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將英語變成副科,為什麼有的人極力反對?

君子玉言


英語真的沒必要全民去學,很多學生因為英語不好而與好大學擦肩而過,上了大學後很多理科到後期又沒英語了,大學以前所學的全部浪費了。提倡和其他國家語音一樣,上大學選修不好嗎!何必讓學生增加沒必要的負擔。大學開始學完全不遲。


陳102473095


我大學年級第一,英語卻是59分,無緣獎學金,後來才知道還有什麼平時分,結果人家51分,55分的都改成60分了,後來才知道大學可以改分,哈,英語浪費了我不少時間


說彼


將英語變為副科,可能是多數不願學或根本學不會人的想法。現實情況是,英語不可能成為副科,必須得學得考。教育的現狀是“死記硬背”也要考高分,完全沒有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動力。

學生情商過低,形象思維缺乏,和長期養成的學習方法有關。英語除了“領讀、背誦、記憶”,好像根本沒有什麼捷徑,反過來看語文教學,兩者會有什麼差異嗎?課程的繁瑣,考點的難度,學習英語實在是件“苦差事”,難怪學生多數有厭棄心理,甚至課堂上呼呼大睡。

語文課堂,從小學到高中,有多少老師能將我國的語言文字情趣化,生動化,形象化?小學英語就被列為考試範圍,到了初高中,各種時態讓學生大傷腦筋,加上被動的,機械的記憶,英語課程逐漸被淡化,被好多學生“排斥”。

英語教材的內容應該簡化點,教學方法有趣點,教學手段形象直觀點,讓學生輕鬆掌握,快樂收穫,不要鬧得學英語和學國文一樣“壓抑”,除此之外,還能有好的“出路”嗎?





談文化論教育


語言只是一種交流工具,除了母語,其它的語言都可作為業餘或者需要者!沒必要看的太重!中國人以前學英語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絕大多數人學了英語,後半輩子就沒用過!還耽誤時間和因為沒用的英語高考拖了後腿!英語真是害人不淺!!!建議把英語作為選修課!


用戶3399044113593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那我來談一下我的一些觀點和看法。

第一:就是英語的這個普及性。

英國經歷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工業革命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那麼英國也開啟了自己的殖民之路。這個殖民之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航海的這個探索之旅,英國所去到的這些國家包括加拿大,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亞洲國家的印度,菲律賓,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非洲的南非等等全世界都有英國殖民統治的影子和地區,所以也就誕生了英國的這個所謂的日不落帝國。那麼英國所到之處那並不僅僅是輸出自己的船堅利炮,同時也把自己的文化宗教,還有自己的語言帶到了當地。所以這些地區那基本上現在都是以英語為官方語言。那這也為英語成為全世界都比較流行語言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

第二:英語的簡單性

英語就是一個拼音的文字。它們是由26個字母組成的單詞,根據字母的搭配就可以完成這個單詞組合,它的詞彙構成的,也是非常的簡單,包括這個派生 合成以及轉化。那整個語法體系,那也是比較簡單的。從大的方向來講的,就是包括三個大的從句。還有時態只有16個,那麼相對於其他的語言來說,像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日語,英語還是很簡單的,因為他不像德語法語發音那麼難,而且也不像法語,或者是拉丁語這會涉及到一些陰性陽性的表示。

第三:英語的重要性。

現在全世界比較先進的發明基本上都是產生於英國,美國,加拿大這樣比較發達的國家。大家知道大部件的汽車,飛機,輪船,宇宙飛船,航空航天,小部件包括洗衣機,電視,電冰箱,手機,電腦等等最先進的技術和發明創造都是產生於這些國家和地區。那麼其他的一些學科或者重要領域,比如說:現在我們學生正在學習的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其實這些東西呢,都屬於西方的教育體系。我們中國傳統的教育模式是什麼呢?從古代來講,它包括的是封建的科舉制或者是熟讀四書五經寫文章,那麼對於自然科學這方面是沒有過多的涉獵的。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中國對世界的沒有做出較大或者是較有影響性的發明創造。所以我們必須要向這些國家去學習,他們先進的技術和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能讓我們儘快的強大起來。只有讓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立於世界的巔峰才能實現我們偉大的中華民族的復興。

這也就是為什麼英語地位不能下降和不能成為副科的原因。總的來說,英語不但不能成為副科,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英語還會是主科。其實學習英語並不是一件令人羞恥的事情,因為別人比我們強,所以我們必須向人家去學習。學習他們的優勢,學習他的優點。這樣我們自己才能慢慢地強大起來,希望我的回答能對我幫助。






ZT英語


我50歲,當年高考英語38分,英語直接讓我落榜!目前為自由職業。幾十年的經歷告訴我,英語不但不能為副科,而且還要加強。基於8個原因:

一是政治交往要用英語;二是經濟貿易要用英語;三是科技發展要用英語;四是學術交流要用英語;五是弘揚中華文化要用英語;六是出國自由行要用英語;七是聘請翻譯人員成本更高;八是國家教育長遠目標是高、精、尖人才,而非我們這類普工人員。


用戶3496062957393704


個人認為,英語只是一門語言,一種交流的工具而已。國家強盛不是靠一張嘴就能做到的。



噴噴噴噴噴砰


英語應該學習,小學、初中作為副科學習,也要考試,英語總分和地理、歷史、物理等差不多;高中作為選修主課學習,如同美術、音樂一樣,這些學生考大學也是報考外語類專業。


百變錘


將英語作為副科選修,個人認為今天的中國完全可以,那是自信的體現。

沒有必要人人都是外語通,同時也有必要人人都對英語等外語“並不陌生”。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以我為本,切勿本末倒置。

做專業的人若對專業有必須,那需要自身定位專業外語,然而你給國人服務你就得用中文,中文必須要精,外語只需要行。

全國人民學英語,不自信的表現。我小學課本上學的《最後一課》給我的記憶大深了,我中國語言才是最應該要我們中國人首先學好用好的呀!

謝謝。


樂乙升


普及英語教育沒錯,是考試模式有問題。建議考英語只考兩個題型:1、聽力問答

。(聽幾片不同類型英語短文,針對每篇短文提相關不同難度的問題,用英文筆答。)2、兩個類型英語作文。(A生活常識說明文翻譯,B命題作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