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面对疫情如果两个月公司没收入不进账会怎么样?怎么办?

小安说天下


一般对现金流要求比较高的公司可以去贷款,现在国家也在支持小中型公司。底蕴深厚的公司还问题不大,比如我老婆公司是搞审计的感觉对他公司没影响,我老婆天天在家上班,公司工资提成一样不少,每天业务量也大。反正维持公司正常运营是有不小代价的。


紫外线6


如果你的公司两个月没有进帐,第一步公司会优化裁员,第二步降薪,第三步如果公司现金流没有了,也许就要解散了。

根据人社部的发文中指出“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指导企业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与职工协商,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按有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直白一点就是2月的工资可以正常拿,至少是基本工资的部分,如果没有提供劳动服务,那么绩效部分是可以不予发放的。

如果疫情到3月还未结束,那么3月企业是可以按照当地的最低生活标准发放生活费的。

我们该怎么办?

1、保持同理心,理解企业

此时,只要是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采取的措施,我们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毕竟疫情什么时候过去,不得而知,企业运营也有自身的成本。

2、发挥效能

如果企业已经复工,用积极的心态去配合企业生产和工作规划。利用自己的技能来为公司带来效益。

3、自我提升

如果企业还没有复工,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沉下心来学习、总结,将自己的能力不断提升。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评论区给出你不同的见解[呲牙]



橙果说职场


我看到很多评论,对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不以为然。例如,有评论说:“企业停产一个月会死?这样的企业早就该倒闭了!”还有评论说:“企业这点风险都扛不住,只能说明老板无能!”看到这些论调,我实在不能忍,我想替那些处在危急中的中小企业大声疾呼:广大中小企业真的是到了危机的边缘。

的确。在正常市场环境下,企业停产一个月,不应该会出现危机。如果出现了,只能说其是经营不善。因为在正常条件下,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很健康,物流和资金流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而且整个产业链都很完善,受上下游传导的风险非常小。

但是在疫情之下,所有的市场主体都不是在正常运转的。所谓的”停产一个月“,从面上来看,是只有时间的概念,一个月之后企业只要开工就完了。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即使部分企业已经开工,仍然难以使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摆脱危机。

我们来打个简单的比方:一家整机企业A正常是由下游B和C两家企业的配套。现在A、B企业复工,但C在异地尚未能复工,这样A企业无法完成生产任务。A无法完成生产任务,销售款就没有回笼,就没办法给B企业付款,于是B企业现金流出现困难。什么时候大家都能恢复正常?就是得等C复工以后。——这就是所谓的“木桶效应”。所谓木桶效应,就是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放在这次事件影响的整个供应链中,什么时候恢复正常,就是取决于最晚复工的那家企业。

换句话说,那些复工的企业看上去只停了一个月,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对其造成的影响绝不止一个月那么简单。可以肯定,那些复工的企业,一周之后就会面临部分原材料紧张的困境。——我举的例子供应链相对简单,那像手机这样需要大量复杂的配件的行业,需要很多家供应商配套,如果其中一个环节掉链子怎么办?如今物流不正常、员工到岗不正常、外贸出口不正常,这些配套要素都需要时间来恢复正常。所以说,停产一个月只是个时间的概念,真正要等到市场恢复正常运转,企业才能正常。而这个恢复正常的时间,最少需要三个月。

三个月是很多中小企业现金流的极限。三个月没有收入,但员工工资要发、贷款要还,房租要付、应付款要清,社保要交,那些没有充足现金储备的企业,当然是直接陷入倒闭的困境。别说是那些现金本身经营不善的企业,就算经营正常的小企业,也难以承受。比如,前文为大企业配套的小企业B会面临这样的困境:不供货吧,将分分钟被踢出供应商名录;供货吧,买原材料和发工资的钱哪里来?所以,”停一个月就会倒闭“的说法,绝不是危言耸听,这真的是现在中小企业面临的危局。



融合第一美食


线下实体店店主们在经历这次可能长达3,4个月的疫情大爆发时期,确实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房租租金,人员工资,市场萎缩等等!很多线下实体都在绞尽脑汁进行线上转移!

对于本人,从事体育教培行业,更是如此,面临巨大挑战!简单粗略估计,租金每个月损失100w,房东给予了2月份租金减半,2个月一共是150w,人员工资每人5000一个月,目前70人,2个月,一共是70w!合计220w!对于我们这样小型企业来说,压力依然很大!

虽然压力很大,但还是需要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下去!既然无法营业,那就必须做好老客户的维护工作!

怎么维护呢?

首先,教学总监安排教练拍教学视频,要求教练按照课程内容进行拍摄一些简单的动作分解和组合动作练习!市场部统一剪辑制作后,发送给每个客户家长,并要求家长在家叮嘱孩子每天完成打卡任务!当然,很多人会说,很多家长和孩子没那么自觉,是的!这就需要我们继续采取第二项内容,连续打卡7天的孩子,会有一份精美礼品!连续打卡15天的孩子和家长可以获取更大的礼物,连续打卡30天的孩子除了可以获取精美礼品以外,孩子还可以获得一个月的课程助学金!以此类推!

其次,家长发朋友圈孩子的打卡内容,并做品宣!给予我们转介绍客户!只要家长转介绍一个孩子报名,老客户和新客户都可以获得相应回报和最低报名价格!想尽一切办法继续增收!

目前,对于我们来说没有其他办法进行增收,只能做好客户维护工作!



运动自媒体人


第一,如果是租房创业,可以和你的房主商量,国家也在提倡房租减免,能减免一两个月那就最好,因为很多中小企业支出的大头基本都是房租这块.但是也不能独断,毕竟减免是情份不是名份.

第二,和自己的团队沟通,大家都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公司倒闭了,他们也就失业了,而不是一两个月能找到新下家,所以可以以当地的最低标准或其他方法减轻支出,我想现在大家都会和公司一起患难与共,以后一起辉煌腾达.这个时候也是考验员工忠诚度和人品的时候.(特殊群体特殊处理)

第三,当地政府疫情期间也会出台一些减免措施,尽量申请,减轻企业负担.



悠闲的冬虫草


喵宁和你一起话职场。疫情给不少公司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问题,没收入可能是不少公司的现状。但是该怎么办?还是需要先整理清楚公司的情况再做决定。


务必评估公司经营状况

疫情影响的不是个别企业,而是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负面影响。但首先务必评估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

  1. 疫情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是怎么样的?如果本身经营状况也不是很好,那么疫情只是加速恶化而已。如果本身经营状况很不错,那么疫情带来的只是短期困境而已。
  2. 公司的流动资金是否充裕?还能扛多久?如果流动资金不足,是否可以申请到合适的贷款?
  3. 公司最大的支出是什么?能不能优化或减少支出?
只有彻底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才能做出合适的应对方案。所以一定要分析现状。


短期困境的解决之道:增资,增收,减支

如果整个公司和行业前景都是不错了,公司只是遇到疫情短期没有收入。那么需要考虑的是增资、增收、减支这3个方向。

  • 增资:增加现金流

此种解决方案的代表企业,就是最近在媒体各种哭惨的西贝筱面村。公司整体经营状况良好,疫情结束后也能快速恢复,只是短暂受疫情影响了资金链。

他们需要的只是补充流动资金,所以快速获得贷款是最适合他们的。

  • 增收:开发新的销售渠道和产品线

这类型公司的整体情况可,业务在疫情期间也是可以开展,只是需要渠道和平台。

例如餐饮企业大力开发外卖,卖菜等。也有我所在保险业这种,将线下营销转型成线上模式,调整产品结构的。

也有快速转开新产品线的,比如酒业改做酒精,还有今天特别耸动的消息某豆制品厂家临时改做口罩。

  • 减支:降薪、裁员

这个方案确实不是上策,伤的是团队,但是如果别无他法,也是可以采用的。但是需要符合相关法律的要求。

例如:降薪或者降低福利待遇,需要取得员工同意;裁员,需要按劳动法进行赔偿。

当然,需要提醒企业主,降薪降福利只是一时方案,待企业状况好转后,还是建议给予相关员工一定补偿。

长期困境:及时止损才是正确选择

如果公司情况真的不乐观,理智且体面地及时止损才是正确选择。例如最近新闻中兄弟连和K歌之王都是借着疫情,体面地结束。

如果企业的困境不是疫情带来的,本身就是深陷亏损,无法脱离。此时及时终止清算才是正确选择,但需要处理员工和客户善后工作。


由于是特殊时期,请企业主务必做好经营状况评估,才能做出正确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真的不建议采用降薪和裁员的方式,一旦团队人心散了,就很难挽回了。


喵宁葭郢


这个问题应该把“如果”去掉,这个事情真正真实的发生着,怎么办?怎么样?好吧说说浅见:

1、对于单一渠道或者单一场景的公司而言无疑是毁灭性打击,没有收入但是有支出;入不敷出这个成语就体会到现世报的感受了,流动资金强的公司可能还好但是真有这样的公司吗?占比绝大数的其实都是1/2个月就完全断裂的,不是网民想像的之前挣的呢?扩大经营要钱吗?产品升级要钱吗?扩充团队要钱吗?等等其实老板们要了盘面,账面余额都比较紧张

2、对于自救,什么人都有;有哭穷的(西贝)有卖惨的(奔驰)但是真正在生死边缘的是中小微企业;但是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没人真的去搭理这群人;网民讥讽,政策忽视;只能自救。有实体的朋友圈都改微商全是广告,没实体的抖音圈粉搞第二战场。林林总总就是一句话“不能闲,闲就死透了”

3、对于未来,疫情是不可抗力谁也没有办法;你处于的阶层就注定你的命运。甭想说谁会给你一根绳子爬上去,不往里丢石子都是对你的仁慈;头部企业有扶持,员工有政策约束;居中的中小企业主就是冷暖自知,自求多福。还是那句话“活着,便是希望”保重吧,疫情再一次提醒每一个企业主,你才是这间公司最核心的财富........


吃瓜看戏的大叔


目前的市场是整体都不能营业,所以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负担就是房租这一部分,因为无论怎么停止,出现任何问题,房租是不会改变的。这里就跟车租车是一个意思,每天一睁眼欠公司200元车份钱一个道理。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开门营业,虽然房租是一次性已经付清了,但是如果转换为日付的话,真的就像流水一样。

这里还有工人的费用,虽然说工人的工资不是特别多,但是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所有的支出哦都是在拿自己的腰包往外掏钱,这就可以想象所有的老板目前都在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小规模企业还可以说员工非常少,还能坚持,像一般的中型,中小型就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棘手了。

还有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即使现在市场打开了,一样会有一个寒冬期。并不能按往年一样,可以延续着有淡季旺季的说法。如果一旦开门以后生意并不理想,工人的工资还要按时付清,那可想压力有多大。而且疫情的到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都是未知数。

望各行各业的老板顶住压力吧,虽然都很难,都很不容易。可是我相信度过了这个难关,好日子在后头!


物是人非L


1.公司在运营时候是否有盈利?如果有,这时候毫无疑问就是拿出来应对疫情所造成的损失。一般来说所有的灾难都只能三个月,平时就要储备这些资金。否则全国所有的公司都关门了。

2,权衡这笔资金的投入与公司生存后的得到的利润是否可以很快拉平,如果在一年后都做不到拉平,这个公司还是关门大吉,留点钱养家糊口比较合适。

3,所有的公司都在疫情中经受市场大洗牌,但是两个月就维持不了经营的公司,的确抵御风险能力太低,所以这也是一个市场自然淘汰过程,看公司的产品前景,决定你还是否需要再投入资金。

4,如果有良好的发展市场前景,首先保住人才不流失,贷款,借款解决临时危机,降低房租或者暂时退租,自己的房子只能等一年后再处理。

5.两个月的疫情毛毛雨,关键看以后的市场趋势,和自己公司的产品定位,亏了的钱都会再从消费者那里拿回来的,否则还做什么生意。

君不见,防疫产品这两个月就暴发了吗?不用担心的,就是小本生意熬两个月都没关系,除非是刚开张。


小屏空间


目前的市场是整体都不能营业,所以付出的心血可想而知。目前最主要的负担就是房租这一部分,因为无论怎么停止,出现任何问题,房租是不会改变的。这里就跟车租车是一个意思,每天一睁眼欠公司200元车份钱一个道理。目前最大的弊端就是无法开门营业,虽然房租是一次性已经付清了,但是如果转换为日付的话,真的就像流水一样。

这里还有工人的费用,虽然说工人的工资不是特别多,但是在没有营收的情况下,所有的支出哦都是在拿自己的腰包往外掏钱,这就可以想象所有的老板目前都在面临着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小规模企业还可以说员工非常少,还能坚持,像一般的中型,中小型就面临的问题已经很棘手了。

还有一个非常艰难的问题,即使现在市场打开了,一样会有一个寒冬期。并不能按往年一样,可以延续着有淡季旺季的说法。如果一旦开门以后生意并不理想,工人的工资还要按时付清,那可想压力有多大。而且疫情的到来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观念,是不是还能像以前一样都是未知数。

望各行各业的老板顶住压力吧,虽然都很难,都很不容易。可是我相信度过了这个难关,好日子在后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