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什么样的酱油才是最好的?

德和生手工土酱油


酱油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面推荐13款不常见的酱油给题注长长见识!

油、盐、酱、醋是后厨“四大法宝”,其中酱油更是作用巨大,即可为菜肴增香增色,还能带出食材本身的鲜味。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酱油也有多个品种,不同种类的酱油用法皆有所出入。,一起来往下看吧~

酱油▼

酱油俗称豉油,传统酿造酱油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等成分。

酱油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味道,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以咸味为主,不同品种的酱油亦有鲜味、香味等。

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如果以品质划分的话,国内酱油可以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具体分类标如下表:

其中,以特级酱油氨基酸态氮的高低代表着酱油的鲜味程度,其作为酱油等级衡量的标准具有很大的意义。

另外,酱油的种类甚多。大家对不同种类的酱油必须有所了解,才能对各种酱油做到如臂使指。

酱油的分类▼头抽

顾名思义,头抽便是酱油酿造成功后从酱缸抽出的第一道酱汁。头抽以大豆或黑豆、面粉为主要原料,人工接入种曲,经天然露晒,发酵而成的,颜色比较淡并且呈红褐色,色泽淡雅醇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

由于每一瓮发酵豉油只有一次提炼头抽的机会,所以价钱昂贵,被视为酱油珍品。而且,头抽的氨基酸态氮远超特级酱油的标准,其中以致美斋的天顶头抽最为有名。

生抽

有头抽,自然就有二抽、三抽等说法。生抽便是从酱缸抽出头抽后,再往酱缸中加入水(不同的品牌还会加盐水或者其它增鲜剂),继续发酵数日,得到的酱油。

而三抽则是抽出生抽后,再添盐水(或其它增鲜、增香剂)。因此,生抽(二抽)、三抽无论是成品色泽还是风味滋味,都远不如头抽。

不过,作为最常用的调料,生抽颜色浅,味道也颇为鲜美,主要是用来调味,适合凉拌和炒菜。

老抽

传统老抽是生抽豆汁复晒而成,而且水分蒸发后的盐分会析出、分离,因而与生抽相比,老抽更加香浓、盐分更低、色泽更深,也更为浓稠,一般用于为菜肴增色、增香,往往用于红烧菜肴或制作卤水当中。

不过,现在市面上有不少品牌为了节约时间成本,会在生抽的基础上加入焦糖,再通过其它工艺酿造而成,成品自然不如传统酿造的老抽。

酱油膏

酱油膏是特种酿造酱油晒炼的加工品,是所有酱油中最为浓稠的一种,历经风味优良,经久不坏。

酱油膏比酱油更浓烈厚重,如今在台湾仍有使用,而其它菜系较少使用。

口味鲜鲍

此菜将鲍鱼改刀后爆炒出香味,结合金兰酱油膏可以增加菜品的光泽度,使其味道更浓郁。

原料:

十头新鲍12只,黄贡椒15克、酱椒汁10克、小的圆葱1个。

调料:

姜片5片,蒜子5粒,料酒、葱段各10克,花生油30克,盐、味精、芝麻油各3克,蚝油4克,金兰酱油膏、老抽各5克。

制作:

1、鲍鱼宰杀制净,去掉壳,鲍鱼肉打十字花刀;灯笼椒、圆葱分别切块。

2、锅内入花生油烧热,下姜片、蒜子、黄贡椒、酱椒炒香,下鲍鱼爆炒出香味,下老抽翻炒上色,烹料酒。

3、炒至鲍鱼快成熟时,加盐、味精、蚝油调味,下圆葱块翻炒均匀,临出锅时加金兰酱油膏、葱段翻炒均匀,出锅倒入沙锅内(配料垫底),淋芝麻油即可。

日本酱油

从唐朝开始,酱油酿造技艺传进了日本。随着技艺的不断完善,日本酱油也成为后厨调料的一种选择。

日本酱油根据酿造技艺的不同,可以分为浓口酱油、淡口酱油、溜酱油、再发酵酱油和日式白酱油。

浓口酱油

浓口酱油为日本酱油的代表,也是最常见的日本酱油品种。其色泽为红褐色,以等量的大豆和小麦为原料,大豆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成为鲜味的主要来源,小麦中的淀粉被分解后则成为主要的香气成分。

在东日本地区,市面上使用的几乎都是浓口酱油,它也被称为万能酱油,在烹饪时被广泛应用。

淡口酱油

淡口酱油其制作方法与浓口酱油类似,但降低原料里的黄豆比例、提高含盐量,并且加入甜酒做出来的酱油。淡口酱油颜色更淡,是因为采用低温熟成,且熟成期短、熟成时搅拌频率低。

因此,其颜色虽淡,所含盐分却比浓口酱油更高,可作为盐的代替物来使用,且不会让菜色过深。

它在西日本地区使用较为广泛,尤以注重呈现食材本身色泽的京料理使用最多。

溜酱油

溜酱油即最初的日本酱油,由制作味噌时过滤出的澄清液演变而来,因而颜色最深,一直到江户时代中期还是日本的主流酱油品种,以爱知县武丰町为中心的日本中部地区为主产地。

溜酱油以大豆为主要原料,由于熟成期长,使得酱油颜色深且具有独特的香味,通常作为蘸料或用于调制照烧汁。

再发酵酱油

再发酵酱油又名甘露酱油。在酿造浓口酱油的过程中,在为大豆和小麦接种上曲霉菌之后会加入盐水;而酿造再发酵酱油时则以浓口酱油代替盐水。

因此相当于发酵了两次,再发酵酱油的用料和发酵时间也相当于浓口酱油的两倍,尤适合搭配刺身。

日式白酱油

白酱油即无色酱油,在众多酱油中为颜色最淡的一种,根据原料和工艺的不同,白酱油还分为日本白酱油和西式白酱油两种。

日本白酱油以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是日料中常用的一种调料。

白酱油由于熟成期比淡口酱油还短,且以小麦为主要原料,仅使用少量大豆,因此颜色较淡,但具有独特的风味。它的味道偏甜,通常用于煮物、汤类以及茶碗蒸等,用来制作腌制食材(如鱼类),也能使食材呈现出好看的金黄色泽。

西式白酱油

与日式白酱油不同,西式白酱油是以脱脂大豆为原料,用食用级别盐酸水解后,再经过中和、精制等工艺制成的氨基酸液。简单来说,就是把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的一类产品。

因为没有经过发酵等工艺,所以不会产生黑色物质,白酱油颜色为自然淡黄色或无色透明。同时,因为酸水解程度比较彻底,其富含氨基酸、呈味核苷酸,所以鲜味浓郁,远高于有色酱油。

但这种白酱油在焖、烧、煨等加热的过程中,呈味性和呈香性物质容易受到破坏,应在快出锅时加入。目前,白酱油在不喜酱色的菜肴中应用较多,比如西餐烹饪和凉拌。

味极鲜

与上述酱油不同,味极鲜属于复合型或者混合型酿造酱油,是在酱油中添加谷氨酸钠、5’-肌苷酸二钠等增味剂。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够起到提鲜的作用。5’-肌苷酸二钠呈味核苷酸也属于增味剂。

味极鲜比普通酱油要更加鲜、香,也属于较为常用的酱油。

红酱油

红酱油是传统川菜中常用的复合型酱油,通常用红糖、普通酱油、香料(桂皮、八角、草果等)混合熬制而成,呈红棕色,味咸甜鲜香,汁液较浓,烹调上一般用于提色、增香。

一般来说,红酱油为厨师对普通酱油二次加工的产物。如今在四川,一般的超市亦有出售成品,这种成品一般是在酱油酿造的过程中便加入了各种香料,大家可直接购买。

炭烧鸽

原料:

25日龄乳鸽20只。

调料:

秘制鸽子料35克、复制红酱油320克、水320克、盐5克、味精5克,精盐15克,烧烤油适量。

制作方法:

1、选用24--25日龄乳鸽,去头宰杀后剥皮、去爪、去膀尖,用清水洗净。

2、取鸽子料20克,加入复制红酱油320克、水320克、盐5克、味精5克拌成料汁。

3、取一次性注射器1支,吸入5--6毫克此料汁,注射到鸽子胸脯两侧各3毫克左右,在鸽身上均匀地刷上烧烤油,再均匀地撒上精盐15克、鸽子料15克,然后用黄纸包裹好。

4、取直径约80厘米的不绣钢大盆一个,铺一层烧红的木炭(约8厘米厚),码入好的鸽子,上面再盖一层烧红的木炭(8厘米厚),45分钟后扒出乳鸽,用剪子修去突出的腿骨和翅骨,装盘即可。

鸽料配方:

主要用作炭烧鸽的注射料和撒料,增香,去腥,增加嫩度。也可用于鸡鸭羊肉等大部分荤类原料的腌渍。取味精10斤,鲜味宝2袋,五香粉30克,沙姜粉30克,花椒面15克,八角粉10克,乙基麦芽酚100克,松肉粉15克,嫩肉粉15克,拌匀即可。

烧烤油制作:

生鸡油10斤,切大块入锅,加葱姜蒜各200克、花椒八角各100克、香叶20克、香菜100克、芹菜100克,上火熬40分钟至出香,冷却之后去掉鸡油油渣即可。保持原料湿润,使其不易发柴、发干或被烤糊,增香。

除了以上的“真酱油”,还有一种调料也有酱油之名,那便是广东和上海常用的——辣酱油(喼汁)。

辣酱油

在上海,喼汁被称为“辣酱油”,又名辣醋酱油、英国黑醋和伍斯特沙司,属于英国传统调味品。

值得一提的是,辣酱油并不像以上酱油一样多通过发酵而得,它是以海带、胡萝卜、洋葱、蕃茄、蒜、姜、辣椒等蔬菜煮汁,再加胡椒、陈皮、肉桂、肉豆蔻、藿香、桂皮、丁香、花椒、茴香、百里香等香辛料煮沸,然后添加食盐、味精、蔗糖、冰醋酸及焦糖色配制而成。现如今,因为凤尾鱼和罗望子等原料成本较高,制作原料也有所出入。

辣酱油配料表

辣酱油形如酱油,色呈黑褐,却无非真酱油(没有采用酱油的制作原料和制作工艺),味道也相差甚远——辣酱油酸甜微辣,口感丰富,口味别致,往往配合炸猪排、炸春卷、炸带鱼、清蒸鱼食用;也可以蘸饺子、凉拌黄瓜、辣酱油拌饭、拌面等。

炸八块

原料:

仔公鸡

调料:

葱、姜、盐、料酒、酱油、胡椒粉、椒盐、辣酱油

制作方法:

1、仔公鸡去脖子、爪子及翅中翅尖,洗净,两腿斩为四块,鸡脯斩为四块,将腿骨和翅骨拉出翘起,用刀尖将鸡肉刺几刀,加葱、姜、盐、料酒、胡椒粉、酱油腌渍30分钟。

2、锅内倒色拉油,油热6成时将鸡块下入,改小火将鸡块浸熟,捞出,待油温继续升至7成热时,将鸡块下入复炸之色泽红润,捞出装盘,食用时配辣酱油和椒盐。

小贴士:

1、要选用仔鸡制作,老鸡不宜炸熟。

2、油炸时要掌握好油温,第一次下锅后要随即转小火,用温油将鸡块浸熟后再复炸,这样才能保证成品外脆里嫩。

酱油的保存▼

最后,再为大家介绍一下酱油的保存。

大家要知道,不同种类的酱油、不同的装盛器皿,对酱油的保质期、色泽、品质风味都会有所影响。

虽然酱油含有盐分不易腐败,却较容易因长期放置而产生氧化作用,从而导致酱油的颜色、风味产生负面变化。

而且装盛、密封器皿的材质,对酱油的保质期也会有所影响。一般来说,酱油通常会用玻璃瓶密封,这是因为玻璃瓶能够完全隔绝空气,未开封的酱油即便是放了一年也不容易发生氧化;而塑料瓶则会使空气透过,酱油会逐渐发生氧化。

因此,如果想要保持酱油良好的风味,需要隔绝光、热和空气。在开封前,需将酱油置于阴凉避光处;而开封后的酱油则最好能重新密封并冷藏保存,使用时再取用,并在一个月以内用完。

另外,后厨采购一般会采购体积大的酱油,大瓶的酱油一般都是用塑料瓶装盛。事实上,厨师朋友最好还是选购玻璃瓶包装,这样能保证酱油的风味不易流失。


餐饮先驱


酱油是不可缺少的调料,可以增鲜增色提味,超市里售卖的酱油品种有很多,老抽、生抽、海鲜酱油、薄盐酱油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选择酱油,教大家好记的几点:

1、选酿造酱油,看配料表。(附图)瓶身一般都有标注为酿造,即为纯大豆发酵而成,配料简单,大豆、小麦、盐,一般没有其他成分,这种酱油品质最好。

如果有加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或者增味剂(5’-肌苷酸二钠,鸟苷酸二钠)味精(谷氨酸钠)着色剂(焦糖色)或者甜味剂等,最好选择不要购买)

总之配料表越短越好!!!!!!

2、看酱油颜色。生抽颜色并不是纯黑色,而是有点发深红色比较好。

3、看氨基酸态氮:大于等于0.7g/100ml 为一级,大于等于0.8g/100ml为特级。但是也不能光看这个指标,有的达到1.2g但也不能算好酱油,因为味精(谷氨酸钠)越多这个指标也会高的。

最后一句话:选择酱油看配料表,越简单越好!其它都是浮云!!!!!☁️



拾光食影


什么样的酱油才是最好的?

您好!我是私味张哥,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提到酱油,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一日三餐,它是必不可缺的重要调味品之一,想必每家每户都要用到它。可是,在现今的市场上它的品类繁多,口味多样,各有不同,象老抽、生抽、红烧酱油、海鲜酱油、簿盐生抽等等。

可是,对于我们大众来说,什么样的酱油才是最好的?这个问题估计还不是很清楚。那接下来我就来说说这个问题。

首先

酱油分酿造酱油和配制酱油两种。

酿造酱油: 是用大豆和脱脂大豆或纯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麸皮或纯麸皮为原料,釆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

配制酱油: 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只要在酿造酱油中添加了酸解植物蛋白液,不论添加量多少,一律属于配制酱油。

相比之下,酿造酱油品质是最好的。

再者

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酱油越贵就越好。有很多酱油味道尝起来很鲜美,相应的价格也很高,但并不是价格高的酱油就是好的酱油,其实很多酱油只是相对于普通酱油多加了些鲜味调和剂。

那究竞怎么样才能买到价优质高的酿造酱油呢?接下来我就教给您:

1、看一下酱油的瓶身标签,看上面是否标有酿造酱油四个字。

2、用力摇晃几下,然后看一下酱油的起泡程度,如果起泡很少或者是起泡很快就消散了,这一类的酱油吃起来会有一些苦涩的味,所以我们就不要去购买。要买那种气泡不易消除的,这样的酱油吃起来口感才好。

3、看酱油的颜色,一般酱油的颜色不易过深。如果颜色又深又黑,就说明酱油里面很有可能添加了焦糖色素,吃多了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所以选酱油的时候尽量选红褐色纯天然的酱油。

4、看酱油瓶上的配料表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成分,这个成份含量越高,酱油的品质越好,最低不会低于一百毫升0.4克,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大家就不要再买了。

我相信,以上的内容完全可以让您重新认识酱油,同时买到最好的酱油。这就是我的全部回答,真心希望能帮助到您!


私味张哥


好的酱油有三大特点:1、酱味正;2、天然晒;3、没有味料色度添加剂,也就是说,真正好的酱油,是酿造,不是勾兑,纯天然。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酱油醋也居然跟白酒学会了造假,用化学品和水勾兑,操作简单,产量巨大,成本很低,售价不变,而且很赚钱,但是对人身体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除原生酿造酱油外,其它酱油只是添加了食用增鲜剂,也是商家营销的宣传手段,並无实际意义,反而价格高出普通酱油不少。就我个人而言以下几个牌子的酱油都不错,供你参考。除海天外,徐同泰、东古、李锦记、鲁花自然鲜(六月鲜),千禾、加加、厨帮等。

其次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选择酿造的,配制勾兑酱油没有营养价值且对健康不利。另外,在酱油的包装上都有生产标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是酿造醤油标准)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这个含量越高,酱油的品质就越好。因此不必追求高大上,选择适合的就好。其次酱油的优劣是分等级的,区分的标志就是每100毫升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普通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不低于0.4克,二级不低于0.8克,一级不低于1.1克,特级不低于1.2~1.5克。另外酱油还分佐歺和烹调,佐歺的酱油箘落总数低可以生食,而烹调酱油应在烹饪中加热使用。

总结下哈,标牌上,只要找到三个内容就证明是酿造酱油,就可以买了:①有晒制或酿造字样;②有“GB/T18186”工艺标注;③有氨基酸态氮含量,并标明优质级别。我自己用到最多的是海天生抽和厨邦生抽,炒菜拌菜都很好,大家可以试一下。



泗阳威少


什么样的酱油才是好酱油?挑选酱油牢记这几点,轻松买到优质酱油

第一,用力的摇晃几下,然后看一下它的起泡程度,如果起泡很少或者是起泡很快就消散了,这一类的酱油吃起来会有一些苦涩味的,所以我们就不要再去购买了,要买那种气泡不容易消除的,这样的酱油吃起来才是最好的。

第二,看一下酱油的瓶身,看一下上面是否有酿造酱油这四个字,在酱油酿造的工艺中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拿配置是酱油,列一种是酿制酱油,配制酱油做法过于简单,使用一种叫做水解蛋白液的原料成分做出来的,在制作这种原料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对人体有伤害的东西,所以就不要再购买了,而酿造酱油就是用纯大豆经过天然发酵剂制作而成的,更加的安全,味道也是更加的鲜美,所以说大家在购买价格的时候,看不到上面有这四个字就不要再购买了。

第三,看酱油的颜色,一般酱油的颜色不易过深,如果假的颜色又深又黑,就说明酱油里面很有可能添加了焦糖色素,吃多了对身体是非常的不好,所以选加油的时候尽量选红褐色纯天然的酱油,对身体也是非常健康的。

第四,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它的配料表,看一下配料表中氨基酸碳氮含量的成分,看这个成分不会低于一百毫升0.4克,如果低于这个数值,大家就不要再过买了,所以我们在买加油的时候,如果遇到以上所说的这四种酱油,大家就不要购买。







美食小虎


先不说牌子哈,好的酱油有以下几大特点:1、酱味正;2、天然晒;3、没有味料色度添加剂,也就是说,真正好的酱油,是酿造,不是勾兑,纯天然。 但是遗憾的是,现在的酱油醋也居然跟白酒学会了造假,用化学品和水勾兑,操作简单,产量巨大,成本很低,售价不变,而且很赚钱,但是对人身体确实没有什么好处。

2

除原生酿造酱油外,其它酱油只是添加了食用增鲜剂,也是商家营销的宣传手段,並无实际意义,反而价格高出普通酱油不少。就我个人而言以下几个牌子的酱油都不错,供你参考。除海天外,徐同泰、东古、李锦记、鲁花自然鲜(六月鲜),千禾、加加、厨帮等。

3

其次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选择酿造的,配制勾兑酱油没有营养价值且对健康不利。另外,在酱油的包装上都有生产标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是酿造醤油标准)和氨基酸态氮含量,这个含量越高,酱油的品质就越好。因此不必追求高大上,选择适合的就好。其次酱油的优劣是分等级的,区分的标志就是每100毫升的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普通三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每百毫升不低于0.4克,二级不低于0.8克,一级不低于1.1克,特级不低于1.2~1.5克。另外酱油还分佐歺和烹调,佐歺的酱油箘落总数低可以生食,而烹调酱油应在烹饪中加热使用。

4

总结下哈,标牌上,只要找到三个内容就证明是酿造酱油,就可以买了:①有晒制或酿造字样;②有“GB/T18186”工艺标注;③有氨基酸态氮含量,并标明优质级别。我自己用到最多的是海天生抽和厨邦生抽,炒菜拌菜都很好,大家可以试一下。


美食教练


您好,很高兴能回答你的问题,下面我就来说一下我了解的吧!

我国早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了酿造酱油的习俗,而现在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种类和品牌,让很多人不知道从何下手带大家来看一下酱油怎么选择?

准确的来讲;应该看酱油酿造的时间长短和氨基酸及还原糖的含量比,酱油的香气和口感必须要有豆香酯和氨基酸及还原糖的自然复合鲜香气,这样才是好的酱油,这样对人体的健康才非常优益的。如果是用固态速酿或稀态速酿制取酱油就像用大火来熬汤一样,使大量的蛋白分子迅速硬化,得不到充分的分解,所以味道就不好。你可以这样证明,为什么温火温出来的汤要比大火熬出来的汤好喝,就是这个道理。真正陈酿的酱油最快也要三个月,好的酱油达半年之多,陈酿的酱油鲜味是氨基酸和还原糖等生成的复合鲜味,有一定的酯香气和回味性。

好的酱油豆香酯气味很浓,口感的本味不是味精和焦糖色的复配产物,购买时一定要注意是复配酱油还是酿造酱油。另外更希望国家能够出台酿制造酱油的周期标准,要求企业标签能够注明是否是陈酿酱油,这样就会好一点。

第一、购买酱油时怎样选购好的酱油呢?

  • 1、就是把酱油瓶倒过来用大力摇晃酱油瓶,看瓶底酱油发出的泡沫是否是很深的棕红色泡沫。
  • 2、看酱油发出的泡沫密度是否很细很均匀。
  • 3、看酱油泡沫保留的时间是否很长
  • 4、看泡沫消除后酱油挂瓶壁颜色是否是棕红色,如果是那就基本上是酿造的酱油,可放心买。

也是自检酱油质量最简单的方法,本餐饮业也是用这种方法进行采购酱油的,陈酿的酱油和速酿的酱油确实不一样,你可以去试试看,用这种方法多试几种品牌的酱油就明白了。

第二、再来说一下酱油的等级概念酱油等级哪个好呢?


1、国家规定对于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是有明显要求必须≥0.40g/100ml。如果低于这个标准酱油就是不符合要求。

2、而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必大于等于0.80g/100ml。

3、而一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必须大于等于0.70g/100ml。

4、而二级酱油它氨基酸态氮含量要求必须大于等于0.55g/100ml。


希望我的解答能帮到您😁


娱乐范吧


作为湖南人,湘菜里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必是酱油,而龙牌酱油作为湖南的百年品牌,在湘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湘菜圈中流行着一句话叫:无龙牌,不湘菜。可想其份量。湘菜重油,重色,而酱油作为基础调料,是每家每户炒菜必备的,不来点酱油,炒菜都不香。当然还有其他不错的酱油像:海天牌,李锦记,天禾等,都在做调味品,但个人觉得龙牌的酱油更胜点。








厨夜镖神


在我们日常生活料理中,酱油是非常重要的调味品。种类繁多,口味各不同,那么什么样的酱油才是最好的呢?

一、选择大牌大厂家

大厂家一般都会按照国家标准生产,与小厂家比较更有保障。当然,也不是酱油越贵越好,只因大厂家工艺技术方面更优秀,相对于普通酱油只不过多加了些鲜味调味品,所以要贵些。

二、看标签

1、看配料表中的原料来源。比如:是脱脂大豆还是小麦,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当然是非转基因大豆酿造的酱油为好。还要看添加剂成分,一般好的酱油是不会添加的,都是靠自身的盐分来保持的。

2、看氨基酸态氮。一般氨基酸态氮含量大于或者等于0.8克/100毫升为特级,不小于0.7克/100毫升为一级酱油,不小于0.55克/100毫升为二级,不小于0.4克/100毫升为三级。该指标越高越好。

3、看产品类别:酱油一般是高盐稀态和低盐固态两种酿造方法,当然高盐稀态口感更好。因为它采用的是传统工艺制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4、看清楚标签上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

5、看清楚用途,是供佐餐用还是烹调用。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因为它卫生指标好。

三、摇一摇,看一看,尝一尝,闻一闻。

1、好酱油摇起来看会有很多泡沫,久久不散,而且有明显的挂壁性。

2、好酱油闻起来有浓郁酱香。

3、好酱油尝起来味道鲜美,普通的酱油有些苦涩。

4、好酱油看起来颜色呈红褐色,有光泽。

最后,就是买酱油最好买瓶装的。虽然酱油种类繁多,一般常见的有两种:老抽和生抽,老抽较为咸,用于提色;生抽较为淡,用于提鲜。看自己用于哪方面就使用哪种。


弹亦味


一、选包装。

  散装酱油易受三种污染,即:生物污染、化学污染、杂质污染。有包装的调味品避免了这些弊端,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根据包装标识追查责任,有效维护自身利益。

  二、选名牌。

  名牌是产品质量好、服务质量好、知名度高的产品和商号。 产品成为名牌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好的质量。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名牌酱油。

  三、选等级。

  酱油的等级是按照氨基氮的含量(酱油中的主要营养物质)而划分的,表明了酱油质量的高低。有的好酱油氨基氮含量可达到0。7g/ml,比如,珍极酱油,其等级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一、二、三级。 价格的高低也与等级相对应。

  四、选商店。

  消费者应根据经验在信誉好、值得信赖的商店购买。

  五、看标签。

  酱油的包装标签上都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7718-94的有关规定,标注产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值期或保存期,质量等级、产品标准号等内容。

消费者在购买时应仔细查看其内容是否齐全,谨慎购之。

  六、看色泽。

  好酱油大都呈棕红色或红褐色或深红褐色,有光泽;有的质量差的酱油呈浓重的黑褐色并且污浊。

  七、品尝滋味。

  好酱油鲜甜适中,醇厚绵长,不加添加剂也成多元化滋味。有的质量差的酱油除咸味外,别无它味。

  八、闻气味。

  好酱油大都是经过发酵工艺酿造而成的,具有香或酯香气。

在酱油瓶口闻,用手蘸一滴搓一下,即可闻到一股浓郁的酱香气;在酱油瓶上方轻轻扇动闻到的清香气是酯香气,令人心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