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王阳明与曾国藩谁更胜一筹?

手无剑心无尘


对这个问题我看提问者那下面的解释,我觉得说的也挺好。我再次在这里稍微加深扩展一下。还有改正一下王阳明不是政治家。

1、幼年天姿

出生于诗书世家,父亲王华为前朝状元。王阳明虽然说话晚,但是刚开口即背出《大学》全文,令爷爷惊呆。少年时期顽劣,爱好刀枪棍棒。以于谦为偶像,立志做圣贤。不愿走科考至仕之道。经父亲点化,第二年考上进士。

曾国藩有同少年时期反应迟钝。有个故事讲一个小偷打算去曾国藩家偷东西,看到曾国藩背了一晚上,早上还没记住。就说:我都背下文章了。可见曾在天赋上比较普通。最后也只是过考了个举人。

2、品德纯良刚正不阿

王阳明考中进士后在朝廷做了个小官,当时魏忠贤把持朝政。他被魏忠贤陷害抓入诏狱。经历九死一生出狱。又被魏党一路追杀,于钱塘江设计逃脱。去了贵州农场驿。

曾国藩青年时期一路坦途,没有受到重大的挫折。

3、立功

王阳明军事功绩:①,平叛宁王之乱,②,广州剿匪。王阳明军事行动多采取攻心计,反间计等。动摇对方的军心,以极少代价获取胜利。

曾国藩的军事功绩主要是平叛太平天国运动。他采取的是结硬寨,打硬仗。往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4、立言

王阳明被称为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它完善了儒学,创立了阳明心学。王阳明一生最爱是讲学。在贵州龙场驿悟道讲学,然后去北京授命吏部期间讲学,在平定宁王叛乱期间讲学,在广州剿匪期间讲学。他用四句诗概括全部的学问:无善无恶意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方法论讲了他的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传扬广大学生众多,嘉靖朝的徐阶,张居正都是他的信徒。有人甚至将王阳明和孔子并列比较。

对于曾国藩的教育方面,我们知道较多的就是他的《曾国藩家书》以及《冰鉴》。曾国藩也是王阳明的信徒。曾国藩思想主要指的是修身方面。“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着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曾国藩办事的一个方法是注重细节。

对王阿明和曾国藩的比较,以上是我的一些看法,总的来说还是王阳明完胜。它比较符合我们心中的圣人形象。


倚云


王阳明与曾国藩都是名动古今的人物,在历史上都有极高的评价。毛主席曾经点评曾国藩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介石点评曾国藩说:曾公乃国人精神之典范。而曾国藩则对王阳明评价非常高,他认为:王阳明矫正旧风气,开出新风气,功不在禹下。

王阳明与曾国藩一个被称为“圣人”,一个被称为“半圣”,二人各有千秋。王阳明多智,曾国藩守拙;王阳明会做人,曾国藩会做官;王阳明感悟天地,曾国藩感悟人生。

王阳明多智,曾国藩守拙。

王阳明出自书香门第,他老爸是状元,他自幼也是非常聪明,十五岁就到边关游历,还扬言“带领五万部队,就能平定塞外”。后来到朝廷当官之后,他因为反对太监刘瑾,被放逐到贵州,刘瑾还派人在路上刺杀,为了躲避追杀,王阳明伪造跳水自杀,最终逃过一劫。王阳明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对儒道释三家都有涉猎的“大家”,他后来的心学就是融汇了三家的思想。

曾国藩幼年并不聪明,讲的比较多的一个故事,是有关曾国藩背书的故事。话说一天有一个小偷到曾国藩家里偷东西,遇到了曾国藩正在背书,小偷就想等曾国藩背完书睡觉后再动手,于是就躲在角落里面,结果曾国藩背了好几个小时都没有背会,最后小偷实在等不了,当着曾国藩面把书背了一遍后扬长而去。“盗贼背书”的故事虽然不能确定真伪,但是侧面也反映了曾国藩并不属于神童,曾国藩能取得以后的成就,主要来自他的努力和刻苦。

王阳明会做人,曾国藩会做官。

王阳明非常会做人,他平定宁王之乱之后,朱厚照就没啥事干了,王阳明为了顾及朱厚照的颜面,又将宁王给放了,让朱厚照好好的过了一把瘾。但是王阳明并不会做官,他年轻就直言要除掉刘瑾,后来又不得皇帝赏识,虽然嘉靖帝上位后给他一些高位,但是做的也都不大。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会做官的人,他考中进士之后,就巴结权臣穆彰阿,然后就是十年七迁,连跃十级,成为了一名二品官员。后来道光皇帝去世,咸丰皇帝上台,曾国藩本来是被咸丰厌倦的人,但是他又凭借团练重新崛起,使得朝廷不得不依仗他,最后官居一品。曾国藩却并非是一个会做人的人,他在顿悟之前,感觉世事艰难,很重要的原因是在湖南,他和当地官员关系都不好,这些官员给他拆台子。

王阳明感悟天地,曾国藩感悟人生;

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也将儒学带入了一个新领域。王阳明感悟的是天地自在心中,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

曾国藩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艰难重重,与太平军作战又遭逢失败,为此曾国藩几次想自杀,这不是演戏,因为曾国藩当时“心理苦”,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感悟到人生,他明白“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而自己的敌人不是太平军,而是那些掣肘的官员。明白这一切的曾国藩对人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曾国藩改变了很多策略,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总体而言,王阳明与曾国藩都是很厉害的人,他们都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而非要论一个高低,我觉得王阳明更高,因为王阳明的境界更高,而论及对人生的指导意义,曾国藩更加实际。


帝国烽火


人们习惯称明清两代有两个圣贤,一个叫王阳明,一个叫曾国藩。两个人又都是活生生的、摸得着的真实的圣人,留下了大量的人生细节,和孔孟周公等不同。不过这两个人反差很大。但要谈起谁更胜一筹,就跟着小编一起看下去吧。

王阳明是曾国藩老师,王阳明比曾国藩大300多岁,曾国藩应该认真研究过王阳明。


从出身来看: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本身就是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王阳明基因好、家教好,天资高。虽然喜欢到处浪荡,但在27岁那年中了进士,位列二甲第七名,排名比较靠前。

曾国藩是乡下人,没有王阳明家那样好的条件,但曾国藩比较勤奋,也是27岁那年考中进士,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排名很靠后了。


才智方面:


王阳明自幼家教极好,见解不凡。王阳明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各方面天份都极高,做什么成什么。他年轻时想做侠客,学习武功,武功特别高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后来他又想学道,白日飞升,当神仙,跑到山里去当道士,结果不久就有了神通,能未卜先知。有一天,他坐在山洞里,预感到有四个朋友来拜访他。他于是派他的弟子分别到四条路上去迎,告诉他们会来一个穿什么样衣服的人,是来找我的,你们去迎一下。结果这些弟子都迎到了。所以王阳明身上有很多神奇的地方。

曾国潘天资就没有那么卓越了,曾国潘考了七次状元才中选。

与曾国藩相比,王阳明很有自己的特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曾国藩的思想是为其做官服务的,“怎样做官”、“怎样做大官”、“怎样做稳官”始终是其考虑的核心问题,他的为民、忠君等都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王阳明有自己的社会理想,对个人、国家、历史、社会等都有自己的看法。他的做官,是为实现自己理想服务的。当做官与这个理想有冲突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从本质上讲,王阳明是个读书人,曾国藩是个官员。曾国藩和王阳明都曾镇压过农民起义,两者都属于忠君行为。


综上所述,小编认为王阳明更厉害一点。


历小史


李鸿章评价恩师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王阳明龙场悟道之后开始收徒讲学,但并无扬名立万之学生;李鸿章名列稍逊其师曾国藩;为将者,两人都有相似经历:王阳明平朱宸濠叛乱,朱宸濠叛乱气势小;曾国藩平太平天国之乱,太平天国气势大,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立国14年之久,太平天国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王阳明居朝庭高位但并未为相,曾国藩相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曾国藩立言《冰鉴》为后来者察人用人之教科书,王阳明对孟子“性善”与荀子“性恶”作了完善与补充:“无善无恶心之本,有恶有善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即有些人天生便善,有些人天生便恶,有些人后天环境改变其善恶;“性本”理论架构完美无缺。





四维正邦


但凡有良知人性平民百姓,对祸国屠民王阳明、曾剃头、李鸿章、蒋介石这类皇犬儒狗、汉奸国贼不但沒兴趣,而且会告知周围人,把民族败类钉在历史耻辱柱上。

至于无廉无耻无良知无人性贼子贼孙,金粉涂饰国贼败类,以贼祖宗为荣,那是牠们自已的事,也不会引起社会大众认同和共鸣。

因为人类始终是个真伪善恶丑美交织混合体,大众才是辩别真伪善恶丑美真正智者。



有一个说法称量从古至今有几个圣人,说的是一共只有两个半,开创儒学的孔子是一个,开创心学的王阳明算一个,清末能臣的曾国藩算半个。孔圣人是无可争议的,可是要论王阳明和曾国藩谁更强,那真是有的说道了。

其实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确实是很应该被拿来做比较的,因为想要成为圣人的三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标准,这两个人都完全符合。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圣以礼和思想弟子传承成圣,剩下的功高盖世的、思想影响极大的可能成圣的就是他们两个。

如果真的量化比较的话,在圣人这个标准上,两人是相等的,完全没法比较。但第一在军功这个层面上,曾国藩的功劳确实应该打过王阳明。因为从曾国藩一生的对手太平天国的实力来看呢,它的军事实力和煽动能力,王阳明打倒在地的反叛藩王宁王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的。

先是太平天国这群人会利用宗教和往生净土的说法来洗脑劳苦大众,自身的反叛基础非常强大,而且清朝对百姓的压迫已经到了活不下去的程度,按现在的话来说是阶级矛盾无法化解,所以太平天国的起义竟然能搅动大半个中国,持续时间长达13年。

第二呢,太平天国军队兵多将广,优秀将领是不缺的,比如翼王石达开、英王陈玉成等,士兵也没有退路十分的为自己拼命。而明朝的判王宁王虽然当时影响也极为深广,但并没有对朝廷有什么伤筋动骨的伤害。

第一这宁王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没有办法发动大多数劳动群众,没有办法把朝廷拖进“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去。第三,宁王只是一个出身高贵的庸才,和万民之中脱颖而出的洪秀全不一样,谋略不行指挥不会,只占了一个皇族的身份。

所以宁王被王阳明一举击破,那当然是可以预见一件事情。所以从这方面来看,王阳明应该和曾国藩共分一个圣人的名号或者二者都是圣人啊!


杂谈历史


我推薦左文襄公左宗棠大人,對中國海軍的貢獻(福州船政大臣)、平內亂長毛、督陝甘暴亂、收復新疆160万、開西北科舉制度、促進西北屯田發展、扶植西北製造局(制呢厂)、二平回亂、綠化大西北(左公柳揚名),供職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兵部尚書(這幾個職位曾國藩李鴻章等都沒有同時做過),主持福建防務,(病逝於欽差大臣,署理福建軍務任上),力主對外不妥協不投降,寸土必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唯和唯一


他们二人都是牛人,王阳明在其所在时期号称“一哥”,他是“知行合一”学说的创立者,曾文正公,也是不世出的奇才,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清帝国一颗最耀眼的星。在文治武功成就方面,文正公无疑要略胜一筹,但,恰巧文正公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铁杆粉丝和践行者,就哲学思想方面,王阳明应该还是文正公的先师。(纯属个人观点,如有不当之处还请斧正)


染尘儒生


王阳明和曾国藩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得分角度看,从有的角度看,王更胜一筹,从另一个角度看,曾又占了上风。所以没办法得出一个总结论,说谁就是比谁厉害,这不科学,不符合辩证法。下面,我就分几个角度讲讲我的看法。

一、从个人资质看,王阳明是天才儿童,是学霸。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年)状元。王阳明家世优越,有良好的读书环境。相传王阳明五岁还不会说话,但能够墨记别人读过的书。其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中的一段话:“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其取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始说话了。十二岁时,开始就读师塾。老师问其志向,他一开口就语惊众人:“我要读书做圣人。”可见,幼年的王阳明,智力和胸襟都是不同凡响。

(王阳明)

幼年的曾国蘑则是另一番景象。还算殷实的平民之家,地处湘乡偏僻之地,决定了曾国藩读书就学的环境并不是太优越。幼年时期的曾国藩应该是比较鲁钝的,考了七次方才考上秀才。可见资质确实一般。

二、从个人学问上看,王阳明是开山立派的大宗师。曾国藩在学术上的成就主要在于,他将王阳明的学说身体力行,不断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缺点,从而使人格不断完善,使事功不断精进,从实践层面证明了王阳明学说的正确性。

王阳明早年服膺朱熹的理学,以格物致知为己任,所以发生了著名的格竹子的故事。1506年,由于得罪了大太监刘谨,王阳明被廷杖四十,流放贵州龙场驿。在那里,发生了中国哲学史最著名事件之一:龙场悟道。一天半夜,王阳明突然觉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从此,王阳明成为中国心学的集大成者。

(龙场悟道)

王阳明的心学是什么意思呢?这里我不做理论的阐述,只举一个例子:一个中学生,一个人在家,父母临行前让他先做完作业。这个时候他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先玩电脑,还是先做作业。他心里有一个声音:应该先做作业;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声音:可是我想玩电脑!人在大多时候,都面临着“应该”和“我想”之间的抉择。王阳明心学就是告诉我们:要扶持“应该”战胜“我想”。

曾国藩是王阳明学说最著名的实践者。他有记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就是他进行自我教育重要手段,在日记中,他反思自己沉迷社交,担误学习;意气用事,与人争辩;遇见美色,动心乱性。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曾国藩语录)

由此可见,在学术上,王阳明的成就和影响更大,曾国藩更多的是是王阳明理论的实践者,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实践者。

三,从事功层面上,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更大。王阳明虽然也有指挥军事行动平叛,但是由于规模更小,难度更小,时间更短,所以事功成就要让曾国藩一筹,更何况曾国藩还有倡导和引进洋务的功绩。

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后,曾国藩以文人起兵,编练军队,举荐人才,历经苦战,消灭了这场蔓延大半个中国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他认识到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便热心倡导和引进西方技术,于1861年在安庆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近代企业:安庆内军械所,并于1865年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从此古老的中国调转了航向,开始了近代化历程。

王阳明自龙场悟道后,人生发生了逆转。朝廷重新起用他,他先是在江西赣州收服了危害多年的土匪,后在回京途中碰到了宁王的叛乱,他利用江西的地方武装,用三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叛乱。这个时候,朝廷来平叛的大军还在路上。

王阳明的事功就到此为止了,从难度、规模和时间来看,比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都要稍逊一筹。

四、总结

我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了这两位伟人的一些事迹。可以看出,这两位同学都是时代的佼佼者,优异地回答了时代赋予的命题。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比较的结果,恕我𣎴能做到。关公战秦琼,不仅没有可比性,而且对谁都不公平,不是么?

我是金十七,欢迎关注我。祝大家七夕节幸福快乐!


金十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