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汪曾祺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对20世纪80年代有何影响呢?

ljsilence


01

汪曾祺小说创作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集中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新时期以来三个阶段。有关汪曾祺小说的研究始于80年代。

新时期以来的创作又可以细化为80年代温情叙述与90年代的悲剧书写

02

汪曾祺的一生经历了战争、灾难和各种各样的运动,自己与故乡高邮的关系,童年的回忆、漂泊的苦难、风雨中的十年在他的笔下都有所表现。

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生活、观察事物,以“苦心经营的随便”笔法描写普通人和平民生活。

汪曾祺的小说没有战争年代硝烟烽火的壮怀激烈,多是小桥流水的脉脉温情;浅浅淡淡,细腻如清风拂柳的叙述使得不算浓烈的情感盘亘良久,令人满口余香,回味悠长。

03

80年代是中国文坛的一个特殊阶段,汪曾祺这一时期的小说创作是“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

主流文学之外的大胆尝试

80年代“反思文学”“伤痕文学”“先锋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的大潮下,文学创作与文学思想相互碰撞,文学传递出的反思、批判等内容可以视为“五四”启蒙文学的延续

“汪曾祺依托故乡风物描写的小说创作,不自觉应和了‘五四’新文学以来一直存在着的两种启蒙传统———文学启蒙和启蒙文学”。

在寻根意识深受追捧的80年代,带有独立意识境界的汪曾祺小说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启蒙”的思想价值。

04

漫长的历史河流中,汪曾祺似乎成了一个历史的中介。在现代抒情小说的这条河流上,前有废名的《竹林的故事》、沈从文的《边城》、师陀的《果园城记》,后有汪曾祺及其复苏的抒情河流。

叙事的空白、儿童的叙事视角、散文化的结构特色、平静淡雅的色彩及画面……这些属于汪曾祺,又不独属于汪曾祺的文体特征,那是古老而常新的“审美静观”

他用这样独特的方式,用一种“贴近距离地观察生活,从一个较远的距离外思索生活”的审美偏好来串联他的作品。

于是在充斥着泛滥的主观抒情的八十年代初,我们品尝到了一种清新的美感,他用这样的方式,坚持着对美的理解与传播,实践着美学效果上的“有益于人心”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这种姿态尽管在二十世纪的文学潮流中,并不占据中心位置,却不妨碍他借助文学,跨越时代浮躁的藩篱,越来越深地抵达人的心灵深处

它也许不那么耀眼,不那么富有冲击力,但它就像流水一样,在漫长的岁月中,显现出一种超越时空距离的力量。


木辛子的藏书馆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他的作品中最让人称道的是散文,小说也不错。汪曾祺的散文语言质扑,平淡如话家常样娓娓道来,拒绝当代散文的空洞的内容,浮夸的语言,虚假的文风,让日常生活、雍容闲适与恬淡回归散文,为散文的发展又立一功。

汪曾祺的小说,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里面充满了中国味儿。他的小说语言精美,意境如诗如画,大多取才于故乡的风土人情、市井生活。这里没有一丝现代文明的宣扰,只有一派自然与随和,有的是任性率真的人情与人性。他的作品扎根于现实,远离政治,没有重大题材,没有性格复杂的重要人物,风格清新秀逸、疏放平淡、情韵幽远。

《受戒》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一篇非常美吸引人的小说。全篇一万二千多字,描写了一个叫小明子的小和尚和一个叫英子的小姑娘清爽天真朦胧可爱的爱情故事,几乎没什么故事情节,却极富诗情画意地展现了三十年代苏北高邮的田园风光。

《大淖记事》汪曾祺的代表作,是以其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乡土小说。小说通过书写小锡匠十一子与挑夫之女巧云出于自然率真的人性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展示了大淖的风土人情、民俗世态。在小说中,可以看到普通百姓善良淳朴,虽然挣扎在贫困线上,但生活得古扑、率真、快乐,充满了世俗的快乐。

汪曾祺的小说对现在小说颇有影响,很多作者努力学习他的风格,进行小说创作,颇有成效。


我是伍洋


20世纪40年代汪曾祺在文坛崭露头角,80年代初期重返文坛后,他的小说创作无论题材、人物还是叙事方式、情感格调,都与“伤痕”、“反思”文学拉开了距离,显示出“陌生化”的倾向。他始终是一个边缘化的作家。汪曾祺之于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是一个具有文学史价值的命题,他使人们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小说”有了全新的认识。汪曾祺在新时期文坛的出现绝不仅仅具有形式革命的意义,而更具有观念革命的意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所作的开拓都是首屈一指。

汪曾祺对新时期文学的影响是深远的,但这种影响又是不自觉的,正如他并不刻意追赶“现代”而具有现代意义。我们从汪曾祺的小说中可见庄子、归有光、契诃夫、阿索林、纪德、里尔克、伍尔夫、鲁迅、废名、沈从文等古今中外文学家的影子,这使他的小说成为20世纪80年代当代文学与40年代现代文学的一个“中介”。汪曾祺的小说创作在兼收并蓄、博采精粹的同时表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他继承传统又打破了传统,进行了多元化重构,小说有这样写的吗?一时间争议纷起。正如钱理群先生所说:汪曾祺是个很难归类的独特的小说家。所以说,你根本无法用某一种定义去框定汪曾祺的小说,它就是它,无法复制,不可重述。这也正是汪曾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特别贡献。


请问填写什么龙飞凤舞


读完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最大的感受就是十分精致。

他的散文中有水韵之美,语言流转生动、关怀,真实的情感和自然旷达的思想。

在这几篇中,我还是最喜欢《金岳霖先生》这篇了。

在这篇文章里汪曾祺描写了西南大学一位有趣的教授——金岳霖先生。他是作者老师沈从文先生的好朋友,作者认为金先生是一个一肚子学问、为人天真、热爱生活的大哲学家,治学精深而著作不多。从这篇文章中我们还可以感觉到一位文学家对另一位哲学家由衷的敬佩、赞美与爱戴,也知道了这个老先生的脾性。还有,正如作者所说:“联大的许多教授都应该好好的写一写”,因为他们都值得我们赞赏。

在这中大家的文章中,自然是无从挑剔的,个个都是精品,令我都十分喜爱,汪曾祺的文章中有一种属于他的特质,那就是淡雅。

汪曾祺是站在一个内敛不张扬的情感角度上表达他对世事的关注、对生命的热爱,故显得淡然超脱。但真挚的情感又是那样过流溢这丝丝入扣的温馨。

一切情感的表达和思想的表达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读者和作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没有它一切情感与思想的表达都无从谈起,汪曾祺尤其重视语言美,他对语言的见解也很精到,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要求语言要气韵生动。

这是汪曾祺,这是他的散文,就是这么淡雅、美丽。







四柱八字五行命理


汪曾祺在 80 年代的小说创作中,体现了一种回归民间的特性,体现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了解文学史都知道,20世纪80 年代的中国文坛,流行的是风格凝重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充满着感伤主义的沉郁气氛。不同的是:

首先,汪曾祺的作品却充满了理想的人性追求、人文的关怀而有异于当时文坛的主流文学观念。他独辟蹊径,将新时期小说从悲冷的氛围中带入了温馨的人性世界。

其次,汪曾祺 80年代的小说创作呈现出丰 富 的民间特征。以站近民间的创作态度描写更深屡次的民间生存原则 ,在文学“回归 民间”中具有先锋意义。

在20世纪80年代,汪曾祺文学小说掀起新的思想潮流,以他的思想、观念比较稳定的影响时代发展。在今天,我们读汪曾祺的小说,仍倍感亲切 。



南山云朵


对汪曾祺先生的作品,首先你要注意:

1、不要对自己没有看惯的作品轻易地否定、排斥

2、一个作品算是现实主义的也可以,算是现代主义的也可以,只要它真是一个作品。

3、作品就是作品。


宝树玉兰


引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