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首先本着不吹不擂的态度,对以23岁的武术家来讲,今天也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您在23岁的时候做了什么?

1963年12月17日,李小龙师祖生前唯一正式出版的个人武术专著《基本中国拳法》面世,英文名字《Chinese Gung Fu,The Philosophical Art of Self Defense》,师祖兴奋驱车前往位于加州奥克兰附近柏克来的印刷厂,同行取书的还有“龙弟子”严镜海大师,可以说这半书从开始到出版,前后历时大半年,全拜严镜海悉心指导和引荐,他有出版英文版中国功夫书籍的经验,书中难能可贵的是还有艾德帕克、谢华亮的作序,这些其实对李小龙师祖而言是圈内前辈的人脉资源,严镜海也比李小龙师祖要大上20岁,认识之前已是当地华人武术界的大师父之一,更多是看在严镜海的面子上。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1963年的本书首版版权归李小龙所有。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东方图书公司在加州奥克兰负责销售,并刊在版权页的底部,(如图)这家公司所有权归于严镜海名下,出版、销售过《铁砂掌》等英文版中国功夫书籍,严镜海及其所处的华人武术圈子使用“功夫”英文的历史要早过李小龙,最早是Gung Fu 而不是 Kung Fu,这个要注意,有助于以后我们对那一段武术历史的考证。

本书首版尺寸为5.5英寸x 8.25英寸,共102页,照片中的李小龙在整个过程中运用了各种技术。

参与此书拍摄工作的“龙弟子”,除严镜海外,全是师祖西雅图的班底,诸如木村武之、严镜海、杰西·格鲁弗、詹姆斯·德迈尔等配合,木村武之配合多大二十八副,严镜海十二副,本书武术示范照片不足七十张,初步展现了“振藩功夫”的“踢打摔拿”,拍摄极其简陋,场地就是师祖初到美国工作寄住的周露比餐厅后面的停车场。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前三分之一介绍了中国武术的流派常识、阴阳哲理与基本功训练的手绘图,手绘图均出自李小龙笔下,他少年时代的美术功底在他的整个武学生涯中起到记录、排练、教学等多重作用。一些关于腿部、腰部的基本功训练直接源于蔡云龙先生《武术运动基础训练》一书,现在孔夫子和淘宝有在版本,师祖看搜集的是1958年的内地版本。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2012年11月13日香港《文汇报》中有一段论述,“蔡龙云......成为李小龙的偶像。据说李小龙把他的这本武术秘籍(武术运动基础训练)放在床头,不经仔细研究,而且将很多理论运用到实战当中,李小龙系统学习了书中腰腿基本功以及腿法的技巧并进行修改,变成了适合自己的推广技术,对他的技术造就了很大的改善。蔡龙云先生后来也撰文指出,“1963年,李小龙在美国出版了他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生前出版的武术专著《基本中国拳法》,其中武术基本功一章便是译自我的《武术运动基本训练》的内容。”

毫不客气的讲,作为再传弟子,我要说清楚,本书不止今天看来已经很落伍。即使在当时美国本土,也不能说是中国功夫的经典版本,毫无心意可言。前半部分常识性的综合读本,后半部分是实战技法演示,这本类似“大杂烩”的书籍,也反应出此时李小龙师祖之前如饥似渴的学习各流派武学,与自己掌握的咏春拳法兼容,形成了“振藩功夫”,也是研究师祖自创武学的早期阶段的重要资料,除了北派腿法基本功,实战以咏春手法为主,兼容并蓄了南北螳螂拳、蔡李佛、吴式太极拳等,都是为咏春为基础的“振藩功夫”服务,很少有像插捶这样明显的蔡李佛手法出现。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师祖逝世后,本书一版再版,极为畅销。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的前世今生

2016年1月,后浪出版通过正规版权途径,引进了这本李小龙原著,有黄筠女士翻译,本版采用的是后来的修订版本,书中加录了李小龙遗孀莲达女士的“推荐序”,图片均经过修复,还将英文版本全书附录,因为很多李小龙书籍翻译者都不是李小龙研究者或截拳道研修者,翻译功底没有问题,一些专业术语或技术论述有待编校,这次后浪的做法可谓深的龙迷之心,是李小龙研究不可或缺的版本,功德无量!

其实对初次出版书籍的李小龙师祖来说,更多是练手和严镜海的提携,这是一个武术家成长的毕竟阶段,瑕不掩瑜,研究李小龙中,要接受师祖的完美和不完美,这是客观的学术研究态度。

本文作者/张安邦

张安邦工作室位于南京,欢迎李小龙研究及截拳道研修的爱好者交流做客,筹备中的“李小龙博物馆”及“7.20中国李小龙日”欢迎大家献言献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