、奥地利、瑞典、勃兰登堡、西班牙、萨伏依及德意志各邦形成反法的奥格斯堡同盟

1688-1697年 法国与奥格斯堡的“九年战争”

1689年 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1695-1696年 俄国彼得一世两次远征亚速。俄土处于交战状态。

1697-1700年 彼得一世组成反瑞典的“北方同盟”

1697年 法国与奥格斯堡同盟各国签订《里斯威克和约》!


重说历史


所谓的康乾盛世,时间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到乾隆退位的这段时间,也就是公元1681-1796年间,这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在这段时间里,我们来看看西方在做什么。

1.经济上,17世纪的欧洲资本主义已经开始萌芽并缓慢发展中!

2.政治上,封建社会逐渐瓦解,资本主义开始兴起,如法国大革命!

3.文化上,西方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

4.军事上,燧发枪已经逐渐开始取代冷兵器了。

5.科技上,18世纪开始,西方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进去蒸汽时代。

反观我们的康乾盛世,经济上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政治上封建君主的权力达到顶峰,文化上大兴文字狱,军事上还是以长矛大刀为主,还沾沾自喜马上打天下,科技上面更是停滞不前,就这样我大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国家,并完成了近代近百年的屈辱史!



清石茶馆


题主好

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盛世,时间跨度一共一百三十年,时间大概是17世纪到18世界这一段时间,虽然中国正在经历盛世,但是此时的西方世界并没有闲着。

18世纪的西方世界,随着新航路开辟和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开始自己国家的工业革命,由英国带头的工业革命开始了,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正式成立;乾隆五十年(1785年),英国人瓦特改良并发明蒸汽机,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掀起了工业革命的超级浪潮;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华盛顿就任美国第一任总统,同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处死。与“安静”的大清朝相比,西方的世界好不热闹,各种思想的碰撞激起了文化的火花,各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落后的生产力,将西方的经济快速的拉起(此时的西方经济依旧比不上中国)。

各个国家开始成为某些领域的霸主,西班牙成了日不落帝国(1521—1643年),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海上霸主,将大英帝国女皇权杖插入到世界各地。西方世界开始自己征服世界的路途,此后大清朝依旧很“安静”。<strong>

1799年乾隆去世,西方世界的美国总统华盛顿也去世了。他们去世时,一个带走了一个时代盛世,一个带来了一个时代的盛世。


小历史课堂


一个朝代的顶峰往往也是衰落的起点,当“康乾盛世”一百三十四年结束以后,中国和西方文明互相错位,西方国家“弯道超车”,将清朝远远的甩在后面。那么,在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期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都在做些什么,它们又是如何发展,以致于能够超越清朝,引领十九世纪文明的发展?

“康乾盛世”时期,清朝迎来了它的辉煌时期,也正是在这一时期,欧洲终于走出了漫长的中世纪,一个全新的西方世界诞生出来。

当康熙刚刚上位时,荷兰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的建立起来。在十七世纪中叶,荷兰迎来它的辉煌。这一时期,荷兰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光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就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到全世界总贸易额的一半。当清政府下令闭关锁国和“海禁”时,荷兰却拥有1.5万艘船,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比英,法,德诸国船只的总数还多。

康乾盛世进入中后期以后,荷兰已经衰落,但是欧洲的殖民热潮却没有停歇,新兴的殖民帝国英国紧跟其后。

十七十八世纪的英国,正处于它的上升期。在生产模式上,英国引领着第一次工业革命,1764年,清朝乾隆二十九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在经济上,受到工业革命和海外贸易的推动,英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快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在政治上,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议会制、内阁制纷纷诞生。在文化上,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在英国进一步发展,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的倡导,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艺术领域发展迅速。

在这一时期的法国,与英国一样,受到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也是最早受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之一,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一些纺织业已经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在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法国爆发了了轰轰烈烈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发布了《人权宣言》。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的专制制度开始动摇,资产阶级的力量越来越强大。

同时期的美国,也不甘受到英国的殖民统治,爆发了“美国革命”。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爆发,美国争取独立的呼声愈发高涨。1774年,北美十三州代表召开第一次大陆会议。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人民正式开始争取独立的斗争。次年,著名的《独立宣言》发表。经过美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英国于1783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承认美国独立,自此,美国开始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活跃在世界舞台上。同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也影响到了美国,加上美国辽阔的国土和资产阶级制度,它的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其实,横向来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清朝综合国力仍居于世界前列。康乾时期,清朝的国库财政储备充足,最高的年份达到8000万两,常年保持在6000到7000余万两这个区间。在生产总值上,中国占到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工业总量占世界的百分之三十二。这样看来,说康乾盛世时期的清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未尝不可。

可是,实际上,十七十八世纪却是中国和世界的分水岭,清朝的经济体量仍然领先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但不论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还是科技的创新能力,清朝都已经进入一个无法再进步的瓶颈期。

经过工业革命以后,不论是英国还是法国,在军事实力上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当英国使臣马戛尔尼出使清朝时,清朝废弛的军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皇帝下令清军举行阅兵,欢迎使团来访,但英国人非但没有被吓到,反而断定:“中国社会已经被卡住无法前进”,“它的繁荣已经结束”,“在这里可以轻而易举地登陆”。马戛尔尼记载道:“此辈宽衣大袖之兵队,既未受过军事教育,而所用军器又不过刀、枪、弓、矢之属。一旦不幸,洋兵长驱而来,此辈果能抵抗与否?尚属一不易置答之疑问也。”(《乾隆英使觐见记》)

客观地讲,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国富是毫无疑问的,但在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民不强,科技不强,文化不强,连政治制度,也是最后的余晖。反观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像英国、美国这样的新兴殖民帝国,迅速崛起,不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产生了质变。即使是法国和德国这样深陷内战的国家,也在发展工业革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开拓海外市场。这样一来,闭关锁国的清朝自然已经在实质上落后于世界潮流,当康乾盛世的余晖结束以后,清朝的衰落,是必然的结果。


古行生


大家好,我是“辽宁有历史”,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先来看看“康乾盛世”的起止时间。“康乾盛世”指的是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皇帝统治期间国力状况。从1661年康熙即位,到1796年乾隆禅位,康乾盛世一共135年。在此期间,是大清王朝国力最强,社会稳定,人口快速增长、经济发展迅速、疆域辽阔的时期。

但是,盛世之下也掩盖着隐忧。虽然国力最强,但只有量的增加而没有质的改变;虽然经济发展迅速,但生产技术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虽然人口快速增长,但因为清王朝对百姓思想的钳制,以及满汉民族问题,社会文明落后西方。

 

 

那么,在时间跨度为135年的“康乾盛世”期间,西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1、海上荷兰的地位已经建立,当时荷兰拥有的船只数量,占据全世界船只总数的四分之三。

2、法国纺织业开始使用机器和蒸汽动力,其他工业部门也逐渐效仿。法国专制制度开始松动,资产阶级力量越来越强大。

3、英国开始工业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在政治上,英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议会制、内阁制纷纷诞生。在文化上,人们的思想获得解放,艺术领域发展迅速。

4、“美国革命”爆发,紧接着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开始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开始出现在世界舞台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