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早些時日,寫過一篇文章,提到了新型肺炎疫情,會對經濟造成巨大的影響,就如同水中投入一顆石子,漣漪會飄蕩很遠,更何況新型肺炎的疫情猶如一個隕石一般,砸向了武漢。這顆隕石所造成的波浪,必將波及周邊。武漢有著500家以上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其中不乏有一些國際名企,日本國內已經出現了中國零部件不足的情況,對經濟的影響也逐漸顯現!

複雜的汽車供應鏈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位於橫濱市的汽車懸掛相關部品生產的企業--YOROZU,其生產的產品供給全球,由於武漢情況嚴峻,其武漢工廠難以維持現有生產體制,已經開始討論在墨西哥生產。日本企業有著很強烈的責任心,如果因為該工廠內部生產無法滿足車廠需求導致車廠停線的話,這家工廠就需要負責任補救。一般汽車工廠簽訂的都有相關協議,停線造成的損失將會是巨大的。原本這家日企的武漢工廠定於2月4日開始工作,因為疫情延續到2月21日,但是最終還未通過審核,導致無法順利復工。

YOROZU的廣州工廠已經實現了復工,在工廠入口會有專人負責體溫測量。雖然廣州工廠的員工90%已經回到崗位之上,可是生產量卻是通常的20%~30%。其原因不僅僅是防止感染對策,主要其客戶也並未完全復產,產品的供給方也不可能按照原定計劃進行生產。雖然不知道何時能夠再次恢復到通常狀態,可是這家日本企業依然為了能夠隨時保證零部件供應,採取了多項措施。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前些日有消息稱,日產的北九州工廠因為零部件供應等問題,暫時停工。汽車原本就是許多零部件集合成一體的產品,某一個零部件不到位,就無法進行100%的組裝。即便日產可以確認到Tier1的供應狀況,但是無法整體把握供應鏈整體,比如Tier2、3等。正是因為汽車供應鏈的複雜性,想要既保持“充分壓縮在庫成本”的初期目標,又想減少疫情對零部件供應的影響,顯得是十分困難。2003年的SARS、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以及之後的印度洪水,都對汽車產業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此次疫情同樣如此。

重要市場動搖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很早開始,就有人說中國是日本重要的市場之一,可是許多人並未真切的體會到。這次疫情,充分讓日本媒體以及國民認識到了現在中國市場的重要性。

  • 日本品牌的汽車在中國銷量為500萬臺(與日本國內同等);
  • 優衣庫在中國(包括港澳臺)的銷售額比例佔據了22%;
  • 蘋果手機(其中有許多日本零部件)的銷售比例佔據了15%;就連如此喜愛蘋果的日本也自愧不如,畢竟人口基數確實是大!

這塊巨大的蛋糕如果出現了問題,影響的不僅僅是14億人!

中國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近年技術提升也十分明顯,許多關鍵零部件也開始自主生產,比如引擎周邊、光學產品等。前幾日,蘋果也下調了銷售預算,因為蘋果手機生產人員不足。

表面上我們能夠看到受到損失的是蘋果公司和中國的代加工廠,可是再往下追溯,日本給蘋果供應零部件的企業,同樣深受其害。

對日本人生活的影響逐漸擴大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工業品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往極端的去說,即便沒有工業品也不會影響人的生存。所以,即便是真的影響巨大,對於一般老百姓而言,或許帶來感官衝擊還是有限。可是,現在對日本造成影響的並不只是輕工業方面。日本每年進口許多中國產蔬菜,最近中國產蔬菜價格也一路上升,並且貨源也難以保證。

東京的某家蔬菜銷售公司,負責供應東京都將近300家餐飲店,現在最缺的就是中國產洋蔥,現在這家公司的倉庫中,只剩下3箱中國產洋蔥。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雖然日本也有相關的蔬菜,同樣也可以選用日本農產品,但是農產品和工業品不同。汽車以及手機,其中的利潤比較大,可是蔬菜以及飲食行業,利潤原本就小,再讓其選用高價格的日本產蔬菜,必然會引起反彈,甚至會喪失客戶。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日本最先受到影響的是旅遊相關的產業,上圖是一家巴士公司的配車狀態結果,黑色的是沒有接待任務的意思。這家公司80%都是接待中國遊客,現如今已經全部取消。此事造成的影響,使得公司業績下滑嚴重,因此該公司實施了:員工工資減少20%,募集離職者的政策。

這家公司的一位駕駛員稱:平時一個月能夠工作25天左右,工資還是比較豐厚,可是最近一個月只工作了3天,工資大幅度下降了,難以支撐家庭,我也不得不找第二份工作。

中國遊客驟減,對日本地域經濟影響甚重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日本最新的新型肺炎感染數據來看,北海道已經有30人感染,遙遙領先其他縣。北海道一直是中國人的旅行聖地,特別是洞爺湖旁邊,許多觀光設施以及酒店可以說是為了中國人而開。可是現在已經不見遊客蹤跡,有些店鋪的銷售額減少了90%。

為此,日本地域性的信用金庫,也設置了專門窗口,負責緊急融資業務。日本伊達信用金庫的某支店長如是講到:如果企業疲軟,信用金庫也無法生存。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同樣,韓國的旅遊業也受到了重創,韓國某汽車租賃公司的停車場,停放著許多車輛。平時,這些車輛都被來韓國旅行的中國人租借,也給公司帶來利潤。現在這些車輛只能停放在停車場,對這家公司來說,已經從利潤源變成了債務源。

疫情,讓日本人明白:中國“無可替代”

日本的酒店行業,也是受到衝擊的產業之一。靜岡地區的酒店,中國人比例佔據了外國人比例的65%;奈良佔據了55%。比起其他國家的人,中國人在日本花費金額要更多,有數據統計,平均每一箇中國人在日本花費21萬日元,而其他國家的人,平均只在日本花費16萬日元。

結束語

其實,上文提到的影響,還只是冰山一角。這場疫情,對於日本的影響真的深不見底。有消息稱,如果疫情在日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日本奧運會有可能取消。日本為了奧運會,可是準備了多年,花費了千億以上,如果取消那將十分遺憾!由此也能夠深刻的看出,日本很依賴於中國,而中國同樣也能夠深深影響日本。其實原本就是一衣帶水的兩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也是理所當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