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果朱祁鈺狠下心來,將他哥哥殺了,他的下場是不是不會那麼慘?

隨豫而安2020


很扯蛋的題目,朱祁鎮名義上還是太上皇。謀害宗親而且還太上皇?這樣的名聲誰敢承擔著?朱祁鈺?沒有這個膽量的。這只是其一,還有其二,朱祁鈺從生出來那天,就沒有被當做皇帝來培養的。其三,朱祁鈺手裡並沒有多少心腹嫡系。滿朝文武大臣也包括了于謙,都沒有人會給朱祁鈺出這樣的主意。朱祁鈺更多的是在危機四伏的大明王朝推出來吉祥物而已,並沒有完全控制住朝政和擁有巨大的威望和權利,沒有心腹嫡系?怎麼辦?公開顯戮一個太上皇?


愛看愛思考


如果朱祁鈺真的把朱祁鎮給殺了,他的結局只會更慘!慘在哪裡?聽我一一道來。

我常說,研究歷史,要進入那個時代去研究,而不是站在我們現在的時代像個局外人似的去研究。

朱祁鈺不能殺朱祁鎮。因為他的皇帝位置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朱祁鎮活著。如果當初朱祁鎮一被俘就被殺,那麼,皇帝位置就是朱見深的。這是符合宗族嫡長子接位的制度,屬於正常得位。雖然朱見深那時還小,但有孫太后跟于謙在,還是能保證朝廷安定的。

正是因為朱祁鎮沒有死,所以朱祁鈺才有機會代理一下皇帝的位置。一來是讓也先明白朝廷決不妥協的決心,二來留了朱祁鎮回來再即位的可能。如果當時直接立朱見深,那麼,朱祁鎮回來也不能再做皇帝。宗族制不允許父親從兒子手上接位置。

為什麼會這樣呢?

這就是古人很在乎的另一件事情:稱謂。如果朱祁鎮沒有死,朱見深即位了,那朱祁鎮回來再登基,他怎麼稱呼朱見深?宗族牌位是不能倒過來放的!

也正是這個“身後事”,導致武則天死前要把權利交還給李家。朱祁鈺也是一樣。

朱祁鈺最後的下場看起來很慘:明英宗復位後,下詔指斥朱祁鈺“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並廢其帝號,賜諡號為“戾”,稱“郕戾王”。這是一個惡諡,表示朱祁鈺終身為惡。按親王禮葬在北京西山。朱祁鈺因此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僅有的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但如果他把朱祁鎮殺了,而他自己沒有後,皇帝位置最終還是朱見深的。到時候他可能就連牌位都不能安放進宗祠。

這對於古人來說,是比不能做皇帝還可怕的一件事情。


{!-- PGC_COMMODITY:{"commodity_id": "3336647785671062575"} --}

知行史話


確實如此,如果朱祁鈺真的把朱祁鎮給殺了。那麼自然就不會有後來的南宮復辟了,朱祁鈺也不會被趕下皇位,也不會死的不明不白,更不會在死的不明不白之後還不允許被葬入帝陵。但朱祁鈺能殺了朱祁鎮?並不能。不是說朱祁鈺沒有能力殺朱祁鎮,而是朱祁鈺不能殺朱祁鎮。如果能殺的話,朱祁鈺早就把朱祁鎮殺了,怎麼還能留下這麼個隱患。歷史上瓦刺人看到朱祁鈺繼位後,朱祁鎮被尊為太上皇后,就知道朱祁鎮沒用了。所以瓦刺人就想著把朱祁鎮還給明朝,一來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二來還能從明朝訛一筆錢財。但朱祁鈺卻拒不接受朱祁鎮。他果斷的拒絕了瓦刺人釋放朱祁鎮的意願。其目的就是不願意朱祁鎮回來,想要能借助瓦刺人之手殺掉朱祁鎮就更好了。

為什麼朱祁鈺不能親自殺掉朱祁鎮呢?因為這樣的話會動搖朱祁鈺的統治地位。要知道本身朱祁鈺皇位得來的就名不正言不順。他是在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孫太后和于謙等主戰派大臣擁立下繼位為帝的。也就是說朱祁鈺這個皇帝就是一個替代品。雖然他成為了皇帝,但本質上他的皇位得來不正。本身不服朱祁鈺的人就大有人在,他又怎麼敢做六親不認的事情呢?而且朱祁鎮還是他的哥哥,太上皇,先帝明宣宗親認的大明皇帝。朱祁鈺一個西貝貨殺掉朱祁鎮這個正派皇帝的話,那麼整個朝野都會大譁。到時候群情激憤之下,朱祁鈺的皇位還能不能坐穩就是一個難題了。

再有,朝堂之上依然終於朱祁鎮的臣子還有很多。歷史上朱祁鈺拒絕了瓦刺送還朱祁鎮時,受到了很多臣子的非議。後來朱祁鈺本來派遣了李實、楊善出使瓦剌想要先打探一下虛實,但楊善卻自作主張迎回了朱祁鎮。朱祁鈺無奈只能接受事實。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朱祁鎮在朝臣門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否則楊善也不會陽奉陰違,違背朱祁鈺的命令私自救回朱祁鎮。經過這件事,朱祁鈺對於朱祁鎮更加的忌憚。但他也只能嚴密監視朱祁鎮,卻不敢殺掉朱祁鎮。畢竟殺掉朱祁鎮就意味著他自己可能丟失皇位。

更關鍵的是,有兩個重要人物絕對不會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這兩個重要人物就是推朱祁鈺上位的孫太后和于謙。孫太后出於對大明江山考慮,所以他放棄了自己的親兒子朱祁鎮,推朱祁鈺上位。但她絕對不允許朱祁鈺殺害他的兒子。而孫太后在朝廷上地位又非常超然,所以孫太后十分的舉足輕重。朱祁鈺不敢不尊重他的意見。而於謙雖然明確表示即使朱祁鎮回來也不會威脅到他的皇位。並且絕對支持朱祁鈺。但他也絕對不會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畢竟是他于謙一手廢掉的朱祁鎮,推上的朱祁鈺。他對朱祁鎮是有愧的。所以他絕對不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而於謙地位又非常之高。朱祁鈺也不敢輕易得罪他。所以可以肯定朱祁鈺殺不了朱祁鎮。

最後,朱祁鈺悲慘結局實際上怨不得別人。因為朱祁鈺病重修養之際,很多臣子就擔心朱祁鈺一命嗚呼。而朱祁鈺之前所立的太子早夭,朱祁鈺又沒用其他後嗣。所以一旦朱祁鈺去世,那麼大明皇位歸屬就成了一個謎。朱祁鈺一旦去世,那麼朱祁鎮就很有可能會復位。所以很多臣子在朱祁鈺病重並且沒有子嗣的情況決定搶先擁立朱祁鎮復位,爭取立一功。所以石亨、曹吉祥、張軏、楊善、許彬、徐有貞等人開始策劃了擁立朱祁鎮復位的行動。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也叫南宮復辟。所以說,朱祁鈺悲慘結局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自身的問題所導致的結果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確實如此,如果朱祁鈺真的把朱祁鎮給殺了。那麼自然就不會有後來的南宮復辟了,朱祁鈺也不會被趕下皇位,也不會死的不明不白,更不會在死的不明不白之後還不允許被葬入帝陵。但朱祁鈺能殺了朱祁鎮?並不能。不是說朱祁鈺沒有能力殺朱祁鎮,而是朱祁鈺不能殺朱祁鎮。如果能殺的話,朱祁鈺早就把朱祁鎮殺了,怎麼還能留下這麼個隱患。歷史上瓦刺人看到朱祁鈺繼位後,朱祁鎮被尊為太上皇后,就知道朱祁鎮沒用了。所以瓦刺人就想著把朱祁鎮還給明朝,一來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二來還能從明朝訛一筆錢財。但朱祁鈺卻拒不接受朱祁鎮。他果斷的拒絕了瓦刺人釋放朱祁鎮的意願。其目的就是不願意朱祁鎮回來,想要能借助瓦刺人之手殺掉朱祁鎮就更好了。

為什麼朱祁鈺不能親自殺掉朱祁鎮呢?因為這樣的話會動搖朱祁鈺的統治地位。要知道本身朱祁鈺皇位得來的就名不正言不順。他是在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孫太后和于謙等主戰派大臣擁立下繼位為帝的。也就是說朱祁鈺這個皇帝就是一個替代品。雖然他成為了皇帝,但本質上他的皇位得來不正。本身不服朱祁鈺的人就大有人在,他又怎麼敢做六親不認的事情呢?而且朱祁鎮還是他的哥哥,太上皇,先帝明宣宗親認的大明皇帝。朱祁鈺一個西貝貨殺掉朱祁鎮這個正派皇帝的話,那麼整個朝野都會大譁。到時候群情激憤之下,朱祁鈺的皇位還能不能坐穩就是一個難題了。

再有,朝堂之上依然終於朱祁鎮的臣子還有很多。歷史上朱祁鈺拒絕了瓦刺送還朱祁鎮時,受到了很多臣子的非議。後來朱祁鈺本來派遣了李實、楊善出使瓦剌想要先打探一下虛實,但楊善卻自作主張迎回了朱祁鎮。朱祁鈺無奈只能接受事實。但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朱祁鎮在朝臣門心中的地位還是很高的。否則楊善也不會陽奉陰違,違背朱祁鈺的命令私自救回朱祁鎮。經過這件事,朱祁鈺對於朱祁鎮更加的忌憚。但他也只能嚴密監視朱祁鎮,卻不敢殺掉朱祁鎮。畢竟殺掉朱祁鎮就意味著他自己可能丟失皇位。

更關鍵的是,有兩個重要人物絕對不會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這兩個重要人物就是推朱祁鈺上位的孫太后和于謙。孫太后出於對大明江山考慮,所以他放棄了自己的親兒子朱祁鎮,推朱祁鈺上位。但她絕對不允許朱祁鈺殺害他的兒子。而孫太后在朝廷上地位又非常超然,所以孫太后十分的舉足輕重。朱祁鈺不敢不尊重他的意見。而於謙雖然明確表示即使朱祁鎮回來也不會威脅到他的皇位。並且絕對支持朱祁鈺。但他也絕對不會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畢竟是他于謙一手廢掉的朱祁鎮,推上的朱祁鈺。他對朱祁鎮是有愧的。所以他絕對不允許朱祁鈺殺掉朱祁鎮。而於謙地位又非常之高。朱祁鈺也不敢輕易得罪他。所以可以肯定朱祁鈺殺不了朱祁鎮。

最後,朱祁鈺悲慘結局實際上怨不得別人。因為朱祁鈺病重修養之際,很多臣子就擔心朱祁鈺一命嗚呼。而朱祁鈺之前所立的太子早夭,朱祁鈺又沒用其他後嗣。所以一旦朱祁鈺去世,那麼大明皇位歸屬就成了一個謎。朱祁鈺一旦去世,那麼朱祁鎮就很有可能會復位。所以很多臣子在朱祁鈺病重並且沒有子嗣的情況決定搶先擁立朱祁鎮復位,爭取立一功。所以石亨、曹吉祥、張軏、楊善、許彬、徐有貞等人開始策劃了擁立朱祁鎮復位的行動。也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奪門之變,也叫南宮復辟。所以說,朱祁鈺悲慘結局在很大程度上還是因為自身的問題所導致的結果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七色海棠


朱祁鎮回來後就註定他安全了。因為當時朱祁鈺並不敢殺他,最少不敢正大光明的殺他。

首先看朱祁鎮與朱祁鈺的地位,二人雖然都是宣宗皇帝的兒子但二人出身差別很大,朱祁鎮宣宗嫡長子,在講究宗法的明朝朱祁鎮的地位遠高於庶出的朱祁鈺。可以參考,朱棣時代雖然他十分疼惜朱高煦但最終不得不立長子朱高熾為太子,還有萬曆皇帝為了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為太子,就因為不是長子,滿朝大臣和萬曆頂了二三十年,可想長子,特別是嫡長子的地位有多高。

當時朱祁鎮有兒子朱見深被立為太子,如果朱祁鈺殺朱祁鎮那他也得殺了朱見深。朱祁鎮是他的兄,朱見深是他的侄子,如果都被他給殺了,那一定會召來天下人的憤恨,被定義為桀紂一樣的暴君。別忘了當時朱祁鎮的生母,錢太后還在,只要朱祁鈺敢殺朱祁鎮父子,錢太后一定會支持朝臣推翻朱祁鈺,那朱祁鈺將更慘。

總之朱祁鈺是不能殺朱祁鎮的,朱祁鈺唯一的方法就是先把朱祁鎮供著,朱見深也別碰,養好自己的身體,重用賢臣,等個二十年,建立令天下人信服的功勳後,再來個明朝版的斧聲燭影。當然在這二十年裡,朱祁鈺要非常英明,既要限制好朱祁鎮、朱見深的政治勢力,更要注意身邊投機小人。這一切的確比較難。





滄海一粟7528


景泰八年正月十七,當滿朝文武趕到午門等候升朝之時,卻等到了皇帝易位,太上皇朱祁鎮復辟登基的消息,看著底下疑懼重重的百官, 明英宗朱祁鎮只是淡淡地說了句:“郕王身體已經好些了,已經可以喝些稀粥。”

一句話,便已經重新定義了君臣,惶恐的人們只顧得上朝拜新君,誰還來得及關心郕王朱祁鈺真正的身體情況, 而就是這位身體漸漸好轉的先皇,卻在遷入西內不久,便神秘暴死離世,年僅三十歲。

在數本史書記錄當中都有朱祁鈺被殺的記錄,甚至還精確到了人名。

是月十有九日,郕王病已愈,太監蔣安希旨以帛扼殺王,報郕王薨。

一代帝王死於宦官之手,讓人不禁唏噓長嘆,不少人曾說,朱祁鈺還是手不夠狠,當初他若是狠狠心,將哥哥除掉,哪有後來的身死閹人之手的厄運,那麼朱祁鈺起過殺兄念頭嗎?又為何下不了這個決心呢?

我想,朱祁鈺內心或許湧現過這個念頭的,但這個念頭很快便被其否定了,因為不現實。

一、 兄弟手足

如果沒有土木堡慘敗,朱祁鈺和朱祁鎮這兩位兄弟或許會成為兄友弟恭的典範,明宣宗的孩子不多,而這兩位年齡相仿的孩子,在父親去世之後,才相遇在了一起,血緣親情是兩人最初交往的紐帶,這種關係在古代也是一個最可靠的紐帶。

而兩人的關係,可以從朱祁鎮出征瓦剌時就可以看出,當時留在朝中監國的,朱祁鎮安排的就是自己的弟弟朱祁鈺,如果不是絕對信任,其不可能這麼安排。

然而權力的誘惑是無情的,土木堡之變後,皇帝被俘,朝廷之勢鉅變,太子年幼之時,朱祁鈺這位監國最終登上了權力的巔峰,本來終身無皇帝命的朱祁鈺,嚐到了那種唯我獨尊的滋味之後,自此便再也難以割捨了。

自古以來為了君權父子反目、手足相殘數不勝數,因此,朱祁鈺也不可能大度到將皇位拱手相讓,已經到手的,不可能再送回,但朱祁鈺剛開始是應該沒有想過殺死朱祁鎮的。

因為,全天下都在盯著自己呢,本來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瓦剌人不放朱祁鎮,兄弟兩人老死不相見,省得尷尬,這樣的結果最好,但那個不長眼的楊善竟然把哥哥給接回來了,太上皇這個塊兒燙手芋頭,可不好接。

兩人年齡都不大,哥哥猝死的原因比較勉強,如果太上皇在自己治下時期駕崩了,自己這個弒兄的嫌疑,是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的,而如今的太子還是朱祁鎮的兒子,太后還是朱祁鎮的親孃,自己這個夾心餅,雖說是皇帝,真殺了朱祁鎮,內朝恐怕會立時動盪。

即便自己穩住了內廷,那麼朝臣們呢?有幾個跟自己一條心?

二、 大臣們的擁護

景泰帝一朝,其實很多臣子還是對太上皇有感情的。

從使臣楊善的作為就能看出,朝廷臣子們的心意,作為一個執政十多年的皇帝,朝廷上下勳貴臣子們,哪個沒有受到皇帝的提拔和恩澤,而且土木堡之役,雖說大家認為王振是首惡,但也是為了找一個戰敗的替罪羊罷了。

因為除了親征,沒有人否認明英宗的出征策略,在當時瓦剌連續犯邊、邊境危急的情況之下,出兵不僅是明英宗的想法,其實也是整個朝廷的意志,即便是失敗了,明英宗也是為了大明朝而被俘的,從同情心、愧疚感上來講,先前明英宗一朝的臣子們,從內心來講,很難接受先帝被弒的結局。

臣子們不行,那能不能合法合理地保證自己的皇位呢?廢掉朱見深,另立朱見濟是一個道德上虧欠,但法理上能夠讓人接受的措施。

畢竟肥水沒有流到外人田裡。

三、 兒子暴死的背後黑手

當了三年皇太子的朱見深被叔叔給廢了,朱祁鈺以為這樣就可以斷了自己哥哥的念想,而自己也能自此高枕無憂了。

然而第二年,他這個計劃就泡湯了,因為自己唯一的兒子,太子朱見濟夭折了,史書上沒有說這個小孩兒是如何掛的,但這麼匆匆地暴死,讓人很難不產生懷疑,到底是誰幹的。

從後來朱祁鈺被勒死,可以想象,在整個後宮之內,應該還有一股效忠太上皇朱祁鎮、皇太后孫氏的力量,那就是宮宦。

自明宣宗時期,宦官便被刻意地進行文化素質培養,而忠君愛主則成為了必修課程,皇太后還在,太上皇意外失位,眼前這個皇帝,得位出於僥倖,竟然冒天下大不韙,廢掉了先前約定好的皇太子,這種悖逆的行為,讓一些同情太上皇的內宮宮宦們開始了一系列的行動。

這些行動或許有太上皇、皇太后的默許,從後面發生的“金刀案”來看,太上皇與宮內宦官之間,互動還真不少,而這些宦官中也不乏忠義的死士之輩。

而朱祁鈺就是生活在這種環境之下的,感覺有點恐怖呀。

四、 自己或許還有機會

雖然死了兒子,但朱祁鈺還是沒有下定殺太上皇的心,因為朱祁鎮被自己隔離在南宮,朱見深被自己廢了,如今自己還是大明朝的掌權人,兒子沒有了,還可以生,因此景泰帝雖然悲痛,但沒有絕望。

他開始大規模召入秀女,想再生下一個皇位繼承人,而非常詭異的是,即便景泰帝付出了所有精力,卻依然沒有一兒半女誕下,要知道,當時的他還正值生育力比較強的年紀,又有生育史,哪裡出了問題?後世有人指出,當時負責召入秀女的內宮人員,召入了很多常年服食涼藥的妓女,這些嫵媚動人,卻不孕不育的女人,才最終讓景泰帝功虧一簣,有人故意不讓他生。

縱情的景泰帝身體最終每況愈下,也為兄長朱祁鎮復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可以看出,景泰帝雖然是皇帝,但在其執政期間,太上皇、皇太后、臣子、內宮的各個勢力都掣肘著景泰帝的影響力,使得其最終根本不可能將那個弒兄的想法付諸現實。


青史如煙


首先朱祁鈺根本就沒有理由去殺他哥哥,其次殺了他哥哥下場可能會更慘。

為何不能殺其兄?

朱祁鈺能登上皇位,純屬意外,當初朱祁鎮要是不聽從奸宦王振的話御駕親征,也就不會有後面的土木堡之變,那朱祁鈺根本就沒有坐上皇位的機會,其實朱祁鈺一開始對皇位也是拒絕的,但朱祁鈺坐上皇位後,就捨不得放權了。當年,瓦剌首領也先覺得朱祁鎮沒啥可利用價值,便想將朱祁鎮放回大明,藉此求和。但朱祁鈺卻不大願意,當時大臣們也是建議他迎回朱祁鎮,他很是不高興。後來還是出使瓦剌的楊善隨機應變將朱祁鎮接了回來,既然已經接了回來,朱祁鈺也只能接受這個現實,但卻把朱祁鎮軟禁在了南宮之中。那為何朱祁鈺只將其軟禁,而不殺他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名不正言不順,作為曾經的皇帝,朱祁鎮雖然對土木堡之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卻不能以此為罪名,更何況朝中還有一批忠於他的大臣,擅殺朱祁鎮必會招制更大的禍端。

如果殺了,下場會有多慘?

朱祁鎮現在雖不上皇帝,但他曾經是皇帝,並且是名正言順的皇帝,說句不好聽的朱祁鈺現在坐的皇位是他哥哥的。因而,對於部分有野心的人來說,朱祁鎮便是很有利用價值的,奪門之變便是最好的佐證。更何況還有一批仍忠心於朱祁鎮的大臣,若殺朱祁鎮,必會引起內部動盪,有人可能會趁機擁立其他人比如英宗的兒子為帝。不管此次內鬥的結果如何,朱祁鈺都要為此事負責,進而成為大明的罪人。對於古人來說,惡名是最可怕的。而就朱祁鈺當年的易儲風波來看,其實大臣們內心深處並不堅定支持他,這也是朱祁鎮後來奪門之變能順利成功而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原因。況且朱祁鈺若殺了朱祁鎮,必是不正義的一方,估計大部分大臣都不會支持他,他的下場也就可想而知。


混沌聊史


明代宗朱祁鈺不是唐太宗李世民,朱祁鈺下不了這樣的狠心,如果朱祁鈺殺掉大哥明英宗朱祁鎮,必須要像李世民那樣,還要斬草除根殺害朱祁鎮的全部兒子,甚至要殺死朱祁鎮的名義上的生母孫太后,這樣喪心病狂的事情,除了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李世民,心慈手軟的朱祁鈺絕對做不出來。

如果朱祁鈺能像李世民這樣心狠手辣,他的結局絕對會好很多,不會年僅29歲就被朱祁鎮派太監蔣安活活勒死。反而可以有更多治國安邦的作為,成為中興明朝的一代明君。

當然,按照朱祁鈺心慈手軟的性格,他很難學習李世民把大哥朱祁鎮一家斬草除根。朱祁鈺更好的榜樣就是學習宋高宗趙構。

趙構為了登上皇帝的寶座,在手握百萬勤王大軍的情況下對父親宋徽宗大哥宋欽宗以及母親妻子女兒等見死不救。

在登上皇帝寶座以後,趙構更是堅決不讓宋徽宗宋欽宗回國,哪怕對金朝屈辱投降犧牲國家利益也在所不惜。

趙構做得非常絕情,哪怕大哥宋欽宗死後,對自己已經不構成威脅,趙構仍然不讓宋欽宗的屍體回國。

而朱祁鈺面臨的情況比趙構好的多,朱祁鈺用不著對瓦剌屈辱求和,他只要冷酷一點,拒絕與瓦剌談判,更不要幾次派使臣去要求瓦剌放朱祁鎮回國即可。

可惜朱祁鈺不僅做不到李世民那樣心狠手辣,甚至像趙構那樣冷漠無情都做不到,朱祁鈺自投羅網幾次派使臣去瓦剌,終於接回了朱祁鎮這個威脅自己皇位的定時炸彈,更空前絕後地把哥哥尊為太上皇,可謂作繭自縛。


至於朱祁鈺在朱祁鎮回國以後把他軟禁在南宮,斷絕其與外界的聯繫,以及廢朱祁鎮的兒子立自己兒子為皇太子的行為,更是讓越來越多的臣民同情朱祁鎮,使自己失去了人心,最終導致奪門之變的發生,朱祁鈺也被朱祁鎮派太監殺害。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朱祁鈺不派使臣去接朱祁鎮 ,讓朱祁鎮在瓦剌自生自滅,哪裡來這麼多麻煩,而且最終導致自己的毀滅。


厚德載物49847


《大明風華》中,朱祁鈺是被複闢後的朱祁鎮捂死的。真實的歷史中沒有說朱祁鈺的死因,只說“郕王薨”,但種種跡象表明,他的死和朱祁鎮脫不開干係。

(《大明風華》中的朱祁鈺)

死亡只是其一,身後之名也沒有保住。朱祁鎮對他極為痛恨,指責他“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穢德彰聞,神人共憤”,廢其帝位,賜惡諡為“戾”,稱“郕戾王”,以親王之禮下葬於北京西山。這讓他成為明朝遷都北京之後,唯一一個沒有被葬入帝王陵寢的明朝皇帝。

朱見深繼位後,迫於壓力恢復朱祁鈺的帝號,給了他5個字的諡號“恭仁康定景皇帝”,但明帝通常有17個字的諡號。並且沒有廟號,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才為他增諡號到17個字,並上廟號代宗。

“代”這個字,說明了朱祁鈺在後世明帝心中的地位,他只是個暫時代理朝政的替代品而已。很悲催。

毫無疑問,如果朱祁鈺殺了朱祁鎮,他的下場不會這麼慘。

(《大明風華》中的朱祁鈺)

朱祁鎮一死,隱藏的忠於太上皇的大臣們別無選擇,只能忠於朱祁鈺;如果想再保險一點,那麼他還應該弄死朱祁鎮之子朱見深,處於深宮的孫太后不是問題,是死是活都影響不了大局,軟禁就行。

雖然肯定會有大臣質疑朱祁鎮的死因,但事實既成,他們又能如何?難道還能制裁現任皇帝?不可能的。最多就是留在史書上的名聲不太光彩而已。

例如朱祁鎮,重新登基後很快弄死了朱祁鈺,難道朝中沒有一位大臣懷疑此事嗎?當然有,但沒有任何人站出來為他抱屈;是他皇帝當得太失敗,沒有一個忠臣嗎?也不是。

大臣們甚至不是怕了朱祁鎮,只是因為那樣做沒有意義。朱祁鎮是先帝之子,本來就是皇帝,朱祁鈺已死,又無後代,就算證明了他死於朱祁鎮之手,也不可能讓現任皇帝付出代價。

(《大明風華》中重新登基的朱祁鎮)

反過來說,這種推論同樣適合於朱祁鈺。如果他囚禁朱祁鎮時下了殺手,大臣們心中肚明也不會過份糾結於此事,因為朱祁鎮犯下大錯,是大明的有罪之君,而他朱祁鈺也是先帝之子,同樣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且在關鍵時刻力挽狂瀾穩住了局勢,兩相比較,大臣們肯定寧願選擇他。

但朱祁鈺就是下不了這個決心。不過,他不殺朱祁鎮可不是因為不夠狠,要真對朱祁鎮存有兄弟之情,他就不會將朱祁鎮關在南宮七年。

不殺是因為顧慮太多,擔心這個擔心那個,對自己沒有信心。

要是殺了朱祁鎮,孫太后會不會下詔廢他的皇帝位?大臣們會不會認為他過於殘暴,從而擁立朱見深或別的藩王?再殺朱見深,會不會激怒朝臣?不殺朱見深,他長大後會不會為父報仇?

(《大明風華》中的朱祁鈺)

這些都是朱祁鈺擔心的問題,可實際上他根本用不著擔心,他高估了朱祁鎮的重要性。其實只要朱祁鎮一死,以上都是小問題,他有很多種解決的辦法,哪怕一直生不出兒子,也可以過繼旁支,照樣保得住生前身後名。

為什麼朱祁鎮敢殺朱祁鈺,而朱祁鈺不敢殺朱祁鎮?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朱祁鎮從小受帝王教育長大,深諳帝王心術,哪怕一時放飛了自我,基本的帝王素質還在;而朱祁鈺是庶子,沒有接受過相關教育,本身不太自信,看問題也沒那麼透徹。

(《大明風華》中的朱祁鈺)

總之,如果朱祁鈺殺了朱祁鎮,也許還會遇到很多問題,但綜合來講比不殺朱祁鎮有利得多,他的下場也不會那麼慘。他的優柔寡斷,害了他自己。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景泰八年,朱祁鈺病重,在徐有貞曹吉祥等的擁護下,朱祁鎮成功復位,史稱奪門之變,在消息傳來時,不知道朱祁鈺是什麼感覺。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直到此刻,他還是把朱祁鎮當哥哥的,因為他始終都做不到斬草除根,因為那是他唯一的哥哥,從小一起長大的,即使內心深處,他一直忐忑不安,覺得他是他皇位莫大的威脅,即使現在自己已經病重再不下手可能就來不及了。可是,他不知道的是,朱祁鎮卻已經不把他當弟弟了,土木堡之變兵敗被俘的經歷,在南宮幽禁八年的生活,已經使他充滿了恨意,對他已經毫無兄弟之情,把自己只看成了是搶奪了他皇位的仇人,所以在復位成功後,他迎來的是被廢帝號,貶回郕王,遷到南宮直到一個月後被太監勒死的命運。

其實,他應該早做決斷的,如果他之前狠下心來,把朱祁鎮殺了,那麼等他死後,大臣能做的無非有兩個選擇,讓朱見深靈前繼位,或者迎立外藩。而這兩個選擇任何一個都要好過讓對他充滿恨意的朱祁鎮重新奪得皇位要好的多。

讓朱見深靈前繼位,等於朱見深的皇位是從他這繼承下來的,要認他為先帝,而且朱見深那時還不到十歲,不能主政,于謙那時是百官之首,所有政事必定還是聽於謙的,鑑於他和于謙的關係,于謙肯定不會做出什麼對他不好的事來,再加上朱見深本性柔弱,也做不出狠絕的事來,這個可以從朱祁鈺後來皇帝的身份就是在他手中恢復的可以看出。

又或者迎立外藩,站在中立的立場,不摻雜他們他們兄弟的恩怨,任何一位有見識的人都會覺得朱祁鈺當初是力挽狂瀾,拯救了大明的江山社稷,是有功於大明王朝的人,何況又是從他手中繼承皇位,估計只會感恩戴德吧,至少不會恨之入骨吧,也不會不利於他。

可惜的是,他沒有做,結果被徐有貞曹吉祥這些人,鑽了空子,結果自己悲劇了,明明可以算得上是一箇中興之主的,卻連十三陵都沒進去,相比之下覺得慈禧老佛爺真是太英明瞭,無論如何也要光緒帝死在自己前面,也許就是怕自己死後如果光緒帝還在,重新掌權之後會對自己反攻倒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