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題記:

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是中國現代文學長廊上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小說裡對大時代中小人物命運的精準描述,對個體發展的夢想、奮鬥、苦痛與放棄的關注與同情,使之成為公認的現實主義文學高峰。

作品的主人公祥子是一個從農村來到城市謀生的青年,他對自己的未來有著明確的算計和規劃,夢想著憑藉城市的勞作,能夠在紛繁的城市中立足,通過不斷地積累,最終過上安穩體面的生活。但現實是殘酷的——個體對環境的誤判,強權對弱勢的傾軋,鄉土與都市的文化衝突,向上的艱難與墮落的誘惑。所有這一切最終擊潰了祥子的夢想,只留下難以逾越的底層宿命。

一如老舍所言:

“愚蠢和殘忍是這裡的一些現象,所以愚蠢,所以殘忍,卻另有原因。”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祥子的第一次“清零”——越來越活不起

100年前的中國,正值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黑暗,畸形,失衡”是當時舊社會的代名詞,絕大多數人都過著貧苦的生活。但是,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平甚是繁華,街上已然有了汽車。那些富裕點的人家出門,習慣叫上一輛用人力拉著的洋車,祥子的故事就從這裡開始。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祥子,父母雙亡,十八歲隻身一人來到北平闖蕩。北平對祥子來說是陌生的,因為他自小就住在農村,從未進過城;北平也是熱鬧的,熱鬧便意味著到處是生機,到處是生計。但是在那個年代,生計遠比生機更重要。所以,每一個熱血青年都把北平視為實現夢想的最佳落腳點,祥子自不例外。雖然,祥子的夢想渺小的不值一提,無非就是吃飽穿暖,活得體面點。

然而,陌生而熱鬧的城市,生機之下一片淒冷。這淒冷來自於社會,也來自於人心。那時的中國正處於軍閥割據的年代,社會的淒冷自不必說。壓榨、欺凌、強取豪奪的背景之下,讓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們民不聊生。“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物質的匱乏直接帶來的就是人們精神的貧瘠和內心的冰冷。窮途末路之下,只能選擇自顧自憐。這就是人性,無關乎善與惡。

祥子沒有知識,沒有闊親戚,他只有寬闊的肩膀和使不完的力氣。自打十八歲進城,凡是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兒他幾乎全做過了。不久後,他就發現做別的苦工收入都是有限的,只有拉車多一些變化和機會。所以,他義無反顧地拉起了洋車,他要用這個營生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與聰明,他要儘快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上體面的生活。

於是,我們看到了樣子殺著腰,寬肩乍背,肥腿的長褲,藏青的小褂,靠著自己的蠻力氣,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自己的夢想靠近。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從早到晚,由南向北,從東到西,祥子像是被人抽著轉的陀螺一刻不停地奔波於大街小巷,這像極了我們每一個人。只不過,祥子要的是一輛屬於自己的上等車,而我們要的是一處屬於自己的寬大房子。這不正是生活在社會底層千千萬萬人的真實寫照嗎,為了生存,我們只能拼了命的與生活死磕。

但是,擁有屬於自己的一輛洋車談何容易,需要一百塊錢。一天要是能攢下一毛錢的話,攢夠一百塊錢需要1000天,也就是三年。但是,祥子決心已定,必須要買車。為了不再受栓車人的氣,為了睜開眼拉上活兒就有飯吃。

於是,一天、兩天.....,一滴汗、兩滴汗.....,他不停地奔跑著,無論嚴寒酷暑,無論颳風下雨。他向駱駝一樣,勤勞而堅毅、抗壓而隱忍。但是,老舍又在開篇寫道:“祥子,不是駱駝,因為‘駱駝’只是個外號。”或許,作者在有意隱喻著一個事實:生活在底層的人們勤勞堅毅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嚮往獨立和自由的心。而獨立和自由才是他們最終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

心中有“宗教”的人都有著善良和淳樸的一面,祥子也是。他“他不怕吃苦,也沒有一般洋車伕的可以原諒而不便效法的惡習”;他知足、不爭,拉車從不與別人爭生意,有時候甚至不肯要價,只說聲“坐上吧,瞧著給”;他對生活的要求十分簡單,不吸菸、不喝酒、不近女色,甚至連包好茶葉也不喝,為的是每月能多攢下倆錢。

他從風裡頭雨裡頭咬牙,從飯裡頭茶裡頭自苦,用了三四年,不知道流了多少萬滴汗,終於攢夠了買車的錢。自此,生活就像有了盼頭。他每天一大早就出門拉活,步子跑起來好像比以前更加輕便了,小說的原話講,“連拉車的姿態都是那麼的明媚”。即使是半夜三更回到家,也必是仔仔細細地把車子擦得程亮。四爺多次調侃道:“蒼蠅落上去都要摔一跟頭”。仗著自己年輕,他比以前更不惜命了,虎妞勸他“悠著點唄,當你鐵打的啊,累吐血了可是你自個兒的事。”可祥子卻說:“我不這麼奔,吃什麼呀。”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祥子本想就這樣“累並快樂著”朝著自己的人生曙光邁進,然後討個老婆,養個孩子過完一生。可是,命運似乎就愛跟窮人作對。他這份美好的夢想,在去往清華大學的路上破滅了。

一日,他剛拉完一單一塊四毛錢的生意,剛想坐下來歇息一會兒,就迎面走過來兩個人說要去清華。而此時,西直門外正抓車呢,幾乎沒人敢拉。平時三毛錢的活兒也漲到了兩塊,為了這2塊錢的“暴利”祥子決定冒一次險,嘴裡不斷地安慰著自己“是福不是禍”。

可終究還是禍,走到半路,突然闖出來一群逃兵,把他用血汗錢剛買不到半年的洋車擄走了,還被暴打了一頓。身上的傷不久後會好,可心裡的傷卻如何去治癒。吃苦,受累,遭人譏諷時都沒流過一滴眼淚的樣子,此時默默地落下了淚水。他不但恨那些兵,他恨這世上的一切。他嘶吼著:“憑什麼把人欺負到這種地步,憑什麼?”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沒人會聽到,即使聽到了,又有誰願意出手相助。他曾離自己的夢想那麼近,他曾覺得生活從此有了盼頭。可是,現實卻狠狠地給了他一棒,這一棒讓之前的努力灰飛煙滅。也一併把他嚮往美好生活的心敲得粉碎。他抓不住一根稻草。墜落著、墜落著......

這是祥子的第一次“清零”,他唯一用來在人生道路上“打怪”的裝備——洋車,被逃兵擄走了。祥子的堅毅與逃兵的懦弱,祥子的勤奮拼搏與軍閥的不勞而獲等等這些針鋒相對的描寫,深深地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反映了當時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

其實,祥子只是那個時代廣大勞苦大眾的縮影。他們雖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為生計而奔波,貧窮又剝奪了他們手頭僅有的可憐的自由。在那個像佈滿了蛛網的社會里,每一次“清零”都是在他充滿疤痕的傷口上撒鹽,讓他疼痛難忍,讓他越來越活不起。

是啊,現實中的我們在遭遇挫折和失敗後,也同樣有越來越活不起的感覺。但是,

有時候我們就像“鬥落了大腿的蟋蟀,還想用小腿兒往前爬”。

這隻“蟋蟀”,不只是祥子,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祥子的第二次“清零”——越來越得活下去

生活還得要繼續,日子還得過下去。無奈之下,祥子牽走了逃兵丟下的三隻駱駝,賣了30塊錢,再次來到北平。北平還是那個北平,可祥子的心境卻完全不一樣了。小說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初秋的夜晚,星光葉影裡陣陣的小風,祥子抬起頭,看著高遠的天河,嘆了口氣。這麼涼爽的天,他的胸脯又是那麼寬,可是他覺到空氣彷彿不夠,胸中非常憋悶

。他想坐下痛哭一場。以自己的體格,以自己的忍性,以自己的要強,會讓人當作豬狗,會維持不住一個事情,他不只怨恨楊家那一夥人,而渺茫的覺到一種無望,恐怕自己一輩子不會再有什麼起色了。拉著鋪蓋卷,他越走越慢,好象自己已經不是拿起腿就能跑個十里八里的祥子了。”(摘自《駱駝祥子》第六章)

到底哪兒才是自己的落腳地呢?偌大的北京城真的容不下一個小小的祥子嗎?心裡的骨氣讓他拒絕去人和車場,但現實的窘境又逼著他再次走了進去。

面對老夥計的調侃,“祥子發財了,牽了300只駱駝”;面對四爺的譏諷,“祥子,你的新車呢?”他隱忍著,雖然心裡滿是憋屈和淚水。

就如前文所說,祥子就像“鬥落了大腿的蟋蟀,還想用小腿兒往前爬”。他沒有灰心,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克己地拉車攢錢。他拉包月兒的活,一來這樣的“工作”穩定;二來,掙得比拉散客多。祥子比以前更加拼命的拉活,他想盡快掙到100塊錢,再買一輛新車,來以此洗刷自己的屈辱。否則,他只剩下被夥計們嘲笑的份兒。

他一面拼命的攢錢,一面嚴苛的律己。祥子的克己從一件事上便可以看出來,某一日,四爺出門不在家,虎妞招呼他進屋坐坐,逼他喝酒。實際上,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色誘。“他警告著自己,須要小心;可是他又要大膽,他連喝了三盅酒,忘了什麼叫作小心。迷迷忽忽的看著她,他不知為什麼覺得非常痛快,大膽;極勇敢的要馬上抓到一種新的經驗與快樂。”一向惜墨的老舍把此處描寫的極為精妙。他又寫到:“餘光散盡,黑暗似晃動了幾下,又包合起來,靜靜懶懶的群星又復了原位,在秋風上微笑。地上飛著些尋求情侶的秋螢,也作著星樣的遊戲。”祥子平生第一次破了戒,“失身”對他來說幾乎是不可原諒的事兒。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第二天一大早,祥子就拉著車出門了。昨天夜裡的事教他疑惑,羞愧,難過,他衝到澡堂,把自己泡在池子裡,從上到下狠狠洗了一通。“祥子始終不肯隨和,一來他自居為要強的人,不能把錢花在娘兒們身上;二來他親眼得見那些花冤錢的傻子們——有的才十八九歲——在廁所裡頭頂著牆還撒不出尿來。”所以,他必須規規矩矩,才能對得起將來的老婆。祥子壓根就瞧不上虎妞,甚至打心眼裡覺得她可恨可厭。比那些搶去他的車,而且幾乎要了他的命的那些大兵,還令人可恨可厭!因為,虎妞把他由鄉間帶來的那點清涼勁兒毀盡了,他現在成了個偷娘們的人!

他越想越慚愧,越想越羞恥,一整天都垂頭喪氣的,打不起一點精神。拉起車來也沒了往日的“明媚姿態”,實際上,這一天他根本就沒攬上幾單活。他只想喝酒,把自己灌醉。收車回家的路上,他遇到了曾經的老主顧曹先生。曹先生和太太為人和善,在曹宅他能察覺到一種人情,一種體諒,使人心中痛快。於是,當曹先生提出讓他過來拉包月時,祥子滿口答應下來。

曹先生就像是祥子人生沙漠中的綠洲,讓他再度對夢想有了期望。他把錢一分一毛的攢下來,放進瓦罐裡。即使高媽教他放貸,搞點投資,他也不肯。畢竟,對窮人來說,守著錢更踏實。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工錢塞進瓦罐,再拿起來晃盪晃盪,聽著聲音越來越厚重,這便是一種滿足。

可是,這片“綠洲”再次要了祥子的命,碎了他買車的夢。原來,“曹先生是亂黨,拿住就要槍斃。”孫偵探就是抓住這個把柄,不斷地給祥子下套。在恐嚇的過程中,用槍頂著祥子的腦袋,讓他拿錢買命。無奈之下,祥子從被窩裡逃出瓦罐。偵探一把搶過來,往牆上一碰。祥子看著用血汗換來的錢嘩啦啦地灑在地上,心也跟著碎了一地。祥子蹲在地上哭訴著:“我招誰惹誰了?”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偵探冷笑道:“你誰也沒招,就是碰在點兒上了!”還沒有等祥子再買上車,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泡影。

祥子的點兒背嗎?或許真背。但是我在讀這部小說的時候,卻對偵探所說的“碰在點兒上”這個“點兒”思考良多。這個“點兒”到底指的是什麼?

個人認為,這個“點兒”就是指上個世紀20年代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那種社會的黑暗,人性的沉淪,強權對弱勢的傾軋......。在這樣的大背影下,底層人民無論如何努力也逃不脫的宿命。

祥子的遭遇僅僅是個縮影,深刻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社會底層人民的悲苦命運。也隱喻出“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社會里的勞動人民想通過自己的勤勞和個人奮鬥來改變處境,是根本不可能的。

所以,祥子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包含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和時代因素。那個病態的舊社會把他一次次地白紙揉皺,最終揉成撫不平的紙團。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祥子的第三次“清零”——賣車葬妻,依然有夢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到野獸裡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一點不是他自己的過錯。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這是老舍先生髮自肺腑之言,他這個教書匠看得比誰都真切。我們都希望好人有好報,但很多時候卻不得善終。前兩次的打擊對祥子來說是莫大的,他找不到一點活著的意義。所以,即使被虎妞據為己有他也認了。他反抗不得,好像越反抗越沉淪,越反抗越沒有出路。這是當時的社會背景造成的,小說中,有一段喝得醉醺醺的二強子對閨女小福子說的話,讓人恨的牙癢癢,卻又忍不住落淚。

“你要真心疼你的兄弟,你就有法兒掙錢養活他們!都指著我呀,我成天際去給人家當牲口,我得先吃飽;我能空著肚子跑嗎?教我一個跟頭摔死,你看著可樂是怎著?你閒著也是閒著,有現成的,不賣等什麼?”

“有現成的,不賣等什麼?”,你可以說這是人性的惡,但難道不是社會的惡嗎?但凡有一點兒辦法,沒有任何一個父親會慫恿著自己的親生女兒去賣身養家。

其實,“賣身養家”的又何嘗小福子一個人。就像二強子和祥子的對話:“車伕賣汗,女人賣身”,在當時是司空見慣的景象,甚至很少有人覺得賣身有什麼不恥。對祥子來說,他自己不也是相當於“賣了身”。他娶了虎妞,心裡依然打著小算盤。

人和車場的易主讓虎妞一氣之下,拿出積蓄給祥子買了一輛上等的好車,這總算遂了祥子的願。從此,他又可以拉上自己的車,而這一次是以與虎妞成就畸形的婚姻為代價的。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但是,好景不長,虎妞難產,接生婆毫無辦法,只有催著祥子去請一個好的大夫來替虎妞接生。祥子冒著大雨,飛奔到大夫家裡,但是他拿不出那30塊錢高昂的出診費。無論他怎麼懇求,大夫都不為所動。看到這裡的時候,我會意到“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自古有之,因病返窮的現象在當下依舊不足為怪。

最終,他眼睜睜地看著虎妞死於難產,更可悲的是不得不賣掉人力車去料理喪事。然而即便如此,祥子的內心依然有夢。

他心愛的女人小福子的自殺,才最終吹熄了心中最後一朵希望的火花。連遭生活的打擊,祥子開始喪失了對於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無法鼓起生活的勇氣,不再像從前一樣以拉車為自豪,他厭惡拉車,厭惡勞作。

被生活捉弄的祥子開始遊戲生活, 吃喝嫖賭。為了喝酒,祥子到處騙錢,墮落為“城市垃圾”。最後,靠給人乾紅白喜事做雜工維持生計。祥子由一個“體面的、要強的、好夢想的、利己的、個人的、健壯的、偉大的”底層勞動者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縱觀祥子生活的社會現實,既有反動統治下政治的黑暗、時局的動盪;又有戰亂、天災以及資本主義經濟的擠壓,致使下層勞動者生活在罪惡的地獄裡。祥子的形象,是在當時那個黑暗社會層面上、在他與各種社會力量的複雜關係中凸顯出來的,他的悲劇是社會的產物。作為一個農村破產的失地農民,想要實現在城市擁有一輛自己的洋車做一個自食其力的獨立勞動者的夢想,在當時暗無天日的舊社會簡直比登天還難。黑暗的社會環境終究擊垮了祥子美麗的夢想。祥子的悲劇不僅僅是他個人的悲劇,而是包含著更為深刻的文化和時代因素

老舍先生帶著對民族、文化的出路的關切來剖析祥子的命運,既從傳統文明中的積極因素出發批判現代畸形文明的負面效應,為傳統美德的淪落而痛惜,又不滿於祥子身上所積澱的民族文化的劣根性,既詛咒那個“把人變成鬼”的黑暗的社會和制度,又痛心於無知、愚昧的善良民眾在病態的舊社會的墮落。

其實,老者先生大可以把祥子經過“三起三落”的折磨後,經過自己的努力從此過上體面的生活。《駱駝祥子》在國外改編的譯本中就是以喜劇收場,小福子跟著祥子向著光明的未來奔波。

但是,先生並沒有這麼做,他把小福子寫死,把祥子寫“殘”——不僅身殘,志也殘。就是想突出病態的舊社會,就是想揭露“被摘了心”的底層人們是多麼悲慘和無助。

讀完整部小說,我並不想去指摘祥子最後淪為一個“墮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會病胎裡的產兒,個人主義的末路鬼”。在祥子一世的悲慘命運中,在當時暗無天日的社會背景下,我更加看到了一個對抗命運的勇者,也從祥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駱駝祥子》:從祥子的“三次清零”看“生命不息,折騰不止!”

誰的一生都不可能一帆風順,或許正是因為有遺憾,人生才如此值得留戀。現實中的我們在遭遇挫折和失敗後,也同樣有越來越活不起的感覺。但是,更多的時候我們不會選擇駐足不前或是躺到不幹。而是,像那隻就算“鬥落了大腿,還想用小腿兒往前爬的蟋蟀”。

一如前文所言,這“蟋蟀”,不只是祥子,也是現實生活中的你、我、他。

“冬天總會過去,春天的陽光總會照進來。”生活中,我們也總是抱怨社會的不公,總是怪罪命運的不濟,也時常被挫折、困難、失敗和現實按在地上摩擦。但是,絕少有人會認慫,依然頑強地向上生長。就像羅曼.羅蘭所說:

“生活中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依然會為美好的生活持之奮進。”

人生最清晰的腳印往往印在最泥濘的路上,在人生的跑道上,只有那些奮鬥不息,一直向前跑的人才會遇見更好的自己,最終達到幸福的目的地。

縱然,越來越活不起;也要,越來越得活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