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古代的皇帝为什么不能在自己盛年的时候把皇位传给储君,非要等到自己行将宴驾才安排?

格利高里派克


这很好理解,因为皇权是至高无上的,谁掌握了皇权,谁就拥有了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的权力。

正是因为这种权力是独一无二的,所以不能被他人分享!当然也包括太子储君。倘若皇帝在生前就把权力交出去,多半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比如战国时代,以胡服骑射改革而名扬天下的赵武灵王,就因为了专心对付秦国而将王位传给了儿子,自己退位成了“主父”(类似于太上皇)。

最后在其两个儿子的权力争斗中,因为失去了名正言顺的君主权力,没有办法再去居中制衡,结果落了个被李兑派兵围困于沙丘宫,活活饿死的可悲下场!

此外,即便是在位皇帝畏于自己的承诺,而将皇帝宝座移交给太子,也不可能真正放弃权力。

比如清代的乾隆皇帝,就因为在当年说过自己若执政60年,便将皇位传给太子,绝不会超过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所以便将皇位传给了嘉庆皇帝,自己则号称为太上皇。

然而退位归退位,在以后大约三年多的时间,太上皇乾隆依然通过驾驭和绅等心腹权臣,继续操纵着清廷实际权力,名为退位实则继续恋栈不下!

乾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安排,正是因为皇权至高无上,是不容他人分享的!一旦失去了皇权,老皇帝便无法再享受那种至高无上的待遇!曾为沧海难为水,做为曾经叱咤风云的人,他们又肯能置自己于如此被动的境地?

不过历史上却也不乏主动或被动,在其生前便传位于太子的皇帝!

比如:唐高祖李渊,就被迫“主动”传位给了唐太宗李世民。

南宋王朝的宋高宗赵构,也因声称倦政而传位给了太子。

不过这些却并不是主流,只是一些比较罕见的特例!对绝大多数皇帝来说,还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不到其生命的最后一刻,是绝不会轻易交出权力的!


北疆同心侃历史


历史上确实有人这么干过,不过死得惨不忍睹

公元前299年,大概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的赵武灵王赵雍,为了专心带兵打仗(打胡人、中山国,同时研究打秦国),把赵王的位置传给了十一岁的儿子赵何,而他自己则自称“赵主父”(差不多就是后世的“太上皇”)。

为了让儿子尽快上手,他还尽心尽力的安排了一套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对其进行辅佐。

四年后,专心研究军事的赵主父终于如愿以偿:不仅横行北方、打的草原民族俯首帖耳,而且还灭了心腹大患中山国。

然而就在同一年,他独自一人,被亲生儿子赵何的手下围困在沙丘宫,断水断粮3个多月,饿到掏鸟蛋充饥,最终变成了一具皮包骨的尸体。

有这样的残忍案例在前,哪个帝王还敢在壮年传位给自己的储君?

当然,后世有三个例外:

一是李渊,他传位给李世民的时候身体应该还很壮实,因为他后来还生了不少儿子。但他退位显然是被逼的;

二是李隆基,但他是自己作死,面对安史之乱时束手无策、名声扫地,不得不交权;

三是乾隆,他之所以传位主要是不敢让自己在位时间超过爷爷康熙。但他虽然名为太上皇,实际上大事还是亲自抓,只有不入流的小事务才交给嘉庆帝。

而其他的帝王,直到死后,才会进行自动的权力交接。之所以这样,一是不愿意,二是不敢。

封建专制制度下,帝王这个职位拥有人类所能想象的一切权力,没人会主动放弃

古往今来,自从阶级诞生后,男人爱权力、女人爱美丽,这是人类的天性。就从我们身边来说,小到公司的一个部门经理、或者主管,也绝对不会愿意让位给其他人。为啥?职位的区别,不仅仅是头衔好听,关键的是其对应权力和资源分配天差地别。举个例子:在一些正规公司,如果你是业务员,跟谁应酬、花销多少,得向主管报告、征求同意;而人家则就能在一定额度内自行做主,甚至还能夹带点私货。

一个基层领导的小小权力尚且让人如此沉迷,古代的帝王是什么概念?所谓的封建专制制度,是皇帝一个人拥有专制权;其他所有人的荣华富贵、生死存亡都得仰其鼻息。即使是太子,皇帝想废也不是什么难事,甚至杀掉也是小菜一碟;如果他不在意长远后果(或者意识不到)的话,理论上来说,在所处时代生产力能满足的条件下,他真的可以为所欲为;在这样的绝对力量压迫下,封建时代的臣子、百姓无不对帝王俯首帖耳,(即使面对那些能容纳谏言的开明皇帝,臣子也得注意方式)。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如果从帝位上退下来,假使能以太上皇的身份养老,物质待遇比不上皇帝那是一定的,关键的是你说的话不算数了,这可真的让人难受。

比如: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君上位自然要大量启用自己的亲信,以前那些老臣必定会面临洗牌。这些老人此时面临三条路:认命、抱新皇帝大腿、求太上皇说好话。

第一个最现实,第二个有难度但也有可能,第三条那就是找死。但目睹这种情况发生的太上皇,内心会作何感想?曾经掌控一切,如今却无能为力、成为孤家寡人,这感受估计比死好不到哪去。

比如李渊在当太上皇时,他的头号心腹、铁哥们——裴寂就被儿子李世民好一顿收拾,以报当年刘文静被杀之仇。而此时的李渊,一句话都说不出,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酒肉老友被发配、寥落而死。

建帝王的权力绝对排他,不允许在某方面有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存在

在国家管理上,皇帝是当之无愧的头号权力拥有者,但有个例外:血缘方面。

为了稳定统治,中国封建统治讲究“外儒内法”,所以儒家的那一套理论,面子上是必须要过得去的。其中,孝道是历来中国人最为在意的,比如夯实了封建制度的西汉王朝,除了开国的刘邦,后世所有皇帝的谥号中都带有一个“孝”字,比如汉文帝全称是“太宗孝文皇帝”,汉景帝——“孝景皇帝”,汉武帝——“世宗孝武皇帝”,甚至汉献帝——“孝献皇帝”。

这也能理解,所谓三纲五常,除了君为臣纲,还有个父为子纲。如果皇帝老儿你本人不孝顺,哪能指望手下忠臣?

但这就会带来一个尴尬:如果上面还有个精神头十足的太上皇,皇帝是听他的呢?还是不听呢?

因此,为了维护皇权的绝对至高无上,最好的办法就是皇帝上面没老子。如果一个正值壮年皇帝自己愿意退居二线当太上皇,接位的儿子心里会踏实吗?结果就可以自行脑补了,制造意外/装作毫不知情并不是个大困难。

所以,自己当皇帝的人,是不敢在壮年拱手让位的。

再回到赵武灵王这里来。当初他爱屋及乌立了小儿子赵何为王,后来又觉得老大赵章可怜,所以想在北方划一块地给他管理,类似于分立第二个王。

这无异于痴心妄想:现成的赵王赵何首先不答应,他身边的那些大臣更是不会同意——已经在手的权力,谁会愿意分出甚至一成给他人?因此,当赵章在沙丘发动政变后,赵何的人马不仅干脆利落的将其一党全部干掉,甚至顺带把赵主父也给整死,免得以后节外生枝。

而装作一切都不知道的赵何,这下终于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赵国老大了,但心狠并意味着人家是昏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赵惠文王,手下的蔺相如、廉颇、赵奢等,无一不是一代明臣。


正史漫谈


通常情况下,只要这些皇帝脑子正常,他们都不会选择在自己身体倍儿棒的时候退位。

在古代,皇帝这个职务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number one”,一个王朝中,皇帝之位是一代传一代,除去开国皇帝是自己硬拼出来的皇位之外,一般来说,后代的皇帝通常都是顺序继位。




但凡是成为皇帝的人,除非是他本人真的不想做皇帝或者有其他外在因素,他才会选择退位,否则压根儿甭想皇帝在盛年时期把皇位传给下一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咱举个例子,皇帝之位代表着什么,代表一个古代王朝的绝对权力,是国家最高统治者。

以开国皇帝来说,他们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下来天下,坐上龙椅之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怎么可能在自己身体还好着的时候,选择退居幕后养老呢。


除去开国皇帝之外,后世继位的皇帝有些是通过夺嫡之争才成为皇帝的,他们自然不可能选择放弃这种得来不易的权力;甭管是昏君还是明君,没有意外情况,都不会退位,毕竟昏君是通过皇权满足自己的欲望,不会在享受的舒舒服服的时候退位,而明君则是通过皇权实施自己的各项治国政策,若是退居幕后,实施起来就不那么顺手了。


  • 至于皇帝关于储君的选择,也不是说非等到快驾崩的时候才安排。

皇帝对于自己的继承人,大多都是提前好长时间就开始物色培养,毕竟这关系到王朝的传承,除非他就一个儿子,没得选。在儿子多的时候,皇帝一般会根据嫡长子继承制,培养自己的嫡长子或者嫡子,但也不绝对,毕竟历史上不是嫡子身份而继位的皇帝,也不少,比如明朝明穆宗、清朝乾隆帝。



皇帝选好储君之后,该立太子立太子,该安排相关事宜就安排,等到他退位或者驾崩,就由储君继位。


說与山鬼聽


皇帝的权利至高无上,上朝时百官跪拜,山呼万岁,执掌天下发号施令,威风凛凛!若一旦提前退休传位太子,变成了一个没有权利无人理睬的糟老头,那种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无法承受。比如乾隆皇帝,当了60年皇帝后传位给太子永琰,做起了太上皇。乾隆虽然把皇位传给了儿子永琰,但是还是舍不得放下权利。于是弄了个传位不传玺,皇帝的玉玺还是他掌管,天下大事还是他说了算。永琰继位,国号嘉庆,按照惯例,得铸造钱币,铸造钱币的官员就犯难了。是铸造嘉庆通宝还是乾隆通宝?于是向朝廷请示,众大臣也犯难了,最后采用折中的办法,铸造一半乾隆通宝,一半嘉庆通宝。所以皇帝不肯放弃权利提前传位给太子,可以理解。这是人性的弱点


皇家道场


并不是不能在盛年的时候传位给储君,而是不愿意!

诚然,做皇帝是一项劳心劳力,责任和压力都非常大的职业,但是因为皇帝拥有无上的权力,可以有数不清的女人(只要自己愿意的话),锦衣玉食的也不用为物质生活发愁,人活一世所追求的极致:绝对的权力,名望,财富自由,性伙伴自由。也就皇帝这个职业能实现,所以但凡能坐上皇位的,又有几个愿意在盛年的时候让位呢?


其次,皇帝潜在情况下是有许多竟争者的,这里面也包括了储君以及非储君的其它竟争者,皇帝要维护自己的绝对权威必须防着其它竟争者合成一派威胁到自己,储君也需要提前拉帮结派,以寻求更多的拥护者,以便在传位的时候自己有更多的胜算。

所以在这样的明争暗斗情形下,表面上皇帝跟其它人是君臣或者父子关系,但他却是实实在在的孤家寡人,处于只能进不能退的境地,如果退了,首先会引发朝政震荡,导致各竟争者之间发生内乱,他退位之后未必就能做一个安逸的太上皇,可能过得连宫里的太监都不如,毕竟,先皇还活着,对现任的皇帝而言始终是威胁,难保其它势力不会加以利用!

盛年时期传位的,要么是甩锅,要么是看厌世。

比如清朝第三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就是看破红尘,只想出家,不想做皇帝,才二十多岁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还有南北朝时期,有个叫高伟的昏君,眼见把国家搞成一副烂摊子了,外敌入侵,直接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不过很快父子俩都被敌军解决了,国灭。


历史随笔


题主好

如果皇帝在盛年出现将自己的皇位传给下一代,只会出现父子相残或者储君与兄弟之间的相残。其次目前没有那位皇帝愿意在自己最强盛的时候将自己的君位传给下一代,因为权力这种东西就像毒品,一旦陷进去就出不来了。

乾隆的例子,乾隆一开始册立的是皇二子,永琏,可惜在9岁的时候死了。乾隆之后又册立永琮,这个儿子也是福薄,在两岁的时候也夭折了。再到后来乾隆看上了永琪,能文能武,可以继承大统,觉得非常不错,结果永琪25岁时,就死了。这样乾隆觉得过早的立储祸折了皇子们寿,就不在考虑立储之事。

除非在非常时期帝王才会将自己的皇位传给储君,明英宗朱祁镇亲政瓦剌部时,结果搞得大明朝精锐全都损失,自己也被抓了。自己的弟弟朱祁钰登基之后,就在也不想下来了,结果等朱祁镇回来的时候,还把他软禁了三年,最近两兄弟落个兄弟相残的局面。


小历史课堂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如果从大一统的秦王朝算起,中国出现了400多位帝王。在这么多的帝王之中 似乎并没有哪位皇帝 ,在自己盛年之时将皇权主动的交接给自己的继任者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这要从人性本身来讲,人的本性之一,就是渴望对权利的追逐,似乎人的内心与生俱来就有着对权力拥有的欲望。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权力的诱惑力更大了,他可以获得无比多的利益和荣誉,而且不需要他人的监管和约束,拥有着绝对的权威,从而得到既得利益者的众星捧月般的追逐。

如果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呢?他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无比尊荣的!他拥有着整个国家的统治权,这个权利诱惑太大了!谁都渴望拥有它!那些拥有它的人,谁又不紧紧的抓住他,好好的享受它,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呢?

所以说,封建帝王没有一个不贪恋权势的。只要不受外力逼迫,只要自己的健康状况允许,只要还能安安稳稳的坐在龙椅上,没有人情愿将皇权拱手让人的,即使是自己的亲生骨肉!

但是,凡事都没有绝对的!在中国的封建王朝历史上,还真有一位皇帝主动的把皇位让给了自己的继任者,这就是宋高宗赵构。当时宋高宗才50多岁,正值壮年年富力强之际。宋高宗盛年主动把皇位让给养子赵眘的壮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要知道,宋高宗活了81岁才寿终正寝。

绍兴三十二年五月,宋高宗以“老且病,久欲闲退”为由,下诏传位于皇太子赵眘,就是宋孝宗。

但是,宋高宗禅位后,并没有就此躲在深宫颐养天年不问朝政,而是一到关键时刻,大至对金和战,小至官吏任命,他都会出面干涉,多方牵制寸步不让。说明他还是愿意为国事忧勤,对权力把抓不放的。可见,权利就是当权者的第二生命!

好了,先聊到这儿吧,谢谢!


厚德载物6808


在古代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历朝历代都是由长子来继承皇位,并且都是皇帝要死之前才会指定继承人,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下一代,那为什们非要这样呢?不能提前退休享受生活吗?

其实这里面有非常多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防止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互相残杀,古代因为争夺皇位的事情可不少,所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就出现了皇帝不提前退休的情况。

第二种就是太上皇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不好处理,那新帝所做任何决定是否要请示太上皇,不请示是不是就不尊重曾经的老皇帝。

所以如果老皇帝还活着的话,那么就会给新皇帝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所以为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一般都会等到皇帝驾崩,新皇帝才继位。


玖伍11


首先,作为男人,尤其皇权在握的男人,怎么会轻易地把皇权交出来?

其次,古代立太子一般都是立嫡长子的,但是毕竟要把整个国家都托付给孩子,如果不好好培养,这皇权交出来也不放心啊。

但是,如果出现那种少年老成,可以领导国家的年轻的孩子了,皇帝也还没老,如果这个时候把皇权交出来,万一新皇帝暗箱操作把自己老爹杀了随便安一个罪名,这个新皇帝坐在龙椅上不就更踏实了吗。古代,尤其是可以争夺皇位的人,眼里可能真的只有皇位了,那玄武门之变兄弟之间互相残杀了都。

那自然而然的,当上一任皇帝老了之后,会写遗诏,就是交代一些事情,最主要的是交代谁继承皇位,等皇帝死了,再把遗诏拿出来按遗诏办事。


萱萱吃饭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每一个皇帝心里的一个痛点。身处皇家,实际上传位并不像普通百姓家里那样,只是换个当家人那么简单,从某个方面来讲,传位则意味着权力的旁落。当然,有人可能会说,“反正是自己的儿子,早晚不都是他的”。话虽如此,但坐在龙椅上,心态自然会发生变化。第一,从龙椅上下来的那位,在退位后依然会有一种对权力的依赖,这就像是吸食鸦片一样,权力一旦粘上,是会终生上瘾的,最好的例子就是我们的乾隆帝,虽然在有生之年传位于嘉庆帝,但还是不愿放下手里的权力;第二,初坐上龙椅的那位,一旦享受到君临天下的快感,自然也想独占权力的荣光,因此在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下,父子双方可以说都是在互相提防,与其这样还不如当老皇帝行之将死的时候在去传位,到省的大家都晚上睡不着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