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同事小A经常抱怨自己非常努力,每天加班加点,公司最迟下班的几乎都是自己,每天工作忙忙碌碌,从来不敢偷懒半点儿,但是自己明白,每天那么的努力,但是效率并不高。每次升职加薪都是别人的,自己只能默默的看着,然后安慰自己,自己已经那么努力了,总会有一天被提拔。

职场中的确存在很多和小A一样的情况,自己明明很努力,在工作中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看似超过他人,也非常的努力,但是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努力,得到的效果并不理想,身心疲惫;不努力,被他人超赶,甚至被淘汰。

这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现状,所以很多时候,累死你的不是工作,而是工作方法。很多人就处在这种“假努力”当中。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假努力”的3种表现

(1)干太多无关的事情

在工作中,我们难免会碰到各种繁琐、杂乱的事情。不少人由于不懂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被大部分琐碎的事情甚至无关互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浪费时间和精力。

比如你的同事叫你帮忙做个表格,你不顾一切的去帮助这些本与你无关的事情,一天下来,由于帮助他人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自己分内的工作未能完成,当下班后,同事陆陆续续的离开,自己一个人在加班。工作中手忙脚乱,每天最迟离开公司,当你每天回到加感觉筋疲力尽时,当效率也不高的时候,你有没想过:为什么回造成这种情况?原因究竟在哪里?很饿哦忙碌的没有想过这问题,她们只知道忙忙碌碌,好像每天都活在“充实”中,却不知道这种充实是否有收获,是否只是浪费时间。

(2)对工作没时限和规划

很多时候生活工作我们立的目标自己很难去实现,比如这个月想学ps但是工作比较繁忙,下个月再说吧;有个客户应该回访一下,但最近有些忙,想把别的事情忙完再说,可是当你把手头事情忙完的时候发现客户已经变成别人的客户了。

空有目标,没有计划,更没有实现这个目标正确的时候,我们就会不紧不慢、不慌不忙就会延误下去,反正觉得也不着急嘛,想做其他的事情。这样一来,这个事情就一直没有很好的去做。

(3)不总结自己的工作

很多职场人有一个思维习惯就是:我工作只要努力就可以了,剩下的交给天意。工作要努力,这没有错,我们的确需要努力,但是只知道埋头苦干,每天用同样的方法这并不理智。

没有总结就很难有提升,一个不懂得总结自己工作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宝贵经验就会慢慢蒸发。你做项工作10年、20年,或者更久都不会进步,原地踏步,甚至会倒退。随着工作要求和社会的进步,不进则是退。所以盲目的工作,看似很努力,但是这种“假努力”不能使你进步。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那我们如何去应对和解决这种“假努力”呢

(1)排列事情的轻重缓急

很多人总是做太多无关的事情是因为很多事情堆积在一起,没有很好去区别事情的轻重缓急,实际工作效率很低,不符合高效工作的要求。那对于一系列的待办事件中,到底哪些事情先处理,哪些后处理呢?

我们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优先次序,也就是对实现目标的贡献价值大小来区分。安照时间管理学上的“四象限法则”,把事情分为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 第一象限:重要且紧急的事情

这种事情包含一些紧急且重要的事情,这类事情的特征是重要而且不能拖延,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当务之急”,必须优先解决,比如一些重大会议、项目谈判等。

  •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这种事情包含一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事件虽不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但是,它具有重大的影响,对于个人或者企业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

包含的事件是那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很紧急但并不重要。很多人认识上有误区,认为紧急的事情都显得重要,实际上,像无谓的电话、打麻将三缺一等事件都并不重要。这些不重要的事件往往因为它紧急,就会占据人们的很多宝贵时间。

  • 第四象限:不重要不紧急

这种事件是一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大多是些琐碎的杂事,没有时间的紧迫性,没有任何的重要性。发呆、上网、闲聊、游逛等,会扼杀我们大量的时间。

那我们应该怎么做

优先解决第一象限

既然是紧急又重要的事情,我们肯定要优先去解决这类事情。

区分第一、第三象限

由于第三象限欺骗性比较大,很多时候因为事情的紧急所以显得重要。要区分它们就必须借助两个标准,看这件事是否重要。也就是按照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工作规划来衡量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它重要就属于第一象限的内容;如果它不重要,就属于第三象限的内容。

投资第二象限

由于第二象限的事情很重要,而且会有充足的时间去准备,有时候去做好。可见,投资第四象限,它的回报才是最大的。

走出第三第四象限

第三第四象限都是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打麻将三缺一、朋友到了家门口找你吃夜宵等这些事情并不重要。打游戏、享乐、发呆这些就是自我扼杀时间。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2)预先安排好完成的时限

工作中学习中的时限除了外界施加的,个人也应当对自己提出要求,并且把这个时限作为这个强制性的标准,必须按时完成。取新于认很重要,如信于自己也很重要,这能让你尊重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人的大脑就像电脑一样,,你输入什么指令,它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动。你输入的指令是“什么时间之前必须完成”,大脑就会驱使你去做相应的事情。所以,不能对自己太客气、太宽容,而要严格设置期限,并养成按期限完成工作的习惯。

设定时间完成某一项工作或者任务,可以使你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这个目标上,不会容易被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困扰或者分神。当你的行为与目标脱节时,期限会让你及时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如果你有一天的时间完成一项工作,那么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做这项工作;如果你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完成一项工作,你就会迅速有效地利用这一个小时完成这项工作。

所以说,确定待办工作的完成时限非常重要。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3)多总结,找出高效合适的方法

帕特里克·亨利说,我只有一盏灯,正是它照亮了我脚下的道路,它就是经验之灯。

每天下班后的总结和反思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也许很多人会说:“每天都做那些事,有什么好总结的?这不是浪费时间吗?”其实,养成总结的习惯,对提高个人的工作水平十分有益。

多总结,可以找出高效的工作方法。工作要努力,这肯定没有错,但只知道埋头苦干,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并不明智。

鲁迅每天都会写日记总结自己一天的工作。他说每天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次总结,通过对工作量和工作时间的分析,可以发现一天高效率的高峰时间段和低谷时间段,可以发现高效和低效的原因,从而逐渐形成一套高效合适的方法。

总结的分类

总结分为很多类,比如日结、周结、月结,还有每一项工作完成情况的总结或者工作阶段性总结。这是一项自主行为的自我检讨,只要你愿意,只要1分钟也可以作出总结。切记:不要为了总结而总结,要知道自己总结的目的,也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总结上。

值得总结的问题

“现代公关关系之父”美誉的美国效率专家艾维·利十分推崇事后总结,他建议人们每天都要设定需要完成的目标,无论这些目标完成了没有,完成得好不好,一天结束时都应该坐下来总结一下。

可以不总结以下几个问题:

这一天究竟都发生了什么?

自己又做了什么?

做得怎么样?

哪些地方做得好?

哪些地方存在不足?怎样改进?

对一天工作的检讨,更好的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可以促进你不断的进步。

孔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是非常适合形容了。

画一张简单的总结表

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不只是在大脑里反思,最好用笔和纸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也便于以后经常翻阅,提醒自己注意改进的地方。而且最好画成表格形式,便于直观地阅读。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比如上图,这样列出来,对今天的总结和明天的计划和反思。

总结: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要学会分清事情的紧急轻重来行事、安排好完成时限、多总结,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职场中的你是否每天累死累活却平庸无为?三条建议让你工作更高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