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法院是好单位吗?比银行如何?

晶莹一点2


法院是一个十分好的单位,也是一个很难进入去工作的单位。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国家的审判机关,工作人员是国家公务员,享受公务员待遇。法院由于工作性质特殊,要求工作人员的素质特别高,一般人都无法考进法院工作,都是从政法大学毕业生招考进来的。

银行昰企业,虽然工资高,但是社会地位比不上法院,也没有法院的工作稳定,而且有债效考核,压力十分大,工作做不好,会被银行解雇。

法院的工作胜过银行单位,还是选择去法院上班吧。



水金304


真实栗子,

我们法院新进一个银行同事,二十几岁头上没什么毛。

据传,在银行上班是不时,

有一回银行领导看监控,看见他玩手机,就通过麦克风喊话“那个柜台的男同志,你上班玩什么手机?”

同事没听见,领导补枪道“就是那个四十多岁的男同志,还耍手机……”

为此

男同事奋勇跳槽到法院

半年后……

……

有一次当事人来找人

看见了过道中的他

挥挥手

喊到

"大爷,我找黄法官"


A证生涯


法院是我国的审判机关,具体负责各类案件的审理和判决,权力非常大。相比银行,建议选择法院。

由于工作原因,曾经长期与法院打交道,对法院比较了解,根据我的认识,我认为,法院工作是比较好的。



一是稳定性方面,法院更加稳定。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法院工作人员都是公务员或者是事业编,是国家正式的工作人员,工作非常稳定。而银行,则情况不一样。国有银行、民营银行,同属于金融机构,企业具有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民营银行,有破产的风险。银行自身的风险因素较大。



二是工资方面,法院工资稳定。通常认为,银行的工资要高很多。其实,这跟银行的利润和自己的业绩有很大的关系,你的业务量高,绩效才会高,工资才会相应的高。这种高工资不稳定,波动比较大。而法院,随着司法体制的改革,法官的工资增长很多,尤其是员额法官,月入过万是很轻松的,这种工资与自己的工作量关系并不大,非常稳定。



三是压力方面,法院的压力要小一些。近年来,司法体制改革后,员额法官数量并不多,工作量比较大,需要审理的案件堆积如山。法官们的压力是比较大的。但是,相对于银行,还是要差一些。

我同学在某国有银行工作,年纪虽小,但是工作很棒,很快就被提拔为乡镇支行的行长。在提拔的同时,他的压力很大,需要开拓更大的工作业绩来支撑自己。他的前任,就是因为工作业绩下滑严重,被上级撤掉了。他为了避免前任的悲剧,在不断的开拓新客户,维系老客户的关系,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天晚上,几乎都是在陪客人喝酒,用他的话说:陪好客人,就是最大的业绩。每天都是喝的醉醺醺。

由此可见,银行的压力很大。法官工作干不完、干不好不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可是银行不行,没有业绩,就没有工资,没有职位,甚至是没有工作。



四是成就感方面,法院为民服务更有成就感。法院审理案件,作出公正裁决,解决矛盾双方的争端,造福于群众,非常有成就感。尤其是帮助胜诉方,将判决书执行后,心里非常的舒服。而银行,每天进行着枯燥的工作,非常累,劳力又劳心。

综上所述,我建议选择法院工作。


职场百灵鸟


现在的法院工作比银行工作要好,尤其是法官入额之后,工资有了很大的提升。

1.首先声明,法院是不享受每个月1200元政法津贴的。

在做比较之前首先说明一点,法院工作人员不论法官还是普通的行政人员,都是不享受政法津贴的。有的人回答说,法院人员享受每个月1200元的政法津贴,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因为政法津贴只针对政法委和司法局的有关人员,和法院、检察院以及公安机关是没有关系的。政法津贴出台的原因就是公检法工资政策改革之后,为了公平起见,对政法和司法人员作出的补贴政策。

2.不论从工资待遇、工作性质还是职务晋升方面,法院工作都要优于银行工作。

从工资待遇方面来说:

法官入额改革以后,普通法官的工资要比同等条件下公务员工资高30%左右,并且年底还有绩效奖,这个绩效奖和公务员的年终绩效考核奖是不同的。法院既享受公务员的年终绩效考核奖,又享受法院系统的绩效奖金,比如,有的地方公务员年终考核奖2万元,那么法院的工作人员既可以享受公务员的2万元考核奖励,又可以享受法院系统几万元的绩效奖。银行系统来说,现在进入银行系统都是从柜员干起,而普通银行柜员的工资已经没有前些年那么高了,绝大多数普通银行柜员也就和公务员的工资差不多。

工作强度方面来说:

现在法院工作强度、工作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法官入额之后,对于所有案件的审判都是终身负责,一旦将来案件产生纠纷,审判法官都逃脱不了责任。并且随着案件越来越多,程序越来越复杂,法官压力也越来越大,经常加班加点。银行柜员工作虽然比较辛苦,但休息的时间要比法院多,银行一般按点下班,但是在法院却是无休止的加班。不过,对于年轻人来说,工作辛苦一点,对自己也是一个历练。

个人晋升方面来说:

如果你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院的话,一开始会被聘为法官助理,之后可以继续聘为法官。如果没有通过司法考试进入法院的话,那你只能是行政工作人员,行政工作人员和普通的公务员一样,也是按副科、正科逐级晋升的,并且可以参加职级并行。在银行工作的话晋升压力也并不比法院小,甚至很多人工作一生也就是一个普通柜员。

总之,法院和银行相比,法院工作比银行工作更有前途。


中省直遴选


首先,法院可不是想进就进去的。先考过司法部的法律从业资格,以前叫司法考试,我们那一届通过率百分之十几,大部分人通不过。其次还要等公务员考试,法院系统不是每年都招人的,你要全省看哪个法院有招生名额,录取率低的吓人,竞争激烈。因为法官工资地方财政支付,名额受制于编制,编制总是不扩大。

其次,法官实际工作量太大。以前还有助理法官分办案件,现在改革员额制度,具有法官资格才能办案,下半年周六日加班是常事,。其再有,法官职业压力加大,司法改革,每个案件开庭过程全程录音录像上网,案件终身制,但结果不是各方都能满意,经常有当事人辱骂

的,还要忍受委屈。

第三,法官待遇提高了,新录用的法官素质也提高了,年轻的法官加入使队伍更有效率,更能感受公平正义。至于用手里的权利进行利益交换,简直拿自己人生赌博,会越来越少的。




诈骗案件刑辩律师


法律微言明确回答:不知道你说的“好单位”是什么评价标准?如果你内心的正义观强大,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建议你选择法官的职业,如果你喜欢跟数字打交道,想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上升途经,建议你选择银行的职业。

作为一个在检察院工作过四年,周边有很多亲戚同学在银行工作的人,法律微言觉得对这个两个单位都很了解。

首先,需要确定你对“好单位”的定义。法律微言觉得,大体有以下几个指标:

工资多,待遇好;

地位高,人脉广;

有价值,能进步。

最好再加上工作不太繁重,压力不太大。


下面法律微言就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以下两个单位的优劣。

1.工资和待遇

在司法改革之前,法官的工资就只比普通公务员高一个法官津贴(300-500不等),跟当时动辄年薪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银行职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

但是司法改革之后,不仅法官的工资发生了变化,银行普通职工的工资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工资翻倍,一个工资减半,二者在普通职工层面上,基本上不存在太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小银行的职工现在的工资,连普通公务员的工资都赶不上。

法律微言说的是两个单位正式职工的工资待遇情况,临时工另算。

当然,在法院中也区分员额法官、助理法官、书记员之分,银行里也有总经理、经理、柜员之分。

在刚入职的情况下,二者的工资现在没有多大的差距。


2.地位和人脉

法官的纸面地位,是十分高的,一方面是跟法官的稀有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他的专业性有关。如何能当上一个法官呢?

首先你得在本科院校内学习四年枯燥的法律课程,其次你还得考个差不多的研究生,读个法学硕士或者法律硕士;

在这期间,你必须通过天下第一难考——司法考试(通过率只有10%);

然后在千军万马抢独木桥的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现在大部分城市的基层法院,对法官助理的学历要求最低是研究生,普通县城以本科为起点,但都要求通过司法考试),才能艰难的进入一个基层法院当法官助理;

然后摆在他面前的,是漫长而痛苦的入额之旅。

经历了那么痛苦的一个过程,就导致了法官职业在纸面地位的虚高,甚至有些神化。

而实际上,法官的地位,只存在纸面上,手中的权力,也不是咱老百姓说的那种实惠的权力。在人脉上,除了认识检察院、公安这些从事法律的人,其他领域拓展性不强。

银行职工的地位,当然是赶不上法官的地位,这是由于二者的工作性质决定的,法官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矛盾纠纷的裁决者,必须有一点威严和权威。而银行更加实在一些,工作环境超级好,工作时间固定,工作压力也不是很大(除了贷款压力),认识的客户也大多是有钱有身份的。权力有限,责任也就有限。


3.价值和空间

价值,其实是法律微言找工作中,最为看重的因素,如果一个工作,正好符合你心中的价值标准,并且通过身体力行,就可去实践自己的价值,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法律微言当年选择学习法律,并努力通过司法考试,考进检察院,也是因为心中最为朴实的正义观。然而实际工作中,能否实现自己价值,能实现多少心中的理性,那又是另一回事。

法官这个职业,是一种能同时给你自豪感和挫败感两种极端情绪的职业。那种自豪感和挫败感是没有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体会不到的。总体老说,法官是一种特别有挑战性的工作。你要不停地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不停地跟各种执拗的人打交道,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内心忍受力。简单说,这是一个能让你在短时间内成熟,长时间豁达的工作。

然而,一个基层法院的法官,上升的空间,其实是很小的。司法改革之所以保障法官一级一级的晋级,就是因法官的上升空间不大。

银行工作的价值,主要是经济价值,其次是人际交往的价值,鉴于其过多的分支机构和部门,上升空间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是法律微言还是不看好银行的未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飞速发展的今天。法官职业的无可替代行与银行职业的可替代性,一目了然。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法院法官的工作量。有好多人对法官的工作量没有概念,法律微言周边很多同学朋友就是法官,他们经常会像我抱怨,案子太多,办不完。到底是有多少呢?城乡稍有不同,正常一个非一线城市的城区的基层法官,一年的办案量在150-200之间。什么意思呢?两三天就得办一个案子。

办一个案子有多麻烦呢?收案、看卷、送达、开庭、调解、写审查报告、合议庭讨论、宣判等。有些复杂的案子,还要上审委会讨论,程序就更加麻烦。

所以,我认识的法官们,没有一个不加班的?为什么呢?案子办不过来呗,可想法官的工作量有多大。


总结!

如果你想要更多的实现自己的价值,能够接受繁重的案件压力,和无穷无尽的责任压力,那么法官职业对你来说再好不过了。

如果你有以上的想法,但不想工作那么累,检察官的职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想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喜爱和数字打交道,银行也暂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是法律微言,持续创作法律领域文章,如果您喜欢我的文字,麻烦动动手指关注一下。如果您还有问题,可以私信或者留言,良心保证、免费咨询!


法律微言


法院是公务员单位,目前和检察院一样,已经上挂到省级管理,相比地方财政人员,工资薪酬提高了一大截,还有公车补贴等各类规定的福利待遇。银行是国企央企,工资比较高,管理人员实行的是年薪制,每年几十万,还有各种奖金和年节福利费,但工作比较辛苦。

刚入职,法院和银行人员工资收入都差不了太多,但明显法院的工作,要比银行新人的工作轻松许多。银行新人一般都是柜员,或者是业务员、后勤辅助人员,工作强度大,任务重,十分辛苦,没有节假日。即使是稍有空闲,都是各类培训、学习,压根就没有私人空间和时间。年轻人不仅有事业,还有人生阅历和恋爱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银行人员在这方面,可以说是一大缺憾,忙得几乎没时间管这些。而法院则不同,固定的工作时间外,加班不算多,休息和业余时间有保证。而且从前途发展上来讲,法院新入职人员都比较努力,最起码也要过了司法资格考试,才能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若干年后,银行如果晋升成为了管理人员,则年薪大大提升,虽然还是任务重、工作压力大,但最起码付出有相应的回报,生活还是非常滋润的。而法院工作人员同样也十分有发展前途,登记为公务员,考过了司法考试,还可以进入员额制管理,工资也是大幅提高,比同地区其他部门的公务员收入高了一大块。职务晋升上,可以走行政级别,副院长、院长;也可以走法官等级晋升道路,四等十二级的法官、高级法官等。综合能力强的走行政职务晋升,专业能力强的走法官等级道路,选择比较自由,而且发展前途都不错。

法院和银行的工作,都是十分理想的选择。相对来讲,法院更为轻松,社会地位也高,工作压力比银行轻松许多。尤其是一般人员来讲,法院更有发展前途,而银行如果混不成管理人员,一辈子柜员或者业务员,工作辛苦压力大,和法院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只有到了金字塔的顶端,才可以享受到“一览众山小”的成就感,更何况这些年,金融服务行业都是国企限薪的重点对象,就可以想象他们工资收入有多高了。喜欢稳定就选法院,喜欢挑战就选银行。


职言管语


我可以十分肯定地告诉题主,法院绝对是好单位,简而言之就是有权又有钱。进法院与进银行哪个好呢?如果都有编制的话,那法院要全面优于银行。其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

优势之一:在法院工作收入更稳定、待遇要更高。

由于法院人财物省统管,其公务员基本工资按省直标准发,津补贴和绩效奖按当地标准领,员额制法官基本工资(含职务和级别工资、地区补贴和绩效奖)一般比当地同级别公务员高50%左右,司法辅助人员如法官和司法行政人员如非业务庭室人员的基本工资(含职务和级别工资、地区补贴和绩效奖)一般比当地同级别公务员高20%左右。如广东珠三角地区,法院已转正公务员年收入达24万元以上。

相比之下,银行已转正职员年收入绝大多数不到20万元。银行待遇好不假,但两极分化严重,高的很高,低的也低,刚转正职员收入普遍不高。

法院收入稳定体现在其公务员按职级领工资,干多干少分毫不变。而银行职员的收入则与个人业绩直接挂钩,如揽储数额、卖基金保险金额等业绩越高的收入自然高,业绩不好收入必减,这也算是企业与机关单位的最大区别。

优势之二:在法院工作职业前景好、发展空间大。

能进入法院工作的,要么法学专业科班出身,要么已通过司法考试,其他情形也有但很少。即使法官助理或行政人员,晋升渠道也宽广,纵向可以由基层法院调入中级法院甚至高级法院,横向可以提任领导职务或成为员额制法官。不少法官助理,毕业七八年就能顺利进入员额制法官序列,其后晋级基本上是按年限晋升,难度不大。

此外,法官或法官助理若想辞职也十分吃香,我有几个朋友从法院辞职进入银行起点就是法务部副总。既有法律实务经验,又有法院人脉资源,这样的人才哪个企业不喜欢?高薪虚位以待太正常。如想改行当律师,律师事务所更是抢着要,各种优待来诱惑。

反观银行职员,哪怕从事有专业优势的法务工作,想要一步步升到部门副总,都无比困难。如从银行柜员干起,升到大堂经理或客户经理,竞争还是十分激烈,业绩压力依然巨大。跳槽出去者有之,但想一步就实现职位或待遇质的飞跃,难之又难,少之又少。

优势之三:在法院工作手中权力大、社会地位高。

法官手握至关重要的自由裁量权,无论判案还是执行,权力很大,求其者众。即使是法官助理,虽不直接掌握权力,但作为员额制法官团队成员,协助审案、代写判决,有时也能当半个家。更何况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可用资源不少,外人皆高看一眼,社会地位高。

银行虽与老百姓联系更密切,但当今社会,银行还真不是稀缺资源,存款贷款、购基金、买保险,这家银行不合意,还可找别家。银行放贷的权力又主要集中在领导手中,普通职员基本没什么权力。银行职员当然也光鲜体面,但因手中资源不具独特性,从世俗看法和趋附性来说,在社会上不如法院公务员受追捧。

银行职员并不轻松,白天工作要精细,晚上加班也不少,而且跟法院类似,都是没加班费可言的。法院就不用说了,“案多人少”矛盾普遍存在,为在审限内结案,经常白天连轴转开庭,晚上加班写判决书,也是苦不堪言。所以,就工作强度和辛苦程度而言,法院与银行基本上是旗鼓相当、难分高下。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职场思悟解析,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李论


银行不配跟法院比,银行现在看着不错,其实很苦逼。说白了就是个企业,没法和权力机关比,退休工资,人脉差很多。


杂家砸你家


我有同学是法官,资格考试花了10年时间,工作很累,经常加班阅卷宗,找法条,并没有什么权利,只有法律法规,照章办事。如果错用法条是事故,法官是专业技术岗位,不能出错,反复核查,超负荷工作量。

工作稳定,有社会地位,比如同学聚会,一听是法官,同学们顿时肃然起敬。经济上应该是不如银行同级别干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