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祖国母亲的力量——黄河流域著名水电站

黄河主要有以下3个水电站:

1.黄河源水电站

我国黄河源头第一座水电站---黄河源水电站在新年前夕投入试运行,为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牧民带来光明,同时标志着青海省最后一个无电县结束,坝高为18米,装机容量为2500千瓦,年均发电量为1753万千瓦时,于1998年4月8日破土动工,投资总额近8000万元。

2.龙羊峡水电站

龙羊峡水电站距黄河发源地1684千米,下至黄河入海口3376千米,是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人称黄河“龙头”电站。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与贵德县之间的黄河干流上,长约37千米,宽不足 100米。黄河自西向东穿行于峡谷中,两岸峭壁陡立,重峦叠嶂,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最窄处仅有30米左右,两岸相对高度约200米~300米,最高可达 800米。

3.公伯峡水电站

公伯峡水电站位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交界处的黄河干流上,距西宁市153km,是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中第四个大型梯级水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及供水。水库正常蓄水位2005.00m,校核洪水位2008.00m,总库容6.2亿立方米,调节库容0.75亿立方米,具有日调节性能。电站装机容量1500MW,保证出力492MW,年发电量51.4亿kW·h,是西北电网中重要调峰骨干电站之一,可改善下游16万亩土地的灌溉条件。

水电站,是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的综合工程设施 。一般包括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水库的高水位水经引水系统流入厂房推动水轮发电机组发出电能,再经升压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输入电网。

技术原理

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动能,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处向低位处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者流速冲击水轮机,使之旋转,从而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交流电。而低位水通过吸收阳光进行水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从而回复高位水源。

电站

有利因素

1.清洁:水能为可再生能源,基本无污染。

2.营运成本低,效率高;

3.可按需供电;

4.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

5.控制洪水泛滥

祖国母亲的力量——黄河流域著名水电站

扩展资料:

功能

利用水电站枢纽集中天然水流的落差形成水头,汇集、调节天然水流的流量,并将它输向水轮机,经水轮机与发电机的联合运转,将集中的水能转换为电能,再经变压器、开关站和输电线路等将电能输入电网。

通常用坝拦蓄水流、抬高水位形成水库,并修建溢流坝、溢洪道、泄水孔、泄洪洞(见水工隧洞)等泄水建筑物宣泄多余洪水。水电站引水建筑物可采用渠道、隧洞或压力钢管,其首部建筑物称进水口。

水电站厂房分为主厂房和副厂房,主厂房包括安装水轮发电机组或抽水蓄能机组和各种辅助设备的主机室,以及组装、检修设备的装配场。副厂房包括水电站的运行、控制、试验、管理和操作人员工作、生活的用房。引水建筑物将水流导入水轮机,经水轮机和尾水道至下游。当有压引水道或有压尾水道较长时,为减小水击压力常修建调压室。而在无压引水道末端与发电压力水管进口的连接处常修建前池。为了将电厂生产的电能输入电网还要修建升压开关站。

此外,尚需兴建辅助性生产建筑设施及管理和生活用建筑。

技术原理

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动能,从河流或水库等高位水源处向低位处引水,利用水的压力或者流速冲击水轮机,使之旋转,从而将水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切割磁力线产生交流电。而低位水通过吸收阳光进行水循环分布在地球各处,从而回复高位水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