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遭有良知的老师怒怼为什么?你怎么见解?

英语老师Margaret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也是我亲身经历,我的女儿上小学时,在我们这里的一个单位子弟小学上的,我不是本单位职工。女儿念书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坏,50个孩子她基本排在前15名左右。其实我孩子能排在前10名。因为种种因素,我家孩子从上学到三年级都是坐在最后一排,比如考试成绩出来了,一门98.一门95,望望我家的孩子得不到名次。即便是成绩一样我家孩子也要排在别人后面。三年级后半期来了以为新班主任,这个老师年轻漂亮。敢作敢为,打乱原来的一切秩序。根据成绩排座位。我女儿从后面排到第三排。老师自己掏腰包给学习好的孩子买本子,笔,小礼物。也是那个时候我的孩子经常拿回来老师奖励她的礼物。也是那时候开始她励志做一个老师。去年考上了大学。不管啥时候提起她的小学老师,女儿都是感激。


程程1037939


好几年前,我不知在什么刊物上就看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了,当时很想说说自已的想法,可是,一个普通的老师那里会有自己说话的地方呢!今天,很感谢“今日头条”“悟空问答”给了普通人一个说话的平台。我不管“悟空问答”会不会推荐发表我的文章,我都会把藏在心里几年的话说出来,至少了却了我的心愿。


我无能考究这句话是谁说的,如果是一位教育行家说出的话,要么他就是一位教育之“神”,只有他才能把现在困惑普通教师难教的调皮学生一一教好;要么他就是教育行业的……,反正有坑同仁之嫌。如果不是教育行的外行人说出的话,就只能当作是一种鞭策,因为他毕竟不懂教育,但是,还是希望外行人少指点内行事!那么,我为什会对这句话不作正面支持态度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命题是有问题的

1、句子的意思有偏见。从命题的表面看,是指教师只要肯努力去教学生,是能够把学生教好的,但是稍加深思就会发现,实指就是说教师不会教,因为社会的现实确实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不懂规之人,都是教师教出来的,所以完全是教师之过。试问教育学生的事真的完全是教师的事吗?凭什么把社会、家庭教育之过,也强加在教师身上!

2、句子的语气大绝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其意思明显就是,所有学生都能教好,没有例外。“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意思是,任何有缺点的学生,都是因为老师不会教。一个“没有”,一个“只有”,把所有可能都排除了,多么会用词的“专家”。



二、为什命题只适用于教师

如果按句子的逻辑推理,那么很多行业应该适用于此句式,例如,“没有战不败的敌人,只有不会战的军人”,“没有治不好的病人,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没有种不好的地,只有不会种的农民”等等,此句式对其它行业果真能成立吗?如果不能,凭什么此句式就单单强压在教师头顶上?

三、教师是人而不是神

对教师有要求、有鞭策这是必须的。同时我也深信绝大部教师都是尽心尽责的。因为很多教师都会为自己的学生成绩不好而懊恼、自责、反思,并为此去加班、熬夜;也会因为个别学生捣蛋而痛心、流泪;并为此会有无数电话、微信或者跑腿联系家长;还会因为家长的怨言、学校领导的批评而无耐、难过,并会为此变得更坚强、自信。但是,不应该对教师提出超出常人的要求,什么身为教师,要做孩子的榜样,不能吸烟,不能喝酒,不能进KTⅤ等等。教师是人,而不是神,怎么就不能过常人应该过的生活呢?说实话,当教师不仅是身累,更多的是心累。我简单地统计了一个乡镇近三十年来,已去世教师的平均年龄才六十七岁,远低于全国七十四岁的平均年龄,这虽不能代表什么,但至少说明当教师不仅劳身,而且更劳心、损神!



四、多份理解,共同进步

七十二行都应该有行规、行德,不应该只针对教师的“师德”,医生的“医德”,也应该有商人的“商德”,军人的“军德”等等。不管入的是什么行,首先要尽职本行,做好自己。如果连自己都无法自律的人,又何必去指责他人呢!其实无论做何种职业,都各有各的艰辛,各有各的苦衷。如果各行之间都相互理解,携手和谐共进,这正是大家所追求的!


烟竹塘风情


无社会实践,无知的人,才会这么说。我不想与这些自以为是的人讲道理,讲也讲不通。听说马云也这么认为,人家是财富成功人士,我们无名之卒怎么能争过人家?!我说一下我上学的一些实事。

1、1968年小学,已经不抓学习了。可是,我二十几人的班上就有两个留级贼。一个是上一届留下的,一个是本届的,他俩一直在一年级,直到我上四五年级时,才不上了。这两人后来一生都是卖苦力,也就是工地小工等粗活。

2、恢复高考以后,我们分了快慢班,而且是一两个月就选上一批,淘汰一批。考进快班的,学习更认真了,但是,仍有再认真也很快被淘汰的。别胡思乱想,那时只认分不认人。

有的慢班的同学和班主任等老师不服气,比快班还要用功,班主任加个别主课老师几乎成了自认为还行学生的私塾了,可是,一年多只有少数勉强进快班。

到社会上后,还是快班在各方面的成功率比慢班高的多。调皮捣蛋的只要不进四堵墙,不出恶性事故就算万幸,也有极少数发了洪财的。下游和一些中游同学要么是下海早(本来就在海里),要么第一桶金靠苦力或冒险获得的,要么是家族实力,要么是善于潜规则,也有混的好的。

3、我认为做为整个社会必须承认人的智商的差距,爱好和特长的差异,当然也有机遇的差距,也叫命。做为个体不服输的精神是可贵的,但是,也要避免拚命,命都没了,还有输赢吗?!当然,为国家,为社会拚命是另一层面的问题。


鱼磊卫静


这话说的太偏激了,我曾经带过的一个班里有一半的学生父母都离婚了,初中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年龄,有些孩子根本没人管,回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爹喝酒妈打麻将,老师去家访学生家长说:“”老师你先坐坐,等我打完这圈再说”。有的干脆就不管,死活都不管还管什么学习啊!如今的社会风气跟以前大不一样了,家庭关系健全和谐的家庭中的孩子的状态就好很多,有父母亲朋好友的鼓励孩子们也有理想有抱负有人生目标,可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们,小小年龄经历家庭的背叛与无情,心里早已放弃了人生的梦与追求,有些孩子就想赶紧混到毕业就可以脱离学校步入社会开始打工挣钱养活自己,就不用看人脸色生活,当生活的丑陋全部暴露无遗的时候,生存是唯一需求,这种心态的孩子老师能怪他们有错吗?老师怎么才能教好他们啊?!老师是人又不是神,学生愿意学老师当然尽心尽力的教,否则也只是一厢情愿的徒劳而已。


小猪linda


这个把,我自己是个学生,马上上大学,讲一下我这些年遇到的老师和感受。

小学四年级以前,班主任是个女老师。现在我都记得她名字。小时候害怕老师 ,说她是大老虎。她知道后,找到我,温柔的跟我讲话,具体什么我忘了,反正从哪以后开始喜欢她。

五六年级,男老师,他老婆是之前带我们的女老师。我就感觉鲜花插在他的牛粪上。这个男老师自大爱炫耀。一节课四十分钟,前十分钟讲课,中间二十分钟讲他对电影的感悟,这还行他不仅讲这些,他把他妈家养的几只鸡都说,他家进小偷了怎样怎样。他家买房子了,阁楼,楼梯拐角有几个灯,他家电视多大,他家被单啥颜色的叫我们猜。明明是小学老师,却申请要当初中老师,以前教体育现在教我们数学语文。还让我孤立某个女同学。那个女同学直到现在都是我的好朋友。

初中老师,可能第一次当班主任吧!以前一直是科任老师。节假日或者有什么活动,都不提前告诉我们。害的我们到处打听放假时间。他补课,不过我还是感谢他,他知道我家远坐车得花好多钱,就没跟我要。我挺对不起他的,没有好好学习。

高中老师,崩坏我的三观。中考没考好,去的私立高中。第一任班主任,一开始讲的十分漂亮,我连续夸了一个多月她好,但之后我就不说啥了。具体几件事情,说好了按成绩排座位,你考好了就维持座位不变,你那次考不好了立马换座把你掉到后面。这不是最重要的,班里一个男生的父亲是政府高官,他儿子考了我们班倒数第二。理应最后一排,但老师把他调到第一排,然后说:我让你坐第一排看你能不能学好。沃特?这种借口,还有一个男生家里有钱,不管考多少永远第二排。我问过那个男生,他说给老师送土特产直接送到家里了。这种送礼座位在前的有很多。香奈儿香水,小孩衣服,没事去旅游带的日本巧克力。我真的哈哈哈 平时不管我,一学期平均骂我一次。跟我说在我身上给予了多大希望啥啥的。我是一直都是放养状态,我是不知道她多看重我。最过分的是,一次我发烧了,要告诉我忍着,也没有药给我,说是买的要吃完了。也不给假回家打针。告诉我别浪费课。沃特?我头疼,难受你觉得我能听进去课?早点好,再来听课岂不是更好?结果到最后,我发了有史以来最高的一次烧,四十二度。回家医院都下班了,小诊所也下班了。没错我又扛了一晚上。第二天直接就没去上学。浪费了更多课,呵呵哒。

第二个班主任,长的漂亮,喜欢她,可是越到后面就越讨厌,不过比上一个好的多。不过她们都犯了一个事情,就是无视我。我成绩中上,经常能进班级前五前十,考试完估成绩,好的差的都问了,就没问我。请假费个鸟劲。一件小事骂你一上午。不过也觉得她挺可怜的,因为她器重的学生,跟她面前特别亲的学生,背后把她骂成狗。拿一个同学举例,女的,没事老师带啥吃的,都给她一份,她委屈了安慰她(我可没这待遇)她不争气,老师骂她了。在背后跟我们骂她是婊子,还说她要是在骂我,我就跳楼让她干不了老师。还有班长也是,表面亲的不行,老师一走就骂她。反正她所器重的都是,反而是我一直背后夸她。

最有责任心的英语老师,可能第一次当老师吧!直接教我们到高三,也没换因为她真的教的好。每天给我们考单词,跟其他科任老师抢时间,直到快高考了,她也没放弃任何一个人。熬夜跟我们作百词测试,因为我们学会了用电脑。(老师比较保守,但是才二十几岁)我们英语年级倒数第一,直接拉到正数。非常可爱的老师,虽然爱发脾气,但全都是因为我们,真的特别喜欢她。

还有我的两个补课老师都特别好。就算最后不补了,有什么事还可以找他们帮忙。为我的成绩发愁,没事鼓励我。要不是有他们,我以为所有老师都是势利眼呢。再次感谢他们,不仅仅是授业,更多是育人。

以上我目前所有老师。


独孤求不败


因为这句话从逻辑上来讲就站不住脚!

我记得我去私立学校刚当老师那会,校长看我没钱没势,把我自动归类在“招你进来的作用就是为了末位淘汰”这一类,分给我最差的班级,全是家里父母忙着赚钱做生意不管的、管不好的、混文凭的、少林体校都待过的、打架斗殴是常事的这么一群特别的人,差点教育理想的萌芽还没发出就被迫中断。第一次考试下来垫底,校长就把我叫去,说的就是这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校,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我知道他的意图,准备怂他一顿就辞职,就回了一句:“校长,我可以讲世界上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吗?”校长白了我一眼,没说什么。

这句话本来是专家陈鹤琴的一句勉励自己的话,用来对自己的勉励和高要求本无可厚非,体现的是教师自我的教育情怀。但是这句话却被人当做信条和权威来衡量一个教师能否胜任这个职业,就有点瞎扯淡,抱歉,我用了粗语,当初我们那个校长拿这句话评价我时内心就爆粗口。这句话说得太绝对,世上哪有这么绝对的东西?

这句话导致对教师的评价标准单一化,教好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把学生教好了?把每个学生教进北大清华才算教好?学生每次考试得满分才算教好?把那些连家长都放弃的学生能安稳带毕业算不算教好?每个学生有差异,所以当年孔子强调因材施教,把每个学生教好的标准也不一样。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的领导对这句话解读过度,拿着鸡毛当令箭,对老师的考核量化细化,只要不达标,就觉得老师不称职,判断老师不会教,各种上纲上线。所以,很多老师看到这句话就怂。

当年孔圣人弟子三千,许多学生是长期追随老师受其熏陶教诲,这样也才贤者七十二人。算算这个成才率夜很低,孔圣人碰到智质一般的,他也感叹“朽木不可雕也”,孔圣人难道也是个不会教的老师吗?我们现在的老师初高中最多带学生三年,学生们交到老师手中时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他们身上带着家庭、社会、周边环境、以往教育的太多痕迹,有些东西不是老师努力了就能改变的。江苏昆山市全国模范教师于洁老师讲:“有些学生真的不是你努力了她就改变了。”于洁老师给一个单亲家庭的女生买了两年早饭也没换来这个女孩迟到早退的改变。

我们当老师的做的是良心活,教育确实应该发挥它的功能,不能抱着“无为”的态度,我相信大多数老师的教学态度也是勤勤恳恳,对学生负责的,讲师德师风的,我就是从我的老师身上感受到他们对教育的投入的热忱而选择教师这个职业的。希望我们对教师的评价不再苛刻,请不要对教师这个职业夸大,请不要让教师头顶光环却享受不到荣光。我相信未来一切都会好!




麦穗说教育


我不同意这句话的观点。同一位老师,有的学生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有的学生却成了社会的祸害。我上小学时班里有个连马娃,很调皮,老师在身上不知用了多少功夫。结果全班都顺利升级了,结果他却留级,缀学了。后来就是到处偷,不知道被抓判了多少次,但一直不改。后来由于偷军列物被判了无期,不几年就死在牢里了。难道是老师教的不好吗?


松竹155670448


走在乡间小路上,草绿水清,空气中还残留着牛粪的气息。

前面有一头牛正在吃草,我突然来了兴致,坐在草地上,弹起琴。

牛却只顾自己吃草,我音律再怎么悦耳,他也始终不看我一眼。

路过一位农夫,看到我大声嘲笑:“没有听不懂的牛,只有不会弹的琴师!”

我毕恭毕敬的给他让出一条道,他便走上前,给牛套上犁具,在牛屁股上,抽了两下。

牛便开始拉犁耕田,农夫刚想又嘲笑我,却突然来了一群人,把农夫团团围住:“你这种强迫方式是不对的!”接着便是一番“牛也是有感情的生物”“你这样抽牛,想过牛的感受吗!”“要用爱的方式来让牛主动拉犁!”

我听似不懂,又感觉有几分哲理,想来应该让我的琴声里更加有爱,更加有感情,这样才能感动牛。


文杰说道


我的孩子正在上初中,这句话我认为成立。跟班上大课成绩一直中下,没有兴趣,没有动力,我们一直认为孩子贪玩,心思不用在学习上,每每测验或月考成绩出来家里就鸡飞狗跳的,孩子逆反很严重。一度我们认为这孩子天生不是学习那块料,几乎决定放弃了。后来想想,义务教育也就剩这两年了,花点钱也许就这两年了吧,于是这学期花代价补课,每个周末去老师那同步补课,又请了家教查漏补缺,奇迹发生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来了,进步很明显,还当上了小组长。现在我怎么看我孩子怎么也觉得是块学习的料,气质也上来了,满眼闪烁着知识的光芒,哈哈,钱没白花!



FeiZhao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确,孔子说有教无类,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是这样的。

但是,现在一个班级少也有四,五十人,象我儿子班有65人,你教老师把每个学生都教好,那是不可能的。

再者,教育不单单是学校的事情,所谓家教结合,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现在的状况,没有家长的配合,仅仅靠老师的教育和学生的自觉,效果很难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