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第一書記毛甲鬆:“零確診”讓我倍感壓力

本網訊(通訊員黃天濠報道)

"張河村現在沒有一例確診,但是我認為我們壓力更大,排查工作更要做深做細。"在2月24日的例行工作早會上,湖北省大冶市靈鄉鎮張河村第一書記兼疫情防控組組長毛甲松擲地有聲。

毛甲松是大冶市統計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經擔任大冶市駐陳貴鎮扶貧工作隊隊長,有著豐富農村工作經驗的他在疫情防控期間,主動請纓,前往駐點村開展防控工作。同時,為張河村爭取防控資金3萬元、口罩2200個、防護服55套、醫用手套50雙。到村以後,毛甲松帶領工作組與村兩委圍繞"四類人員"進行多輪排查,統計發現全村實際在家人口1445人,其中武漢等重點區域返鄉人員156人,外省返鄉人員375人。掌握底數以後,毛甲松對張河村所有卡口卡點進行了觀察研究,並現場為卡口值守人員過往登記、測溫記錄、詢問盤問、消毒消殺等流程進行示範演練。

第一書記毛甲松:“零確診”讓我倍感壓力

毛甲松前往群眾家中進行體溫測量


伴隨一系列硬舉措完成,毛甲松與村兩委開始圍繞群眾工作做文章。首先,要保證群眾"有看的"。通過張貼公告、通告以及發放報刊,讓群眾能及時掌握各級最新精神和疫情防控最新消息;其次,要保證群眾"有聽的"。毛甲松與村幹部輪流將上級的疫情情況及要求通過喇叭進行錄音,第二天在路上進行循環播放,讓群眾聽得見;最後,要群眾生活"有保障"。全村採取分批統計,集中購買,統一配送的方式。由各網格員通過上門測溫或者微信等方式進行物資需求統計,工作組安排人員定期採購,有時候一天最高採購金額達到6000元,充分做到生活食品有保障、生活藥品有保障以及生活用品有保障。

參與扶貧工作多年的毛甲松,始終心繫群眾。通過近期開展的大篩查、大包保、大管控行動,毛甲松帶領工作組對全村所有貧困戶、低保戶、"三留守"人員進行詳細調查摸底,並對有務工意願的貧困戶提前進行登記篩選。不久前,村裡76歲的老人餘三貴去世,毛甲松帶領工作組迅速前往,為去世老人家屬耐心解讀政策規定,並送去口罩140個,引導家屬對待喪事一切從簡。由於張河村一直無確診病例,為防止群眾思想鬆懈,毛甲松特意交代網格員在上門測溫的過程中,要注意是否有"紅白喜事",同時,他會每天比對各家各戶購買物資的數量,若發現購買數量異常,會及時前往該戶調查,確保群眾無"喜事"聚集現象。截至當前,工作組共勸阻7起"清香客"、4起婚嫁和2起喪事,有效杜絕了人員聚集的發生。

第一書記毛甲松:“零確診”讓我倍感壓力

毛甲松夜間在卡口值守


毛甲松表示,張河村沒有一例確診,是不幸中的萬幸,這並不是我們放鬆的理由,越是零確診,我越感責任重大,一有鬆懈必將前功盡棄。下步,我們將以最嚴格的方式,繼續通過現場測、電話問、網絡報等多種形式,切實做到體溫測量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斷一天,以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態度,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殲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