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中國有句話叫債不過年,如果是欠別人錢,無論如何都要在除夕前把錢給還了,如果不還就等於是揹著債走進新年,來年是不吉利的。不過,總有一些欠錢不還的“老賴”,對已經生效的法律判決置若罔聞。對於這些涉民生案件的“老賴”,我市基層法院開啟了“放大招”懲治“老賴”的專項行動。

企業負責人一問三不知? 法官:拒不執行可能拘留!

2019年12月9日上午九點鐘左右,執行法官首先來到轄區一家材料有限公司。該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已經處於半停產的狀態,20多位員工因不滿公司拖欠工資,將公司起訴到了法院。

目前,有三名員工的案件已經審結,但該公司一直未向三人支付共計47萬多元的經濟補償金,三名員工遂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執行法官和申請人小倩

強制執行當天,三名申請強制執行的員工中的小倩和寧叔到了現場,當重新走進曾經熟悉的辦公區域的時候,小倩的心裡五味雜陳,畢竟這裡是她生活工作了三年多的地方。但當她和執行局法官一起走進會議室,卻發現公司法人不在場,另一位負責人則是一問三不知,“不是我履行,都不是我去搞。”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雙方協商籤協議

“如果你再這樣的態度,我可能考慮對你採取拘留,甚至對你個人或者公司採取罰款。”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執行局法官李柏輝告知公司負責人,如果公司方面還是拒不履行的話,將考慮對其負責人拘留以及對公司和個人進行罰款。

最終,在執行法官的調解下,公司負責人與小倩和寧叔達成協議,在這周之內,將剩餘的經濟賠償金支付完畢。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溫先生和五金廠老闆籤協議

老闆是老鄉,討薪難?法官人性化調解

這邊剛剛剛成執行調解,法官又馬不停蹄地趕往下一個執行地點,這是一家小型五金廠,申請執行人溫先生和五金廠老闆原本是老鄉,兩人關係也不錯。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五金廠內部

2018年8月,五金廠老闆邀請溫先生來廠工作,考慮到朋友創業要幫一把,再加上每個月7000元的工資也很不錯,於是溫先生就如約來上班。

讓他沒想到的是,直到最後一天辭職的半年多時間,溫先生都沒領到一分錢的工資。“2019年3月份我覺得不對,我就不做了,我自己也有個家,熬不下去。”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溫先生收到的部分經濟補償金

溫先生辭職後申請了勞動仲裁,但五金廠老闆在支付溫先生部分工資後便沒有了下文,溫先生隨後向法院申請了強制執行,追討剩餘的工資及經濟補償金共計2萬多元。

“我們沒有生硬地說,這個案件沒履行,就馬上對他進行罰款拘留的措施,還是做通了雙方和解的工。”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劉偉考慮到雙方的關係,只是對五金廠的一臺機器進行了查封,而溫先生也順利地拿到了16000元的工資,剩餘部分將在一週內結清。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執行法官查封了五金廠機器

“老賴”登上地鐵電子屏,隔空點穴促“老賴”還錢

從2019年12月起,東莞市第一法院茶山法庭聯合東莞地鐵公司使出新招,首次把八名失信被執行人信息以視頻形式,每天早上6:10分到晚上23:09全天候滾動曝光16次。

被公開曝光的八名“老賴”都具有典型的“失信”情節,比如有財產但拒不履行、逃避執行,或者拒不申報財產等。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茶山法庭副庭長董澤告訴記者,在地鐵上曝光“老賴”將會成為一個長效機制,了壓縮“老賴”的生存空間,茶山法庭不遺餘力地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進行曝光。

2019年1月年至今,茶山法庭共曝光“老賴”26人次,曝光後名“老賴”主動聯繫法庭履行了法律義務。“接下來法院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全方位立體式打造曝光失信被執行人的平臺和網絡。”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靈活執法,為民營企業家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在打擊“老賴”方面,東莞法院所做的不僅僅是花式曝光,還充分依託“智網工程”平臺、藉助網格員的力量,靈活開展執行工作。

2019年11月20日,在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麻涌法庭,一家健身器材有限公司的126名員工,終於等到了經濟補償金的發放。這家健身器材公司2018年年底停止經營,2019年3月法院立案,並將該公司名下的一批被查封機器設備進行網上拍賣,扣除歸還銀行債務的相關費用後,剩餘127萬餘元拍賣所得全部用於經濟補償金的發放。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執行方式的創新,帶來的是執行效果的明顯提升。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共受理涉民生執行案件2931宗,執結2243宗,為1483人次執行到位金額6894.09萬元,不僅維護了廣大勞動者的權益,也為有心“幹事創業”的民營企業家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對“老賴”零容忍!他們為勞動者討說法

涉民生案件優先執行,基層法院加大執行力度

與其他的執行案件相比,涉民生案件具有自身的特點,首先執行內容與人民群眾基本生活密切相關;其次,申請執行人多數為弱勢群體,案件通常存在拖不起的情形和等不及的心態;再次,容易引發執行信訪,甚至是群體性事件,影響社會穩定。

“對於涉民生案件,我院開通綠色通道,優先執行,也就是優先立案、度窮盡措施優先辦理以及優先發放執行款。” 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執行局副局長劉偉介紹,東莞市第三人民法院執行局及各人民法庭集中開展了六場外出執行活動,第一階段結案448宗,執行到位款項769萬餘元,為符合條件的市民申請執行人發放了國家司法救助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