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他山之石

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需要出雙拳,講協調。誰能“反彈琵琶”、長袖善舞,誰就能贏得先機。一段時間以來,湖南涌現出一大批保障疫情防控,又有效縮短復工路徑、加速齒輪運轉、機器轟鳴的好做法好經驗,長沙市望城區就是其中的先行者。今天,觀潮君走進望城,分享他們的實戰“操作經”。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望城復工復產奏響了一曲特別之春的交響樂

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搶回時間,搶回效益,這是一個特殊的“雙搶”季。這裡既有“舍與得”的哲學觀,也有“動與靜”的辯證法,望城區先就先在彈得一手好鋼琴。

1.推動復工復產,關鍵看你是否和企業想到一起!

必須讓工廠的“齒輪”轉起來,望城區委區政府比企業還要急,聞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復工復產氣息後,政府“兜底”的魄力噴薄而出,出人出車、上門服務、全力保障,既減負又“加油”,能想的辦法、能使的力氣,都圍繞安全復工下起了“先手棋”。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望城經開區安排10輛“復工大巴”赴婁底、懷化等多個市州, “點對點”為比亞迪長沙電子廠接回返崗員工近千人。

派車從江西接回一個恆飛電纜的員工,那個時候真是排除了員工被困村裡的萬難。雖然這只是目前看來並不新鮮的標配,但在疫情風口浪尖的當時卻是想在前面。

“產能已恢復到春節前水平。”恆飛電纜生產總監龍敏如釋重負地感激政府,“截止到2月25日到崗670人。”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望城區成立14個工作小組,分赴到省內30多個勞務輸出大縣開展勞務協作和供需對接。

目送3輛裝滿貨物的集裝箱車駛出工廠,晟通集團副總裁張雲建長舒了一口氣:“政府服務靠前,第一時間幫我們解決困難,太感謝了!”截止到2月25日,該公司2400名員工已經有1800人復工,春節後完成了8000多噸鋁箔的歐洲訂單,已經通過上海港、深圳港發往海外。

工廠裡,剛從外地返回望城的務工人員收到了各類防護物資齊備的“暖心復工禮包”,讓他們想不到的是,還收到了政府的“復工紅包”。張雲建說,“四項補貼”四兩撥千斤,既提振企業信心,又溫暖了復工人員的人心。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同時,2月6日望城區出臺了“望10條”,第一時間為企業提供實實在在的支持。從政府部門,到水、電、氣、油公用事業單位,望城給量大面廣的企業做減法、精準減負,幫助企業應急過關。

不僅“減負”,更要“加油”。望城立足做加法,以政府補貼方式,幫助企業接工招工,加快恢復關鍵的人力資源。

2月21日,望城區舉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第一批政策兌現活動,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和區委副書記、區長範焱斌現場向企業代表發放了“四項補貼”、失業穩崗返還補貼等共計1320.31萬元。望城說到做到,真金白銀兌現承諾!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2月21日望城區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第一批政策兌現活動現場。

望城區幫助企業復工“事無鉅細”,復工難題有一個解一個。

企業員工哪裡來?產業鏈、資金鍊怎麼維護暢通?安全如何保障?對35家重點企業和70個重點項目實行“一個企業一個工作組”對口幫扶,348名防疫聯絡員進駐923家企業,“手把手”指導幫助企業解決各類難題。

企業資金鍊吃緊,金融就要發揮“輸氧供血”的積極作用。望城區已經為企業辦理貸款延期4502萬元、無費擔保貸款9730萬元、新增貸款1.7億元。

企業缺防控物資?政府來保障!望城區第一時間制定行業防疫指南和企業防疫標準,並千方百計為園區企業提供80餘萬隻口罩以及消毒水等防疫物資,讓企業放心開工。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駐企聯絡員張建為聯點企業送防疫物資和中藥預防湯劑

截至2月26日,望城區開復工企業累計1845家,到崗人數95326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344個,復工率98.85%;省重點6個續建項目全部復工,2個新建項目提前開工;市重大續建項目復工107個,復工率100%。全區市場運行總體平穩有序,大中型超市、藥店、市場全部開業。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春節復工後,恆飛電纜的車間生產的產品已經堆積成一個個小山頭。

2.立足“舍與得”,關鍵是看“動與靜”

復工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丟了安全,得不償失的賬還也還不清。

防疫復工同時抓,分寸如何拿捏,節奏怎麼把握?觀潮君發現,望城區的特點就是四個字“精準防控”。精準考驗“實”功夫,防控重在考“三力”(腦力、眼力與腳力),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復工突圍才能保安全。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望城區安排檢驗機構為復工企業員工進行核酸檢測。

望城區委書記劉擁兵向觀潮君表示,這場戰爭關鍵在於處理好“動與靜”的關係。“動”的目的是恢復正常經濟社會秩序。要在做好防控的前提下,讓能動、可動的力量迅速動起來。“靜”的目標是控制、消滅疫情。處理好“動”“靜”關係,中央有要求,省市有安排,關鍵在實踐。只要統籌兼顧,把工作做實做細,就一定能實現兩手抓、做到兩不誤。

上網開會,戴口罩上班,坐工位吃飯,這是望城防疫背景下的企業復工復產圖景。

在望城經開區,從入園到樓棟,從樓棟到企業,園區設下三道“崗”——人稱“套娃式”管理。“套娃”之外,各有細則:企業用餐,線上預訂,分批到食堂打包;避免集聚,隔開空間,連電梯裡都劃出了站位。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在望城經開區的廠區,員工“一米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晟通集團品牌部的寧玲介紹,公司實行“打包分餐制、打包配餐制、食堂用餐輪流制”,公司食堂原本有712個座位,由於現在改為“高考式”就餐,就餐時必須相隔1米以上,每一輪就餐只安排154人,分多批次就餐,為此,公司就餐時間提前半小時開始,延後1個小時結束。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晟通集團實行“封閉式管理”生產區和生活區唯一的一個過人通道。

空曠的大會議室內,只有寥寥幾個戴著口罩的員工在開會,且都相隔好幾個座位“隔空喊話”……這是出現在金馳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一幕。

望城很多工廠實行封閉式管理,每天廠區消毒兩次、工人佩戴口罩、所有人員每天監測體溫兩次,這是望城防疫“規定動作”。因此,很多員工只換了個姿勢,從“宅家”變成“宅工廠”。

望城這波“動”“靜”這麼大 全省都出名了!

為員工千里快遞口罩,提高伙食標準加雞蛋,送中藥湯劑,這樣的暖心故事在恆飛電纜的工廠車間不斷髮芽生長,播撒暖意。

望城區精準聚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防控要求,一個個“觀察哨所”,一道道“火眼金睛”,織密瞭望城發現疫情的“天羅地網”。望城區確診病例數在長沙各區中排倒數第一,截至2月26日,望城醫療機構已經連續21天沒有報告新增確診病例。

一年之計在於春,只等山花爛漫時。在望城,黨員幹部群眾衝在前,以“想在前、控在前”的“望”,書寫著復工復產、備耕備農的“誠”,奏響了一曲特別之春的交響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