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黑龙江多措并举,缓解口罩紧缺局面

28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黑龙江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进展情况”第25场新闻发布会,

主要围绕“我省抗击疫情物资保障和供应”做情况介绍。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物资保障组成员、省发改委副主任孙景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孙巍;介绍有关情况,并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心的问题。

发布会直击 | 黑龙江多措并举,缓解口罩紧缺局面

发布会直击 | 黑龙江多措并举,缓解口罩紧缺局面

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

物资保障组成员、省发改委

副主任孙景春

随着各地逐步开始复工复产复学,同时受我省口罩产能低、外部采购供货价格、进货渠道、订货时限等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民用口罩供需矛盾仍然十分突出。据国家发改委预测分析,2月底全国口罩日产量可达1亿只,是过去正常产量的5倍。但面对全国范围疫情压力和14亿人口需求,市场供应还是紧张的。为切实缓解疫情防控期间民用口罩市场紧缺形势,我们已采取或正在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加大本地企业生产供应。

疫情发生前,我省只有齐齐哈尔一家日产3万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的生产企业,1月底,我们与对口合作省份广东省积极联系,海涛常务副省长打电话向广东省省长求援,协调帮助我省提供口罩生产设备,经各方努力,我省实现了N95口罩生产零的突破,口罩生产企业由1户增长到6户。当前努力支持现有生产的6户口罩企业满产上量,使正在采购安装设备的10户企业早日投产达产,确保3月中旬前各类口罩日产量达到100万只以上。

(二)强化国外采购和捐赠。

克服重重困难,从国外购回口罩400万只,当前正在加快跟踪督导未到货的200多万只口罩早到货;还要鼓励社会各界和华人华侨、国际友人开展社会捐赠,进一步拓宽医用应急物资筹集渠道。

(三)加大国内市场采购销售力度。

这是解决口罩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随着国内口罩产能释放和国外疫情加重限制出口,我们采购的重点将转向国内。我省正就加强口罩采购销售增加市场供应研究制指导意见,目的是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加大市场采购销售力度,切实改变“一罩难求”局面。这个指导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举措:

一是坚持政府统筹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

挖掘各种资源广开渠道,政府搭台,市场化运作,对政府委托的企业实行清单式管理,有序对接采购销售,政策对冲风险,鼓励动员社会各界参与对外采购,尽快改善“一罩难求”的局面。

二是对政府委托企业实行清单方式管理。

政府委托经济实力强、市场采购销售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的医药商贸企业作为一次性医用口罩市场采购销售主力军。医药商贸企业分批列入政府委托采购口罩企业,实行政府搭建平台,企业市场化运作。在保障疫情防控医用一线统筹调配前提下,本省口罩生产企业生产的口罩按比例优先配给受委托企业销售,相关部门优先向政府委托企业提供市场供货渠道信息。

三是科学有序组织销售。

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复工复产复学急需用户直接面向政府委托企业进行团购。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为满足职工工作所需购买的口罩费用可从职工福利费或工作专项经费中列支。医药连锁零售企业可采取线上预约,实体店取货、社区发放、物流配送等方式,有序稳步向市场投放口罩销售,坚决防止人员聚集、哄抢等现象发生。

四是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参与采购。

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自然人自行采购民用口罩,对采购贡献大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和用户单位给予奖励。对市场采购数量大、保障供应能力强的政府委托企业优先列入省防疫重点保障企业名单,并由省财政按贡献给予奖励。实际上,我省一些企事业单位不等不靠已开始多渠道自行采购,表现出很强的工作主动性。

五是实行包容性价格监管。

防疫期间坚持顺价销售、随行就市,以不超过购进价格30%比例销售的,不视为扰乱市场价格。

另外,《意见》还从维持市场经营秩序、强化监管和服务、强化地方政府属地责任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之,只要把社会各界发动起来,把各方面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各种采购销售渠道拓展出来,就一定会早日改善口罩市场供应紧张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