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歷史名家書法家建議習楷先入手哪些?

磨豆子的貓


楷書名碑名帖很多,最著名的有顏、歐、柳、趙楷書四大家,魏晉小楷,魏碑楷書,能取法學習的很多,但具體到每一個學習的人,選哪一個作為學習的範本,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那就是所選取的碑帖要和自己的性格氣質契合或者接近,這樣更容易上手,並能很快的取得進步。

喜歡雄強厚重的,可以選顏體楷書、魏碑《張猛龍碑》等。

喜歡粗礦豪放的,可以選《石門銘》《鄭文公碑》等摩崖刻石。

喜歡清麗秀美的,可以選《褚遂良雁塔聖教序》、《張玄墓誌》。

喜歡嚴謹工穩的,可以選歐體。

喜歡中正平和的,可以選趙體。

總之,可供臨習的楷書範本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實在難以選擇也可以都上手臨一臨,看究竟哪一個碑帖更適合自己,選準了方向,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瀚風堂


大家初學書法的時候,很多人都選擇從楷書開始練習,在“顏、柳、歐、趙”四體中選擇一種,也有很多人從隸書入手,或者從篆書入手。那到底學書法的時候是不是一定要從楷書學起呢?

現在很多初學書法的朋友認為楷書難寫,用處也不如行書大,而不重視楷書的學習。

千百年來有以各種字體入門的人,但經過實踐證明和歷史實踐的總結,以楷書作為入門字體是較為理想的。在楷書上下些苦功,對大家向其它方向發展不會造成阻礙,反而是極大的促進,真可謂“磨刀不誤砍柴功”。

楷書的字形相對固定,筆畫獨立,頓挫分明、輕重有致,結字具有一定的規律性。與行、草等用筆、字形多變,寫法不定的字體比起來,楷書的特點鮮明,容易被初學者抓住,比較容易入門。

楷書是學習其它字體的基礎這一地位,還是由於它用筆、結字的嚴格規範化而決定的。楷書的“楷”字,有榜樣之意,足見其嚴謹性了。如圖中的“精”字,用筆結構極為嚴謹,整字厚重端莊,對它進行深入臨習,不僅可以得一字之法,更能悟得書法用筆、結字之法,有利於樹立良好的用筆、結字規範,提高自己的書寫能力。

唐·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中的“精”字

更重要的是,通過對楷書範字的臨習,可以培養自己正確的臨帖習慣,提高自己對毛筆的控制能力和對字帖特點的領悟能力,真正為以後臨習其它帖本或獨立創作打下堅實基礎,這也是對入門字體進行刻苦練習的最終目的。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楷書的用處不如行書廣泛,有些人為了實用,從行書入手學習書法,這也是可以的,但應清楚地認識到這種學習途徑的利與弊,以及學習楷書與學習行書的關係才行。

行書是楷書的連筆快寫,注重筆畫間的連帶,用筆流暢、靈活,輕重變化豐富自然。整體氣勢連貫,一氣呵成。另外,行書日常應用的機會多,學了就能用上,會提高學習興趣,還能讓大家從實踐中發現不足,找出努力的重點。

但是,從行書入手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我們經常用“真(指楷書)如立,行如行、草如走(“走”即小跑的意思)”來形容三種字體之間的關係。從有嚴格法度要求的楷書入手,正是為了先入規範,建立基礎。這個基礎包括掌握結構和控制毛筆兩個方面。在缺乏這個基礎的條件下學習行書會遇到一些困難。

第一,是字的結構安排。行書中字與字相對獨立又緊密相連,所以,不但要安排好每個字的結構,又要兼顧字與字的關係,需要過硬的結字本領。另外,行書極重變化,字字不同、筆筆有異,對於初學者來說,不易把握住,若不掌握一些結字技巧是很難把行書結構臨準確的。

其次,是用筆。行書看起來瀟灑自在,但實際上極重用筆規範,中鋒行筆為主,多種筆法並用,變化豐富,形態多樣。初學者在未掌握用筆規範時臨寫,易犯“照貓畫虎”的毛病,為寫像筆畫形態,不惜用側鋒,甚至偏鋒。時間長了得不到糾正,會形成不良的用筆習慣。

第三,是筆的控制。與楷書相比,行書筆畫輕重變化很大,在筆的運行中完成大幅度的提按動作,需要嫻熟的控筆技術,初學者不易掌握。

由於行書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大家在學習時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建議大家從楷書入手習字。即使不想以後長期寫楷書也沒關係,只是利用學習楷書來“練筆”,待掌握了正確的用筆方法,積累了結字經驗,能靈活控筆時,再學習行書。

當然,學書的路徑不止一條。隸書的特點與楷書相似,以隸書入門開始學習也是可以的。另外,楷書的書體眾多,不一定侷限於顏、柳、歐、趙四家,也可從魏碑等碑刻,以及褚遂良等其他楷書家的書體入手學習。對於模仿、控筆能力較強,初學行書自覺得心應手的朋友來說,先學行書,再學楷書,也是不錯的選擇。


超級科學奶爸


歐陽詢之前學名家,碑文,歐陽詢之後當然是學歐陽詢。之後當學顏真卿多寶塔,多寶塔,多寶塔!!!很重要,無論是硬筆毛筆,還是再學柳公權歐陽詢,還是田,多寶塔作用非常全面,字體優美,結構嚴謹盡顯雍容典雅,不失沉穩敦厚,不抑制個性張揚,有不失法度,結構似緊非緊,似送非送,端莊而不呆滯,厚重又不乏輕巧,可寫小楷,可書榜書。盛唐之氣質,楷書之典範,亙古未有,繼者開來。





驚鴻一瞥俗人吶


要學習小楷可以從

一,古樸淳厚型入手

鍾繇《宣示表》《薦季直表》

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王寵《遊包山集》

祝允明《前/後出師表》

二,秀美嚴謹型

王義之《黃庭經》《樂毅論》

王獻之《洛神賦》

鍾紹京《靈飛經》

趙孟頫《道德經》《汲黯傳》

文徵文《老子清靜經》

三,趣味靈動型

鍾繇《賀捷志》《墓田丙舍》

部分魏碑墓誌

敦煌寫經

四,剛健雄強

黃道周為代表

學習中楷可以從唐楷及楷書四大家入手

歐陽詢《九成宮》《化度寺》《皇甫誕》

顏真卿 《多寶塔》《麻姑仙壇記》《顏家廟碑》《顏勤禮碑》

柳公權 《玄秘塔碑》《金剛經刻石》

趙孟頫《膽巴碑》《三門記》

褚遂良《孟法師碑》《雁塔聖教序》《大松陰符經》

大楷榜書可以學

張即之!

顏真卿的字也可以放大寫做榜書很有廟堂氣。

學楷書要追本溯源,必須要有系統的去學習應兼學篆書,隸書,魏碑,篆隸魏碑能促進楷書的用筆,線條,結構!


布衣琢墨


首先,練書法從楷書入手是對的,少部分認為沒練過楷書,寫行書、草書同樣能成,也肯定是有的。在毛筆字中較為常見,古人幾乎都是這麼過來的,必竟楷書是屬於後生代。

那麼我們在練楷書時,選擇哪些字帖呢?具有代表意義的古帖有:歐體、顏體、柳體,其次為褚體、趙體。

如果現代人練楷法,在技巧方面可借鑑田英章老師的成功經驗,技巧、方法也全面。

練書法,是以興趣為動力的,也是以娛樂為主的。喜歡才是唯一的,就看與你有沒對上眼。


傳承書道袁建華


我個人的建議是不一定要追求哪個書法家作品銷量或者名氣,我以前是買不同書法家的寫的相同內容的字帖,在練習的時候對比每一個書法家的優缺點,通過自己的觀察慢慢形成自己對某一個字的風格,這也符合每個人練習書法的宗旨,在美觀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風格。

現實中很多人都是追求哪個書法家名聲大,往往忽視了對自己風格的培養,練習字帖的目的是通過對別人好的書寫方式的練習來改變自己的書寫壞習慣,而最終都是要形成自己的風格。

總而言之在選擇字帖的時候儘量要選擇多個書法家寫的相同內容,觀察他們個共同點和不同點,形成自己的風格,取百家之長補短。


言溪早


楷書有唐楷、魏碑,歷代名家書法家建議習楷先學唐楷,畢竟唐楷是我國古代楷書的頂峰,有柳公權的《神策軍碑》,《玄秘塔碑》,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勤禮碑》,歐陽詢的《醴泉銘》,褚遂良的《雁塔聖教序》,還有元代趙孟頫《膽巴碑》等,這些都是學楷書的好帖子,任選一個即可學習。當然也可從魏碑學起,畢竟唐楷也吸收了魏碑的營養。魏碑學習從《張猛龍碑》或《李壁墓誌》入門為好。


知名看淡


柳體是楷書頂峰!


鴻雁在藍天


歐體比較媚,像小姑娘。

顏體剛勁粗放,像小夥。

。。。。。。

憑個人喜好選擇,總有適合你的。[靈光一閃]


大山侃股


先習顏體,到歐體,到柳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