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60顆衛星成功入軌,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

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60顆衛星成功入軌,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

圖為可回收火箭落入大海

最近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一枚火箭搭載著60顆衛星成功入軌,美國本以為任務已經圓滿成功了,但沒想的是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隨後一場16年慘劇就再度上演,負責發射這批衛星的四手火箭首次海上回收失敗,火箭著陸後跌入水中,6000萬瞬間打了水漂,讓美國很是沮喪。

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60顆衛星成功入軌,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

圖為獵鷹運載火箭

這次發射衛星採用的是美國SpaceX公司研發的獵鷹9號重型運載火箭,這款火箭最大的亮點在於可回收技術,火箭的可回收技術是當今航天強國都在力爭掌握的先進技術,只要運載火箭能夠重複使用,那麼將會節省一筆不菲的運載火箭生產成本,只需要支付燃料費用和維護費用,就可以從新發射升空。

有消息稱,美國獵鷹9號運載火箭的初次發射成本為6000萬美元,這其中涵蓋火箭本身的造價,而重複使用的情況下,發射成本不到100萬美元,目前美國這家航空公司已經成功進行了49次火箭的第一級回收,因此在火箭回收技術方面,美國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60顆衛星成功入軌,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

圖為獵鷹運載火箭

但是這次美國的獵鷹火箭因為降落環節出現問題,火箭重心未能有效控制住火箭的平衡,因此火箭一頭墜入大海中,而這種先進的航天火箭內部有很多管線設備,遭到大量進水後,這枚火箭要進行一次全面的故障排查和相關管線故障更換,才能從新升空,因此如果維修可行的情況下,那麼也要花費一筆不小的開銷。

雖然遭遇了一次失敗,但SpaceX公司已經進行過大量成功的火箭回收案例,而其它國家目前也在初步掌握或者即將掌握這一火箭可回收技術,一旦將來的所有航天火箭都採用可回收技術,那麼對於人類探索太空將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人類不會在因為高昂的造價而步入太空探索的侷限性。

美本土傳出一聲巨響,60顆衛星成功入軌,指揮室只高興了15分鐘?

圖為獵鷹運載火箭第一級

總而言之,目前為止人類在太空中取得的成就受到了資金影響,每一次發射火箭都是一筆不菲的開銷,只要火箭能夠重複利用,節省了發射成本,那麼建造科幻電影中的太空空間站,也並非沒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