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人性之初的状态究竟是什么样的?

蒋经尧


人本性恶,弱肉强食是生存法则。善是在制度控制下的环境中学习形成的。 人出生后,未睁眼就会吃!所以人和其他动物一样,生存是人的本能,弱肉强食则是一切动物的生存法则.也有人认为人性本善,可又要强调好好教育,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教人懂规则,守制度.使人克服贪欲,弃恶从善!! 善是良知和良心的体现;恶是欲望和私欲的膨胀;人之初、性本善!不管是良心和良知、不管是欲望和私欲,这些都是后天而得,都是在成长中所学,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不变的道理。


标峰理评论


我是颜小二,我来回答。

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呢?在中国哲学里面,有不少先贤都发表过自己的观点,虽然各位的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是,个人还是更加倾向于道家观点中不去区分人性善恶的看法,虽然道家没有直接议论过人性之善恶,但是道家整体学说特色,则是在暗示人性不区分善恶。

但是,如果非要从人性善还是恶中做出一个选择,个人可能更加倾向于儒家荀子的性恶说,只是儒家荀子之性恶说,并非说人生来就属于恶的存在,更多是在说人性有恶的趋势,这一点后文再进行议论。

而与荀子之性恶说所对立的,还有孟子的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其实也有其用心良苦的合理性,不是难以理解,也属于比较出色的学说。

而关于儒家创始人孔子,孔子只说过“性相近”,认为人性受后天社会影响比较大,孔子并未直接议论过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

1、道家与人性

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是非常不喜欢去区分的,而且也不赞成区分,因为庄子认为,人之区分的标准,都是人为制定的,带有一定的立场,在有立场下制定的标准,有失公平。

那么熟善熟恶,也仅仅是人基于一定立场下的一面之词罢了。所以,庄子属于比较典型的不愿去区分人之本性的存在。

只不过,道家老子是非常赞美婴儿出生的纯洁状态,认为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犹如一层白纸一样,没有被世俗气息沾染。这某种程度上,其实暗示着道家老子有性善说的趋势。但是,这也仅仅是个趋势罢了。道家思想,更多还是在于反对人们对“非黑即白”的执着。

毕竟,没有黑的存在,哪里有白的彰显,而当世界纯白一片的时候,还谈什么黑。没有黑,那么白也将毁灭。黑和白,实际是共生关系。

所以,如果非要说道家是如何看待人性的,从道家的学说特色来看,他们可能更加趋向于说人本性无善无恶,或者说人本性善恶共存,但需要注意的是,道家思想更多认为世俗中“善”和“恶”的概念不准确,这是人基于一定立场下制定的标准,这一点,需要大家注意。

2、荀子与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实则也并不是绝对消极意义上说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只是荀子认为人的自然之性如果不加节制的话,会发挥成贪欲之类的存在,所以人需要在后天的学习中懂得节制欲望,继而让人成为善的存在。

因此,荀子不是说人性有恶的本质存在,而是说人的先天之欲,如果不加节制,容易发展成恶的存在,继而提出性恶论。荀子之性恶论的初衷,实则更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教人懂得制衡自己的欲望,荀子之性恶论实则比较深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韩非子虽然是荀子的弟子,但是在人性上,他比较激进,他承接荀子的性恶论,并做了进一步的推衍,直接说人都是“自为”的存在。这里的“自为”,实则就是利己,他觉得人都是利己的,所以要利用人在利己心下产生的趋利避害心理,以重赏重罚来管制百姓。其学说虽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却也颇有些偏激。

3、孟子与性善说

孟子的性善说,可谓是影响我国古代文化最深远的关于人性的议论。后世的王阳明,更是将其性善说发挥到了极致,承接其良知良能思想,继而提出类似“知行合一”等经典理论。

孟子的性善说,大抵就是孟子认为人生来就是善的,因为人看一小孩掉入井中,即便不认识,也会心生怜悯。这便说明,人天性善良,而天性善良的人做出恶的行为,是因为人在后天因为沉溺于欲望,导致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是良知良能被蒙蔽,继而出现恶的行为。

孟子还时刻叫人注意反省,以求保有自己的善之本心,因为在孟子的学说里面,人与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之善的天性,如果这个天性被蒙蔽,则是侧面说明人会沦为“禽兽”。

所以,孟子之性善论看似对人比较“友好”,实则是比较严格的,孟子此举是要人在反思中遏制自己的私欲,做一个守礼的社会人。如果人一旦起了私心,按照孟子的说法,就不能称为人了,而是禽兽,或者说通往禽兽的路上。可见,孟子之性善论,也有其用心良苦之处。

4、结语

关于人性,孟子说善,荀子说恶,道家虽然没有表态,大抵是说无善无恶,其实道家老子有性善的趋势。而自汉代董仲舒以后,还有性三品的说法,就是人性生来有三种,纯善,纯恶,以及可以在后天影响下变成恶,或者变成善的存在。

无论关于人性的哪种说法也好,其实都有其一定范围的合理性。而孟子荀子,二者关于人性的看法虽然看上去对立,实则最终都是告诫人们遏制自身的欲望,为的是维护社会制度。要是非得选人性善还是恶,个人觉得,荀子之性本恶更深刻一些。

但是,综合百家对于人性的看法来说,道家人性之无善无恶的趋势,可能更加客观一些。

最后再多说一句,上文没有引经据典,主要是觉得浪费时间,也没有必要,如果各位想对诸子百家关于人性的看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理解,建议可以读读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哲学史》,现在应该是第二版了。


图片来自网络,各位喜欢请点赞关注哦。

颜小二述哲文


众所周知,在所有关于人性善与恶的论述之中,在中国社会;在任何有华人生存发展的地方;在中化文明所波及到的世界各地,传播最为广泛、影响最为深远、始终没有被各种劫难灾害所磨灭,并往往会被人们记忆犹新、开口即出、朗朗上口的,通常就是以《三字经》为载体的名句,“人之初,性本善。”

那么,什么是人之初呢?我以为,应该是指人的出生之时,或者是人得以存活下来的成长中的婴儿期,至多是指人生活的幼年阶段。

那么,什么善,什么是恶呢?

此乃王阳明“心学四诀”,为其对自己的毕生研究简单的一个归纳总结。我个人对于其中有着一些自己的观点,今天就和大家逐字逐句来聊一聊这“心学四诀”。

无善无恶心之体

人的本质是动物。

任何动物出生之后,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存本能,这是由它们所在的种类决定的。生存本能是什么?幼体一生下来就只会想着吃,它不会想到:“我吃饱了,我父母有没有吃?”它没有这种思维方式,只有身体的本能在驱使它们的行动,浑浑噩噩。

至于善恶的定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我就不在这里讲了,以后可能会专门写一篇文章再来论述。不过大家都能理解:新出生的幼儿是没有善恶观的,因为它根本不想,不思考。而“善恶”只是一种主观的、相对的“看法”。

比如一件事,对你而言是善,对他而言却是恶。这种例子很多,大家应该也见惯不怪。还是那个例子:幼儿把粮食吃了,父母就没有粮食了,所以说幼儿是恶;父母把仅有的粮食给了孩子,自己没有,所以说父母是善。

一般人会说:“父母是善,但孩子不是恶。”

所以在此基础上,什么“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在我看来,无需讨论。

王阳明说的对:“无善无恶,为心之体。”

那如果幼儿不是幼儿,是30岁的孩子,父母是60岁的父母,还是同样的事情,那父母是不是善?孩子是不是恶?

这就涉及到了第二条:

有善有恶意之动

上文讲,善恶是主观的一种“看法”,针对事、针对行为的一种“看法”,而这种看法对每个人来说未必是一致的。

我们总说孔子是圣人,但是接触过儒家的朋友有很多都不觉得孔子有多么的伟大,甚至评价他虚伪、做作、口是心非,等等。我觉得呢,孔子最伟大的地方,就是统一了大部分人的“善恶观”,从而建立起整个社会的道德体系。

尽管孔圣人建立的“善恶观”未必是正确的,但起码他做到了统一。

就好像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也并不是使用怀柔手段一样。甚至他的天下没传完一辈儿就完蛋了,但是他在历史中的崇高地位,还是不可撼动的。

从某个人做一件事的行为,我们可以谈论是“善”或者是“恶”,但这只是外人根据常识的一个推测。真正能给这件事定性“善与恶”的,应该是做这件事的人,他做这个事的出发点,究竟“这个人”是善是恶,这是最重要的区分“人的善恶”的关键点。还有另外一个关键点,就是这件事所造成的影响,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对更多的人造成的影响,“这件事”是善还是恶。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教”,被称为王阳明心学的最高概括。看上去清楚,读起来晓畅,但因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点,很可能真正明白的就没有几个。

“无善无恶心之体”,这最高深最根本的一句,因为有佛道的相同观点在前,其实并不难懂。佛家讲因缘和合,一切往深了去,越往深去便越会消解一切,直到非有非非有、非空非非空的空性。道家讲阴阳相对,一切往大了去,越往大去便越会化解一切,直到恍兮惚兮、惚兮恍兮的混沌。万事万物包括善恶之谓,自然也在消解化解之列。

虽然佛家也讲慈悲,道家也言道德,但那只是人在到达成佛得道境界时,而自然生起的大悲悯,并顺之而行。因为那时已经我是万物、万物是我,所以能对万物众生的喜乐悲苦感同身受、一体同悲。这与根本之理有分别,因为人有情而天地只是任自然,这就是人之为人而天之为天。这与根本之理又没有不同,因为人的大悲悯,正是得自和秉承于心的深邃与博大,而博大深邃则正是天道之征,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与人,亦一亦二,非一非二。

到这里,阳明心学之境界的博大深邃,已经昭然,与佛道境界无异。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接下来三句,“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要知道,“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根本教义,而在佛道的根本教义之中,是找不到“有善有恶”的,找到的也都是否定之语,因为与他们的根本教义相背。

“善恶”是这三句共同的根本概念,也正是一开始说到的、可能造成多数人不能明白的那个根本点。王阳明明确提出有善有恶、知善知恶和为善去恶,不能真正明白就可能产生两种理解:要么是阳明心学的境界不够彻底,要么是佛道都太虚无而王阳明恰恰将其落到了实处。

这两种理解都有偏颇。真正理解了其中道理,就能知道王阳明的提法,正是恰当。其中的关键正是“善恶”的概念,即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以往人们定义和理解善恶,运用的办法往往是范畴和归类,也就是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什么事是善、什么事是恶,恰恰错了,因为违背天道。前面已说了佛道的根本教义,那说的正是天道,是一切相对、万法空性的至大至深之境。而划范畴、列类别,依凭和造成的却恰是僵化和局限,违于天道。儒家的仁义礼教后来成了伪善的面具和人性的牢笼,除了后人的理解运用不当,还因为其本身就有着这样的不良基因。

万物皆在道中,皆由道主宰,其发展变化的趋势也是不断向道而行,这种性质是一定的。但在合乎道的程度和与大道趋势的契合度上,万物则有着大小深浅之别,譬如得道圣者与普通凡夫,便必然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之所以存在,也在于万物之道性的不同——若要一切相对而趋向于无极之大,便要不断开放;若要万般消解而趋向于虚空之深,便要不断放空。开放和放空的程度,正是道性。道性弱的依附于道性强的,为道性强的之组成与所用,如此环环相套而成天地万物。

将这落到人的德性上,开放到最后,便是道家的道德;放空到最后,便是佛家的慈悲;这便是终极之善。而在中间和中途,便正是王阳明所谓的善恶——是一种开放还是封闭自己、放空还是固守自我的趋势,而不是确定的范畴和类别。只要合乎开放和放空的趋势,便正是善,合乎的程度便是善的程度;只要违背开放和放空的趋势,便正是恶,违背的程度便是恶的程度。前者譬如无私,后者譬如有私。

将善恶看成一种合道与否的趋势,而不是确定的范畴和类别,那么以往在这个问题上的所有困惑、纠结及误解,便都能迎刃而解。王阳明一再强调的善恶,也便明白了——有善有恶,便是这趋势的发动;知善知恶,便是对这趋势的明了;为善去恶,便是顺这趋势而行。

比起佛道,这正是阳明心学更前进和完备的地方——并非境界比佛道要高,而是佛道一向缺乏入世的兴趣,因而少有办法上的挖掘和发挥,而只遵守着随缘和顺自然的大原则。而阳明心学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有体也有用;其后便是境界,其前便是进取;其下便是无为,其上便是有为。这才是真正的无为而无不为,真正的内圣外王之道。


睿为企业法务


大家好,我是冀东老李,“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说的就是刚出生的人,本没有善恶之分,这是无善无恶的“本我”。

“本我”是我们人的最初状态,他也是最原始的状态,此时的“我”无欲无求,心中没有任何杂念。

当我们一天天长大,看到的越来越多,懂得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我们那颗本来纯净的心开始浮躁起来,欲望越来越多强,很快被无明遮住了双眼。

时间一长,就失去了本来的“我”,开始不断的索取,在索取。人的欲望永无止境,止不住妄念,贪念就不会停止。直到有一天……………

在我们这个复杂的大染缸中,总有一些意志坚定的人,他们出淤泥而不染,虽说也喜欢世间的万物,但他们很有自知之明,知道什么该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

他们懂得自我控制,在诱惑之中不受诱惑,总会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么的完美。他们学问不是很高,知识也并不渊博,但他们的情商高,爱商高,智商也高,这“三高”把他们的人格完美的呈现出来,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祈祷]

这样完美的人,他们从不去“争”,而是把“让”这个字时常放在首位,他们不争,很懂得顺其自然,他们深信,是我的一定会来,不是我的,强取豪夺也最终失去。

人的善恶在哪里最能体现,不是在嘴上,而是在实实在在的行动上,只有让大家真正知道你的善,你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完资源,反之你的资源很快就会枯竭…………

阿弥陀佛[祈祷][祈祷][祈祷]



冀东老李


关于人本性之初的状态,主要有三种理论。

1- 性善论

性善论的代表人物为孟子。孟子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意思是说,正如水的本性是向下流,人的本性也是善的。

既然人的本性是善的,那我们如何来理解人不善的行为呢?其实人虽有不善的行为,但并不代表其本性的不善,人的不善是有悖其本性的。

2- 性恶论

性恶论的代表人物为荀子。荀子强调人之本性与人之行为的区别。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意思是说,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是恶的,我们所看见的善的行动,那是人为的结果。

荀子认为,“伪”是经过理性思考后的选择和调整,是经过学习而得到的,他植根于人内心的选择,而非人的内心(本性)。

3- 白板论

白板论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所提出的。其用来形容初生之婴儿,心灵的原初状态。“白板”就是人之初,就是空白的,他后来所有的一切,都是人或环境“画”上去的。

按洛克的观点而言,人之生命开始时,没有所谓的善或恶。既无善,也无恶!

总结: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不太同意人之初是完全空白的。我更偏向于人既有善性,也有恶性!人本性中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恶。

至于人以后更偏向善,还是更偏向恶,要取决于他所成长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环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至关作用。这也是孟子和荀子在观点上相一致的地方,就是看重教育对人性的作用。


五饼二鱼Shaun


人性本源无善无恶,人性发展起来可善可恶。

人之初的本源状态,可以用心经开示的几句话来总结,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一种能量集结的状态。

当能量开启,念头出现时,意识活动了,是对己有利,还是损人利己,还是利人利己,还是最终损己又损人,发生种种得失与取舍,做出种种行为。

于是就有善恶的评判,受过教育的人,知道有个我也有个他人,于是处处求人我共赢,人我两利,懂得分享,赢造和谐,我们说这是善人;

没有受过良好教育为非作歹的人,只知有自己的我,不见他人之我,处处不留余地,所言所行恶念太多,皆损人利己,人们称呼为恶人。

我们知道善恶都是同一源头,源头不分善恶,只是环境曲折自然造成各自的定位与路线,只有彼此争斗利益纠纷才去论断谁善谁恶,假设没有其中一方,也就无所谓善恶了。

可见善恶是一种基于双方的自我主观的对立意识,是基于自我保护对利己一方的维护。

善恶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善恶的因果,善恶到头终有报,才是最应该注意的地方。

最终要衡量的是结果,所以,为人处事,无论如何,至少要给自己给他人留条后路,留个好果,这就是种善因得善果。


宇道思维


人性本善,本恶这个问题已争论甚久。学术家们用他们毕生的研究,发表无数的论文,出版专著都在用力证明自己的观点,直至今天我认为这个还是一个无法停止争论的话题。

人性本善的来源大家都已经了解过,从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似乎就在人们的潜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人类社会就已经认同“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说法,就连我们在小学的时候早已经学过。

在民国时期有一思想家,革命家叫李宗吾,写了一本轰动一时的书,叫《厚黑学》。厚黑学简单讲的就是脸皮厚,心黑且狠,而且书里面举了从古到近代的很多名人作为例子。现在很多大学里面都也在研究厚黑学。

我们都会以小孩,婴儿作为人性的初始状态。觉得婴儿就是一张白纸,肯定就是善良的,以后会变坏肯定是后天因素的影响。厚黑学利用婴儿的状态讲到了,比如一婴儿正在吸母乳,如果此时用另一个过来一起吸,那么第一个婴儿肯定会用手去阻挡跟ta一起抢食的人,这是不是ta心恶的一面?李宗吾先生主张人性本恶的理由还有,人心本恶,所以当我们接受教育的时候,都是教育我们善良,从而让我们从心底善良。如果人心本善,那么为什么还要如此大费周章教育要求我们去从善?教育就是要我们把恶洗掉,留下善。

人性之初的样子并没有真正揭露。还在争论不止,小编自知不足,对这个问题也不能够明确站队。也非常希望能够知道人性之初的样子。


长醉复醒


当然是:人本善,这是勿容置疑的。



肖爱敏感恩有你


这个问题对与每个人答案也许都不同!世人受到的教育和熏陶不同所以对人性的观点也不同!不过我相信绝大部分认为人性本善!到我个人认为人性本恶!

第一,人性是由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组成的,自然属性指的就是无节制的本能和欲望,这是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而社会属性则是通过社会生活、社会教化所获得的,它是后天属性.我们说人性本恶当然指的是人性本来的、先天的就是恶的.

第二,提到善恶,正如一千个观点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目当中也许会有一千个善恶标准.但是,归根到底恶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无节制地扩张,而善则是对本能的合理节制.我们说人性本恶正是基于人的自然倾向的无限扩张的趋势.那个曹操不是说过:“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吗?那个路易十五不是也说过:“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还有一个英国男孩,他为了得到一辆自行车竟然卖掉自己三岁的妹妹.这些对方还能说人性本善吗?

第三,虽然人性本恶,但是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在人欲横流中毁灭掉,这是因为人有理性(时间警示).人性可以通过后天教化加以改造.当人的自然倾向无限向外扩张的时候,如果社会属性按照同一方面推波助澜,那么人性就会更加堕落;相反,如果我们整个社会倡导扬善避恶,那么人性就有可能向善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也不正说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是何等重要吗!对方辩友,如果真的是人性本善的话,那么孔老夫子何必还诲人不倦呢?







宇宙圆盘


1、初时,再未有“我”出现时,根本没有“善恶”的二元对立的存在。

2、不知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出现了“我”,于是,就有了与“我”对立的“非我”,这就形成了根本意义上的“二元对立”。

3、因此,“我”以“唯我”的唯一驱力来分析、观察“非我”的世界,并得出自认绝对正确的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4、所以,这些结果与行为,只要是“唯我”的,就可以划进“恶”的范围,而如果是站在“非我”的立场上,则可以被划进“善”的范围。

5、而此“善”、“恶”的断定与程度区分,站在人的视角来看,不应该以施予者为准,而是应该以承受者的感知来确定。

6、当然,站在相对究极的视角来看,“无我”的行为才是真“善”,有“我”则为“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