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馬來西亞總理辭職:中國建企在馬來西亞的項目會不會生變?

馬來西亞總理辭職:中國建企在馬來西亞的項目會不會生變?

據法新社消息稱,近日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已向該國最高元首遞交辭呈。消息一出,猶如向平靜的湖面投下了一塊巨石,瞬間激起了軒然大波”。因為一個國家的政局波動,直接影響他國企業在該國的投資。


那麼同樣的,中國建企在馬來西亞的工程會不會再起漣漪?特別是中國建企在馬來西亞的一些重點/焦點工程,可以說是牽動著企業及眾人的心。因為中國建企在馬來西亞的項目多,投資額大。如:隆新高鐵約1000億人民幣、皇京港約800億人民幣、巴貢水電站、關丹港、東海岸鐵路、大馬城項目等等。


相關閱讀鏈接:

《94歲馬哈蒂爾砍價351億,中國交建減工程量沉著應對:馬東鐵路起死回生!》

《2300億!停工2年的馬來西亞大馬城項目塵埃落定,中國中鐵失而復得!》


- 東海岸鐵路的波瀾往事 -


其實,能夠引起大家關注的焦點,並不是馬哈蒂爾的辭職,而是誰將會是其繼任者,這個是關鍵。因為在馬哈蒂爾手裡,中國建企已經妥善的處理了當前的所有項目可能涉及的變局。而現在馬哈蒂爾要辭職,那麼最大的變數就是其繼任者的執政理念,以及繼任者對前任執政理念及策略的認可度。為什麼這樣說?


據消息人士透露,馬哈蒂爾上任時曾承諾,兩年後他將把權力移交給馬來西亞前副首相安瓦爾,由他接任總理一職。而這個安瓦爾好像執政理念與馬哈蒂爾頗有不同,這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


其中原因不細說,大家都懂。遠的不談,就談近的。


東海岸鐵路所遭遇的波折,就是馬來西亞政局發生重大變化的副產品之一。東海岸鐵路項目原本是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任內力推的重大基建工程,項目在2017年8月初開工。


2018年5月,納吉布卸任,馬哈蒂爾執政後,新政府7月便宣佈東海岸鐵路項目的實際成本過高,該國財政難以負擔。因此,馬來西亞財政部於2018年7月3日宣佈該項目暫停施工,以尋求和中方企業重新協商。


不過,中國交建沉著應對,最終雙方於2019年4月達成了協議。詳情見:《94歲馬哈蒂爾砍價351億,中國交建減工程量沉著應對:馬東鐵路起死回生!》


在2019年7月25日,雙方正式重啟“東海岸鐵路工程”。馬來西亞鐵路銜接公司和中交建成立的聯合體將成為承建方,各自持股50%,各自承擔50%的費用。馬方也將這條640公里長的鐵路定位為國家級基建設施,並有望成為東南亞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最終與雲南的鐵路相接。一波三折之後,終於落地。

過程的種種波瀾,令結果更加彌足珍貴。


- 前車之鑑要牢記 -


東海岸鐵路項目的波折之路,就是中國建企在外工程承包路上的一個縮影。同時這也是典型的他國政府違約,馬來西亞鐵路項目不是第一個,也肯定不是最後一個遭遇政府違約的項目。除了東海岸鐵路,回顧過去,我們經歷了太多,因他國政府違約,導致項目被迫中止/終止。咱們來回顧下:


1

緬甸密松電站項目

2009年3月,中緬兩國政府簽署《關於合作開發緬甸水電資源的框架協議》,該水電站是中緬兩國政府簽署的伊洛瓦底江上游水電開發項目中最大的一座電站。總投資超35億美元,2009年12月動工。


然而,2011年9月30日,緬甸總統吳登盛卻突然以“人民意願”為由,單方面宣佈暫停密松水電項目。由於項目暫停,導致中方損失慘重。據悉我方企業前期已經投入約70多億元人民幣。而停工後,投入資金的財務成本和人員維護費每年就達3億元。同時,投資商還面臨供應商、施工單位等有關合同方鉅額違約索賠。


2

墨西哥高鐵項目

2014年8月15日,墨西哥交通部發布招標公告,擬建設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速鐵路項目。來自世界各地包括中國在內的16家公司參與競標。由於時間倉促,最後只有中資企業與墨當地企業組成的聯合體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了標書,成為本項目的唯一投標人。然而,距離公佈中標結果不到4天,也就是11月7日,墨西哥總統宣佈,撤銷中標結果,並決定重啟招標程序。


然而,項目最後是這樣沒的:


2015年1月14日,墨西哥交通部宣佈重啟該高鐵項目招標,到2015年1月23日,已經確認有包括中方在內的5家企業參與競標。

1月28日,墨交通部以收集更多外界建議以完善招標信息為由,宣佈推遲原定於1月29日發佈的高鐵項目招標正式信息。

1月30日,墨西哥財政和公共信貸部又有了新的理由,由於國際油價低迷、美國利率看漲,墨西哥財政和公共信貸部將調整聯邦公共管理支出,在投資方面,將減少約181億比索的投資項目,其中包括無限期暫停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羅高速鐵路項目等。


到最後就沒有然後了,中資企業由於前期準備工作投入巨大,共有200多人參與標書的準備工作,據統計累計支出數百萬美元,結果就這樣打了水漂。而如果按照第一次中方中標的來履約,

那麼這將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承建、完全採用中國標準的首條高鐵。


3

斯里蘭卡港口城項目

港口城項目位於斯里蘭卡首都科倫坡,是由中資企業投資的一項大型填海造地土地綜合一級開發項目,也是“一帶一路”建設重點項目。該項目於2014年9月正式動工,一期投資約14億美元。


2016年,新一任總統西里塞納上任,隨即便在外交政策上聲稱,要改變前政府的相關政策,而這其中就包括已經開工的港口城項目。於是該項目被叫停,理由是該項目缺少相關審批手續、環評需要重新評估等。同樣的,項目叫停給中資企業帶來了每天約40萬美元的損失。於是,中方根據協議提出了相應的索賠。


直至2017年初,斯政府宣佈,與中資企業達成協議,此前協議中給予的永久使用權的20公頃土地,改為租賃期99年。中資企業放棄因項目停工對斯政府的索賠,斯政府另外劃撥2公頃土地給中國公司,作為補償。2019年12月8日,中國和斯里蘭卡合作開發建設的科倫坡港口城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該城正式成為斯永久土地。


篇幅有限,不多舉例了...


- 更要有未雨綢繆之心 -


上面的幾個例子,是中資企業遭遇他國政府違約的幾個典型案例。而在之前的文章中談過,他國政治因素是導致項目變局的最主要的一個變數。而頻繁遭遇政府違約風險,也就成為了中資企業的魔咒。因為政府違約風險一旦發生,企業作為外國債權人,由於政治地位不對等,很難通過法律等途徑獲得合理的賠償。特別是在一些PPP項目上,由於時間週期長,且涉及到特許經營,中間的變數可能性就更大。


雖然政府違約風險識別難度大,風險管控不易,但這並不意味著企業在政府違約事件面前就束手無策。比如企業可以通過做好項目前期投資經營風險分析、分析東道國營商環境、完善合同條約、項目進程中加強與當地政府的溝通、購買政府違約保險等手段來使損失減少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