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水稻田里的杂草稻太多,如何识别和防治?

腐腐腐腐腐女-


现在随着杂草抗性的提升,水稻杂草越来越难防除。总的来说原因有二。

一方面在不同的区域杂草种类不同

另一方面不同的栽培模式导致杂草的危害特点不同。这也直接导致除草方式也必须多样!

依据综合草害指数将水稻杂草分4类:

1优势类杂草

比如 稗草、双穗雀稗、水花生、鸭舌草、千金子、鲤肠草、浮萍等

局部优势杂草:水竹草、飘拂草、节节草

次要杂草:四叶草、矮慈姑等

一般性杂草:水苋菜、眼子菜等

1、水稻除草宜早不宜迟,一般水稻达到安全使用除草剂的条件下(三叶期),尽早开始这样能提高防效果,降低成本

2、使用混配型除草剂防除抗性杂草,例如五氟磺草胺和氰氟草酯混合不仅能防除稗草同时增加对阔叶草的防效。

3、夏季避开高温使用除草剂(适宜20~30摄氏度)高于35度除草效果差

4、不宜过早追肥,杂草吸收除草剂需要3~5天,这时候如果追肥,会增加杂草复活的机会

5、针对恶性杂草要分批防除,有些一次难以根除,这时要在水稻分孽期采取分批防除,减少药害发生,一般要将禾本科杂草与阔叶草分批防除。

6、使用除草剂不宜使用低容量喷洒设备,防止浓度过高产生药害。

7、田间管理要符合除草标准,水不宜过多。

8、注意水稻品种





花艺本草


稻田的杂草防除是水稻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做的好,花不了多少药钱就能保证全生育期的田面干净;做的不好,药没少买、人工没少用,稻田还是很荒芜,对水稻的长势、产量和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下一年的水稻种植。那么,怎么识别是防治稻田的杂草呢?我根据我们黑龙江农垦的实际生产经验来谈谈这个看法。

水稻田的杂草防除,主要是以“二封一杀”或者“三封一杀”为主,“封”及插前和插后的药剂封闭除草;“杀”则是封闭除草效果不佳的背景下,通过人工喷施茎叶处理的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的补充方式。如果不是万不得已,不建议使用“杀”的方式,一方面是成本高,一方面是容易引起要害。总的来说,用药科学、合理、适当的话,“二封”或者“三封”基本上就能满足稻田杂草防除的目的。

1、禾本科杂草。东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原因,禾本科杂草主要是以水稗、稻稗、变异稗为主,搭配少量的杂草稻。对于上述的几种禾本科杂草来说,除了水稗比较容易分辨之外,稻稗和变异稗除了在水稻的拔节期能够通过快速生长超过水稻的高度来辨别之外,在苗期是很难准确的分别水稻秧苗和稻稗、变异稗。而且,对于稻稗和变异稗来说,对现有的除草剂已经有了一定的抗性,特别是茎叶处理的除草剂。

2、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这两大类的杂草较容易辨别。叶片肥厚、宽阔的就是阔叶类杂草,类似水葱一类的就是莎草科杂草。对于这两大类杂草来说,没什么特别需要说的,在外观上与秧苗的差异较大,哪怕是没种过水稻的见到了也会看出来差异。

3、封闭除草。对于封闭除草来说,主要是针对6月20日之前在土壤中待萌发或者已经萌发露出田面不久的杂草嫩芽。对于已经达到一定叶龄的杂草来说,封闭的方式是无效的。传统的封闭是插前和插后两次封闭,现在由于一些新兴药剂的出现,会有的农民朋友采取水整地时多一次封闭或者是插后封闭阶段单独施用一次除草剂,也就是所说的“三封”。

一般来说,插前和插后封闭都有固定的时期和秧苗条件。插前一般是移栽前10-15天左右施药,保持水层直至移栽的阶段;插后封闭是在秧苗完全返青、叶龄达到4.5叶左右、达到一定高度可以用10cm左右的深水层封闭的状态下及时施药,保持水层大概在7-10天左右。对于水层来说,我个人的建议是水层深度不要超过10厘米,药剂的单位用量是有限的,水层越深、药剂的稀释倍数越大、对杂草的抑制作用也越低。而且,只要保持水层7-10天即可,没必要上太深的水,还会增加管理和种植的成本。

至于说药剂的选择方面还是比较广泛的。水整地阶段可以使用打浆乐、耙地欢或者2,4D丁酯和丁草胺复配的组合进行封闭,对水葱的防治效果非常明显;而对于插前和插后封闭的药剂选择来说,也是比较宽泛的。特别是现在的成品复配药剂种类也比较多,吡嘧苯噻酰、五氟丁草胺、西草净等都是可以使用的药剂;插后的单独施用的药剂则可以选择达将特或者安达星(嗪吡嘧磺隆),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也是针对水葱。

4、“一杀”茎叶处理。移栽田的茎叶处理,主要是针对阔叶类和莎草科的杂草,比如茨菇、泽泻、水葱、雨久花等杂草,效果较为明显、药害的风险也比较低;但是对于禾本科杂草来说,就不建议通过茎叶处理的方式来解决了,一方面是禾本科杂草的抗药性强,水稻易出现药害。一方面是防治禾本科杂草的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成本太高。基本上50元/亩的药剂+作业成本是最低的。

至于说防治阔叶类和莎草科杂草的药剂来说,排草丹、苯达松、草克星、灭草松、灵斯科丹以及二甲四氯类药物甚至是2,4D丁酯等都可以。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水稻即将进入孕穗期的阶段,坚决不能用药,容易影响到幼穗的正常分化。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感谢提问!这个问题小周种植水稻的时候都会碰到,也找了一些资料,希望可以对你有一些帮助!

杂草稻是具有杂草特性的水稻,又称野稻、稆生稻、杂稻等,多数杂草稻因其种皮为棕红色,也称为红米稻。

一、杂草稻的形态特征 苗期出叶快,分蘖多。拔节后植株生长迅速,株高明显高于常规粳稻品种,叶片较长、较宽,叶色较淡,株型松散。成熟期考种,杂草稻株高比伴生的粳稻品种稍高或相仿,分蘖成穗多,抽穗期早5~7天,上部3张功能叶均比常规粳稻长且宽,功能叶衰老速度快。田间直观印象是叶片宽、叶色淡、繁茂性好,长势类似杂交籼稻,这也是农民误认为是种子里混入了杂交稻种子的原因。杂草稻的茎秆以绿色为主,少部分呈紫红色,植株有高有矮,穗型有大有小,甚至出现大青棵。 杂草稻稻穗较大,每穗粒数较多,弯穗型,稻粒细而长、有芒,千粒重较低,灌浆速度快,落粒性极强,边成熟边落粒。谷粒黄色或黄褐色,糙米(种皮)呈棕红色或玛瑙色,米质适口性差。

二、杂草稻的危害 杂草稻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由于杂草稻前期生长旺盛、繁茂性强、早熟,在稻田与栽培稻争夺阳光、养分、水分,抑制了栽培稻的生长发育。田间杂草稻发生占40%时,水稻成熟时基本上被杂草稻覆盖,无目标产量的形成。杂草稻一般抽穗偏早,粒型小,且极易落粒,产量水平低。部分未落粒的杂草稻与栽培稻一起收获,因其粒型小、果皮有色素沉淀,会影响稻米加工和稻米外观品质。由于杂草稻具备了休眠性、落粒性、繁殖系数高等杂草特性,生育繁殖已脱离劳作控制范围,一旦发生,将危害多年,尤其是在直播稻田和套播稻田。

三、杂草稻的防控措施 目前,稻田杂草基本以化学防除为主,但杂草稻和栽培稻的生理生化特征相似,限制了选择性化学除草剂的有效性。因此,需针对杂草稻的发生规律,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控制杂草稻的蔓延和危害。

1.及早拔除,降低杂草稻的危害。及早人工拔除是目前杂草稻防治的主要措施。杂草稻与栽培稻混合生长在水稻田中,目前尚无可选择的除草剂使用,主要防治措施是尽早进行严格的人工拔除,并清理出田间,妥善处理。杂草稻是由上年稻田里落下的杂草稻种子生长而成,其特点是分蘖期株型偏高而松散,叶片长而披,叶色偏淡,抽穗期早于常规粳稻,穗大而下弯,类似于杂交籼稻。根据这些特点,可区分杂草稻和常规粳稻,及早进行人工拔除,并尽量做到“拔早、拔小、拔了”,降低杂草稻的危害。拔除时要连根拔起,带出田间。在杂草稻抽穗时,一定要拔除干净,避免杂草稻灌浆落粒,影响来年。

2.合理耕作,破坏杂草稻的生存条件。采用合理的耕作方式,是消除杂草稻危害的关键措施。一是改变稻作方式。对已有杂草稻发生的麦套稻、直播稻田,应及时改用抛栽稻、移栽稻或机插稻等栽培方式,利用栽后建立的浅水层,控制杂草稻种子的萌发。若仍进行直播,应采取先耕翻后直播的方式,春播时进行两次耕翻,以控制杂草稻的发生和蔓延。二是适度耕翻。杂草稻发生比较严重的田块,在上茬收获后必须进行耕翻,耕翻深度在10厘米以上,把散落在地表的杂草稻种子埋到下层,使其不能正常出芽成苗。三是合理轮作。杂草稻发生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在旱作条件下对杂草稻进行化除或人工拔除。

3.清洁种源,控制杂草稻的传播。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管理部门要加强种子生产、销售流程质量控制,防止杂草稻随种子直接流向农田。



农鉴泽克周


一、识别方法:

稻稗属禾本科一年生湿生杂草,生于稻田及附近的水湿地,是稻田中较多的杂草,不仅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而且种子极易混杂于稻谷中,增加清粮的成本,降低稻米品质。

种子(颖果)繁殖,种子宽卵形,乳褐色,较大,长4-5毫米。黑龙江垦区5月中旬出苗,幼苗胚芽鞘长12-15毫米;第一叶淡黄绿色,长20-30毫米,宽1.2-1.5毫米,2-3叶渐长,基部具长毛。成株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40-100厘米。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长10-50厘米,宽5-12毫米,两面无毛,边缘有细锯齿,粗糙,中脉青白色,阔而明显;近根的叶基部有时有向上的白毛,叶鞘黄绿色或带微紫色,通常无毛,叶枕及近叶枕处有丛生的白色绒毛,是区别普通稗草的特点,无叶舌。花期7-8月,圆锥花序狭窄,软弱下垂,淡绿色,下部的侧枝不分枝,长8-20厘米,宽1-2厘米;小穗卵形至卵圆形,长4-5毫米,被毛较少,脉上无毛或疏被疣基毛;芒长1-2厘米,淡绿色或稍带紫色。种子于8-10月成熟,枯熟后脱落。

二、防治措施:

随着垦区水稻种植年限的延长,稻稗逐渐上升为优势种。稗草发生高峰期在5月末至6月初,水稻插秧期在5月中下旬,传统移栽后一次性施药,稻稗有的已达2-3叶期,丁草胺只能防治1.5叶期的稻稗,施药时期过晚。一些除草剂使用方法错误,如将丁草胺甩施,二氯喹啉酸用毒土法施药,分布不均匀,药效差,且局部造成药害,或使用假劣除草剂导致除草效果差。

要提高防治效果,就要改进施药方法,实行分期施药。具体参考剂量为:

1、分期施药的时期和剂量:

50%瑞飞特(丙草胺)第一次插秧前5-7天1000~1200毫升/公顷,第二次插秧后15-20天900-1000毫升/公顷;50%苯噻草胺 第一次插秧前5-7天1050克/公顷,第二次插秧后15-20天900克/公顷。第二遍施药时要根据地块的阔叶杂草情况添加防除阔叶杂草的药剂

2、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也可实行一次性施药:

(1) 96%禾大壮3000~4000毫升/公顷,移栽后稻稗、稗草2~3叶期用毒土法施药。

(2) 2.5%稻杰(五氟磺草胺)用900毫升/公顷; 稗草、稻稗2~5叶期喷雾法施药。

(3)2.5%五氟磺草胺用1200毫升/公顷,稗草、稻稗大于5叶期喷雾法施药。

(4) 50%快杀稗(二氯喹磷酸)用600-750克/公顷,稗草、稻稗3~5叶期喷雾法施药。


JC别动


杂草稻也叫野稻。它的形态和栽培稻极为相似只是分蘖性特强,茎叶细弱,常匍匐于地,类似杂草,故名杂草稻。

这种稻出穗比栽培稻早,穗形分散,谷粒细长,千粒重很低,而且边结实边脱落。近年来,部分地区的栽培稻中混杂杂草稻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少数田块的混杂率已高达50%以上,已对水稻生产产生严重威胁。

杂草稻的发生,实际上是一种水稻的杂交遗传返祖现象。基因漂流是杂草稻产生的重要原因。一般由野生稻和栽培稻的粳稻、籼稻经自然或人工干预远缘杂交演变而来,因基因重组或回复突变而产生返祖遗传的野生性状。

由于杂草稻的谷粒休眠性极强,落在地里的谷粒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第四年都能发芽生长。它可以通过鸟类、人为、机械翻耕带土四处传播,免耕稻田有利于杂草稻的生长。

通常去除杂草稻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净化、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及深翻压埋。对于发生数量较少的田块,可分批拔除,7月底以前一定要拔除干净。

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在上茬作物收获以后进行10厘米以上的深翻。杂草稻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旱作物,并将田里的杂草稻及时拔除。

对上年是直播稻且已发生杂草稻的田块,如需继续进行直播,应在春播间隔一星期进行两次耕翻,可有效控制杂草稻的地方应注意不要到杂草稻发生较重的地区引种。


健康领域小专家


(一)稻田杂草的种类与发生特点

我国种植水稻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是世界稻米主产国之一。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约3500万h㎡,约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9%。总产稻谷1.92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2%,无论种植面积和产量,在我国粮食作物中都居首位。

我国所有稻作区的稻田,历来都有大量杂草发生。据统计,全国稻田杂草有20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最常见的杂草约有40种(分布于各稻区为10~20种)。据调查,全国稻田草害在中等以上(2~5级)的面积达1546.7万h㎡,其中严重为害(4~5级)面积为380万h㎡,分别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6.8%和11.5%,损失粮食200多亿 kg。在这些主要杂草之中,尤以稗草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多达1400万h㎡。约占稻田总面积的43%,稗草不仅发生与为害的面积最大,而且造成稻谷减产也最显著;异型莎草、鸭舌草、扁秆藨草、千金子、眼子菜等发生与为害面积次之。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土壤、耕作等条件各异,各地稻田杂草的种类、发生情况不同,稻田草害可以划分成5个区。

1、 热带和南亚热带2~3季秀草害区

包括海南、云南、福建、广东和广西的岭南地区,年平均气温20~25℃,年降雨量1000mm以上。主要杂草种类有稗草、异型莎草、节节菜、水龙、尖瓣花、千金子、四叶萍、鸭舌草、日照飘拂草、草龙等。

2、 中北部亚热带1~2季稻草害区

主要是华中长江流域,是我国主要稻作区。包括闽北、江西、湖南南部直到江苏、安徽、湖北、四川的北部,及河南和陕西的南部。年平均气温14~18℃,年降雨量1000mm左右。该区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72%,其中中等以上为害面积占45.6%。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水莎草、扁秆藨草、碎米莎草、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水苋菜、千金子、双穗雀稗、野慈菇、空莲子草、鲤肠、陌上菜、刚毛荸荠、萤蔺和萍等。

3、 暖温带单季稻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南的黄淮海流域,包括江苏、安徽的北部,河南的中北部,陕西的秦岭以北直至长城以南及辽宁南部,多为稻麦轮作区。年平均气温10~14℃,年降雨量600mm左右。稻田杂草为害面积约占91%,为害中等以上程度占71.5%。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有稗草、异型莎草、扁秆藨草、牛毛毡、野慈菇、水苋菜、鲤肠、眼子菜和鸭舌草等。

4、 温带稻田草害区

主要指长城以北的东北三省和西北、华北北部。年平均气温2~8℃,年降雨量50~700mm 。该区水稻面积较小,杂草发生相对南方为轻。主要杂草有稗草、扁秆藨草、眼子菜、牛毛毡、异型莎草等。

5、 云贵高原稻田草害区

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南地区。年平均气温14~16℃,年降雨量1000 mm左右,地形地势复杂。主要杂草有稗草、异型莎草、眼子菜、鸭舌草、泽泻、野慈菇、四叶萍、萤蔺、、牛毛毡、扁秆藨草等。

(二)稻田主要杂草及其发生规律

1、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学

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学见表3-3

表3-3 稻田主要杂草的生物学与发生特点(华北地区)

杂草名称繁殖方式出苗适温(℃)出苗期(月)开花成熟期(月)丁香蓼种子6~88~9水苋菜种子5~97~10节节菜种子、匍匐茎6~98~11空心莲子草根茎、种子15~355~67~10眼子菜根茎、种子20~256~97~10泽泻种子、球茎4~67~9矮慈菇种子20~2267~9稗草种子20~305~67~10千金子种子5~68~11陌上菜种子6~78~9水莎草种子、根茎20~306~77~10异型莎草种子30~405~88~10扁秆藨草种子20~254~77~9日照飘拂草种子30~405~68~10紫萍种子、芽66~8鸭舌草种子20~406~78~9鲤肠种子5~67~10

2、水稻田杂草的消长规律

北方地区,一般4用中旬平均达到7.3~10℃,有充足水分及氧气时稗草即开始萌发,4月末到5月初部分出土,5月末进入为害期;5月末到6月初土层10cm深处,地温达15℃时,以扁秆藨草为主的莎草科杂草出土;6月上、中旬气温上升,慈菇、泽泻、鸭舌草、雨久花、眼子菜、牛毛草等杂草开始大量发生,6月下旬至7月初进入为害期。

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受温度、温度、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大,多于播种后或水稻移栽后开始大量发生。就时间上划分,一般稻田杂草发生高峰期大致可以分为3次,第1次高峰在5末至6月初,主要以稗草为主,占总发生量的45%~75%;第2次发生高峰在6月下旬,为扁秆藨草、慈菇、泽泻发生期;第3次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为眼子菜、鸭舌草、水绵等杂草的发生期。

3、稻田杂草防治适期

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一般是播种(移栽)后杂草陆续出苗,播种(移栽)后7~10天出现第一杂草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主要是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和异型莎草等一年生莎草科杂草;播种(移栽)后20天左右出现二次萌发高峰,这批杂草以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为主。由于第一高峰杂草数量大、发生早,故这些杂草为害性大,是杂草防治主攻目标。

目前,稻田除草剂品种仍以土壤处理剂为主,主要是防治杂草幼芽。综合稻田杂草的发生规律和除草剂的应用性能,稻田杂草的防治应立足早期用药,即芽前芽后施药;出除了苯达松、2甲4氯钠盐、麦草畏等防治阔叶杂草和敌稗、二氯喹啉酸等防治禾本科杂草的少数茎叶处理剂外,一般多要求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因为在杂草3叶期以前施药时,杂草的敏感期和除草剂的药效高峰期相吻合,易于收到较好的除草效果。

(三)稻田杂草防治策略与除草剂应用技术

1、稻田杂草常用除草剂性能比较

稻田常用除草剂的除草效果比较见表3-4

除草剂马唐狗尾草千金子稗草

异型

莎草

水莎草

扁秆

藨草

四叶萍鳢肠鸭舌草丁香蓼眼子菜泽泻野慈菇丁草胺66665413433321丙草胺66656526465521异丙甲草胺66666414454321敌稗33361111121111克草胺66665114534311扑草净65445116666533西草净54444115566655苄嘧磺隆43226425666555吡嘧磺隆44536336666554乙氧氟草醚66666114556111甲氧除草醚66666114556111草枯醚55565114456211莎扑隆44446556556411杀草丹66663125556221禾草特54561111111111哌草丹333631111111112甲4氯钠盐11115445666654恶草酮66666436666251苯达松11116666666666二氯喹啉酸61121环庚草醚65566114456211

(分级填写:1-无效;2-效果差,防效50%以下;3-有一定除草效果,防效51-75%;4-除草效果一般,效果76-85%;5-除草效果好,效果86-95%;6-除草效果极好,效果达95-100%。)

2、水稻秧田杂草防治技术

(1)秧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秧田杂草种类多,但为害较大的主要是稗草、莎草科杂草,以及节节菜、陌上菜、眼子菜等主要杂草。一般来说,稗草的为害最为普遍而且严重,它与水稻很难分清,不易人工剔除,常常做为“夹心稗”移入本田;另一在秧田为害较为普遍的是莎草科杂草,如扁秆藨草等,其块茎发芽生长极快,不仅严重影响秧苗的生长,而且影响拔秧的速度和质量;牛毛毡、藻类也形成某些地区性的严重为害。

在秧田杂草的发生时间上,稗草、球花碱草、牛毛毡一般在播后一星期内陆续发生,而扁秆藨草、眼子菜等杂草要在播后10天左右才开始发生。

稗草的发生受气温影响很大。一般田间气温达到10℃以上时,在湿润的表土层内,稗草种子才能吸水萌发,随着气温的升高,萌发生长加快。据调查,在华北地区从4月中旬就开始出土,到5月上旬便达到出土的高峰。稗草的发生历期(17.3~17.6℃)分别为针前期5天、针期2天、一叶期1天、二叶期5~4天、三叶期6~5天、四叶期7~5天。莎草科杂草,扁秆藨草的越冬块茎发芽较快,但一般要在10℃以上的平均气温时才能发芽,气温高发芽生长也加快。

(2)秧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湿润育秧田,可以进行播前和播种后苗前土壤处理及苗期茎叶处理。秧田杂草的防治策略:第一,防除秧田稗草是防除稻田稗草的关键所在,要抓好秧田稗草的防除;第二,秧田早期必须抓好以稗草为主兼治阔叶杂草的防除;第三,加强肥水管理,促进秧田早、齐、壮,防止长期脱水、干田是秧田杂草防除的重要农业措施。生产中,通常在播后芽前和苗期进行施药除草。

播种前处理,在整好苗床(秧板)后,以喷雾法(个别药剂用撒施法)将配制好的药剂(或药)药施于床面,间隔适当时间,润水播种,用药液量通常为30~40 kg/亩。

播后苗前处理,露地湿润育秧田,由于播后前不具有水层,厢(床、畦)面裸露而难维持充分湿润,因此用药量要比覆盖湿润育苗秧田提高20%~30%,用药种类,应选择水旱兼用或对水分要求不严格的丁恶混剂、杀草丹、优克稗、除草醚、草枯醚和丁草胺等,以保持稳定的药效;而如丙草胺(扫弗特)和禾草特(禾大壮),对水分条件要求比较严格,不宜在这种育苗秧田的播后苗前施用。

常用除草剂品种及应用技术介绍如下。

恶草酮(恶草灵),以12%乳油100~150ml亩,或25%乳油50~75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2~3天播种。

丁草胺,以60%丁草胺乳油80~100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莎草等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也能防治部分阔叶杂草。秧田使用丁草胺的技术关键为播前施药,在齐苗前秧板上切忌积水,否则会产生严重的药害,严重影响出苗率和秧苗的素质;秧田要平,秧苗一叶一心期施药时,要灌浅水层,灌不到水的地段除草效果差,深灌的地段易产生药害(丁草胺在秧田施用安全性差,在未探明其安全使用技术之前,一般不宜在秧田大量推广使用丁草胺)。

禾草特,在特稗草1.5~2叶期,用96%禾草特乳油100~150ml/亩,拌细土或细沙撒施,主要防除稗草,其次抑制牛毛毡和异型莎草。当气温稳定在12~15℃、阴雨天数多、日照不足的情况下,使用禾草特后一周左右,水稻秧苗幼嫩叶首先出现褐色斑点,然后所有叶片均出现斑点,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斑点将自然消失。禾草特施药后如遇大雨易形成药害,水层太深,漫过秧心,易造成药害。秧苗生长过弱施药时也易产生药害。

丁恶(丁草胺+恶草酮),以20%丁恶乳油100~150 ml/亩,配成药液喷施,施药后2~3天播种。

丁草胺(新马歇特)+丙草胺(扫弗特),在水稻播种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 /亩+30%丙草胺乳油60 ml/亩,配成药液喷雾,常规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二者复配除草效果好,而且对作物安全。

丁草胺(新马歇特)+丙草胺(扫弗特),在水稻播种后2天用60%丁草胺乳油60ml /亩+96%禾草特乳油100 ml/亩,配成药液喷雾,常规管理,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二者复配没有增效作用,但可以扩大杀草谱,而且对作物安全。

苯达松,在稻苗3~4叶期,用48%苯达松水剂100~150 ml/亩,配成药液,排干水层后喷施,药后一天复水。可以防除莎草科杂草、鸭舌草、矮慈菇、节节菜等。

3、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技术

直播稻可分为水直播稻和旱直播稻两类,旱直播又可分为旱播水管稻和旱(陆)稻两种。而根据耕作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耕翻直播和少、免耕直播。三种类型直播田杂草发生规律大体趋势都有两个发草高峰。针对直播稻田杂草发生规律,应贯彻以化学防治为重点,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以苗压草、以药灭草、以水控草、以工拔草。应及时采取一封、三除、三补的化学除草技术体系。具体地区或田块可以一封一补、一封一除、一除一补或一次性除草。

(1)播前施药 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播种、栽培方式、草相等情况,合理选用除草剂。

稻田开沟平整后,趁浑水(水层3~5 cm)每亩25%恶草酮(恶草灵)乳油75~100ml,用原瓶装恶草灵甩滴全田,施药后保水层2~3天,然后排水播种;也可以开沟平整后,灌上水层,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 ml拌湿润细土均匀撒施。待2~3天田水自然落干播种。

(2)播后苗前施药 旱直播稻田可选用36%丁. 恶乳油150ml;水直播稻田可选用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120ml、30%丙草胺(扫弗特)乳油100ml/亩+10%苄嘧磺隆15g/亩。

(3)苗后处理 水稻(杂草)不同叶龄期、杂草不同种群组合可选用不同的化学药剂:旱直播稻田:可选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0~30g/ 亩+苯达松水剂100~150ml/ 亩;水直播稻田:可选用10%苄嘧磺隆15 g/ 亩+90%高效禾草丹乳油110 ml/ 亩、36%二氯.苄可湿性粉剂40g/ 亩、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20~30g/亩+48%灭草松水剂100~150ml/ 亩、48%苯达松150 ml/ 亩+20%2甲氯150 ml/亩、96%禾草特乳油150~200 ml/ 亩等。

4、水稻移栽田杂草防除技术

(1)水稻移栽田杂草的发生特点 移栽稻田的特点是秧苗较大,稻根入土有一定的深度,抗药性强;但其生育期较秧田长,一般气温适宜,杂草种类多,交替发生;因此,施用药剂的种类和适期也不同。一年生杂草的种子因水层隔绝了空气,大多在1cm以内表土层中的种子才能获得足够的氧气而萌发:一般这类杂草在水稻移栽后3~5天,稗草率先萌发,1~2周内达到萌发高峰。多年生杂草的根茎较深,可达10cm以上,出土高峰在移栽后2~3周。

(2)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治技术 根据各种杂草的发生特点,对水稻移栽本田杂草的化学防除,当前的策略是很抓前挑治中、后期。通常是在移栽后的前(初)期采取土壤处理;以及在移栽后的后期采取土壤处理或茎叶处理。前期(移栽前至移栽后10天),以防除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为主;中后期(移栽后10~25天)则以防除扁秆藨草、眼子菜等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为主。具体的施药形式可以分在移栽前、移栽后前期和移栽后中后期3个时期进行。

在水稻本田施用除草剂,除要求必须撤干水层喷洒到茎叶上的几种除草剂外,其他都应在保水条件下施用,并且大部分药剂施药后需要在5~7天内不排水、不落干,缺水时应补灌至适当深度。

排草净、恶草灵、丁恶混剂和莎扑隆,在移栽前施用最好。因为移栽前施用可藉拉板耢平将药剂赶匀,并附着于泥浆土的微粒下沉,形成较为严密的封闭层,比移栽后施用效果好而安全。水稻移栽前用除草剂,多是在拉板耢平时,将已配制成的药土、药液或原液,就混浆水分别以撒施法、泼浇法或甩施法施到田里。撒施药土的用量为20kg/亩,泼浇药液的用量为30 kg/亩。

移栽后前(初)期封闭填表的处理方法,已被广泛应用。移栽后的前期是各种杂草种子的集中萌发期,此时用药容易获得显著效果。但这一时期以恰是水稻的返青阶段,因此使用除草剂的技术要求严格,防止产生药害。施药时期,早稻一般在移栽后5~7天,中稻在移栽后5天左右,晚稻在移栽后3~5天。此外,还应根据不同药剂的特性、不同地区的气候而适当提前或延后。药剂安全性好或施药时气温较高、杂草发芽和水稻返青扎根较快,可以提前施药;反之,则适当延后。施药方法,以药土撒施或药液泼浇为主。大部分除草剂还可结合追肥拌化肥撒施。

水稻移栽后的中后期,如有稗草和莎草科杂草及眼子菜、鸭舌草、矮慈菇等一些阔叶杂草发生,可于水稻分蘖盛期至末期施用除草剂进行防治。

下面分别介绍一些常用除草剂的应用技术。

莎扑隆,移栽前1~2天,用50%莎扑隆可湿粉200~400g/ 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并搅拌于3~5cm表土层中。在移栽后5天左右,用50%莎扑隆可湿粉100~200 g/ 亩,制成药土撒施。此药剂处理主要用于防除扁秆藨草、异型莎草、萤蔺等莎草科杂草较多的稻田。

一般杂草发生较少的地块,田间杂草主要为稗草、一年生莎草、一年生阔叶杂草的田块,可以用下列除草剂:丁草胺,在移栽前1~2天,也可在移栽后2~4天,用60%丁草胺乳油100~15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恶草酮,在水稻移栽前2~3天,用12%乳油100~150 ml/亩、25%恶草灵乳油50~75 ml/亩;也可在移栽后3~7天,用12%恶草酮乳油100~15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杀草丹(禾草丹),在移栽前2~3天或水稻移栽后3~7天,用50%杀草丹乳油200~4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还可用原液或加等量水配成母液甩施。在有机质含量过高或用稻草还田的地块,最好不用杀草丹,以免造成水稻矮化。草枯醚,移栽前3天,用20%草枯醚乳油400~6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在移栽后2~4天,用20%草枯醚乳油400~60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大苗移栽田,在移栽后3~7天,用24%乙氧氟草醚乳油10~20 ml/亩,配成细药砂撒施,或对水泼施,对稗草、异型莎草、鸭舌草、水苋菜、益母草、节节菜等一年生杂草有90%以上的除草效果。施药时要有一定水层,在施药田块内由于土地高低不平,往往水深处发生药害,尤其在秧苗小、水浸到稻叶时药害更为严重,而水浅处可能由于受药量少而除草效果差。试验表明,不论水层深浅,小秧苗的药害比老壮秧苗药害重;处在深水层的秧苗药害比浅水层的重,尤其是小苗处于深水层,叶片常浸在水中,药害严重,但大苗在浅水层下用药,对秧苗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施药后1天排水会降低药效,而施药后4天排水不影响药效。该药剂在田间分解快,对后茬无残留影响。用药量以有效成分2~2.5g/亩,在插秧后3~5天内用药的田块内,水稻株高、植株及根的鲜重和对照相近,并无抑制分蘖的现象但用量以有效成分达5 g/亩,其水稻分蘖比对照减少3.2%~12.7%。插秧后4天内用药防除稗草效果达100%,主要是由于此时稻田内稗草种子刚萌芽,幼芽都浸在水内易被杀死;如在插秧后8天施药,部分稗草已顶出水面,防除效果明显降低;如在插秧后15天施药,大部分稗草已顶出水面,防除效果很差。在移栽后5~10天,用96%禾草特乳油100~20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甲羧除草醚,在移栽后4~6天,用80%治草醚可湿性粉150~200g/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杀草胺,在移栽后3~5天,用60%杀草胺乳油60~12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丙草胺(扫弗特),水稻移栽后5~7天,用50%丙草胺乳油60ml/亩,制成药土撒施。丁草胺+恶草酮,在移栽前2~3天,用60%丁草胺乳油80ml/亩+25%恶草灵乳油40ml/亩,或20%丁恶(丁草胺和恶草灵的混剂)乳油100~15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禾草特+恶草酮,移栽后5~7天,用96%禾草特乳油100~150 ml/ 亩+25%恶草酮乳油50 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一般杂草发生较重的地块,田间杂草主要为稗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和其他多种单子叶杂草,可以用下列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 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g/亩,制成药土撒施。可以有效防除稗草、牛毛毡、扁秆藨草、雨久花、慈菇、萤蔺等多种杂草。在粳稻移栽田施用,对水稻分蘖稍有抑制作用。苄嘧磺隆+哌草丹,在移栽后5~7天,用50%优克稗乳油150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g/亩,制成药土撒施。苄嘧磺隆+杀草丹,在移栽后5~7天,用50%杀草丹乳油200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苄嘧磺隆+环庚草醚,在移栽后5~7天,用10%环庚草醚乳油10~15 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g/亩,制成药土撒施。异丙甲草胺+苄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异丙甲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在除草谱上表现出明显的互补性。在以禾本科和莎草为主的地区,单用异丙甲草胺就能有效地防除主要的一年生杂草;但在草相复杂、阔叶杂草种类和数量较多的地区,异丙甲草胺与苄嘧磺隆混用可以表现出现优秀的除草效果。二者混用对水稻安全。乙草胺+苄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50%乙草胺乳油15 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 g/亩,制成药土撒施。丁草胺+吡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60%丁草胺乳油80~100 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哌草丹+吡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50%哌草丹乳油150 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吡嘧磺隆+哌草丹,在移栽后5~7天,用50%哌草丹乳油150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g/亩,制成药土撒施。吡嘧磺隆+杀草丹,在移栽后5~7天,用50%杀草丹乳油200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g/亩,制成药土撒施。吡嘧磺隆+环庚草醚,在移栽后5~7天,用10%环庚草醚乳油10~15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异丙甲草胺+吡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72%异丙甲草胺乳油15 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乙草胺+吡嘧磺隆,在移栽后5~7天,用50%乙草胺乳油15 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 g/亩,制成药土撒施。克草胺+苄嘧磺隆,南方大苗移栽田,于移栽后5~7天,用25%克草胺乳油80~100 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 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喷施、泼浇。克草胺+吡嘧磺隆,南方大苗移栽田,于移栽后5~7天,用25%克草胺乳油80~100 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喷施、泼浇。禾草特+苄嘧磺隆,在移栽后7~10天、稗草3叶期左右,用96%禾草特乳油100ml/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 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泼浇。禾草特+吡嘧磺隆,在移栽后7~10天、稗草3叶期左右,用96%禾草特乳油100ml/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5g/亩,制成药土喷施或配成药液泼浇。甲磺隆+苄嘧磺隆,在水稻移栽后早稻7~9天、晚稻6~12天,以10%新得力可湿粉剂(甲磺隆1.75+苄嘧磺隆8.25)5~9 g/亩,在以稗草较多的地块亩用量应提到7~9 g/亩,在稗草较少而矮慈菇及其他杂草为主的田块用药量一般为5~7 g/亩。配成药液喷施。可以有效防除萤蔺、牛毛毡、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陌上菜、四叶萍等多种阔叶杂草,对矮慈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药对特稗草主要起抑制作用,其抑制能力随用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对水稻株高有一定的影响,而处理后20天能基本恢复。

对于矮慈菇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在水稻移栽前一天,施用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0g/亩,以药土法撒施。可以有效防除矮慈菇及其他多种阔叶杂草、莎草。水稻移栽后,于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2叶期左右,可单用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6g/亩,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期间田间保水层2 天左右。试验表明,水稻移栽后1~8天施药,此时杂草出芽前至2~3叶期,除草效果最好;在插秧后15天施药,除草效果开始下降。试验表明,以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g/亩,可以有效地防除稻田中的节节菜、鸭舌草、瓜皮草、益母草、眼子菜等阔叶杂草,平均防效为96%,对水莎草、萤蔺等多年生莎草科杂草也有一定的除草效果,平均防效为71.0%,对稗草的防效较差。该药对深水稻安全,对深水稻分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持效期一般为45~57天。正常情况下施药,对后荐小麦、油菜的生长不良影响。

对于多年生莎草和阔叶杂草较多的田块,可以在一年生阔叶杂草和部分莎草科杂草2叶期左右、稗草1.5~2叶期,可单用10%吡嘧碛隆可湿粉或10%苄嘧磺隆可湿粉10~18g/亩,制成药土撒施。据试验,施药后在土表淋水或灌一定深度的水层,可以明显提高防除效果。

对于稗草较重的田块,在移栽后2~4天,稗草2叶期以前,用50%哌草丹乳油150~25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

环庚草醚,在移栽后5天左右,用10%艾割乳油13~20ml/亩,制成药土撒施。施药时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层,3~5天内不能排水,否则除草效果将下降。试验表明,用10%艾割乳油13~20ml/亩,在水稻移栽后4~6天兑水洒施,对稗草效果在84.5%~96.4%,防除异型莎草的效果在88%~92%,对鸭舌草、节节菜防效较差,对眼子菜、矮慈菇无效果。在水稻插秧后3~4天施药,此时稗草、异型莎草刚刚萌芽,草苗尚未顶出水面,防除效果较好,待杂草长大后伸出水面,防除效果将明显下降。

莎稗磷,在水稻移栽后4~8天,用莎稗磷有效成分30g/亩,配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喷施。可以有效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施药时保持水层3~6cm,田间保水4~5天。

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移栽后7~15天、稗草2~3叶期,用50%快杀稗可湿粉40g/亩,制成药土撒施或配成药液泼浇,而以药液喷雾效果最好。如药量加大50%,能防除4~6叶大稗草。快杀稗施药时对水层管理要求不太严格,田间保持1~2寸水层、浅水层、排于水均可,但以快杀稗施药时排于田间水层的除稗效果最佳。杀稗持效期一般可达28~35天,基本上可以达到一次施药控制整个生育内的稗草为害。

苯达松,在移栽后10~20天,用48%苯达松水剂150~250ml/亩,以药液喷雾法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复水。此药对水稻比较安全,如扁秆藨草发生比较严重,可以适当加大药量。

2甲4氯钠盐,在水稻移栽后15~25天,用20%2甲4氯钠盐水剂140~280ml/亩,以药液喷雾法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

二氯喹啉酸+苯达松+2甲4氯钠盐,在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40g/亩+48%苯达松水剂100ml/亩+56%2甲4氯钠盐原粉35g/亩,以药土撒施法或药液喷雾法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

禾草特+苯达松+2甲4氯钠盐,在移栽后10~15天,用96%禾草特乳油150~200ml/亩+48%苯达松水剂100ml/亩+56%2甲4氯钠盐原粉35 g/亩,以药土撒施法或药液喷雾法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

二氯喹啉酸+苯达松+麦草畏,在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40g/亩+48%苯达松水剂100ml/亩+48%麦草畏水剂13.3ml/亩,以药土撒施法或药液喷雾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

禾草特+苯达松+麦草畏,在移栽后10~15天,用96%禾草特乳油150~200ml/亩+48%苯达松水剂100ml/亩+48%麦草畏水剂13.3ml/亩,以药土撒施法或药液喷雾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

苯达松+2甲4氯钠盐,在移栽后15~25天,用48%苯达松水剂150ml/亩+56%2甲4氯钠盐原粉30~60g/亩,以药液喷雾法施入。喷药前一天排水,喷药后一天灌水。混用比单用苯达松成本低,比单用2甲4氯安全。

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30g/亩+10%苄嘧磺隆可湿粉15~26g/亩,以药土法撒施或以喷雾法施药。

二氯喹啉酸+吡嘧磺隆,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30g/亩+10%吡嘧磺隆可湿粉10~18g/亩,以药土法撒施或以喷雾法施药。

二氯喹啉酸+扑草净,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30g/亩+50%扑草净可湿后粉50~75g/亩,以药土法撒施或以喷雾法施药。

二氯喹啉酸+西草净,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30g/亩+25%西草净可湿粉100~150g/亩,以药土法撒施或以喷雾法施药。

二氯喹啉酸+苯达松,在水稻移栽后10~15天,用50%二氯喹啉酸可湿粉30~40g/亩+48%苯达松水剂150ml/亩,以药土法撒施或喷雾法施药。


小浣优鲜


乡村吴老二

16分钟前 · 三农领域创作者

1、水稻:叶片及叶脉颜色全为绿色,叶子比较粗糙,有叶舌、叶耳,在叶耳骨节(即叶舌)上长有细细的绒毛。2、千金子:叶片条形,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和叶舌, 7 ~ 8 叶时,出现分蘖迁藤为害。3、稗草:叶片绿色,较水稻深,叶脉白色,叶子比较光滑无毛,无叶舌、叶耳,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4、稻稗: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的刺毛,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茸毛,小穗绿色,成熟后常带紫晕。杂草的成株相对而言比较好识别,但是如果下地时需要临时辨认杂草,总不好意思说“等草长大了我才认得”。所以,分清各种杂草的幼苗期十分必要。


中文或者英文


1、水稻:叶片及叶脉颜色全为绿色,叶子比较粗糙,有叶舌、叶耳,在叶耳骨节(即叶舌)上长有细细的绒毛。2、千金子:叶片条形,淡绿色,有明显的叶脉和叶舌, 7 ~ 8 叶时,出现分蘖迁藤为害。3、稗草:叶片绿色,较水稻深,叶脉白色,叶子比较光滑无毛,无叶舌、叶耳,小穗密集于穗轴的一侧,具极短柄或近无柄。4、稻稗: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的刺毛,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茸毛,小穗绿色,成熟后常带紫晕。杂草的成株相对而言比较好识别,但是如果下地时需要临时辨认杂草,总不好意思说“等草长大了我才认得”。所以,分清各种杂草的幼苗期十分必要。


乡村吴老二


杂草稻也叫野稻,它的形态和栽培稻十分相似,只是分蘖性特强,茎叶细弱,类似杂草。这种杂草稻出穗比栽培稻早,穗形分散,谷粒细长,而且边结实边脱落,落在地里的谷粒在第二年,甚至第三年、第四年都能发芽生长。它还可以通过鸟类、人为、机械翻耕带土四处传播,严重的影响了栽培稻的生长产量。通常去除杂草稻的主要措施是种子净化、人工拔除、使用除草剂或深翻压埋。对于发生数量较少的田块可以分批拔除,7月底以前一定要拔除干净。杂草稻发生较重的田块,应在上茬作物收获后进行20厘米以上的深翻。杂草稻特别严重的田块,建议改种1~2年的旱作物,并将田里的杂草稻及时拔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