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兵潰如山崩時的沉默炮手「原創」

1940年11月1日,德軍第19裝甲師在第11軍區成立,它是在第19步兵師的重組創建的,每個師都有一個直屬的炮兵團,德軍是很重視炮兵的使用。突擊炮則是裝甲車與炮兵的完美結合。

本文介紹的是就是一位出自於該師,看上去很沉默,但當兵潰如山崩時,卻能挺身而出的炮手:


兵潰如山崩時的沉默炮手「原創」

1941年10月3日,19歲的海因裡希·科勒(HeinrichKhler)成為德紹(schwere )第49炮兵補充營(Artillerie-Ersatz-Abteilung 49)的新兵,也是一名教官和候補軍官,他的軍事生涯幾乎全部是在東線渡過的。

1942年11月,科勒被調到第19裝甲師的炮兵團服役,這時候,德軍第11集團軍正在斯摩稜斯克(Smolensk)和賈澤沃(Jarzewo)之間的公路幹線以北的託羅佩-比耶洛伊(Toropez-Bjeloy)附近,發起一場代號為“鴿棚(Taubenschlag)行動”的軍事進攻。科勒參與了此次行動。德軍形成了一個大的口袋,俘虜了大量的蘇軍士兵和軍車。

1942年12月19日,第19裝甲師在斯摩稜斯克被訓練,轉移到庫賓斯基-斯塔博格爾斯克-別洛沃斯克(Kupiansk-Starobjelsk-Bjelowosk)的大“頓河河曲”,以解救被包圍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切爾科沃(Tschertkowo)的意大利友軍。

1943年3月,科勒接到通知,讓他去法國蘭斯附近的聖—莫里昂(Mourleon-le-Grand)參加第13期候補軍官的培訓課程。此後,他自願去擔任突擊炮專業的士兵,1943[A1] 年12月,他到達法國盧瓦爾河岸圖爾附近的阿宰勒裡多城堡(Azay-le-Rideau),加入了新成立的第322 突擊炮旅。1944年3月,科勒隨部隊到達波蘭東部的茲洛佐夫-布羅迪和科維爾等地作戰。他擊毀了第一批蘇軍戰車,並參加了維希塞爾(Weichsel)和巴拉諾橋頭堡(Baranow Bridgehead)等非常艱難的夏季戰鬥。


兵潰如山崩時的沉默炮手「原創」

1945年1月13日,蘇軍發動進攻,第322突擊步炮旅與內林裝甲軍(Panzer-Korps Nehring)一起被包圍在凱爾採,並完全被擊潰。撤回到奧得河後方的安格明德,科勒加入了新組建的第210突擊炮旅,這支部隊是由第201突擊炮營、第322突擊炮旅的殘餘人員組成的。

科勒所在的旅被部署在施韋特,庫斯汀Küstin和史蒂汀橋頭堡(Stettin Bridgeheads),作為掩護部隊,幫助難民逃離東普魯士,波美拉尼亞(Pommerania)及橫跨奧得河上的橋。

3月16日至17日,科勒的車組在一次對抗蘇軍坦克襲擊的戰鬥中,摧毀了6輛蘇軍的謝爾曼坦克(租借自西方),從而使他所摧毀的坦克總數達到21輛。 1945年3月20日,科勒因其成功而被授予騎士十字勳章。

之後,該旅從斯泰丁撤出,並通過梅克倫堡逃到什未林,最終,在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Schleswig-Holstein)的尤金(Eutin)附近,他們被英軍俘虜。

兵潰如山崩時的沉默炮手「原創」

戰爭結束後不久,1945年6月20日,海因裡希·科勒即被獲釋。他最終於2009年6月25日去世,享年86歲。

海因裡希·科勒獲得的勳章:

鐵十字勳章(1939年版本)

二級

一級

戰傷紀念徽章(1939年版本)

銅質

銀質

普通突擊徽章

騎士十字勳章(1945年4月20日,在第210突擊炮旅第3營,預備役中尉)


兵潰如山崩時的沉默炮手「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