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天津市區地名,除了“沽”多,就要數“村”“莊”為通名的。

如何興村、鹽坨村、靶檔村、白廟村、席廠村、和平村、益民村;萬德莊、謙德莊、陳塘莊、大王莊、李七莊、張貴莊、萬辛莊、復興莊、小王莊、小劉莊、張興莊、邵公莊、滄德莊、東於莊、西於莊、同義莊等。

這些“村莊”聚落的形成,基本有三條途徑,一是城外新建住區;二是大批農民逃難移居;三是屯兵軍墾而成村落。

例如在海河以東,老龍頭車站附近的沈、王、郭、旺等地向來是荒墳曠野,義和團運動後,也蓋起成片民房,不斷向周邊擴張,形成了沈莊子、王莊子、郭莊子、旺道莊等。

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和平區氣象臺路何興村大街一帶原為荒地,上個世紀30年代何慶延、何慶城兄弟在此購地建房,形成一條土道,遂以“何家興旺”之意取名“何興村”。

南開區西湖村、萬德莊一帶,舊時為坑塘窪地,形成兩個村落後,郊縣農民相繼遷至此處搭蓋窩棚或簡易住房定居,後形成繁華的街市。

元明清三代,部分漕兵、船工落戶天津。明清兩代軍隊北調常年駐守天津———徐達曾率大軍沿京杭大運河北上駐紮天津,朱棣定都北京前後攜南方士兵北上駐守,晚清曾國藩調淮軍6萬人駐守天津。這些漕兵、船工、士兵及其家屬,最終都成了天津人。如南開區凌莊子是明洪武年間(1368~1398)燕王朱棣北上時,其部將凌某率部下及親屬在此駐紮,墾荒拓地,擇高地築房定居,漸成聚落,故名凌莊子。與此同時,燕王部下趙、金兩姓人家在凌莊子北部一帶荒窪葦地上,建房定居,形成聚落,故以“趙金”兩姓為村名。

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另外,天津市以“臺”“坨”“頭”等為地名的也很多見,所用字數為16個,共出現369次。例如蘆臺、王慶坨、西堤頭等。“臺”“坨”“頭”等字從側面說明了天津地勢低窪,人們只能居於高處的歷史。天津河流多,堤壩多,地形不夠平坦。早年空地較多,因而出現了一些以坡、臺、開為名的地名:坡,指上下相對的地勢,如王莊上坡;臺,高地,如王臺;開,是窪的簡稱,指居住區中的空地,如南開等,這種叫法,其它城市少見。這是和天津土語有關的。

天津全市16個區縣裡,有10個區縣名和水有關。天津全市共有包括月牙河、西減河等人工河渠在內的大小河流300餘條,坑、塘、窪、澱星羅棋佈。水文類地名反映出了天津市的水文特徵,主要用字有“沽”“澱”“河”“渠”等24個字,出現次數為486次,海河橫穿天津,海河又稱沽河,所謂“沽”,就是“小水入海之名也”。

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動植物對自然環境有著很大的指示作用,動植物與地名的形成也有一定的聯繫。天津市涉及動植物物方面的行政村名有330個,動物主要有馬、龍、鹿、虎、駱駝等。如龍前村、駱駝安村等。植物主要有柳、藕、梅、桃等。如桃莊村、蓮花院村等。

在天津市的行政村地名中體現姓氏類型的地名有1506個,姓氏多達58個,是所有的分類中最多的一類,涉及的姓氏有周、王、楊、嶽、李、史等,這一類型的地名如曹家莊村、周各莊村、大楊莊村等。以姓氏命名的地名主要集中天津市的西北部,以姓氏命名的地名多大1056個,是各類地名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從中可以反映出天津市的移民文化。

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天津市經濟類地名主要以“街”“市”“集”“鋪”“倉”“店”“場”“圈”“甸”等字命名,出現618次,共用字17個,其由於漕運帶來的商機和鹽業的興盛,使天津“因商而興”,一躍而為華北地區最大的商業都會。像這些經濟類的地名有如張家店村、六道街村、小甸村、前圈村等。

天津市涉及意願的地名一共有473個,佔比9.17%,以意願類命名的地名主要集中在市轄區。市轄區人口密度最高,河流眾多,水患災害,洪水等易發,人們為了更好的在這片區域上生活,因此出現了像幸福村,吉祥莊村、太平莊村這類地名。

天津地名愛用字大全,有個地方叫“駱駝”

天津市的建築類地名主要以寺、房、橋、宮、臺、塔、廟這些字命名,主要用字20個,出現次數475次,其中橋字出現60次,像天津的紅橋區就是因為因界內子牙河上有大紅橋,在1995年改名為紅橋區。

天津市的軍事類地名屯、營、寨、戶、兵、關、旗、封、軍、防這些字命名,主要用字10個,出現次數132次。天津地名中帶有“營”、“堡”字的,都和以前歷史上的部隊駐守有關。中營前街,原名為神機庫,是明朝軍隊神機營駐地,也是當時明朝部隊的武器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