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抗战时中国军队最青睐的驳壳枪,日军缴获了为什么不用

在抗战时期,我国装备着数十万把驳壳枪,而且也是我国军队的主力装备。在最精锐的德械师一个步兵连就有9把驳壳枪,从师级到集团军级司令部,都有1个手枪连和手枪营。在西北军血统的部队里,甚至还有专门装备驳壳枪的手枪团和手枪旅。

抗战时中国军队最青睐的驳壳枪,日军缴获了为什么不用

在游击战战场,驳壳枪更是深受大家的喜爱。驳壳枪的主要优点就是,威力大,善于近战,子弹多,方便携带(相对步枪),如果是自动版驳壳枪,那么这些优点,还要上一个档次,想想十几把自动版驳壳枪在近战当中的火力吧!

如果把枪套安装在驳壳枪上,还可以当做一把卡宾枪进行中等距离射击。为此,这种手枪虽然昂贵,但是却深受欢迎。无论战斗部队,警卫部队,还是后勤部队,游击队都广泛使用半自动和全自动版本的驳壳枪。

抗战时中国军队最青睐的驳壳枪,日军缴获了为什么不用

在战争当中,日军也得到了上万把驳壳枪,但是,日军却没有装备这种武器。在抗战当中,日军一些独立混成旅团也装备了缴获到的武器,比如日军很喜欢装备中正式步枪,捷克式机枪和81,82迫击炮。

但是唯独不喜欢驳壳枪,这就让人感到很奇怪,日军为啥不喜欢驳壳枪呢?在很大程度上,在日本的步兵战术里,没有驳壳枪的位置。

抗战时期,我国绝大部分步兵师都缺乏步兵支援武器。基本都是步机枪组合,最多团级部队有迫击炮。而日军在小队有掷弹筒,在大队有迫击炮和步兵炮,在联队有山炮和速射炮作为步兵支援武器。

抗战时中国军队最青睐的驳壳枪,日军缴获了为什么不用

日式近战,最重要的武器是机枪和掷弹筒,机枪以腰射或其他姿态进行行进间射击掩护,或者固定位置射击掩护。而掷弹筒则部署在后面进行正面射击,掷弹筒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可以打击30米距离目标,就是为近战准备的。

在这两种武器掩护下,日本步兵才会进入白刃冲锋阶段。如果是大队级,还会有迫击炮和步兵炮在二线提供火力支援。在日本步兵战术里,轻机枪和掷弹筒都是步兵伴随武器,用来近战压制作用。

抗战时中国军队最青睐的驳壳枪,日军缴获了为什么不用

日军实际上是使用轻机枪行进间射击和掷弹筒伴随来压制,对手的近战速射武器,比如冲锋枪和驳壳枪。而日军师团和军司令部,也没有设置手枪营的传统,更没有设立1个手枪联队的需求,因此,抗战时期,日军并没有装备驳壳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