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說以史為鑑,可以正衣冠?

雪域高原攝影人


題目引用先賢語文有舛誤。原文是"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正衣冠"乃是古代帝王必守"六尚"之一(《禮記》),而《尚書》言"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見,穿衣戴帽是無比重要的。諺語:三輩子難學會穿衣吃飯!會穿衣決不是簡單到不用心想的事兒!這裡面蘊含的《孝經》大智慧,憑爾等所學知識,用一輩子也參不透呵!


魯中居士


以史為鑑正衣冠,這裡可不能把正衣冠單純的理解為,就是正衣冠,歷史是鏡子,可不是普通的鏡子。

歷史這面鏡子,照的是人心,那麼這裡的正衣冠,正的也是人心。

人常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一個人的樣貌,一個人的衣衫,很容易看到,一眼望過去,你就知道這個人長的好不好看,穿的整不整齊。

可是人心呢?

人常道,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日久是多久呢?當然是越久越好。

三年五年,你可能覺得你可能已經看透了一個人,可是,風雲變換,人心難測,你就敢確定一個人以後都是這個樣子了麼?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前,假使當年身便死,一生功過有誰知?

那等這個人死了,這個人是不是就可以蓋棺定論了?就可以徹底把這個人看透了?

不不不,人死了,可是他是還活在一些在意他的人的心中,你就能保證這些人對他的評價,就沒有私心?

情人眼裡出西施,大舜還明說要包庇犯罪的父親呢!

所以,還得讓他涼一段時間,涼的差不多了,咱再心平氣和的論定他的功過是非,從中吸取經驗,正己心,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那涼多久合適呢?抱歉,我也不知道,反正在史料充足的情況下,越久越好,所以為了公平公正的研究一個人,研究歷史人物是最合適的。

我們讀歷史,就是為了心平氣和的,公平公正的研究歷史人物的心,以彼心正己心,解決自己做人上的困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讓自己在現實生活中,儘量活的遊刃有餘!



茅匯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魏徵》:“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 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古代“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這段話出自唐太宗李世民與大臣魏徵的故事。大臣魏徵,能直率的向唐太宗提意見,經常在朝廷上直抒己見,唐太宗也因為能聽取正確意見,所以在他統治時期,政治清明、社會安定,唐朝出現了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局面。魏徵病死後,唐太宗痛哭失聲,非常悲傷,下令為魏徵立碑,親自撰寫碑文並親筆書寫。太宗時常想念魏徵,感嘆的對群臣說:“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他把魏徵比作是一面鏡子。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古人對禮儀孝賢非常重視,如果在見客人時,不梳洗就直接去見客人是為不敬。一般早上起床洗漱,都是通過照銅鏡,整理衣冠穿戴整齊才會出門。

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古人以比自己好的人為參照,可以知道自己的哪些不足,能聽取別人對自己缺點評價,從而改變缺點,提升自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以以前的歷史為參照,可以知道歷史的興盛和衰敗,思考歷史新盛和衰敗的原因,把別人好的東西,用來借鑑,從而做到更好,思考別人為什麼做得不好。在遇到困難時,處事不驚,以歷史的經驗和自己的實力問題解決問題。


雨夜中的星空


古人云:“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歷史是迄今為止人類全部社會實踐活動的總和,包含著人類的全部的成功和失敗、歡樂和痛苦、經驗和教訓。為了社會和個人更好的向前發展,所以瞭解歷史、熟悉歷史、學習歷史一直是被熱切倡導人們的行動主題之一。誠然,我們知道歷史不能複製,但學習歷史,以史為鑑有著它存在的必要意義。以史為鑑,意思就是拿歷史作為借鑑就可以知道國運的興衰。“以史為鑑”,通常都是從正面積極的告誡人們吸取歷史的經驗教訓,以便更好地把握自己,大到治理國家,小到平時的日常瑣事,人際關係等等。創造“貞觀之治”的一代明君唐太宗說過:“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歷史,所以才有了“世界幾大文明古國,只有中華文明沒有中斷地延續了下來,並且發揚光大”的現狀,這同我們這個民族始終注重治史有著直接關係。五千多年來,中華文明得以不斷傳承和光大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我們的先人懂得從總結歷史經驗中不斷開拓前進。我國的歷史,浩淼博大,蘊含著豐富的治國安邦的歷史經驗,也記載了先人們在追求社會進步中遭遇的種種曲折和苦難。我們這一輩也在不斷追隨前人的腳步,總結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髮揚中華民族的歷史文明,結合了現代元素,使中華文明得以發揚光大。對這個歷史寶庫,我們應該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不斷加以發掘,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不斷作出新的總結。這對我們推進今天祖國的建設事業,更好的邁向未來具有重要的意義。當代的我們要以史為鑑,才能不斷進步。

中國自古以來重視農業,以農業為本,大力發展農業,”精耕細作“是我們隊傳統農業的一種高度概括。小農經濟自給自足,鐵犁牛耕曾經一度給人們帶來了安逸的生活。只是列強的炮火轟開了閉鎖的大門,也從此轟毀了人們安逸的生活。刀劍已經不足以抵擋炮火的威力,也讓國人走向自強自立的局面。所以國家開始盛興實業救國,期望能用經濟的實力改變被欺凌的命運。

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大力發展工業。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取得了傲人的成就,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新的改變。慢慢的,人們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特別是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來,我國在經濟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也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我國的經濟以飛躍的速度向前邁進。人們的生活水平由溫飽開始漸漸邁向小康水平。國民生產總值有了質的飛躍,經濟在各行各業中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這是前人無法預料和想象的畫面。我們做到了。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閉關自守是行不通的,所以我們進行改革開放。實行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成功的實現了從封閉到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從建立經濟特區到開放沿海、沿江、沿邊、內陸地區再到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從大規模“引進來”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廣泛深入的國際合作加快了中國經濟的發展,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歷史告訴我們,小農經濟不可行,所以我們重視經濟建設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國家綜合實力邁上了新臺階。這一百多年的歷史境遇告訴我們:“貧窮就要捱打,落後就要受欺凌”。以史為鑑,我們吸收了歷史的教訓,自強不息。我們大力發展經濟,努力引進外資,努力改善國人的生活水平,努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一百年後的今天,在綜合國力排行第二的姿態下,我們昂首挺胸的站在了世人的面前,展示了一種大國風範,展示了一種被欺凌後崛起的傲然。

五千年的時光匆匆流去,我們偉大的祖國一路與風雨前行,成長的道路是漫長而又艱辛的,但是我們有決心也有信心,相信祖國發展的道路會越走越光明。幾千年的封建帝王統治對推進祖國的建設事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有了“前車之鑑”,我們懂得了“一切不要用靜止的眼光看待事物”。

正如唐太宗所說的:“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衰,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清朝取代明朝,是因為明朝後期的衰弱,不可救藥,並不是清朝有多麼的強大,清朝只是順應民意而已。至於清朝的統治,從制度上來說,廢除內閣,皇權專制,種族分化嚴重,致使漢人哀叫連連。到清朝末期,統治腐朽,閉關鎖國,致使經濟生產無法進行,社會、科技沒有進步。就因為有了專制制度,實行了閉關鎖國,導致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也被扼殺,中國一直呆在古代,盲目排外,不思進取。最後,阻礙了中外的交流,導致了中國落後於世界,才有了落後就要捱打的悲劇命運。這些事例的弊端都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的前車之鑑。所以,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有更好更快的進步與發展,有更加輝煌的未來,就要打開國門,走向世界,走向一個開放的國際社會,使中國融入到世界中去。

在當今社會,我們應該以史為鑑,引領國家走上越來越輝煌與繁榮的道路。

其實歷史並不是僅僅指那些有時代烙印的大事件,有一些所謂小時也是歷史,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反思,並以它為鑑。不僅僅是指在行為表面上進行修改,更重要的是在意識文化上進行根治。這樣,我們才能從中取得經驗並很好地應用和解決問題。

很多事情上是我們的思想意識出現了偏差,形成了錯誤意識。我們應該反思這種錯誤意識的來源,針對這種錯誤意識形成的社會文化做出改正。我們應該改變我們偏差的思想,宣揚一種正確的社會觀,回到人性的深度重新思考。

“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牛頓的這句話詮釋了利用前人經驗避免錯誤的重要性。同樣的道理放在政治、經濟、文化的領域,我們要站在歷史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做好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發展,勇於總結經驗教訓,才能看得更長、更遠,走的更穩、更深、更好。

當然,學習歷史要有一個正確的態度。首先不可以把歷史當成演義,當成有娛樂性質的故事來看。要本著學習古人的智慧與傳統的態度去看。其次,在學習的時候,還是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原則,用審慎和批判的眼光去看,去粗取精,這樣才能真正的學習到五千年來中華文化傳承的底蘊,才能真正地做到“以史為鑑”。

在經濟發展如此迅猛,信息傳播如此迅速的21世紀,有人因為一意孤行,不屑學習、吸收前人的經驗與教訓而吃盡了苦頭;與此同時,也有人牢記:“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現在”的真理,時刻的自省讓他們獲得無限的精彩!當前的中國要更好地建設和諧社會主義並最終達到共產主義,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都必須牢記“以史為鑑”的真理方能持續發展


多糖堂


不是"以史為鑑可以正衣冠",是以銅(銅鏡)為鑑可以正衣冠。這句話是唐太宗李世民為大臣魏徵書寫碑文裡的一句。

原文: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大臣魏徵是大忠臣,他在朝堂上總是直抒自見,太宗李世民因為能聽取魏徵的正確意見才使得國家經濟繁榮,政治清明,社會安定。魏徵病死後李世民為他親提碑文"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他把魏徵化作一面鏡子而時時自查以防犯錯誤國。

種地老漢知淺識薄回答的不好不喜勿噴!



靈官廟人孫玉龍


這句話原文典出《舊唐書·魏徵傳》:“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這是唐代諫臣魏徵病故後,唐太宗在哀痛之餘對朝臣的感嘆之言。後來,歐陽修等人所編《新唐書》對此略有修改:“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意即對照銅鏡可以整理好衣帽,借鑑歷史能夠預知世代興衰,聽取他人教訓才能明瞭自身得失對錯。




大魚樓閣


不見得是醬紫的,那是一群認知有限的人的一個迴避現實並裝逼才大又正義的共識而已,不僅如此,其中的“史”,不僅存在著不靠譜現象,屢屢出現挖墓破史的情況,而且,還存在著一成不變的情況。正衣冠的最好方法是面對現實這塊鏡子正衣冠。


榮恥鑑定師


歷史,就是對過往的成功或者失敗的記載,是前人的是非成敗,功過是非,包含著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以史為鑑,以史為鏡,歷史就像一面鏡子,我們在做事情是可以從歷史中汲取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歷史,就是最好的良師和益友!








曾雒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出 處《舊唐書·魏徵傳》:是唐太宗對魏徵的評價。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這是對魏徵人生價值的最高評價,也體現了唐太宗虛懷納諫的之風。這也是中國自省文化的體現。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世道紛紜,熙熙攘攘,心為外利所動,幾乎失去真我;物慾橫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諸外慾,而忽略了內在的誠信。如何對待濁世橫流?孔子主張人應在人世間尋求與他人的契合,在求諸他人之時首先求諸自身:我是否做到了?以此感化世人,引導世人。 但是人在體察自己得失時,需要有所參照,以經史子集為參照,可以尋求古人為人處事的經驗。以良師益友為參照,一可以學習他人的優點以補充自己的不足,二可以聽從他們的意見,從中反察自己的不足。


蕭立誌


衣冠不整,對愛臉面的人來說,出門丟臉面。不過,也無所謂,豬八戒照鏡子,再怎麼正衣冠,還是那個醜模樣。

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