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轉發-海陸空“組合拳”保物流促生產 “多式聯運”顯身手

新華社上海2月26日電(記者 賈遠琨)企業復工復產離不開物流保障,疫情之下,海陸空交通受到不同程度影響,近日,航運、航空企業和鐵路、公路運輸打出“組合拳”,發揮“多式聯運”的靈活性優勢,通過“陸改水”“陸改鐵”“陸水空接力”等方式,保障物流“動脈暢通”“支流通達”,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保障。

近日,LG運往莫斯科的貨物原本計劃由集裝箱卡車通過公路運輸至南京,通過中遠海運南京-莫斯科中歐班列運至俄羅斯,但受疫情影響,集裝箱卡車司機沒有及時迴流,導致貨物無法正常出貨。中遠海運集運上海分部改由鐵路運輸,將貨物運至南京。2月22日,首批LG“陸改鐵”貨物5個40尺集裝箱經鐵路運出,於2月26日搭乘中遠海運南京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出運。第二批2個40尺集裝箱已於2月25日自上海蘆潮港中心站發運,計劃由3月份的南京至莫斯科中歐班列出運。

產業鏈一環扣一環,哪一個中間環節遭遇物流“腸梗阻”都會影響整個生產線,供應商遍佈全球的汽車行業受影響尤為突出。長春一汽-大眾從德國進口的汽車生產零件自1月27日陸續抵達大連後,受省際拖車受阻影響,零件滯留在港口無法運出。通過“陸改鐵”運輸,4天內通過鐵路共計發運汽車零件850個標準箱,成功保證了企業的復工生產。

鐵路發揮覆蓋面廣優勢,在保障防疫物資運輸的同時,為企業復工復產助力。近期,鐵路上海貨運中心楊行貨場發運一批近300噸捲鋼,去往重慶、鄭州、海口、包頭、咸陽等地,這批貨物是寶鋼生產的精鋼製品,主要用於加工生產石油輸油管道、建築鋼材、汽車零配件等,這為當地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了重要原材料運輸保障。

水運相比於鐵路和空運週期長,但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破解了燃眉之急。2月13日,中林集團從歐洲進口的重箱在洋山港積壓,並且海上的貨物還在陸續抵達洋山港。中遠海運集運歐洲貿易區、泛亞公司以及上港集團等合作伙伴通力協作,採取“水水中轉+拖車”方案,應急調配泛亞航運支線船舶加掛洋山港碼頭,將積壓在洋山港的木材集裝箱改由水路運至太倉港,再從太倉港安排短駁拖車運抵木材加工廠,同時還通過降低裝卸費率等一系列“組合方案”避免了客戶物流成本的上升。

按時交付產品對於企業的生產秩序和信譽維護至關重要,空運在綜合物流系統中發揮了“急行軍”的作用,保障重要貨物的及時運輸。

2月25日,東航物流從上海浦東起飛至曼谷的航班載有汽車油尺導管2件,遮陽板6件,電氣中心盒1個,齒條式電動助力轉向總成100件,車輪轉速傳感器22件……汽車配件物資共計94噸,312件。

空運的快捷高效要有地面接駁的順暢“接力”才能夠實現。2月10日至17日,東航物流利用自有卡車運力和合作夥伴的公路運輸保障能力,順利開通寧波、杭州、長沙、西安、煙臺、蘇州、南京、北京、貴州等目的地的卡車“航班”,共運營卡車“航班”53班,運輸物資共計430噸,其中企業供應類貨物近40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