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农村出现老龄化,以后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该何去何从?

山村宝妈小毋


随着农村老龄化加剧,以后生活在农村的年轻人何去何从,将面临两难的选择。

生在农村,根就在农村,尽管不少农村年轻人不愿意一辈子生活在农村,在城市买房安家,但带不走一寸土地和乡情。年轻时无所谓,等上了年龄就会觉得人是故乡亲,水是故乡清。

农村和城市总有差距存在,农村的年轻人现在已不知道春种秋收,不事稼穑的他们虽然生在农村,心却离农村越来越远。

城市是农村年轻人的向往之地,有他们的梦想和希望,他们以为走进了城市,洗去身上的泥土,就能融入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群体中。其实他们也知道,这里并不是他们的家,总有一天还得叶落归棍。

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却找不到工作,家乡容不下灵魂,他乡安置不了肉身,这就是农村年轻人面临的问题。

想开即放开。农村年轻人还是要守住根,抓住魂,脚踏实地。好高鹜远,不切实际,难免要走弯路,头碰壁。


夏夜听蝉鸣


作为一个城镇户口从小生活中城市中的新农民我来谈谈我的亲身经历

我出生在城市,结婚嫁到另外一个城市,做了十几年化妆师的我现在在老公老家的山上务农,在这之前我韭菜麦苗都分不清楚,我做农民不好说非常成功收入真的不比以前开店来的少,现在国家大力扶持农业,不懂技术不用怕,政府农业部门每年都有专家来培训,资金不充足不用怕,政府有补贴,农药化肥政府还有补贴,我们怕什么呢,有政府这么强大的后盾来支持着,怕销售

我种植的是突尼斯软籽石榴,往年软籽石榴供不应求,价格非常高,收购价能达到8块钱每斤,今年四块钱每斤或者更低,而且收购的贩子来的也少了,很多农民囤货不出,坐等高价,每娄里边有一个生虫的石榴不出一周能感染半娄,细菌感染的传染更厉害,高价没等到反而坏了一半,在加上水分蒸发最后不赚钱不说可能人工费都顾不住。山上经常有传言谁家的石榴一箱9个果少一百二都不卖,谁家的孩子有本事在网上一百六一箱卖的,不但卖完了今年的明年的都定出去四百箱了等等……就是这些流言害了老农民,他们信息不对等,人傻钱多的真的少了啊,我主张网络销售平民化,价格亲民,品控严谨,售后及时,走量不走价,我卖的时候他们羡慕,都说还得年轻人啊,可惜孩子不在家,我卖完自己的帮助他们买了一段时间,后来我病倒了,直到现在很多老人还在路边摆摊。

无论什么东西只要供大于求价格必定下跌,树一年年长大,产量越来越多如果一味追求高价只能走向不归路,老农民的经历导致眼界窄看不到量只看到价,年轻一辈相对头脑灵活一些,呆在农村吧,广阔的土地大有可为,把眼光放长远,农产品销售和深加工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农村产业需要年轻人




小白兔的瑞妈妈


我是农村人,我们村现在在村里的都是老人,或者中年妇女在家看孙子孙女,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一年除了摘花椒季节回去住几天看望老人孩子,在就等每年春节了,有的在县城买房孩子上学,也不回村里了,村里几乎都是老龄化………


江氏娃


要看以后农业发展会不会集中规划,像国外农场似的,把种地当成一种职业,

当然也可以选择自主创业。有几下几种

1、农村红白事酒席

结婚或者丧事都会去饭店吃饭,但是还是有大多数农村都是在自己家做,只要村里有需要的都可以去,最起码没有房租的费用。

2、废品回收

这个利润比较可观,现在很多农村基本都没有废品收购站,农村毕竟不像城市每天都有收购破烂的,农村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收购站开了之后不需要在外面跑,现在农村不像以前了可能有些废品不舍得卖,现在农村环境好了老百姓也有钱了,很多农村老百姓仍破烂或者卖破烂都需要跑很远地方,废品收购站在农村开设,前景还是不错的。

3、农产品电商外卖

把当地农产品好好的考察,包装一下,通过电商平台往外销。这个做好了要比在外面打工赚的多,关键的发展空间比较大,还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4、种植养殖

种植,养殖是一个趋势,像养鸡鸭鹅,猪牛羊,或者特种养殖养鹿、养孔雀、养竹鼠等等这些都是有前景的行业,种植草药、地瓜、山药等如果配合上电商是再好不过了。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郭子在老家


【绝大多数农村年轻人的未来在城市】


农村老龄化背后是农村空心化,多数年轻劳动力离开了,绝大多数带走了孩子,农村也就失去了生气与活力。

说起乡村,舆论多把这里描述为干事创业的地方,诸如规模化种养、农家乐、民宿等,被人们寄予厚望。

我们丝毫不怀疑农村蕴藏的巨大机会,尤其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生态种养业,给知识技能型新型农民提供了农业圆梦机会。

然而,就像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孟德拉斯在《农民的终结》里预言的那样,“农民是即将消亡的群体。”英国汤姆·米勒在《中国十亿城民》里描述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人口流动背后的故事,预言“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人口预计将达到十亿”。加拿大道格·桑德斯在《落脚城市 最后的人类大迁移与我们的未来》里预言,“到了本世纪末,人类将成为一个完全生活在城市里的物种。”

一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农民进城的历史。不管你多么不舍乡村,绝大多数农村年轻人的未来在城市,这是城市化的必然趋势。世界正走在小国一国一城、大国一省一城的路上。

用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人口的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人多地少始终是农业的瓶颈。尤其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提高,人均耕地一亩多的中国,正在告别小农经济,已经容纳不了更多农民的农业创业梦,家庭农庄化也许是大势所趋。一个一两千人的村,现在只需要几十个大耕家,就能种完所有的田;将来如果采用组织化程度更高的公司化运作,几个新型农民就能包揽一个村的农业。

那些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如果不具备农业创业的知识技能,没有必要苦守乡村,他们担不起乡村振兴的责任。

倒是那些经受城市生活洗礼,能够打通农村产业化链条的经济能人,带着情怀返乡或下乡,可能利用好农村宝贵的经济资源,帮助农村和农民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新路。

因此,对于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劳动力来说,理性的抉择是,先选择进城务工经商,有了足够的积累后,再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财富储备回馈家乡回馈乡亲,助乡村振兴一臂之力。

2019-12-02


作家程明盛


广阔天地,农村年轻人的出路,还是大可有为的!

第一从不外出务工来说,在家里的话,可以做农业方面,不能像老一辈那样传统的方式去理解这个人三农。比如,养鸡,养鸭,不要抱着自己吃的心态去养,不考虑成本,多从市场经济去思考,完全是有利可图的;其次,可以种植水稻+水稻养鱼的模式,形成立体生态农业养殖,需要的成本也相对较少,风险小,并且国家对水稻种植还有400/亩的补贴,也可以在农村做包子流动车,每天早上,下午去学校门口卖,收入也是可观的,因为现在农村这方面的资源太少了,很多农村小卖部都不常见了。

第二从外出务工的角度来说。如果社交能力天生比较强的,可以选择销售行业,包括房地产,中介,保险等等,这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是非常具有改变自己一生的行业,这些完全就是靠业绩和实力获得尊重的,但这里面的水也很深;其次,如果想踏实,稳定的收入,可以学一项技能,这样走遍天下都不怕.,比如厨师行业,学会之后,最好去大城市,这样可以不断的学习,进步,只要一直踏实坚持,总会有出头的那一天,也可以回到家乡,做小本生意,也是很好的机会;还可以学汽修,目前汽修行业飞市场已经利润都是巨大的,你看看每年回家过年有多少车就知道了。

第三自我提升,经常学习。农村年轻人一般学历比较低,看事情的角度比较单一,所以进入社会后,还是要不断的去学习,多听听身边人的看法,把自己的专业能力打实,不要东想西想,三心二意,去尝试高风险的事,比如打牌,赌博(农村非常常见,可能一年赚的钱,过一个年全输光,然后第二年又出去),吃,喝,玩,乐尽量减少,对身边的朋友要多清楚的认识,好的朋友多交,品行不好的要及时离去,这样你就会走的更远。

总得来说,现在是最好的时代,不管出生如何,社会上机会大把,主要需要踏实,向上,坚持 ,总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每日晚饭


要回答这个问题,也就是今后的三农发展问题。目前的中国农村和发达国家相比,是很落后的,也出现了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的养老问题,空巢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撂荒地,粮食安全,环境污染等等。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需要改革才能发展。远的不说,就从建国以后说起,原来的私有化土地,变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集体所有,开始人多力量大,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深挖洞广积粮,解决了好多问题,但是到改革开放之前,近30年的时间,人们仍然是忍饥挨饿的过日子。

从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镇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化肥农药良种的使用,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工进城务工,增加了收入,到2000年前后,才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农民的吃饱问题。再经过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到2020年,实现全民不愁吃不愁穿。

党的十九大规划出了中国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到2050年,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实现美丽中国。还有30年的时间,通过实现乡村振兴,优先发展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集体土地“三权分置”,农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业,特色产业,智慧农业,智能化管理,农村电子商务,都需要农村的年轻人才。

一代又一代的农村年轻劳动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功不可没。改革开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进城务工,为城镇建设贡献巨大。现在,城镇发展要实行污染治理,去产能,有不少企业要破产,城镇就业职位会越来越少,农民工回乡创业势在必行。所以,以后在农村生活的年轻人,更应该主动投入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去。


但愿人长久1169


如今农村老龄化是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大的层面国家已在出台相关措施予以解决,至于我们年轻人我想从这几个方面来应对。

首先是转变观念,大多数农村人总觉得农村不如城市,甚至感觉农村人低城里人一等。这也的却存在,谁都知道,过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但是建设和发展好的大城市却没能给农村来的建设者一个好的“栖息之所”,以“农民工”、"乡下人"、“外来工”、“外来妹”等称呼,虽没有明说,但大多数城里人骨子里看不起农村人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农村人要学会转变观念,农村人不比城里人差,要以我是农村的而自豪。

其次尽量选择回农村创业就业,现在的农村发展速度是越来越快,创业的机会也很多,比如开农家乐,搞土特产种养殖,乡村民宿,家庭农场等,开动脑筋赚城里的钱,把城里人都吸引到农村来,让城里也开始羡慕农村生活。现在很多返乡的农村人已经在这方面赚到了第一桶金,尝到了甜头。

农村没什么不好,在我看来,农村许多方面是由于城市的,说到老龄化,不仅是农村面对的问题。作为农村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发挥好农村的独特优势,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潮中,把我们的家建设的更美好。





鄂东农村娃


其实要想农村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政府要大力支持,不管是农村创业还是回来继承父辈,本来我们这一代人就没受过苦,没干过农活,技术支持少不了,父辈有些就跟着儿子女儿去外地了,农村人越来越少,土地空地越来越多,以后土地全部荒废了,其实这是个大问题,政府要注重这方面,引进年轻人回乡创业,我就是一个回乡创业的人,现在干了4.5年了,总来说还好,干什么事都要坚持,坚持努力,总会有收获,为了农村的发展,有想法的年轻人还是回来创业吧!






晔晔生活录


农民种田不容易。辛辛苦苦忙一年,年底还是不剩钱。农村种田确实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种的一些农作物,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会怎么样,价格怎么样也不确定。一系列的问题就造成了农村的年轻人都出去到城里打工。现在的农村确实年轻人少,一过完年都出去打工了,剩下老人和孩子!这主要还是农村没有支柱产业,农民光靠种田,养殖根本解决不了孩子的教育问题。是独生子女的话,双方的老人年龄越来越大,还有一些养老问题。要是有个大病的就更困难了!再就是年轻人放不面子,觉得农村没发展。家乡观念也不太支持他们在农村发展,觉得不挣钱还没有出息!这个观念还是得转变,现在农村创业真的是大好时光!随着国家对农村的重视,农村也出现了很多反乡创业青年,他们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在回馈家乡,同时也带动就业,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同时,随着新媒体,新技术,新思想的传播,使农村不在是过去那个只靠一亩二分地的时代了农村产品进城更加便利快捷!我相信更多的年轻人回家农村将会是个趋势。随着各种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