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果蔬运销,一个在疫情期间备受关注的社会焦点问题,既牵扯广大农民的收益,又关联市民的菜篮子。

“过去的一个月,可把人愁坏了,天天都在看新闻,就盼着物流能够快点复工。”

“多亏了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如果不是他们帮忙搭桥,像这种‘叶子菜’存在手中一天就全烂了。”不同区县的果农和菜农们说。

从沂源苹果在物流复运后的迅速出库,到高青蔬菜产区依托采集收购信息延伸政府直送,再到周村南郊镇利用官方渠道对话采购终端,疫情之下,淄博多数果蔬产区虽受到影响,却多实现了与终端市场的有效衔接。

面对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眼下,仍面临果蔬滞销困局的部分零散种植户能否由此走出困境?日前,鲁中晨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路绿灯 外地客商如约而至

2月25日,沂源县中庄镇高厂村。

果农张启胜在点完最后一箱苹果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疫情期间,2万余斤苹果能在一天内全部卖完,这是他此前没有想到的。

“过去的一个月,可把人愁坏了,天天都在看新闻,就盼着物流能够快点复运。”

55岁的张启胜种了200多棵果树,2019年是沂源苹果的高产年,他的收获也因此达到了2万斤。本想利用春节将苹果卖个好价钱,却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

“春节前,在未受疫情影响时,当地苹果最高可以卖到每斤3块钱,春节过后,因物流停运,冷库中的苹果也因此运不出去了。”

张启胜告诉记者,近日,听闻当地已对外地物流车辆“放行”,他便通过冷库第一时间联系上了外地客商,将自己手中的苹果全部售出,目前,苹果的市场收购价约为2.3元/斤。

当天上午,在张启胜存放苹果的浩源果品有限公司冷库,异地客商孙昭对沂源当地采取的物流保障措施,伸出了大拇指。

“不仅在道路通行上一路绿灯,防疫工作也做得十分精细,这是来淄博之前我没有想到的。”

孙昭介绍说,2月10日前后,他便通过沂源的中间商开始调配苹果,因为是合作了多年的老客户,因此很多事情通过电话就可以落实。

“当时虽然人和车都过不来,但收购的苹果已完成了打包装箱,存放在冷库中,等待物流复运后出货。”孙昭说。

当天下午,沂源县中庄镇林果站站长宋以峰告诉记者,作为沂源苹果的主产区,中庄镇2019年的苹果产量达到7.5万吨,苹果库储存量7万吨。物流复运后,截至目前,已销售苹果约1.3万吨,实现发货约1.1万吨。

中庄镇经济社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唐传志还告诉记者,为保障果农利益、加快疫情期间的苹果销售,中庄镇党委政府先后制定了《冷库复工防疫告知书》《果品储存企业复工承诺书》和《冷库外销苹果运输车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防控制度和措施,确保当地苹果的快速安全销售。

“这一切还得益于当地苹果产业多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源和良好口碑,果农与客商之间长久以来形成的信任,使存量苹果出库变得更加通畅。”唐传志说。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沂源县中庄镇浩源果品有限公司冷库,正在装箱出库的苹果。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沂源县中庄镇高厂村果农张启胜(左)在销售自己的苹果。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沂源县中庄镇浩源果品有限公司冷库正在装箱出库的苹果。

蔬菜直送 政府延伸工作职能

2月26日清晨,位于高青县常家镇的大棚蔬菜产区一片忙碌。

“蔬菜直供服务队”将打包好的1637份蔬菜分装至3辆运输车,分别送往2个管区共73个自然村约8000余户家庭。这些蔬菜全部是由常家镇党委政府协调各自然村统一采购,每2-3天运送一次,车辆运输前后都会集中进行消毒。

这一天的蔬菜品种依然十分丰富,包含了西葫芦、西红柿、藕、黄瓜等,价格也均低于市场销售价。

“疫情发生后,我们村设立了劝返点,安排专人值守,提倡村民不要外出,集市也停了。一段时间过后,很多村民反映家中储存的蔬菜已吃完,外出买菜成了难题。”

常兴村党支部书记李建伦告诉记者,为保障辖区村民的蔬菜供应,常家镇党委政府成立了“蔬菜直供服务队”,政府送菜上门,蔬菜安全实惠。

如何想到成立“蔬菜直供服务队”?对此,常家镇党委书记宋震告诉记者,疫情发生后,常家镇作为高青县的重要蔬菜产区,起初也面临着蔬菜销售难的问题。在打通了对外的运销环节后,针对辖区百姓的实际需求,由此成立了“蔬菜直供服务队”。

“由政府负责直送,不仅在采购和运输过程中方便防疫,也更让百姓放心。‘蔬菜直供服务队’既消化了产区蔬菜存量,又解决了当地蔬菜供应问题,还避免了疫情期间人群集聚,可谓一举多得。”宋震说。

不仅仅是常家镇,在高青县的其他蔬菜产区,各产区也依据自身特点趟出了在疫情期间保障蔬菜销售的新路。

青城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于宗全告诉记者,青城镇2020年早春蔬菜播种面积4600亩,品种以黄瓜、西红柿、菠菜、芹菜、西葫芦为主,目前均已上市。疫情期间,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青城镇根据蔬菜的生产情况,因地制宜对农产品收购点进行了重新布局,保障了早春蔬菜的交易顺畅。

而作为高青大棚蔬菜种植的大镇,花沟镇也在第一时间收集汇总了辖区范围内的蔬菜收购商和相关人员的信息,建立了蔬菜运输管理工作群,进行动态管理。根据花沟镇党委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日均进出花沟镇的蔬菜运输车辆30余辆次,日均外运蔬菜200余吨,菜农收益得到了有效保障。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高青县花沟镇针对蔬菜运输车辆和人员开展防疫工作。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高青县大棚蔬菜产区收获的西红柿正在装箱。

有效搭桥 菜农对话采购终端

2月27日,周村区南郊镇姜家村。

如往常一样,姜家苦菊专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石志强将分装好的蔬菜打包装车,准备直接运往终端企业员工的手中。而在此之前,他们之间并无交集。

“多亏了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如果不是他们帮忙搭桥,像这种‘叶子菜’存在手中一天就全烂了。”

石志强告诉记者,约10天前,合作社的油菜、苦菊、生菜进入集中收获阶段,受疫情影响,库存量一度达到万余斤。遇此情况后,他第一时间与南郊镇农委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

“收到求助后,我们第一时间与有关企业取得了联系,随后得到了包括齐鲁华信实业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企业的支持,很快便促成了首批2000斤蔬菜的统一收购配送。

南郊镇农委工作人员刘赏告诉记者,在有了首次对话采购终端的经验后,当地菜农在南郊镇农委、经委的帮助下,将蔬菜供需的道路越拓越宽。菜农与采购终端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既解决了当地蔬菜的销售问题,又减少了中间环节层层加价,让菜农和消费者都受益。

“在南郊镇所辖的蔬菜产区,还有一些较为稀有、少见的蔬菜品种,如商家村的冰草、红菠菜、山芹苗等。疫情期间,针对这类稀有菜品的销售,镇党委政府也在积极帮助菜农想办法。”

刘赏告诉记者,近期,由南郊镇党委政府出面,联系第三方机构对“特殊”蔬菜进行宣传推广,并借助第三方机构发动爱心企业参与购买,帮助菜农解决稀有蔬菜存量大的问题。目前,南郊镇每天可外销蔬菜万余斤,基本解决了蔬菜的销售问题。

调查中记者发现,不论是沂源苹果在物流复运后的迅速出库,还是高青蔬菜产区依托采集收购信息延伸政府直送,亦或是周村南郊镇利用官方渠道对话采购终端,疫情之下,淄博多数果蔬产区虽均受到影响,却多实现了与终端市场的有效衔接。

梳理发现,这不仅与产业多年积累的良好口碑和客户资源有关,还与产区主管单位平时备案的关联单位亲密度有关,更与当地政府心系菜农、延伸政府职能的主动作为有关。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各大果蔬主产区之外,有零散种植户仍面临红薯、草莓等果蔬销售不畅的问题,如何帮助更多果农、菜农解决销售问题,以上“他山之石”或可提供一些思路。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周村区南郊镇联系志愿者帮助菜农畅通蔬菜销售渠道。

战“疫”新观察(四)|果蔬运销 可以借鉴的“他山之石”

周村区南郊镇姜家苦菊专业种植合作社打包送往终端企业的蔬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