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1,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中消協日前發佈的《2019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顯示,汽車及零部件、服裝、食品、通信類產品、鞋等居商品投訴前五位。其中,投訴排名第一的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案例達到34,335件,同比去年激增25.1%。

  據悉,汽車類投訴涉及到汽車銷售中各個環節,除了質量問題、購車合同爭議、售後服務問題外,中消協發現,經營者常常捆綁銷售車險誘導消費者貸款。消費者購買優惠車輛過程中,部分經營者要求必須在4S店購買車輛保險和辦理貸款,在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有時還要消費者交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保險押金。

  以下為消費者投訴熱點:

  一是產品質量問題多。投訴大部分反映在汽車零部件上,如發動機、變速箱等主要部件屢現故障

  二是購車合同爭議大。經營者簽訂合同明顯有利於經營者,甚至是違反法律規定,排除消費者主要權利,在合同條款中對於消費者和銷售商在權利義務約定上不明確、不對等,違約後承擔的賠償責任不清,消費者不能按照合同有效維權。

  三是售後服務問題。故障不能一次性修好,出現返修狀況,或故障多次維修卻不能徹底解除,維修不出具明細等。

  四是檢測舉證維權難。汽車一旦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舉證難、鑑定難、求償難。

  五是捆綁銷售車險和誘導消費者貸款。消費者購買優惠車輛過程中,部分經營者要求必須在4S店購買車輛保險和辦理貸款,在指定的保險公司投保,有時還要消費者交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的保險押金。

  六是二手車消費信息不實,經營者隱瞞實情銷售。為了收益最大化,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二手車交易經營都存在不履行真實告知義務,甚至私改里程、隱瞞車輛真實情況的現象,將水淹車說成是無水淹、將出過大事故的汽車說成是小磕小碰。(來源:新浪汽車)


2,寧德時代計劃融資200億擴大電池項目產能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路透社報道,中國最大的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計劃通過私募融資200億元人民幣(約合28.5億美元),用於動力電池及儲能電池項目建設、研發及補充流動資金,以提升盈利空間。

  寧德時代在提交給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份文件中表示,此次融資將幫助公司擴大其在福建、江蘇和四川的電池工廠的產能,預計將新增鋰電池產能超52 GWh,以及一個儲能研究項目。

  目前,寧德時代與大眾、寶馬達成了電池供應關係。此外,2月初,該公司還與特斯拉正式簽署了為期兩年的電池供應協議,雙方協議約定的供貨期限為2020年7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

  寧德時代還擬投資建設寧德車裡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該公司預計車裡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為 108億元,年均淨利潤8.07億元,項目內部收益率 16.21%(稅後),總投資回收期6.14年。

  中國為新能源汽車制定了雄心勃勃的計劃,其中包括純電池、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汽車。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但仍居全球第一。(來源:新浪汽車編譯)


3,人事|天際汽車回應向東平離職傳聞:正處於休假期間 以官方消息為準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2月27日,有媒體曝出天際汽車人事變動,現任天際汽車董事、首席營銷官的向東平已經離職。不過天際汽車公關傳播副總裁趙煥表示,向東平目前處於休假期間,消息以官方公佈為準。

  資料顯示,向東平曾任上汽大眾大眾品牌營銷事業部執行總監兼銷售總監,沃爾沃中國銷售公司執行副總經理,2017年10月,向東平出任天際汽車董事、首席營銷官。在天際任職期間,向東平曾於2018年7月攜電咖汽車(天際汽車前身)全新高端品牌ENOVATE正式與公眾見面,並在11月ENOVATE品牌公佈中文名“天際”時亮相。

  天際旗下首款中大型豪華電動SUV ME7曾於2019年上海車展開啟預售,預售價為36.68萬-38.18萬元。但遲遲未能交付,今年2月26日有媒體爆出天際汽車ME7正在呼倫貝爾牙克石進行耐寒測試,目前正處於上市的關鍵時刻。(來源:新浪汽車)

4,博世投資加碼馭勢科技 無人物流車正式投入運營


  日前,馭勢科技旗下配備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無人物流車正式投入運營。馭勢科技(UISEE)是首家實現了為特定場景提供自動駕駛“交鑰匙”解決方案的企業。由博世創業投資公司與深創投集團、中金資本共同投資。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其推出的無人物流車已經在香港國際機場投入運營,每日為數千名航班旅客提供行李運輸服務。博世創業投資公司管理合夥人Ingo Ramesohl博士表示:“馭勢科技作為中國前沿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將進一步豐富博世創業投資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的投資組合,併為博世帶來更多合作機會。”

  配備L4級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作為自動駕駛全棧技術供應商,馭勢科技首先實現了機場和工廠園區等特定場景下自動駕駛解決方案。其自動駕駛系統包含傳感器堆棧、控制器和算法、工具鏈以及由馭勢科技自主研發的路側單元。2020年1月,香港國際機場(HKIA)宣佈完成了對馭勢科技無人物流車的試運營,並將其正式投入日常運營,服務於航班旅客的行李運輸。該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的落地有望大幅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運作效率。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滿足特定場景對自動駕駛的需求

  隨著製造、貿易、技術研發和消費水平的提升,中國對移動出行和貨物運輸的需求也日益增長。人口老齡化及年輕一代的繁榮發展使得勞動力缺口的問題日趨顯現。因此,美國聯合市場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發佈的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40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該市場的複合年增長率有望達到39.47%。互聯化基礎設施的增加,以及從“擁有車”到“車提供出行服務”觀念的轉變,共同推動了全球自動駕駛汽車市場的增長。(來源:新浪汽車綜合)

5,華晨寶馬第300萬輛BMW汽車下線 奏響“新能源之年”序曲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2月27日,華晨寶馬迎來了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里程碑——第300萬輛國產BMW汽車在瀋陽新大東工廠成功下線。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下線的第300萬輛汽車是一臺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里程升級版,這也預示著後300萬輛時代,寶馬的全力發力新能源的決心。2019年,BMW 5系插電式混合動力便在中國以近2.6萬臺的銷量蟬聯了豪華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銷量桂冠。2020年,除全新BMW iX3領銜的強大產品攻勢,華晨寶馬還將在研發和生產等領域全面發力,引領汽車工業發展。

  對於此次下線儀式,寶馬集團負責生產的董事諾德科沃奇博士特意發來祝賀視頻,並表示:“第300萬輛中國產BMW汽車的下線印證了華晨寶馬持續深入本土化、提升生產能力及水平的不懈努力。作為寶馬全球生產網絡的重要組成,2019年華晨寶馬產量高達53萬輛,貢獻率持續提升,成為寶馬在中國可持續增長的基石。下線的第300萬輛汽車是一輛新能源汽車,表明我們已經為未來出行做好準備,再次證明寶馬引領中國新能源車市場發展的決心。”

  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魏嵐德博士則對瀋陽政府表示了感謝:“自2003年公司成立以來,得益於瀋陽政府的大力支持及股東雙方的互信合作,華晨寶馬發展成中國最成功的合資車企之一。第300萬輛國產BMW汽車的下線,體現了市場對於寶馬產品的強烈需求和充分肯定。我們將以這第300萬輛車型為新的起點,迎接未來中國業務的蓬勃發展!”

  瀋陽已經成為寶馬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生產基地,擁有大東和鐵西兩大整車生產廠,一座動力總成工廠。車型生產覆蓋轎車、運動型多功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等車型序列。寶馬於2019年躍居中國豪華汽車市場銷量榜首,其中國產BMW車型貢獻了約四分之三的銷量。(來源:新浪汽車)


6,SK敗訴:大眾、福特美國電動汽車工廠或停產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雖然最終裁決會在今年的10月5日才做出,但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自1996年以來,在其所有涉及商業秘密侵權的案件中,都遵循了早期判決結果。

  這不僅對SK是個巨大的打擊,因為即使“和解”,即SK向LG化學購買相關專利以達成庭外和解,和解金額也將達到數千億韓元。對大眾和福特的美國電動汽車工廠來說,也是非常不利的。

  尤其是大眾汽車,要知道SK和LG化學之所以矛盾劇烈激化,來自大眾集團的電池訂單是重要緣由之一。2018年11月,SK獲得了大眾集團的一項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訂單,為其在美國的電動汽車工廠提供電池。而這份訂單,正是SK擊敗其電池業界“前輩”LG化學才得到的。

  此後,SK投資17億美元在美國佐治亞州傑克遜縣新建動力電池工廠,以方便為毗鄰的田納西州大眾汽車電動車工廠供貨;SK還計劃在佐治亞州建立另一家工廠,來為福特的電動皮卡車供貨。

  而現如今,SK敗訴,不僅意味著這兩家電池工廠可能“難產”,大眾、福特的電動汽車所需電池也將“難以為繼”,尤其是大眾,由於SK敗訴,該公司的的電池、模塊以及相關零部件或許都無法再進口到美國,此前的鉅額訂單甚至可能都無法完成。這對大眾的電動汽車生產計劃可以說是毀滅性的的打擊。

  現如今,對SK這家電池巨頭而言,除了積極尋求和解,還計劃在審查法院判決後根據規定的法律程序提出異議。據悉,目前該公司已經決定啟動反對程序,要求ITC考慮這起訴訟案對於美國公共利益的影響。(來源:電纜網)

7,通用Cruise獲批在加州進行無人駕駛載客測試需配備安全駕駛員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外媒報道,通用汽車旗下的自動駕駛企業Cruise Automation獲得了批准,該公司的自動駕駛汽車將可以在加州進行載客行駛。

  Cruise公司發佈的一份聲明表示,該公司獲得了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公共道路上,對其純電動、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測試,而且測試期間車輛可以搭載乘客。這份許可將允許Cruise在特定的指導方針下對車輛進行測試。

  在車輛內配備了安全員的前提下,Cruise的自動駕駛車輛將可以搭載乘客。另外,在測試期間,Cruise不可以向乘客收取費用。

  在過去多年中,Cruise一直在對其自動駕駛汽車進行測試。該公司發言人Milin Mehta表示,在獲得許可之後,該公司在後續的測試中將會在車輛中搭載乘客。

  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隨著我們朝著服務的正式上線不斷前進,我們希望有機會邀請重要的候選人、合作伙伴和媒體朋友乘車,這個試點項目將允許我們做到這一點。”

  當前還不清楚該公司是否會向其競爭對手Waymo一樣,針對特定的早期用戶推出測試項目,就像Waymo在鳳凰城推出的Early Rider Program項目。

  加州公用事業委員會的數據顯示,除了Cruise之外,還有另外5家公司獲得了自動駕駛汽車試點項目許可,這5家企業分別為Zoox、AutoX、小馬智行、Waymo以及Aurora。

  Cruise創始人在一篇博文中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要減少車禍數量、重塑城市、幫助人們節省時間,以及讓交通變得更加便捷。

  Mehta表示,未來自動駕駛汽車有可能會用作共享車輛。Cruise總部所在地舊金山將成為第一個上線自動駕駛汽車服務的城市。(來源:蓋世汽車)

8,大眾計劃2021年擴大R高性能品牌車型陣容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英國autoar報道,儘管大眾汽車正加快推出ID系列純電動車型的步伐,但該公司的R高性能車部門正在向內燃機車這一新的細分市場擴張,有望在2021年初擴大R品牌車型陣容。

  在推出了最大功率達296馬力匹馬力的T-Roc R車型後,大眾汽車的R高性能部門現在將注意力轉向了Arteon(即國產CC)車型上。全新329匹馬力的Arteon R轎車預計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季度上市。作為該系列的中年版改版的一部分,它已經在測試中使用了常見的R設計元素,如四軸排氣管和藍色制動卡鉗。

  而在Arteon R發佈之後,大眾將在2021年上半年推出高性能版本的Arteon Shooting Brake車型。這款車型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是大眾開發的最後一批全新燃油發動機車型。

  為了增加實用性和更大的負載空間,Arteon Shooting Brake採用了更長的車頂和傾斜的尾門。這一結果讓它擁有了大眾內部人士所稱的“莊園般的品質,同時又保持了其特有的風格”。

  而全新Arteon R的動力來自大眾指定用於新款高爾夫R的2.0升渦輪增壓發動機。新款高爾夫R也將於2020年下半年推出。

  根據最近在德國大眾汽車經銷商展示會上透露的細節,Arteon R據稱可以提供高達325馬力和332磅英尺的扭矩。它通過一個七速雙離合變速箱和一個四輪驅動系統來驅動。

  相比較之下,大眾現在最強大的Arteon 車型由2.0升渦輪增壓TSI發動機提供動力,功率為187bhp,扭矩為 236lb ft。。

  此外,全新途銳R也將於2020年上市。它採用了類似於保時捷 Cayenne S-Hybrid混合動力的油電混合動力傳動系統,配備了渦輪增壓3.0升V6發動機和變速箱上的電動馬達,提供約450馬力。(來源:新浪汽車)

9,外媒:蔚來2023年收支平衡前會再燒140億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彭博社報道,考慮到蔚來揹負著15億美元的債務,以及2019財年的自由現金流預計將為負14億美元(約合98億人民幣),因此最近宣稱的新一筆融資似乎杯水車薪。

  自2014年成立以來,蔚來總共損失了60億美元。無論其現在進行什麼樣的融資項目,都可能需要非常大的資金來幫助止血。

  2月25日,蔚來汽車宣佈與安徽省合肥市簽署了蔚來中國總部落地合肥的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初步協議,蔚來將在合肥成立蔚來汽車中國總部,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而合肥市會牽頭組織對蔚來戰略投資,投資金額約定的是不少於100億元人民幣。

  而就在2月14日,蔚來汽車還宣佈與兩家與其無關聯關係的亞洲投資基金簽訂了可轉換債券認購總額1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更早在2月6日,蔚來汽車稱完成了累計約1億美元的可轉債融資。由此,蔚來迄今在2020年宣佈的所有非公開發行可轉換債券在全部完成後的融資總額將達到2億美元。

  蔚來缺錢是不爭的事實。根據1月份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該公司在第三季度結束時只有2.74億美元現金。該公司告訴股東,只有迅速籌集到新資金,公司才能生存下去。蔚來第三季度淨虧損3.573億美元。

  蔚來當時在財報中寫道:“該公司的現金流不足以提供未來12個月持續運營所需的營運資金和流動性。”“公司的持續經營……取決於公司能否獲得充足的外部股權或債務融資的能力。”蔚來還稱,目前“正在進行幾個融資項目”,但沒有透露這些項目處於哪些階段,或可能為公司帶來多少資金。

  此外,由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爆發造成資金困難,蔚來甚至推遲了1月份員工工資的發放,同時還發起了一項員工自願參與的將13薪置換成限制性股票(RSU)的計劃。

  根據彭博社編制的分析師預測,蔚來汽車虧損還將繼續擴大,2020年虧損預計將達12億美元,收入為17億美元。

  在與合肥市進行合作之前,蔚來曾經與北京市有過接觸,但隨後項目擱淺,投資不了了之。去年上半年,蔚來宣佈與北京亦莊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簽訂了框架協議。根據此協議,蔚來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設立新的實體“蔚來中國”,並將以現金方式出資人民幣100億元,以獲取持有“蔚來中國”的非控股股東權益。

  蔚來的投資者包括騰訊、Baillie Gifford & Co。(特斯拉的較大投資者)和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 Pte)等。自2018年上市以來,該公司一直在燒錢。據高盛分析師估計,該公司僅在第三季度燒掉約15億元至20億元,而在2023年實現收支平衡之前,還會有140億元的現金流出。

  因此,合肥政府的資金不可能很快扭轉蔚來汽車業務以這樣的燒錢速度。根本問題的一部分是該公司自己不生產汽車,而是由在合肥的江淮汽車代工生產。雙方於2016年簽署了5年的合作協議。但這樣的造車方式,其成本效益值得懷疑:前三年,蔚來按每輛車付費,為工廠的運營虧損買單。目前還不清楚具體的安排。

  蔚來建廠也是幾經波折。此前,該公司計劃在上海嘉定建廠,但可能由於資金問題或特斯拉的衝擊,最終取消了自建廠計劃,仍然繼續採取江淮代工模式。

  儘管汽車銷量略有增長,但蔚來汽車仍繼續入不敷出。第三季度,蔚來汽車和其他產品的銷售成本增速超過了收入增速。其銷售成本上升至21億元人民幣,較第二季度增長2.3%,較上年同期增長30%。研發費用較第二季度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幾乎持平,為10.2億元,佔總收入的近60%。

  蔚來汽車已經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進行大規模的成本削減,包括全球裁員超過2000人。這些裁員主要針對的是該公司在中國的員工,但北美總部也受到了沉重打擊。2019年,蔚來在硅谷分公司進行了三輪裁員,最終裁掉了600多名員工中的約300人,並關閉了舊金山的一個辦公室。

  蔚來新獲得資金最好是用在踏踏實實造車上,而不是花在大肆宣傳的營銷費上。(來源:新浪汽車編譯)

10,同比增8.8% PSA集團2019年淨利潤35.84億歐元


  2月26日,標緻雪鐵龍集團(PSA)發佈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PSA集團整體營收實現747.3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707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1%。

  2019年全年,PSA集團調整後經營利潤達63.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83億元),同比增長11.2%;調整後經營利潤率為8.5%,同比2018年增長0.8個百分點。此外,集團合併淨利潤達35.8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74億元),相比2018年增長8.8%;其中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32.01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44億元),與2018年相比增長了3.7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29億元)。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汽車業務方面,PSA集團旗下共有標緻、雪鐵龍、DS、歐寶、沃克斯豪爾5個汽車品牌。2019年全年,集團汽車業務實現營收589.43億歐元(約合人民幣4501億元),同比增長0.7%;調整後經營利潤為50.37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85億元),同比增長12.8%。值得一提的是,PSA集團2017年收購的歐寶/沃克斯豪爾,2019年實現了6.5%的調整後經營利潤率。

  2019全年,PSA集團全球汽車銷量為350萬輛,相較2018年的387.8萬輛同比下滑9.4%。其中在中國及東南亞地區的銷量為11.7萬輛,同比降55.4%。銷量下降但營業利潤上漲,PSA表示,受產品組合及價格、進一步的成本削減等因素的推動,抵消了包括銷量在內的負面因素影響。

  汽車庫存方面,截止2019年12月31日,包括獨立經銷商及進口商庫存在內的總庫存維持在60.6萬臺,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了7.4萬臺;截止2019年12月31日,製造及銷售公司的淨財務狀況為盈餘79.1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04億元),這受到了IFRS 16、佛吉亞收購歌樂(Clarion)業務以及回購東風汽車集團所持股份的影響。

  展望2020年,PSA預計歐洲及俄羅斯汽車市場將分別下滑3%和2%,拉丁美洲市場將保持平穩;就汽車業務來說,集團的經營目標是在2019-2021年期間,調整後平均經營利潤率超過4.5%。(來源:新浪汽車綜合)

11,戰略投資28億元 豐田領投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


  在自動駕駛方面,豐田一直都是比較低調的,因為它始終在埋頭鑽研技術。此前,豐田曾宣佈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期間推出L4級自動駕駛汽車,在場館和運動員住所區提供移動出行服務。近日,這家全球汽車製造商巨頭又向中國自動駕駛初創公司進行投資,以滿足自動駕駛技術研發需求。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2月26日消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完成新一輪融資,總額達4.62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2.4億元),其中豐田作為領投戰略投資人,出資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元)。據悉,豐田這筆投資是雙方2019年建立業務合作關係的延伸。未來,兩家公司將進一步擴大出行領域的合作,加速自動駕駛研發和商業化應用。

  從2016年開始,豐田的自動駕駛項目進程就按下了“快進鍵”,當年便在美國成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公司TRI(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專注於研究人工智能、自動駕駛和機器人。2018年,豐田發佈新款e-Palette概念車,該車採用前後對稱設計,四個輪子被設計在車體四角,同時還採用了電動滑門,更低的底盤可讓乘坐輪椅的乘客方便上下車。要在2020年東京奧運會上提供出行服務的就是e-Palette,它體現了豐田對於未來出行的思考。

  在中國市場,豐田同樣在積極佈局自動駕駛,與小馬智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便是例證之一。小馬智行雖然是一家初創公司,但在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方面進展很快,繼2018年在廣州進行Robotaxi試點運營後,又於2019年與現代汽車合作將該項目帶到了美國加州。目前,豐田和小馬智行聯合開發的自動駕駛測試車已經在上海、北京等地展開測試。(來源:新浪汽車綜合)

12,福特繼續推進業務重組 將削減50億美元保修成本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路透社報道,福特汽車新任首席營運官吉姆·法利(Jim Farley)週三概述了公司扭虧為盈的重點,包括削減成本和提高新車發佈效率。其他關鍵計劃包括加快推進福特在汽車智能網聯和商用車業務方面進展。

  這月初,福特汽車公司宣佈任命吉姆·法利擔任公司首席運營官,直接向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韓愷特(Jim Hackett)彙報。任命將於今年3月1日生效。

  吉姆·法利對投資者表示:“我們必須解決一些問題。”他指出,福特需要削減50億美元的保修成本,同時在未來兩年內成功推出10款關鍵的全球車型,並大幅削減材料和物流成本。

  福特承認,事實證明,去年在推出重新設計的探險者(Explorer) SUV時犯的錯誤代價高昂。福特首席財務官蒂姆•斯通(Tim Stone)明確表示,從執行的角度來看,2019年顯然低於預期,主要原因是探險者車型在運營方面遇到了挑戰,比如更高的保修成本。

  2019年,探險者車型銷量下降了26%,這導致福特SUV整體銷量全年下降近5%。SUV和皮卡車型是福特的吸金石。

  業內認為,最暢銷運動型多功能車探險者的發佈失敗,也直接導致了福特現任汽車業務總裁韓瑞麒(Joe Hinrichs)的離職,儘管福特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韓愷特否認探險者車型問題與韓瑞麟的離開有關。

  吉姆·法利表示,特斯拉已經展示了智能網聯汽車和空中升級(OTA)如何建立客戶忠誠度,而福特也可以更好地從汽車產生的數據中獲利,並改善其客戶服務。

  福特還將更加註重商用車銷售方面的優勢。“這是福特典型的業務執行機會,也是福特的業務增長機會。”吉姆·法利說。

  他還提到了福特汽車對發展電動汽車業務的關注。福特並向投資者承諾,將加快緩慢的業務重組和轉型步伐。

  福特正在全球進行重組,其第二大市場中國的需求不斷下滑。韓愷特表示,這家美國第二大汽車製造商需要加快速度重組。他此前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重申:“現在是採取緊急行動的時候了,全面整合並加速福特向高增長、高利潤業務的轉型,並利用智能互聯汽車。”

  2018年7月,韓愷特宣佈福特未來三到五年計劃耗資110億美元對公司進行徹底的重組,以此希望能夠扭轉公司走下坡路的勢頭、更加靈活地應對競爭壓力。

  但根據福特自己的計算,業務重組遠未完成。該公司目前已計入37億美元進行重組,今年預計還將計入9億至14億美元。

  2019年,福特在全球的銷量為490萬輛,同比下滑7.7%。其中,中國市場連續第三年出現大幅下降,同比下跌了26.1%,達到56.79萬臺。這直接導致2019年全年,福特在中國市場虧損7.71億美元,其中第四季度虧損2.0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了61%。2018年,該公司在中國虧損了15億美元。

  去年,福特汽車在全球業務的營收為1,559億美元,較上年減少3%;淨利潤為4700萬美元,遠低於2018年的37億美元,降幅達到了98.7%。南美市場虧損7.04億美元,歐洲虧損4700萬美元,亞太虧損2300萬美元,中東和非洲虧損1.42億美元。

  韓愷特表示,2019年的業績表現不佳,已經找到了原因。“在產品發佈方面,沒有這種失誤的空間。所以我們已經採取措施,確保所有的已經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真的能夠成為我們的左手右臂。”

  他還補充說,福特有“一個非常強大的專家團隊”,將指導下一款關鍵新車型的推出,包括重新設計的F-150皮卡和純電動Mustang Mach-E SUV。

  而接下來,在上任COO後,吉姆∙法利將帶領福特不斷加強汽車業務,確保實現全球業務的息稅前利潤率8%的目標。他還將負責福特汽車全球市場及汽車業務運營,包括產品研發、採購、全球產品線管理、生產製造及勞工關係、市場、銷售與服務、質量與新車型發佈等。此外,他將繼續領導福特智能移動出行公司、福特自動駕駛汽車子公司以及與Argo AI公司的合作項目。(來源:新浪汽車編譯)

13,寧德時代擬定增200億百億投資車裡灣鋰電池項目


  2月26日晚間,寧德時代發佈公告,宣佈公司擬投資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建設寧德車裡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該項目規劃建設動力及儲能鋰電池生產線,用地面積約1300畝,預計建設週期為兩年,新增鋰離子電池年產能約 16GWh。

  寧德時代表示,此次投資不構成關聯交易,也不構成《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的重大資產重組。該項投資決定已在2月26日得到公司董事會的全票通過。

  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同日發佈公告,披露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的詳情。寧德時代稱,此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發行對象不超過35個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00億,主要用於代湖西鋰離子電池擴建項目、江蘇時代動力及儲能鋰離子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三期)、四川時代動力電池項目一期、電化學儲能前沿技術儲備研發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目前該定增方案已得到董事會通過,但仍需股東大會和中國證監會批准。

  在定增方案中,寧德時代披露稱車裡灣鋰離子電池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預計可實現年均營業收入為 108億元,年均淨利潤8.07億元,項目內部收益率 16.21%(稅後),總投資回收期6.14年。(來源:新京報)

14,現代高管:年內決定氫燃料電池系統工廠選址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外媒報道,2月26日,一位現代汽車高管表示,該公司及其下屬企業準備在今年內決定氫燃料電池系統新工廠的選址。這座工廠有可能位於韓國,也有可能位於海外。

  2月26日,現代汽車集團燃料電池部門高管Jeon Soon-il在東京舉行的一個會議上表示,這座工廠將從2024年左右開始投產,具有每年生產10萬套燃料電池系統的能力,其中包括燃料電池堆和動力控制單元。但是他拒絕透露有哪些國家在該公司的候選名單上。

  Jeon表示,位於韓國忠州的一家新工廠將於今年6月底完工,竣工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了大約兩年半,該工廠每年可生產6萬套系統。他還透露,現代當前的燃料電池系統產能,大約為每年1.2萬套。

  現代摩比斯發言人證實,該集團正在考慮建設新工廠,但是選址等細節當前尚未確定。現代摩比斯為現代汽車集團旗下負責生產燃料電池系統的零部件製造商。(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15,唐唯實:PSA與FCA合併不存在障礙


中消協:汽車及零部件類投訴量激增25%


  據外媒報道,PSA首席執行官唐唯實(Carlos Tavares)在2月26日表示,PSA與FCA已經向反壟斷機構提交了總數為24件申請文件中的14份,雙方尋求在未來12至15個月中完成合並。

  對於兩家公司合併,兩個領域會有潛在的反壟斷擔憂:歐洲輕型商用車市場,和南歐的小型車銷量。

  在歐洲貨車市場上,PSA集團擁有25.1%的市場份額,而FCA的市場份額大約為10%。PSA和FCA當前已經開始在意大利聯合生產中型貨車。

  而對於歐洲小型車細分市場,該市場最受歡迎的兩款車型分別為菲亞特的Panda以及菲亞特500。另外在前十名中,PSA也有三款車型上榜。小型車在意大利市場的佔比尤其高。

  JATO Dynamics 的數據顯示,2019年,PSA和FCA加在一起,在小型車細分市場上一共掌握著46%的市場份額,在110萬輛的總銷量中,佔據了大約51萬輛。

  唐唯實表示,目前還沒有收到任何來自監管機構的反饋,也沒有發現任何有問題的領域。他說到:“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相信會出現問題,包括LCV方面。我們的立場非常簡單:無論我們需要討論或是修改哪些內容,我們都會去做。”

  在合併完成之前,兩家公司依然互為競爭對手,他們之間只能交換非常有限的信息。

  品牌決策

  唐唯實表示,對於兩家公司合併後的13或14個品牌,當前沒有對品牌數量進行削減的計劃。他說到:“我們可以看到的是,我們將會擁有一個優秀的品牌組合,可以對市場進行覆蓋。”他還表示,在合併完成之後“我們將決定進入市場的最好方式。如果各品牌之間存在同質化現象,那麼我們將減少這種現象。”

  在合併之後,雙方將在電動汽車和二氧化碳排放合規方面加大合作力度。此前唐唯實曾表示,PSA自己的車型將能夠滿足2020至2021年歐盟的排放要求。而FCA則在一定程度上依靠從特斯拉手中購買積分,該公司當前的產品線中還沒有很多電動化車型。

  PSA還與石油企業道達爾達成合作,雙方將建設兩家電池工廠,預計將於2023年投產。唐唯實表示,這兩家工廠將為合併後的企業供應電池。

  他還指出,歐寶是FCA集團內降低排放量的典範。通過將Corsa等車型迅速轉移到PSA更高效的平臺上,以及停止生產此前通用所開發的汙染程度較高的車型,該品牌201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了20克。

  去年12月,PSA與FCA簽訂合併協議,雙方將構建起全球第四大汽車生產商。兩家公司希望在2021年初之前完成合並。(來源:蓋世汽車 星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