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唐代女诗人薛涛被文青包围,为何一生未婚?

ghchjbj


写在前面:钟南山院士的得意弟子李慧灵教授告诫大家说:“只要我们这身防护服没脱,你们就待在家里别出来,否则我们就白拼命了!”

好好听话,继续宅家!否则前功尽弃!,希望大家不要出门、不要出门、不要出门!

薛涛是我国中唐著名的女诗人,成都乐妓。她16岁就入了乐籍,与韦皋、元稹先后都有过恋情,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她流传至今诗作有90余首,都收于《锦江集》中。


薛涛天资聪颖,八岁那年,父亲薛郧在庭院里的梧桐树下歇凉,有感而发吟诵出“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的诗句,在一旁的小薛涛闻听后,头也没抬,脱口而出续了下去:“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仔细咀嚼,比她父亲的两句诗还精彩。父亲薛郧深知女儿文才出众,对这个宝贝女儿有了有喜忧参半情感,都说聪明反被聪明误。洞悉世事的薛郧生怕女儿薛涛今后的人生因为才华横溢而没有幸福,其实,这个担心依薛涛一生遭遇来看,并不多余。

刚刚成年的薛涛就通晓诗词音律,能歌善舞,婀娜多姿,妩媚动人,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有了几分名气,如此才艺双绝的佳人,本该有锦绣前程,但似乎上天嫉妒她的才华与红颜,也就是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因为自己的父亲殁亡而家道中落,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入了乐籍,成为了一名营妓。自古红颜多薄命,在薛涛身上得到了验证。



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时,在一次酒宴上,让乐伎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挥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便成了:“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读罢,拍案叫绝。自此韦府中每有盛宴,薛涛便点缀期间,长此以往,她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实为家妓}。韦皋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薛涛写起公文来不但文采飞扬,而且细致认真无差错,韦皋对她十分满意,就奏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成为了大帅府里的独一无二的女校书。虽然官阶不高,但在当时,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可见薛涛是有真才实学的。

薛涛得幸,不免有些恃宠而骄。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来者不拒,但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不是闹出了动静,这让韦皋心生不满,下令将她发配到松州以示惩罚。不久,远在西南边陲的薛涛写下了著名的哀婉动人的《十离诗》,韦皋看后,怜香惜玉之情顿生,于是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




公元809年三月,诗人元稹(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作者)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地方。他久闻薛涛的芳名,所以到蜀地后,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薛涛很快被这位年仅31岁的年轻诗人所吸引。

尽管她已经42岁了,但她深知,这个俊郎有才情的男人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情人,于是她便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般将自己投身于爱的烈焰中。为此写下了《池上双鸟》,柔情万种的小女子神态尽显。
这份迟来的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与元稹相处的时光是薛涛一生中最快活的日子。可好景不长,这年7月,元稹就调离了川地,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不过3个月而已。

元稹到洛阳后,很快寄来了书信;劳燕分飞,两情远隔,此时能够表达她相思之情的,唯有一首首寄托自己情感的诗词了。自此,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匠心独运,对当地造纸的工艺进行辅助加工,将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好看的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人称薛涛笺。据说,鼎鼎大名的大诗人白居易曾经向她搜求过薛涛笺

可惜,元稹才子多情也花心,元稹比她小11岁,又由于薛涛乐籍出身,是一个风尘女子,元稹最终没有回到她的身边。但薛涛对他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她满怀的幽怨与渴盼,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如果薛涛生活在现代,绝对可以凭自己出众的姿 容与曲艺诗歌才华成为流量明星,出场费也不会低于当前的任何一位佳丽与网红,一定能过上养尊处优的生活。只可惜薛涛生不逢时,尽管她思想前卫,个性开放,腹有诗书,但她生活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作为一个孱弱的女子,为了生存,早早就堕入了营妓行列,令人痛心疾首,扼腕叹息。

薛涛一生文采风流,曾受到当时许多文士的倾慕,与之唱和者很多,这包括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张籍、杜牧、张祜等著名诗人和达官显宦。


从此薛涛脱下了红裙,换上了一袭灰色的道袍,她的人生从喧嚣走向了宁静,公元832年夏,薛涛安详地闭上了双眼。第二年,曾任宰相的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墓碑上写着“西川女校书薛涛洪度之墓”。

薛涛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诸书


希望星晨58298869


薛涛,是唐代女诗人,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流传至今的诗作有90余首。薛涛曾做过乐伎,凭借其过人的才华,她的朋友圈中不乏著名的诗人。她的一生可谓被文青包围,但是薛涛却一生未婚。这是为什么呢?

总的来说,是薛涛的两段无疾无终的爱情,致使她蹉跎了岁月,终身未嫁。下面有书君就跟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才女薛涛的两段感情经历。

她用情极深的第一个男子——韦皋,因为凡事纠葛而渐行渐远。

薛涛是大唐开国名将薛仁贵的后代。因为父母没有生下儿子,所以父亲薛勋视她为掌上明珠,教她琴棋书画。

几年后,薛勋在平叛的过程中受伤身亡。薛涛和母亲相依为命,只能依靠变卖家产度日。不久,薛涛的母亲郁郁而终,只留下薛涛一个人。面对着家徒四壁的窘境,薛涛只好靠着自己年少貌美,又通晓琴棋书画,作为安生立命的资本。不得已,薛涛成了一名乐伎。

当时大唐的乐坊并不同于青楼,来往的都是文人雅客、王孙权贵,他们看重外表,更在意内在美。正因为如此,薛涛凭着自身的才华,在这种场合如鱼得水,吸粉无数。

地方官韦皋就是薛涛众多粉丝中的一员。他很欣赏薛涛的才华。有一次,众人散去后,他把她留下来,与她相谈甚欢。韦皋很同情薛涛的遭遇,也倾慕她的才华。

这一次宴会后,她成了韦皋帅府上的常客。韦皋终于不再容忍别的男人分享她,为她赎身,让她做了他身边的女校书,其实就是相当于女秘书一职。

校书一职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当的,必须要进士出身才行。同时期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起步的。以前还没有一个女子做过这个职务。

薛涛做文秘做得得心应手,她撰写的公文,不仅文辞得当,而且文采斐然,令人叫绝。

韦皋向朝廷推荐,让薛涛去朝中做女校书,可惜她没生在唐代,没有像上官婉儿遇到女皇武则天一样好运。几名卫道士以薛涛出身乐伎为名,把她拒之门外。

薛涛看破红尘,又加上当时她作为一名交际花,身边不乏陪伴。她与他们歌舞升平,游历畅饮。她的纵情终于引来了韦皋的不快。后来,他指责她收受官员贿赂,一气之下把她贬至边远之地。

边远地区的生活,辛苦自不必说。薛涛犹豫再三,还是打算向韦皋低头。她写了一首著名的《十离诗》,检讨自己,希望得到他的原谅。韦皋虽然把她接了回来,但是两个人知道,这一次,他们真的是回不到从前了。

不久,皇上提拔韦皋做了南康郡王,韦皋要去远隔千山万水的异地赴任,薛涛也只好再次搬离帅府。四年后,韦皋病逝,这一别竟然成了永别。

她用情极深的第二个男子——元稹,为了前程迎娶世族之女,二人无奈分手。

薛涛搬到了一所有着百花潭的宅院。这一年,她35岁。5年后,元稹兴致勃勃地去拜访薛涛。薛涛当然也知道无稹,因为他曾为亡妻写下一首情意缱绻的“曾经沧海难为水”。这一年,薛涛40岁,而元稹31岁。二人相见恨晚。薛涛迅速沉醉、陷落。

薛涛觉得,自己似乎半生都在等待这样一场疯狂,好将以前受到的隐忍、委屈、坎坷、不甘都一一交付。带来这场痴狂的元稹,仿佛是她的救星,他驾着五彩祥云而来,令她迷醉得如二八春闺。

可是元稹只是她门前的过客。他只是稍作停留,就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目的地。他有数不清的宏图大志要实现,薛涛的小庭院关不住他蓬勃的欲望,无论是仕途,还是感情。

元稹在N次官场沉浮之后,终于领悟到裙带关系的重要性。他为前程,没有半分犹豫地迎娶世族之女斐淑。

这段婚姻果然给元稹带来了事业的第二春,春风得意之后,他想到了一别经年的薛涛。他认为她还在原地为他痴情苦守,于是寻到她的住处。但是二人已离心离德,话不投机半句多。

10年后,元稹去世,薛涛唯有报之以沉默。元稹的出现,曾经填补了她半生的遗憾,人生也已圆满。就像现代歌曲《萍聚》里唱的一样,“别管以后将如何结束,至少我们曾经相聚过。

不必费心地彼此约束,更不需要言语的承诺,只要我们曾经拥有过,对你我来讲已经足够。人的一生有许多回忆,只愿你的追记有个我……”

韦皋去了,元稹走了。薛涛这一生惨烈过,也热烈过,当爱恨情仇如同潮水从她的生命里退去,余生她将一腔情怀交付与诗文。

公元832年,薛涛去世,终年64岁。

薛涛曾追随过韦皋,无奈两情相悦敌不过现实的无奈;邂逅元稹,她又全心投入,而所谓的“爱情”又败给了前程的考量。

蜕变与成长,是女人一生的必修课。薛涛的才情,却像一颗历久弥新的珍珠,即便千年后面目模糊,但仍旧为世间留下一抹莹润的余辉。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 ——薛涛无望的爱情


薛涛,字洪度,与刘采春、鱼玄机、李冶并称为唐朝四大女诗人。

她本是长安人。父亲薛郧在京城为官,他把唯一的女儿当作掌上明珠,从小就教她读书、写诗。据说在她八岁那年,薛郧在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歇凉,忽然来了诗兴,两句诗脱口而出:“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薛涛头也没抬,顺嘴就接上了:“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她的才华在少年时就展露无遗。

薛郧为人正直,得罪了权贵被贬谪到蜀地,一家人从京城搬到了成都。没过几年,薛郧出使南诏时沾染了瘴疠去世,年仅14岁的薛涛早早失去了父亲。她们母女俩的生活很快陷入了困境,不得已,薛涛在16岁时加入乐籍,成了一名营妓。

唐代的官员们大多喜欢吟风弄月,品酒听曲,所以才貌双全的薛涛在宴乐场中如鱼得水。凭借着“容姿既丽”和“通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她和当时许多著名诗人都有过来往,比如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等等。

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后,听说一个叫薛涛的歌妓会写诗,在一次酒宴上,就让她即席赋诗,薛涛不慌不忙,提笔写出了一首《谒巫山庙》: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这首诗让韦皋赞不绝口,也让薛涛声名鹊起。

她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韦皋甚至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薛涛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出于女性的本能,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有一天突发奇想,要向朝廷打报告,准备请皇帝授予薛涛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仅为从九品,却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大诗人白居易、王昌龄、李商隐、杜牧等都是从这个职位上做起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虽然这事最终也未能实现,但人们却开始称薛涛为“女校书”。

这时的薛涛还很年轻,不免有点骄纵。来求见韦皋的官员,大多会走薛涛的后门,给她送礼。虽然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全部上交了,但还是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把她发配到了松州。松州地处边陲,非常荒凉。她开始后悔自己的轻率与张扬,于是写下了后世流传甚广的《十离诗》。其中一首《鹦鹉离笼》是这样写的:“陇西独自一孤身,飞去飞来上锦茵。都缘出语无方便,不得笼中再唤人。”韦皋读了《十离诗》后,心一下就软了,于是又把薛涛召回了成都。

这次磨难,让薛涛明白了很多道理,归来不久,她就脱去了乐籍,成了自由身,然后寓居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

时光飞逝,十多年过去了,薛涛已不再年轻。可岁月仿佛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她依然美丽。这时,又一位剑南西川节度使进入了她的生活,他就是武元衡。

武元衡出身世家望族,自幼博览群书,长于诗文。他先后得到德宗、宪宗皇帝的赏识,49岁时,位居宰相的他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他们相遇了,武元衡被薛涛的魅力所吸引,他在《赠道者》一诗里写道:


麻衣如雪一枝梅,笑掩微妆入梦来。

若到越溪逢越女,红莲池里白莲开。


武元衡在和她的诗歌酬唱之中,也大有知音之感。他的《听歌》是这样写的:


月上重楼丝管秋,佳人夜唱古梁州。

满堂谁是知音者,不惜千金与莫愁。


遗憾的是,后来武元衡被召回京师。在分别的时候,薛涛的《送友人》表达出了内心的不舍: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茫。

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塞长。


武元衡被召回后担当起对淮西和蔡州用兵的重任,被割据势力李师道暗杀,喋血长安街头。多年之后,薛涛还念念不忘武元衡,常写一些思念他的诗。

当然,最令她刻骨铭心的,还是另外一个诗人——元稹。

元和四年(809年),元稹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蜀地。他久闻薛涛的芳名,特地约她在梓州相见。一见面,她就被这位年轻诗人俊朗的外貌和出色的才情所吸引。尽管人已中年,但她依然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与激情。这就是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东西吗?她忘记了一切,热烈地投身到了这场姐弟恋中。

这份爱情让薛涛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两个人流连在蜀地的青山绿水中,如胶似漆。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这年7月,元稹调离蜀地,任职洛阳,他们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个月而已。

分别无法避免,唯一令她感到欣慰的是,很快就收到了元稹寄来的书信。山水远隔,能够寄托她的相思之情的,只有一首首诗歌了。薛涛迷上了写诗的信笺,她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就对当地造纸的工艺加以改造,把纸染成桃红色,裁成精巧窄笺,特别适合书写情书,这就是流传后世的“薛涛笺”。

元稹与薛涛分离后,仕途不顺,一直在贬谪之中,频繁地奔波于各地。元和九年(814年),薛涛曾前往江陵看望他,这是两人分别五年后的首次相聚。但是,薛涛发现,两人已难续前缘,元稹对她的态度大半是敷衍。

元稹后来娶了有家世背景的裴淑,进了翰林,两人从此断了书信。好友白居易写诗给薛涛,劝她放弃这段感情,但是薛涛对元稹的思念还是刻骨铭心的,她似乎还在期盼中。她的朝思暮想,她的满怀幽怨,汇聚成了流传千古的名诗《春望词》。


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

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   

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


元稹是个多情才子,离开薛涛后就和别的女子交往了。而且他也是很现实的人,薛涛即便风韵绰约,毕竟比他大了11岁。更重要的是,她乐籍出身,一个风尘女子,对他的仕途不会有帮助。

对于这些,薛涛也能想明白:自己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小插曲。

她脱下了艳丽的红裙,换上了素净的道袍,逐渐从热烈走向了平淡。薛涛厌倦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她离开了浣花溪,移居到碧鸡坊,筑起了一座吟诗楼,独自度过了人生最后的时光。


万卷纵横眼欲枯


薜涛在唐代比较著名的女诗人,她是中唐时期一个薜姓普通官宧人家闺女。父亲薜郧带着九岁的女儿看着院中的梧桐树,父亲吟道:“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女儿在一旁接下面的句子:“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这两句诗对仗工整,词语蕴藉,不失为佳句,她父亲非常惊喜,后来让她好好读书,吟诗作画,并经常辅导她,让她学习文学一类的书籍。薜涛容貌娇美,8,9岁便通晓音律,擅长诗文书法,扬名蜀地。后来便成了唐中期的才女。可是,好境不长,薜涛12岁的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了,家境急剧下降。

薜涛母女两靠着父亲遗留下来的一点财产,艰难度日,在那样的封建社会,男人读了书可以入士做官,可女人就没有这个机会了。虽然薜涛做得一手好诗,只能在达官显贵家中,在大官显贵饮酒时,就给人家赋几首诗,供人家享受。

十五六岁的薜涛被生活所迫成为韦皋幕下最年轻的乐伎,登记于乐籍。她的诗才很受当时的一些文人学士的喜爱,虽然走非常艰苦乐籍生活,实际就是要培主人吃喝玩乐,几经波折,后来韦皋取消了她的乐籍,恢复了自由之身。节度使看中了她的诗才,就请薜涛当校书郎,过上好日子了。

据史料记载,薜涛与二十多位诗人有唱酬赠答诗歌。其中有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杜牧等人与薜涛的唱和诗流传下来。元稹曾同薜涛有过一段时间的恋情,是姐弟恋,元稹十分倾慕薜涛,她们短暂结合三,四个月,元稹调到洛阳,他们就分手了,以后就再也没有相聚了。元稹是花花公子,后来跟多名年轻貌美的女子鬼混,薜涛彻底失望了,与其它的人也是露水夫妻,最后也没有结婚了。悲伤的过完一生。


昆仑之柏瞧历史


在中国古代社会,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说法,可中国历史上还是有许多女子以才闻名。比如那个写下“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宋代女才人李清照,再比如那个与司马相如郎情妾意共度人间美好的卓文君。唐代也有一个女诗人以才学闻名,她才华横溢又精通乐理 小小年纪便得到了西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她就是唐代女诗人薛涛。

这样一个女子虽早年身在乐籍,可后来脱离风尘的她终身未嫁,这其中有什么隐情?是什么原因让她心甘情愿的脱去红衣换上道袍,此后做一个一心只有吟诗作对的“闲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需要从此人的生平寻找。

薛涛生年不详,父亲薛郧曾是京官。她是家中独女自然受尽宠爱,据悉自幼时父亲便教她吟诗作对,八岁那年便出口成章对出父亲的诗作。安史之乱后父亲的刚正不阿得罪了小人,于是一家三口连同仆役被迁至四川境内。十四岁那年父亲染病倒在了任上,只留下了孤儿寡母难以生活。

为了生计小小年纪的她进入乐籍讨生活,当时的人们大多推崇有才的人,因此身为女儿身又精通琴棋书画的她让许多文人雅客拜倒在石榴裙之下。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不相信此女如此有才,于是在一次宴会上他出言考察她的才华。只见薛涛一首《谒巫山庙》让在坐的人顿时鸦雀无声,此后她也因着自己的才华常驻韦府帮其校正文书。

她的才华使韦皋叹服,而后他曾上书皇帝封她为校书郎。这个官职虽为九品闲职,可历来对任职者的要求极高,都是要进士出身的人才能担任。韦皋此举从侧面证明了此女的才华,而后因封女子为官有违先例她才没有做成校书郎,但世人也亲切的称呼她为薛校书。

不久后薛涛恃宠而骄收受贿赂被韦皋贬至荒凉之地,在去往边地的路上她写下《十离诗》让韦皋回心转意将其调回成都。此事之后她看透人生决心做一个闲人,而后她脱离乐籍隐居在成都西郊。她在院子种满了枇杷花,从此过上了养花、吟诗一般的闲人生活。

薛涛四十二岁那年遇到了那个让她一生难以忘却的男人,他才华斐然又身居高官,是那个年代里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就是元稹,那个给妻子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诗人元稹。那一年元稹任职地方,在成都他见到了那个远近闻名的女才人薛涛。

薛涛欣赏元稹的才华,元稹爱惜薛涛的阅历,于是在初相识的那个晚上薛涛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这个比自己年小十一岁的男人。云雨之后二人在蜀地过了几个月的幸福日子,这段时光想必也是薛涛一生之中最幸福的时光。二人泛舟湖上、踏青锦州,好不痛快。但人有悲欢离合,同年七元稹被调回京都任职。

元稹走并没有带走薛涛,因为她是乐籍出身,跟随自己一同回京只会给自己的仕途带来污点而不是对自己有什么好处。但薛涛以为自己留守成都只是暂时的,她相信有朝一日元稹会回到成都带她远走高飞。元稹初走之时确实寄过书信给她,但时日一久二人就断了往来,元稹也迷上了才貌均不如薛涛的刘采春。

元稹将薛涛当做了生命中的过客,可她却将他当做了自己生命的唯一。分别后的十年薛涛活在对元稹的无限思念之中,但她没有像其他女子一样哭哭啼啼,她只是将自己的情思揉进了诗词之中。大和六年,已经六十多岁的她安详的闭上了眼睛,从此世间再无薛涛,再无这个有才情却终身未嫁的女人。

匆匆了解完薛涛的一生,她甘愿脱去红装换上道袍,又终身不嫁孤独终老的原因想必您也知道了,穿道袍是由于贬至边境一事让她看透了人生。至死不嫁是由于她心中装了一个元稹,可元稹终究是负了她。真是想不明白薛涛为何会看上元稹这个多情种,如若不然她也不会一个人碧鸡坊孤独的度过余生。


醉爱侃足球


也许是异性相吸,我已经在“悟空问答”里回答了好几位唐代才女的提问,如上官婉儿、鱼玄机、李冶等。通过对这些才女们经历的不断探究,为这些女子们悲惨的归宿不禁扼腕长叹。认识薛涛,我们先从唐代诗人王建寄赠给薛涛的诗《寄蜀中薛涛校书》开始: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 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据说这首诗是赞美薛涛最好的一首。诗中有两个名词需要解释。一个是女校书,一个是扫眉才子。扫眉是妇女画眉毛,扫眉才子专指有才气的女子,这个好理解。

说到女校书,这与薛涛的经历有关。薛涛字洪度。是长安人,随父官于蜀,父死不得归,遂居于成都,为有名的乐伎。薛涛的诗写得非常好,在当时非常有名。同时她的文采风流,曾受到当时许多文士的倾慕,与之唱和者很多,就有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牛僧儒、令狐楚、裴度、张籍、杜牧、张祜等著名诗人和达官显宦。可以说,薛涛的身边环绕着众多才子和成功人士。可她又怎么当上女校书了呢,这可是个九品官啊。这就牵涉到了和薛涛关系不一般的第一个男人韦皋。贞元元年(785年),韦皋出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在一次酒宴中,韦皋让乐伎薛涛即席赋诗,薛涛神态从容地拿过纸笔,提笔而就《谒巫山庙》,诗中写道:“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韦皋看罢,拍案叫绝。从此帅府中每有盛宴,薛涛成为侍宴的不二人选,很快成了韦皋身边的红人。随着接触的增多,韦皋就让她参与一些案牍工作。这些事对于薛涛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她写起公文来不但富于文采,而且细致认真,很少出错。韦皋十分满意,他打破常规,奏请朝廷任命薛涛为校书郎(一说为武元衡所奏)。校书郎的主要工作是公文撰写和典校藏书,虽然官阶很低,但门槛却很高,按规定,只有进士出身的人才有资格担当此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哪一个女子担任过校书郎一职。薛涛得幸,不免有些恃宠而骄。前来四川的官员为了求见韦皋,多走薛涛的后门,纷纷给她送礼行贿,而薛涛“性亦狂逸”,你敢送我就敢收。不过她并不爱钱,收下之后一文不留,全部上交。虽然如此,她闹出的动静还是太大了,这让韦皋十分不满,一怒之下,下令将她发配松州(今四川松潘),以示惩罚。不久,远在西南边陲的薛涛写下了著名的《十离诗》送到了韦皋手上。《十离诗》是一首组诗。它由十首以“离”为题、不甚工整的七言绝句一气呵成:犬咬亲情客、笔锋消磨尽、名驹惊玉郎、鹦鹉乱开腔、燕泥汗香枕、明珠有微瑕、鱼戏折芙蓉、鹰窜入青云、竹笋钻破墙、镜面被尘封,这些不好的事情引起主人的厌弃。试想一下,任何一个男人读罢这样的诗,就算他再铁石心肠,也会招架不住,于是韦皋又将薛涛召回了成都。

后人将薛涛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为唐代四大女诗人。也许是天妒英才,四个女人的结局都十分凄惨。其中,刘采春是为一个男人自杀的,而这个男人就是元稹。正是这个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传奇《莺莺传》的大才子,与薛涛有过一场轰轰烈烈,却没有结果的爱情。

元稹出身官宦世家,官至宰相,再加上才气逼人,元稹非常有女人缘。元和四年(公元809年),三十岁的元稹以御史身份出使蜀地调查一桩公案,与薛涛相遇,俩人一见面,那真是“老鼠爱大米”一下子沉入爱河不能自拔。两人在一起恣肆缠绵了三个多月,直到元稹被调离四川任职洛阳。人们常说:痴心女子负心汉。薛涛是一个极其精致、细腻、有情调的女人,她嫌平时写诗的纸幅太大,就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成粉红色的纸张,上有松花纹路,专门用来给元稹誊写自己的诗作。后来,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 在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里,对薛涛笺也有记载:东汉蔡伦造出第一批植物纤维纸;中唐薛涛造出了第一张彩笺。但是,让薛涛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元稹身边是不能缺少女人的,薛涛不过是他众多撩妹对象中的一个。元稹离开薛涛后不久,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就纳妾安仙嫔,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三十六岁的元稹贬通州司马(今四川达州),续娶大家闺秀裴淑为妻。在薛涛刻骨铭心地思念元稹的时候,长庆三年(公元823年) 元稹再贬越州刺史(今浙江绍兴),开始了一生中最后一段浪漫情史——与江南著名女诗人、歌手刘采春相识相恋。并纳其为妾,两人一起共同生活了七年,直到元稹升官回京,他才找理由抛下刘采春,独自离去,最终导致刘采春投河自尽。可怜扫眉才子薛涛仍沉浸在与元稹的姐弟恋里久久不能自拔,最终谢了酒朋诗侣,穿上道袍,隐居一隅,终身未婚。


东白启明


我字多,看我!唐代女诗人薛涛:十六岁从妓,却因此大放风采,最终因爱终生不嫁

唐朝作为历史上最为灿烂的朝代之一,它不仅表现在太平盛世和经济繁荣,更表现在充满了诗意,用诗意来形容唐朝一点不为过,在这个年代中爆发了太多才华横溢的诗人,其中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鬼李贺、香山居士白居易等等,这些人无疑为唐朝以至于历史添上了浓厚的一笔,但诗人不是男子的专利,在这个时代中同样涌现了很多风华绝代的才女,其中就包括今天要讲的这位:四大女诗人之一的薛涛。

早年坎坷、被迫营生

薛涛在小时候是地地道道的长安人,不仅如此,其父亲薛勋还在京城为官,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官分两种,一种是京官,一种是京官之外的官员”虽然这句话有点夸张,但是不难体现出京官的地位,可见薛涛幼年时期是何等的繁荣富贵。

在朝为官还是京官虽然地位高了很多但同时危险也就更多,虽说是朝堂但同时也是人情世故,薛勋的性格好似与这官场格格不入,爱好写诗,为人正直等,这些都表明如果他不在朝为官一定会过得很潇洒,但偏偏是朝中官员,最终因实在看不下去而在朝堂之上顶撞了权贵大臣,从而产生祸端。

在唐朝有唐太宗愿意纳谏为先,但是有几人在后?就这样薛勋因顶撞权贵而遭到贬职,一夜间从京官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于是薛勋一家人就踏上了去四川的路,其中就包括不满十四的小薛涛。

都说是祸不单行,到了薛涛这里确实如此,当时四川并未大力开发所以多瘴气,其父亲还并未站稳脚跟就因染上瘴气从而不幸离世,家中只剩下年仅十四的薛涛和其母亲两人相依为命,没了父亲的生活支撑,家中自然出现困境,万般无奈之下,两年后薛涛加入乐籍,成为里面的营妓。

乐籍虽说是从事音乐活动,但是里面的主要人物都是罪民之后或者战俘之后,要世代受到社会的歧视,其身份地位已经几乎近于奴隶,作为之前一个高高在上的京官子女,到现在被迫加入乐籍谋取生活,这其中的悲伤和苍凉,想必只有薛涛一人知晓。

荣极一时、再临贬黜

凭借着出色的相貌和过人的气质,薛涛很快就在营妓中出了名,而这次出名则是给她带来了自己人生的一次转折,韦皋出任当地节度使,其地位相当于地方的都督掌管统兵的权利,初来乍到自然要摆设宴会而身为营妓并且名声极大的薛涛自然陪宴会,这次宴会让她大放风采从而扬名天下。

韦皋素闻听说有才女,见了之后虽感叹其气质但还是决定考上一考,于是让薛涛作诗一首,看她的名气是否如传言的那般才华横溢,而薛涛并无紧张,轻松写下《谒巫山庙》: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此诗一出,在场之人无一不感慨其才华,之后韦皋就将她留在身边,平时会让她做一些文书的活,事实证明薛涛不仅做得了一首好诗,在做事上也是极致的认真,韦皋觉得大材小用就向朝廷上报,想给薛涛一个校书的职位,平时负责撰写公文和其他典籍,虽官职不大但要求极高,非进士不可。

但是从古至今并无女校书这个说法,校书都是男人来做的,于是朝廷驳回了韦皋的请求,这个也完全情有可原,在唐朝出现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之后的皇帝自然会觉得挂不住脸面,或许对女子为官有些忌惮吧,但是朝廷不准,薛涛私下照做,这样就形成虽无校书之名,但却有校书之实,实为古今往来第一人。

名声大了事情也就多了,当时薛涛作为韦皋眼前的红人,那些想送礼但是送不到韦皋手中的官员都会把东西给薛涛,让她转交给韦皋,而薛涛早前也算是京官之后,凡是送礼的都被薛涛收下,最后却又全部交给韦皋,无一私吞,但是韦皋并不喜欢这样,无奈薛涛屡教不改,最后惩罚他离开这里发配松州,薛涛的命运再一次进行了转折。

相爱元稹,无果终身不嫁

在被贬到松州之后薛涛遇到了她一生最爱的人元稹,元稹当时风华正茂年仅三十正值大好时光,在出使到此地的时候早就听闻薛涛的才情非同一般于是选择相见,最终两人坠入爱河,薛涛此时已经不再年轻并且大了元稹整整十岁有余,但这并不妨碍两人的爱情,这段时间可以说是薛涛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了,也因为这份爱情让她写下了《池上双鸟》这首传世名诗。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元稹身为京官此次出使时间已到,不得已要回京赴任,两人就此分别,令人感叹的是两人从相见到最后的分别其中仅仅只有三个月,或许元稹早已明了结局,但薛涛却还不清楚此次离别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

离开之后薛涛每日除了想念只剩下想念,为此写出的诗词恐怕比早年写下的总和还要多,但是奈何因为历史太过久远并未传世。薛涛将这些诗词统统寄给元稹,最终也收到了元稹的回信,其中也主要表达思念之情,之后再无信件传来,薛涛也知道自己跟元稹并无能在一起,一个是风尘女子一个是有着大好仕途的士子,此段恋情就此终了。元稹之后薛涛再无新欢,厌倦了世俗的她选择了隐居,最终至死未婚。

结语:早期的坎坷如果换做平常人定会承受不住,但是薛涛面对世事的不公,并没有选择一死了之,而是选择跟自己的命运对抗,虽然一生坎坷,但却依旧大气蓬勃,并无小女子作态,实在少有,不失为四大女诗人之一,先后遇到的韦皋和元稹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人生但同时又给她带来不一样的命运,如果薛涛遇到的是个良人,我想她的归宿会好一些吧,你觉得呢?

感谢阅读,如果觉得不错,关注+点赞这些随手之举,就是您对文青创作的最大认可,谢谢。


文青聊史


唐代才女薜涛为伺终身不嫁?薛涛可不简单,据说才情不在李清照之下,她吧在很小的时候就才气惊人,她几岁时的时候,她父亲吟出:“庭出一古桐,耸干入云中“薜涛当即对出“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才华这东西确实是天生的。

薜涛十六岁,待酒赋诗,成了一名诗妓,当时剑南节度使韦皋觉得薛涛的才能了得,想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让她掌管校理典籍的工作,但因薛涛是个女人,没有能成,但薛涛却也博了个“女校书"的美名,还有一个叫扫眉才子的美名,这样,她的才学也将那些男人们酸了一把。

薛涛后来与大诗人元稹相恋,:元稹比薛涛小,元稹很爱薛涛的,很想娶薛涛的,但是最后元稹还是敌不过世俗利益的牵绊,这段爱恋成了一段故事,所以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爱情有时候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爱情是爱情,婚姻是婚姻。

就这样薛涛终身不嫁,可见这段感情在薛涛心中是多么多么重要!薛涛后来退隐到成都郊外沅花溪,她就是在那,从百花潭中取水,制成一种长长的,各种各样颜色的小笺,据说有十种颜色,其中红色小笺最让人爱,很多诗人都收到过这种小笺,所以呢那些关于情爱之类的诗词,人们都喜欢写在红笺上。

观古论今,只能感叹爱情这杯酒迷人也醉人有时候还会害人,来时浓烈,但去得也快……


初夏思夏爱华夏


她是一个有名的才女,作诗好也懂韵律,就是以现代的说法才高八斗艺比人高,可惜的是在古代女子地位地下,她因她父亲的原因沦为歌姬,父亲也下狱死亡,这对她非常不公平。想一下,心高志远的一个漂亮女孩,还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就被命运不公平的对待,在古代歌妓不光要强颜欢笑还要去伺候根本不喜欢的人,况且随时都有失身的情况,这对一个自尊心很高的女孩是什么样的打击。

后来,由于她容貌美丽,才华超群,善于应答,且工诗又懂音律,成为幕府座上客。这时候有人欣赏他,让她觉得有懂自己的人,这时候她爱上了元稹,知己之音就算是现在社会也难能可贵。

越是心高气傲有本事的人越觉得要把我自己的命运,虽然世道不公平但是她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一生,她爱慕欣赏倾心于一个同样才华的男人,是难能可贵的。可是那个时代地位低下的她怎么会得到幸福呢?

再说一下元稹这个人,比薛涛小10岁,风流倜傥,算是美男子也很有才华,事业有成,简直是高富帅!可惜的是那个时代出于对年龄,身世,再加上元稹很风流,是不可能娶感情专一的薛涛为妻子的。这时候我就想,真是人比人气死人那,就这样薛涛为一个男人付出了一生的心,终身不嫁!

我非常非常敬重这样的女人,觉得太难能可贵了,只叹命运不公!


微微味道


一生未婚,有她本身及家庭的原因,也有当时社会环境的原因。

首先说她本身。薛涛本身从幼时就已经初现对诗词、语言表达的天赋,她父亲更是因为发现她的天赋而正确引导,加以培养。

一个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能在古代那种男尊女卑的社会环境中被人高看一眼的优越感,可以让这个孩子建立起一套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很优秀,我应该可以更优秀的自我设定。

这种设定会让她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更加努力,而且更有成就。

但是,也会让她与碌碌的普通人拉开距离,她知道自己优于他人,自然会有高于他人的傲气。

再说家庭,她的家庭本来很好,父亲为官,家庭生活怎么都应该小康。但是,结果却发生意外,父亲获罪最终失势死去。没有了抚恤金、退休金,让年幼的她和母亲失去经济来源和依靠。因为她的家庭成分不好,以前父亲的朋友亲戚也都不再敢接近,坐吃山空渐渐生活艰难。

才十几岁的她就感受了人间冷暖。

为了生活,相信她们母女想了很多方法。应该也想过用嫁人的方式解决生存问题。

但是我相信,一个有异于常人才华的人,多半不会委屈求全的去随便嫁一个路人甲乙丙丁。而且更多的应该是男方不想求娶一个家庭成分不好,偏偏有才华,看起来就高傲的老婆。

在古代,全凭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就能结婚的年代,薛涛就这样远离了婚姻市场。

凭着自己的才华,在男人才可抛头露面的古代,薛涛艰难的闯出了一片天地,养活了母亲和自己,但是,偏偏人生中所遇皆非良缘。特别是后来元稹的出现,元稹给她带来多少甜蜜希翼,最后就有多心酸失望,这一切终让她对放下俗世选择出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