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王府井大街老照片,图源网络。

一般来讲北京街道的西文名字都是音译,解放以前,北京有两条街道是意译的,一条是王府井大街,过去西方人士却称它为莫里逊大街(Morrison street);另一条就是东交民巷称Legation street(使馆区)。

东交民巷的名字可谓一目了然,极其贴切了。但是“莫里逊”本是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外国人,他怎么有如此大的能量,担得起北京最繁华的街道之名?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莫里逊与他的管家孙天禄,图源网络。

原来,莫里逊从1897年至1912年在中国做了16年的英国《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而且成为享誉中外的名记者。民国初期,1912年至1920年他先后担任了4位总统的政治顾问,被称为 “北京的莫里逊”。

“莫里逊是当时在中国交游最广的人,莫里逊文件是关于帝国主义在中国和从帝国主义的行动与觊觎中了解中国的资料宝库”。

莫里逊来中国后,开始住在东交民巷,1902年他用750英镑在王府井大街买了一所房子。因为他是知名人士,起码从1912年起,王府井大街在外国人中就称为“Morrison street ”(莫里逊大街)。

据韩素音的《病残的树》(英文版)称:“1916年袁世凯爬上了‘洪宪皇帝’的宝座后,就亲自下令将莫里逊住过的大街改名为莫里逊大街,并在王府井大街的南口树立了英文路牌。”

莫里逊故居在王府井大街什么地方?就是在原来的王府井大街路西98号。这所房子据莫里逊自称,原来是一个当铺。他在这里住了前后达16年之久。该房以后归大甜水井金家所有,一九三四年金家将此房租给了承华园饭庄


莫里逊故居上的承华园饭庄

承华园饭庄的股东是银行界的名流殷茂纯,殷功达、张重威和荣庆的后人赵元方,掌柜的是山东蓬莱姓吴的,原想招六个股,承华园之名,就是取“六叶承华”之意,屉后只凑到三个股,印殷、张、赵三家,每股一千元,共三千元。

筹备饭庄时,租到了莫里逊故居,共有房子三十余间,前后大小共五个院,其中有两个大院,前院北大厅三间,两头有耳房,东西厢房各两大间,屋里都是地板,外面都有明柱走廊,南面是四扇屏门,后院是一拉六间,中间用木头隔扇,分为两个大厅。房子没有走廊,但在设施上有点西化,花砖铺地,花玻璃门窗,院子很大并有假山,其余的三个院子较小,房子也不太整齐。

最近出版的《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里逊书信集》下册内的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莫里逊和他的三个儿子的照片,就是在前院北大厅台阶下照的,另一张莫里逊于莫里逊图书馆出售时的照片就在后院房前照的。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莫里逊和他在北京出生的三个儿子,图源网络。

从这里看,前院当年是莫里逊日常起居之处,后院,即莫里逊图书馆所在地。这样的地址,当时北京城内的饭庄,没有任何一家能比得上的。

承华固租下这所房子后,股东们很满意,决定要办成一个具有文化色彩的饭庄,设备要好一些。因此,在外部装修和内部布置上确实有它的特点

首先从外观上,没有一般饭庄饭馆的传统俗套,它的大门口(穿堂门)竖挂着五个圆扁形的大白灯泡。用红笔写了承华园饭庄五个大字,大门两旁挂着两块写着字号的铜牌,这就是承华园临街大门口的标记和装饰。

进门后,在过道尽头处,悬挂着由北洋政府财政部盐务署署长、书法家朱文钧写的黑底金字的匾额——承华园三个大字。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 朱文钧,清末民国时期北平著名收藏家,故宫博物院成立后即被聘为专门委员,负责鉴定书画碑帖。图为《艮崃五杰图》摄于1906年,朱文钧(左二)与李焜瀛、沈玉叔和饶颐尊等人。图源水印。

前院北大厅正中挂着中英文“莫里逊先生故居”及其简历的玻璃镜框。各房间都有名人的字画,布置得很典雅,完全中国风味

后院六间房子建筑上有西化味道,而在布置上与前院迥然不同,墙上挂了几幅西洋风光的油画,吊灯装有玻璃珠子的灯伞,与花砖地、花玻璃门窗相映成趣,一片西洋情调。

在家具方面,各有全套的万寿无疆的江西瓷器,银质叉勺和象牙筷子,当时每桌十二元以上的菜都用这种餐具,桌布用一次就漂洗一次。


名流汇聚 历史上演

承华园开张后,生意比较兴隆,顾客主要是

文教界军政界上层人物及外国人士,如当时北大校长蒋梦麟,清华校长梅贻琦,师大校长李蒸,平大校长徐诵明、胡适,北平市长秦德纯,公安局长陈继淹、冀北保安司令石友三,南张北溥的名画家溥心畬等都是常客,外国客人常去的有美国人福开森,日本人松宝孝良。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傅心畲,图源网络。

当时有些历史性宴会是在这里举行:如军政要人欢迎在绥远抗战取得胜利来平的傅作义将军,这次午宴除宋哲元外,几乎都到了,多年不大参加社交活动的吴佩孚也参加了。

日寇进逼华北日益紧张并到处挑衅,代表二十九军的秦德纯、陈继淹和代表日寇的日军驻天津司令部的部附、北平特务机关长松宝孝良,双方经常在承华园互相邀宴进行接触。

秦德纯和陈继淹总是长袍马褂,松宝孝良大部分是西装和服,每次陈继淹都是带一名便衣随行人员,夹着一个皮包,陈继淹入席后,随行人员马上给公安局局长室去电话:“局长在承华园吃饭,这里的电话是东局三八一六,有事来电话。”每次总是这么几句话,以便发生日寇挑衅,马上就可向日寇提出交涉。

到承华园吃饭的,除整桌包席以外,散客很少。

承华园饭庄何以能够长期吸引各界上层人士?

近阅《胡适的日记》,在三十年代,一九三七年元旦到六月二十一日,在这将近半年时间里,记载饭馆的字号,只承华园一处。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据金受申《老北京的生活》记载,胡适曾在承华园发明了一道菜——胡适之鱼。图源网络。

另一件小事就是溥心畬吃饭时雅兴一来,立即索笔在台布一角作了一幅

山水画,这在历史上是少见的。


三不沾在这里诞生

承华园除地点适中,院落宽敞,厅堂豁亮,设施雅致,中西两全之外,菜的质量也很好,并且有创新,如“三不沾”就是他们创制出来的。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三不沾,图源网络。

“三不沾”本来是个很普通的甜菜,但这几年名声很高。报刊书籍一谈北京的饭馆业,名菜点中必提“三不沾”,对“三不沾”的出处,一说是同和居研制出来的,此说较普遍,另一说,是来自宫廷御膳房。这两说都是以讹传讹。

承华园虽然停业将近半个世纪,我作为半个世纪前承华园的小徒弟,有义务把对“三不沾”的诸说法加以纠正。我在承华园的时间,是从1936年5月到1937年6月,“三不沾”诞生的时间,约在1936年八九月份,其产生过程还历历在目。

产生的背景,是因为承华园的芙蓉鸡片销量比较大,而芙蓉鸡片的原料主要是鸡蛋清,每天剩下不少鸡蛋黄,如何处理这些鸡蛋黄就成了一个问题,开始把它加在职工的饭菜里都不愿吃。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芙蓉鸡片,图源网络。

当时看三火的王师傅(名字记不清了,人称他为王胖子,山东福山皂户头村人)极力想法处理这些下梢,经过几次,试制成功。

“三不沾”问世后,全体职工尝了尝挺好吃,马上遇到了两个问题,一是定性,也就是说,它算点心,还是算菜?说它是点心,既不成块也不分个儿,算莱吧,既不适佐酒,又不帮下饭,最后大家比照八宝饭,给它定了性,放在甜菜类里。

第二个问题就是定名,叫它个什么名字?从原料上看,只是鸡蛋黄、粉面子、白糖加油炒成的,从这几样看,写到菜单上一个也叫不响。从造型上看,可以说“其貌不扬”,起不了美妙而动人的名字,当时起名相当困难,最后,由包大柜的(负责制定菜谱的)按照菜的性质,不沾盘子、不沾勺子、不沾牙的特点,最后拍板说,咱们也起不了好听的名字,干脆就叫它“三不沾”吧!这名字很新颖,容易引起顾客的兴趣。大家都同意,就这样“三不沾”就正式诞生了。

王府井大街原来还叫莫里逊大街?

承华园饭庄从一九三四年开业,约在一九三九年倒闭。倒闭的原因,从客观上讲,七七事变后,原来的老顾客相当一部分随二十九军撤退到后方,留在北平的大部分都隐居了。




本文图片部分源自网络,侵删。

本文原题《莫里逊 承华园 “三不沾”》(有删改),作者孙洪权,《燕都》杂志第五期,1987(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