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這裡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

勃利縣隸屬於黑龍江省七臺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部,建置縣治時,依蘭道尹以“勃發、順利”之意而命名。地處黑龍江省東部,與寶清、雞東、林口、依蘭、樺南縣接壤,地理座標為東經130°6′-131°44′,北緯45°16′-46°37′,全縣總面積近3000平方公里。

截至2013年,勃利縣共轄5個鎮、5個鄉,總人口31.6萬人 ,境內除漢族外,還有回族、朝鮮族、滿族等14個少數民族。

2013年,勃利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8億元,較2012年下降19.6%,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人工林重點縣、果樹生產基地縣、一百個產煤大縣之一。

這裡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


勃利縣以境內勃利河得名。勃利,滿語,“幸福、吉祥”之意。清代屬三姓副都統管轄。唐代曾在黑水府下設置勃利州,遼代屬生女真五國部,據考證唐代的勃利州是遼代五國部之一的剖阿里部,應在今蘇聯伯力一帶。

清初為和屯噶珊之地。三姓地方分為荒裡、荒外,此地當時屬荒外地。光緒三十三年擬設縣治,未實現。

民國三年,派官吏實地勘查後,將依蘭縣東南地帶析出,於四站置設治局。

民國六年,改設治局為勃利縣,屬吉林省依蘭道管轄。

民國十八年,東北政務委員會成立後,廢除道制,

縣歸省直接管轄,勃利縣直隸吉林省為三等縣。

1934年12月,偽滿洲國改行帝制,實行地方行政機構改革,成立三江省公署,勃利縣由吉林省劃歸三江省管轄。

1940年6月,將該縣西部地區劃歸林口縣。

1944年10月10日,設置東滿總省和興安總省,與此同時又將勃利縣由三江省劃歸東滿總省所轄。

1945年,東北光復。

民國三十六年六月五日公佈東北新省區方案,將偽省合併為九省,勃利縣劃屬合江省管轄。全國解放後,恢復東北三省。勃利縣隸屬於黑龍江省。

1970年,由勃利縣析置七臺河市。

1909年6月2日,吉林巡撫等奏準,擬於依蘭府東境增設勃利縣,列為“暫行緩設”之列。

1917年5月10日批准,設置勃利縣。設治委員於同年9月16日啟用關防,縣址設於大四站,定為三等縣,隸屬依蘭道。

1919年秋遷至大碾子河鎮老街基。

1929年2月,廢除道制,由吉林省直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吉林省,

1934年12月劃歸三江省管轄。

1939年6月,將南境之林口村、古城鎮、龍爪村和青山村劃出,設置林口縣。1943年10月,劃歸東滿總省管轄。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劃歸合江省管轄。

1947年2月,合江省委省政府決定,將依蘭縣東南部雙河地區劃出,設置雙河縣,縣政府駐雙河鎮,隸屬合江省管轄。

1948年5月,撤銷雙河縣,併入勃利縣。

1949年5月,撤銷合江省,改隸松江省。

1954年8月,松、黑兩省合併,劃歸合江專區管轄。

1957年1月22日,省人民委員會通知,將原雞西縣的興農、平安河和哈達砬子3個鄉劃歸勃利縣管轄。

1965年1月1日,將興農公社劃歸雞東縣管轄。同年2月2日,國務院批准,將七臺河鎮劃出,設立七臺河特區。隸屬合江專區。

1966年2月,將密山縣境內國營興北農場劃歸勃利縣管轄。同年9月,將茄子河、中心河兩個公社劃歸七臺河特區管轄。

1983年10月,將勃利縣劃歸七臺河市領導。

截至2013年,勃利縣共轄5個鎮(勃利鎮、大四站鎮、雙河鎮、倭肯鎮、小五站鎮),5個鄉(永恆鄉、吉興朝鮮族滿族鄉、杏樹朝鮮族鄉、青山鄉、搶墾鄉)。

這裡是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勃利縣


名勝古蹟

桃山湖

桃山湖,素有七臺河市"小西湖"之稱,與七臺河市區中心毗鄰,是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僅有的幾座城市內水庫之一。

石龍山森林公園

石龍山森林公園距七臺河市中心僅23公里,是一處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森林旅遊度假區。景區自2003年始建,總面積6307.5公頃,建成景點有:百年樺苑、千年橡園、萬年榆林、聚仙閣、火牛陣、動物樂園、石龍峰、觀景亭、獵戶人家、愛晚亭、石龍泉、觀景長廓、鵬躍山莊、葫蘆島、天然垂釣、石龍山水庫等。

萬寶山滑雪場

七臺河市萬寶山滑雪場位於桃山區山湖大街南側,與萬寶兒童公園相毗鄰。始建於2001年7月,有雪道500米,寬80米,滑雪專用拖扦3600米,型板200付,雪地飛碟50個,雪爬犁20個,輔助設施有310平方米的雪具室和餐廳。另外還有10處300平方米供遊人休閒娛樂的小別墅。

青松嶺森林公園

青松嶺森林公園位於黑龍江省東部長白山系完達山支脈,平均海拔450米,始建於1956年,總面積30000萬平方米。林區內生長著紅松、雲杉、冷杉等樹種。對外開放的旅遊景點有:苗圃、山中花園、水庫景區、常綠風景林、人工落葉松林區。

紅星森林公園

紅星森林公園地處勃利縣城西南25公里,始建於1958年,總面積9222平方米,平均海拔600米左右。地勢起伏,怪石橫臥,存有一小片原始森林——勃利西大圈。珍貴樹種有紅松、雲杉和三大硬闊混交林。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園內有抗日將士遺址和日軍掠奪森林資源的遺蹟(松根),是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仙洞山公園

仙洞山公園坐落在七臺河市中心區,是七臺河市自然景觀中面積最大的天然山體。規劃面積190公頃,有大狐仙(洞)、小狐仙(洞)、龜上山、一線天、滾兔嶺、怪石坡、仙人躺、烏龜臥、佛光雲海、原始林等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