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觉得人类在生理构造上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轩尼没有诗


自诩高等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却留下了许多低端的生理BUG,例如我们每个人的视网膜其实都是颠倒的,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每只眼睛都存在一个盲点。

一张图让大家体会人类眼球的缺陷,首先让眼睛和手机屏幕保持10厘米左右的距离,再“闭上左眼,睁开右眼”,右眼全程都要盯着黑圆看,最后左右平移头部。

整个移动过程中你会发现右边的“十”在某个位置突然消失了,这就是人眼的盲点。如果没消失,请再仔细阅读上文流程。

为什么人眼会存在这种现象?

视网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就是上图中橘红色的内壁薄膜,这层薄膜在视觉成像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将光子转换成神经冲动,最后经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而这个运作过程在视网膜这里出了一点小差错。

视网膜分为三层结构,感光细胞负责接收来自各种可见光的成分刺激,将光信号转变成神经冲动;双极细胞作用是归类整合这些神经冲动;节细胞专管传导,伸出的轴突组成视神经,负责将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

看了这三层结构,如果让大家进行视网膜顺序排序,肯定是一束光线先到感光细胞,再到双极细胞,再到节细胞。然而现实情况刚好相反,看下图。

光线首先穿过节细胞,最后才到感光细胞,这个顺序是不是很奇怪?首先要照射到视网膜最里层的感光细胞,然后神经冲动再折返回双极细胞,再折返回节细胞,节细胞连接的视神经又重新穿过双极细胞和感光细胞,相当于绕了一圈。

简单来说就是:上图的光线经过3和2到达1位置,然后在1位置转变成电信号,电信号的传导由1位置到达2再到3,再从与3相连的视觉神经反穿回去,到大脑皮层。照理说,最合理的顺序应该是把上图中3和1的顺序互换,这样是一条直线流程,就不需要折返2次了。

人类这种颠倒的视网膜顺序,不仅使进入的光线被阻挡,感光细胞感知光线时,质量也会降低,视觉成像效果变差。同时还存在一个BUG,就是节细胞连接的视神经回穿时,会在感光细胞层上留下一个“洞”,这个位置并未分布感光细胞,所以视网膜上的这个点位无法感光成像,也就造成了人类眼球的盲点。

但好在两个眼球的盲点并未重合,正常使用双眼时不存在问题。

为什么单只眼睛观察周围环境时,看到的视野中没有出现黑点或盲区呢?

单只眼睛观察周围环境时,盲点依旧存在,不过此时大脑会根据周围环境自动填充盲区,让单只眼睛看到的世界依然正常,也就是说大脑“脑补伪造”了周围部分环境。

当你看完段这话的候时才发现序顺是乱的。

大脑的这种脑补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例如上句中的这句话“当你看完段这话的候时才发现序顺是乱的。”里面有三处词语的顺序是颠倒,但第一次阅读时多数人不会发现这个问题,这就是大脑脑补的神奇功能。

再例如,上图中的这两张桌子,它们对应的长和宽都是一样长的,不信自己拿把尺子量下。

大脑脑补了深度知觉,两张桌子对应长宽相等的情况下,让我们觉得竖线要比横线长,这是典型的桌面错觉。大脑不仅在视觉上对盲点脑补,对语言文字,对图形线条都会进行脑补,也可以理解为“大脑的无意识加工过程”,正是有了这个功能,人类才克服了许多生理漏洞。


科学薛定谔的猫


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回答,因为实在不好界定“合理”的含义。某些东西从一方面看是合理的,而从另一方面看又是不合理的。就比如之前有人回答“睾丸在体外就是不合理的,因为被攻击时会非常痛”。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哺乳动物的睾丸都是在体外的,一个原因:睾丸比体温要低,这有利于精子的发育。从这一点看,睾丸存于体外又是非常合理的。

面对这种问题,有人依然会抛出“存在即合理”这种哲学意味非常强烈的观点。面对这种观点,可能坚持者本人都不明白其中的真义。其实很难说人的生理哪些是合理或者哪些是不合理的。但如果真切站在我们自己的利益角度来看,可能就会知道哪些是合理而哪些是不合理的。

比如:1、吃饭和拉屎。人为什么不能消化纤维素等物质呢?它们也蕴藏着巨大能量可以供给我们人体啊,一些微生物就可以消化这些纤维素啊。我们人类可以尽量运用好每一个元素和能量啊,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吃饭和拉屎?还要喝那么多的水,还要尿尿?我们完全可以把食物和水中蕴含的每一个能量和元素都利用起来,身体的中代谢产生的废物就变成固体排出就好了。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拉那么多屎,也不用尿那么多尿了。单看这一点,我们人类现在的消化生理就是不合理的。很长时间不拉屎、把屎存在自己的身体里不拉出来甚至压根就不拉屎的动物都能在自然界中找到,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像它们一样呢?

2、负面情绪的存在。负面情绪能给我们人体带来很多痛苦,抑郁症等甚至会夺取我们自己的生命。我们人类为什么不丢掉这种东西呢?为什么我们的身体内还有一套机制在感受并体验负面情绪呢?从这方面来看,我们人类负面情绪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合理与不合理只是相对而言,并不绝对。


翦翳翎


尽管人类经过几千万年的进化,已经变得比较完美了,但人类生理还是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一、生殖和尿道共用

这个器官真的是节约,两个功能集中于一个器官。排尿和生殖共用一个器官,也不知道造人的上帝是怎么想的,为何会把一个容易滋生细菌的排尿功能和生殖挤在一起。难道人类就真的不能再腾出来一个地方把两个功能分开吗?

二、衰老太快

人类寿命只有百十来年,但是要学习的东西去很多。现在随便读个博士就已经快30岁了,出来工作20年就五十岁了,到了中老年。所以人类的寿命长度极其不合理,根本无法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知识学习需要。



三、断臂不能重生

人类的器官除了肝脏可以重生以外其它器官都是坏了就坏了,不能够重新长出来。如果人类器官能够像植物一样重新生长,那么将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科学探秘频道


1肛门,尿道口,与阴道口距离太近,不卫生

2从直立行走到现在,人类脊柱还不能完全适应长时间的直立形态,坐一会儿得活动一下避免脊柱的各种疾病

3月经每个月来一次,为什么不能两个月或半年来一次

4晚上大脑要比白天清醒很多,而人们大多在白天工作

5女性比男性衰老的快

6手臂不够长,不能自己挠背






感冒的鱼鱼


我要开启咆哮模式了:

1.肚子一疼首先想了要去切掉的——阑尾!

图1.阑尾构造和位置示意

这个我们一直以来认为只能带来发炎和疼痛的无用之处,总是给我们带来麻烦,却从不提供任何好处。

实际上,阑尾有着莫大的作用。

阑尾是整个肠胃体系里,唯一自带阀门的地方。吃了再脏、再发霉的食物,阑尾都能及时关上自己的小门,任你风雨飘摇,我自岿然不动。

你可能问,这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是,保留了你遗传自父母那里的肠道菌群,这部分菌群中益生菌的含量和比例都很高。

图2.益生菌有巨大益处

欧洲科学家管阑尾里的益生菌比喻成:欧洲人每个家族自己不外传的世代相传的酵母。正是这些“酵母”能让你偶尔拉肚子能较快恢复。

图3.和酵母菌类似的益生菌群

2.智齿:我是拔了还是不拔?!

在医学上,智齿又叫第三磨牙,从两颗门牙的牙缝开始向内数的第八颗牙。

智齿是我们最后长出来的恒牙,除了会龋齿、顶旁边的牙齿、肿痛之外,似乎找不到它的作用。

图4.智齿一大堆负面作用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智齿是人类进化的残余物。如果不疼、不影响牙齿美观、不横长的话,其实没有必要拔掉它。

但如果发生了负面影响,拔掉是比较好的选择,而且会让你的脸变小哦!

3.为什么只换牙两次?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像鲨鱼那样一辈子换几千颗牙齿该多好?

图5.不怕龋齿的鲨鱼

实际上,人类的恒牙极其耐磨,是完全够我们用到八九十岁的,也就是说恒牙的使用年限在我们的平均寿命之上。

图6.牙齿病坏过程

很少有老掉的牙,大部分还是病掉的。所以,这不是人体构造的问题,而是使用者自己的问题。

综上,人类是一部几乎完美开发的艺术品,很多问题我们可以轻易解决,或者仅仅是我们个体使用不当。


不入流的大刘


不合理的地方有点多啊,比如食管与气管都共用一个开口,吃饭不言语,不然的话,会增加噎着、食物进入气管窒息的可能性,为什么不能全部分开呢。

男性居然也有奶头,不仅没有一点儿作用,而且吧,如果不注意的话,还会发炎,这就尴尬了,不仅没用,还有副作用。

人的视力,人的视力真的差,稍微天黑下来,就连个手都看不见了,真是伸手不见五指,别的动物不仅能看见,而且眼睛还那么亮,羡慕!!!

人类的生育,刚生下来的婴儿需要精心的照料,不然活下去的可能性极低,不像其它动物,生下来刚几个小时就可以走路,蹦蹦跳跳了,可人类呢,需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久,即便刚能走,也走不稳。

这也没办法,谁要人类的大脑那么发达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个人浅见,欢迎评论!


科学船坞


首先不合理的地方确实挺多,就说说孩子生育太早,牙齿更更换一次,腰部和颈椎压力太大来说说:

(1)孩子生育太早:

好多哺乳动物比如牛,羊,马上生下来就能行走,但是人类生下来光会哭,然后吃喝拉撒都需要照顾,一直到了三岁左右,基本可以生活自理,但是教育也需要时间,这个也是为什么人口老龄化严重,生育率下降的原因,就是成本太高了。

要是生下来就简单的能生活自理,这样生下来几个月送幼儿园就可以了。

(2)牙齿更换一次:

像兔子,老鼠啥的牙齿都会不断生长,但是人类到5,6岁的时候更换乳牙,接着牙齿就不换了,知道现在平均年龄70多岁,牙齿要用那么久,很容易损坏或者磨碎。牙齿不仅影响饮食和消化,还对美观,自信等相关。要是研发出促进牙齿再次生长的药物肯定会赚发吧。

(3)腰部和腰椎压力:

随着生产力提高,现在好多人在办公室工作,大家最大的感受就是时间长了腰酸,颈椎痛。你想想腰部支撑着上半身,颈椎支撑这么大的头。好多人腰准和颈椎的疾病影响着工作,生活,学习各个方面。

先不考虑美观,为什么不进化支撑力量大一些了,美观的定义还不是人类自己定义的,总的来说,生理不合理的太多,希望进化的越来越好吧。


90后聊基因


人类的进化持续了那么久,但是却没有进化出一个完美的身体,也许是因为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事物。

有人说蛋蛋放在体外不合理,因为太薄弱又容易受到攻击。但是就蛋蛋的生理功能来看,这其实是更合理的,因为精子需要凉爽舒适的环境,太热了就会挂掉,如果蛋蛋在腹腔内,温度过高就有可能造成不孕,影响到人类的繁衍。

而蛋蛋在体外可以更好地通风,外面的蛋皮在热的时候,褶皱还会展平帮助散热,这就是为啥一热蛋蛋就会拉的更长一些。其实都是为了保护人类的传宗接代,让人类免于灭绝。

如果要非说一个不合理的,那就是我们人类的太阳穴,最薄弱的地方却只有一层薄薄的头皮保护,一旦受到重击,立马就挂掉,实在是不合理,为啥不能更加坚固一些,保护更全面一些,或者藏在身体内部呢?

总之,不管合理不合理,咱们人类能够进化到今天,已经是最大的幸运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得珍惜自己的身体,哪怕它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虽然不完美,却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


妇产科女司机飒姐


如果说有那无非就是人分男女,如果不分男女,雌雄同体,男人就不会因生活喊累,女人就不会因生产喊痛,光棍就不因找不着媳妇发愁,女人就不因剩女愁嫁,文字就没有结婚一说,爱情变成一句空话。雌雄同体又解决了许多社会问题。既是男,又是女,既是帅哥,又是靓妹,既是半个天,又是整个地,既是爹,又是娘,既是兄,又是妹,既无站街一说,又无嫖娼一词,无所谓男女平等,社会将变得安宁!(以上文字,纯属笑谈!也可以说是纯属扯蛋)


用户正言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回答里提到了“外挂”的睾丸,太阳穴附近的颅骨薄弱点,阑尾的“无用”,脊柱退行性疾病等等。

事实上,目前人体的绝大多数“不合理”,如果放到进化的背景下,都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或者说,是进化过程中经过不断选择的产物,是妥协后的平衡。


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如果真正要说人类生理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有很大可能是身体的进化速度来不及适应,甚至说无法适应生活方式的飞速改变所造成的。


举例来说,在没有科技与照明工具的时代,人类也许长时间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显然大家睡得越来越晚,熬夜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了常态。在这种情况下,重新审视我们的身体和大脑每天所需要休息(睡眠)时间,就显得有些“不合理”了。


所以我个人非常希望有办法能够在不影响健康的情况下减少人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这样无论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想必都会有极大好处~


(图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