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學了王羲之的書法後還要學趙孟頫的嗎?

姚振博


你好,我是蘭石學書法,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大書法家,有“書聖”之稱,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他博採眾長,自成一家。他的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趙孟頫算是元代的大書法家、大畫家,他的字法度嚴謹,字體秀麗典雅,筆畫圓潤,行筆流利娟秀,他的行書更是和王羲之的書法是一脈相承。趙孟頫對《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下了很大功夫,他臨的《聖教序》不僅有王字的勁勢和韻致,更有他本人的圓潤和遒勁。他也是“二王”一派的代表人物,所以學了王羲之以後完全可以學趙孟頫。

下面圖片分別是懷仁集聖教序和趙孟頫臨聖教序






蘭石學書法


首先,王羲之和趙孟頫都是二王一路帖學的代表人物。趙孟頫更是這一學派的集大成者,如果想要在二王一路帖學方面有所造詣,這二人都是繞不繞不過去的,都是必須要深入學習的。但對於二人的學習存在一個先後順序,先學誰再學誰?

下面談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階段,本人認為可以從王羲之入手,但是好多人一開始就從王羲之的蘭亭序入手,我認為是不可取的。蘭亭序實際上是有很大難度的,我們剛開始入手,可以從王羲之的聖教序開始,一則聖教序是王羲之的書法的代表作,從王羲之真跡集字而成,不僅最能體現王羲之書法的原貌,而且是保存王字最多的碑帖。二則聖教序是碑刻,對王羲之很多複雜的用筆都進行了簡化,適合入門學習。

第二階段,再學習趙孟頫,可以先學他的行楷,比如《妙嚴寺碑》、《三門記》等等,然後再學他的行書,比如《趙孟頫臨王羲之聖教序》,可以和《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對比學習,更能事半功倍。然後再練一練趙孟頫行書《心經》,也可以和《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裡面的王羲之書心經對比學習。

第三階段,再返回去學習王羲之,這時候我們可以學王羲之的尺牘,還有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

這樣一個學習順序,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對王羲之和趙孟俯有一個更全面的對比和了解。


水墨蘭亭


如果學習王羲之又想學習趙孟頫,我給你的建議是:

第一、選擇字帖一定要找可靠的、中後期作品。比如小楷《汲黯傳》,除了中間有一部分是後人(文徵明)補的,其水平也明顯不如小楷《洛神賦》。行書《洛神賦》有多個版本,其中天津博物館的版本最為著名,但建議學習故宮博物館藏版本。

第二、選定字帖後一定要找高清版本學習。學習趙的一大原因就是其墨跡眾多,但是一定要找高清版本(甚至放大版),否則仍然很難領會其精妙的用筆。

第三,最好找到足夠好的老師來教你筆法。雖然有了足夠的墨跡,趙的筆法比唐人也較少變化而更多精熟,但仍然不是想當然就能寫得出來的。我在網上能夠看到的書法視頻中,幾乎沒有看到真正懂筆法的習趙者。

第四、學習趙孟頫書法對於筆、紙(還有墨)的要求很高,當然這一點是你學習到一定程度後才會感覺到的。

第五、對趙孟頫書法影響巨大的前代書法家和作品很多,其中王羲之的《集王聖教序》和陸柬之的《文賦》、晉唐人小楷應該仔細參考。

其實到了第五點,你就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的了。比如用從趙孟頫這裡學到的筆法去攻克《集王聖教序》









董澤柱書法


我的建議呢,是先學習趙孟頫,以因為趙體對於初學者比較容易上手。趙體楷書用筆沉穩,楷中還有行書筆意,而且章法分明,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平中寓險,點畫之間呼應十分緊密。趙孟頫集古今之大成,成就很高!趙體楷書既保留了唐楷的法度,又不拘泥於唐楷的一招一式,在楷書中經常有一些生動俊俏的行書筆法與結構,筆劃形態生動自然,趙體楷書被譽之為活的楷書;而趙體行書溫潤閒雅,輕盈流動;筆法精緻秀美充滿了書卷氣與富貴氣。再有趙孟頫的墨跡比較多,這是一個現代學書的比較好的一個選擇,體質呢,相對來說呢,目的就是說多是刻貼和模本,這樣對學習來說呢,都要下真跡一等!俗話說歐顏柳趙,在後世書家裡是成就最大的一個。無論書法實踐和書法理論都不下於前人。其“書法以用筆為上,而結字亦須用工。蓋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已成為千古名言。我覺得初學者還是先學找趙,有了小成之後,再上而學王羲之這樣也是由簡入難,更容易上手。不知道我說的對你有沒有幫助?





書法志


王羲之被後人尊為“書聖”。他吸取了前人的書法精華,獨創一家,擅長楷書、行書和草書,他的字端秀清新,“飄若浮雲,矯若驚龍”,楷、行、草三體已達登峰造極之境。

趙孟頫博採眾家之長。在他的書法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名家的書法特點,這些特點都能很好的出現在趙氏的作品之中。他的書法最大的特點就是形意結合,讓書法有了自己的意韻。

趙孟頫的書法於我們今人來說,是有很大意義的,非常適合書法愛好者打基礎的時候臨摹,對於瞭解王羲之的筆法是有啟發作用的,學習王羲之書法之前,可以參考學習一下趙孟頫的書法。

再就是學習趙孟頫的書法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他的書法作品大部分都是墨跡,還有很多作品都有真跡傳世,不僅可以看字帖學習,有時候還可以去博物館看到趙孟頫書法的本來面目,這對於學習趙孟頫的筆法是非常有幫助的。而王羲之的作品已經沒有一件真跡傳世了,他的書法作品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刻帖,就是被刻在了棗木板子上,然後拷貝下來的,有一部分失真是肯定的。另一部分則是後人的臨摹作品,但和真跡還是有差距的。





王巍然2020


王羲之和趙孟頫二人都是我國曆史上書法的代表人物。王羲之業書聖,趙孟頫是楷書四大家之一。又是行書集大成者,如果想要在二王一路帖學方面有所造詣,這二人都是必須要深入學習的。但對於二人的學習,可以從王羲之入手,好多人一開始就從王羲之的聖教序入手,因為聖教序是王羲之的書法的代表作,是懷仁幾十年從王羲之真跡集字而成,不僅最能體現王羲之書法的原貌,而且是保存王字最多的碑帖。學習王羲之的書法有了基礎之後基礎之後,我們再學習趙孟頫,可以先學他的行楷,比如《趙孟頫臨王羲之聖教序》,可以和《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對比學習,更能事半功倍。然後再練一練趙孟頫的行書《赤壁賦》,這樣我們就能循序漸進,逐漸把他們兩個人的書法,融會貫通。


韓進利


學了王羲之書法,可以接著學趙孟頫的書法。二者都是中和之美風格一路的。而且趙孟頫是王羲之的忠實粉絲,十分祟拜王羲之。在他的書法作品裡,有很多精髓來原於王羲之,繼承了較多風格因子。有王羲之書法的影子。

趙孟頫少年時,每天都要臨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而且定量寫5oo張紙。他一生都喜歡臨此帖,其57歲時的神筆之作《蘭亭序十三跋》就是意外得到《宋拓定武蘭亭》後,研究臨習一個月後所寫。

《吳興賦》是趙孟頫書法代表作之一。在此賦中他讚美家鄉富饒美麗。列數了歷代名人。

趙孟頫49歲時,正任江浙等處儒學提興,此時,思念故鄉的情懷由然而生。所以將二十歲時寫的文學作品創作成為書法作品。寫於絹上,遒勁秀逸。

《吳興賦》,手卷,絹本,縱25.8釐米。橫282.95釐米。原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1955年,經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協商,始入藏浙江省博物館至今。

(上圖書法作品《吳興賦》為趙孟頫所書。)


神韻軒書法


完全可以學,雖然趙孟頫行草學王羲之、王獻之,但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而且有自己的理論,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趙孟頫善於吸取他人的長處,因而在書法上獲得較大的成就。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只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通各體。“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布丁筆翰世界


我覺得這件事主要從以下兩點考慮:

一,王羲之和趙孟頫的書法特點上來思考。

王羲之的書法特點:

綜合歷代書評,王羲之的書體得之神功、千變萬化、自成一家、登峰造極的,就是楷書、行書和草書。楷、行、草三體,自漢魏以來,在逐步演變。演變的方向,是刪繁就簡,趨於快速實用。“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王羲之《蘭亭序》

趙孟頫書法特點:

第一,趙孟頫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外貌圓潤而筋骨內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

第二,筆圓架方,流動帶行。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趙孟頫《蘭亭序》

可見二者各有特點,如果想拓寬用筆、兼容幷蓄,學了王羲之可以學趙孟頫,二者並不衝突。

二,基於對書法的時代變遷。

書法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傳承變化的,有升級有豐富有演化,之於王趙二人的書體也是如此。通過書體可以瞭解一個時代的文化風貌,王羲之的魏晉風骨和趙孟頫的外圓內方,也是一樣的。對與我們加深書法甚至當時文化氣韻的瞭解,有一定的幫助,與此同時,對於學習書法提供更加深的底蘊。

我覺得學了王羲之再學趙孟頫是可以的,而且我覺得是應該的,博採眾家之長,自己才能進步!


吹風5882992297


我看不用再學趙孟頫的書法了。

我們知道,漢唐時期中國書法體系已經完成建立,書法藝術達到空前絕後的歷史高峰,書法以尚法求"工"為主要特點,而到了宋代,書法開始以一種“尚意抒情”的新面目逐漸演變,且漸行漸遠。

書法尚意,就是要求書家重書卷氣,重風格化,重意境表現,同時提倡書法創作中個性化和獨創性,一改二王書風,湧現出蘇軾、黃庭堅、米芾等一大批標新立異、學養超高的文豪書法家,帶給世人全新的審美意境。

宋末元初,趙孟頫挑起了復古大旗,大張旗鼓學習王羲之書法,併為之努力終生。有人說,趙孟頫書法無限接近王羲之,有人甚至認為趙孟頫超越了王羲之。

不管超越與否,趙孟頫與王羲之書法都是風格相近的,既然題主已經學習了王羲之書法,我看就沒有必要由來學習趙孟頫了。

我講個故事,幾十年前我結婚的時候在蘭州好像是民族飯店,花十元吃了一碗蘭州牛肉垃面,味道好極了,終生難忘,以至於我後來再吃牛肉麵都覺得不好吃了。

就隨便說這麼多吧,希望對題主有所幫助。順祝安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