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如何正确辨别一支浮漂的吃铅量?

旧颜消失殆尽丶


你好,我是眼镜哥,一个有八年台钓经验的钓鱼人,很荣幸能为广大钓友来解答钓鱼方面的疑问。如果认为我的回答靠谱,请伸出你勤劳的手指给我点个赞,欢迎大家关注并留言交流,下面进入正题。


判断一支浮漂吃铅量大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根据厂家公布的数据判断浮漂吃铅量大小

在网上购买的浮漂都能够在商品的详细页面中查看到浮漂的吃铅量大小,但是这只是厂家公布的数据,这个数据是不可能完全准确的,越正规的品牌,厂家公布的数据误差越小,如果是一些小厂或者是家庭作坊生产的浮漂,那么这个数据就可能会出现非常大的误差。如果是在渔具店购买的浮漂可以向渔具店老板询问浮漂吃铅量的大小,但是这也仅仅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二、使用微型电子秤测量浮漂吃铅量的大小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微型电子秤,只需要花费几十元就可以在网上买到一台,不仅可以用来测量浮漂的吃铅量大小,也可以用来测量鱼竿的重量。接下来找一个大水桶,装满水,确保水深大于浮漂的整体长度。然后将铅皮包裹在浮漂的漂脚上,修剪铅皮直到浮漂的漂尖与水面平齐。最后取下铅皮放在味型电子秤上测量,铅皮的重量就是浮漂吃铅量的大小。这种测量方式是最准确的。

三、通过对比测量浮漂吃铅量的大小

这种方法是我最常用的,虽然也只能粗略的测量浮漂吃铅量的大小,但是这种方法比较快捷方便。首先找一两支自己非常熟悉的浮漂,与新买的浮漂放在一起对比,主要是对比漂身的体积大小,如果漂身的体积差不多一致,那么浮漂的吃铅量就不会相差太大。

另外,在钓鱼调漂的时候还可以进行更精确的对比。首先找一支已知吃铅量大小的浮漂,并且这支浮漂的漂身和新买的浮漂漂身体积差不多大,调漂完成之后换上新买的浮漂,调到同样的调目,然后就可以根据增加或者减少铅皮的量来判断新买的这支浮漂吃铅量大概是多少了。


眼镜哥说鱼


钓鱼俗语说“用对一支漂,钓好一塘鱼”。浮漂的吃铅量在垂钓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浮漂在水中翻身后下沉的速度一般是可以通过漂脚和漂尾的的长度来调整的,自然也受到了漂尾的粗细和饵的重量影响。如果钓饵轻,漂尾细且长,调漂时 浮漂翻身后下沉就慢,反之如果浮漂粗且短,翻身后下沉就快。也就有“快鱼用大漂,慢鱼用小漂,口好用大漂,口轻用小漂,大鱼用大漂,小鱼用小漂”。

我们判断浮漂的吃铅量的标准,

“吃铅量是衡量浮漂浮力大小的唯一标准”

浮漂吃铅量:0.3—1克为小号漂;

浮漂吃铅量:1—2克为中号漂;

浮漂吃铅量:2—3克为大号漂。

而浮漂吃铅量分类的方法:先选择坠的重量(吃铅量),再根据坠的重量选择与之匹配的浮漂。用钨金坠或者调漂器举例:与LW08钨金坠(吃铅量0.8克)相匹配是小漂;与LW13(吃铅量1.3克)相匹配则是中漂;与LW22(吃铅量2.2克)相匹配则用大漂。


时语录


为什么需要知道一支浮标的吃铅量,这主要还是在垂钓中做到有针对性。

想知道的特别精确的话你需要有一个电子秤,精度要高,比如精度要达到0.02克,为什么要这样精确呢,因为精度达不到,特别小的重量是不会显示的。你还需要一个调标桶,这需要你实际来操作才能得到准确值。

比如先调最常用的公式,调四钓二。先半水加铅皮调四目,等达到这位置了你就把铅皮取掉,放电子秤上称量一下,这就是这只浮标四目的吃铅重量。以此类推,反之亦然。

其实只要你不是作图,做评测,野钓中和现实中不用这么精确。

一般的话浮标外形越大,吃铅量也就越大。纳米的会比较大,吃铅量和浮标的材质和型号大小有直接关系。

一般实际垂钓中选择浮标的方法是,浅水用小一点的浮标,深水的话用大一点的。杆子越长越要选用吃铅量大的浮标,因为吃铅太小,你是不容易抛竿的。

还有就是根据你垂钓的目标鱼选择,还有你是准备钓底还是钓浮等,这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什么事情只要知道了原理和为什么要这样,你就一下子明白了,原来如此。

还是多去实战才行,钓鱼是很难完美的,总是在这次中积累经验教训,渴望下次完美爆护,这就是钓鱼人的想法。











冰峰户外


钓友们好,钓鱼领域作者工作之渔为您解答!

浮漂的吃铅量是一个表现浮漂浮力大小的值,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说如何测试一支浮漂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会有吃铅量这个概念呢?这里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相信大家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大象的重量在古代很难之间称出,于是曹冲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大象放到一条船上,记录船下沉的刻度,然后再将可以称量的石块一块块的放到船上,知道达到大象使船下沉的刻度,那么大象的重量就等于这些石头的重量了。

在原理上,其实和题目是一个意思,一个是以重力体现浮力大小,一个使用浮力变化体现重力大小。总而言之,是根据物理中力的平衡原理来的。

浮漂吃铅量的大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

1、在我们购买浮漂时,吃铅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参数,一般都会做说明,它代表的是整支浮漂没入水中所需要的铅重。吃铅量越小,浮漂的浮力越小,反之则越大。但有一点必须要明白的是,吃铅量大小并不能完全说明灵敏度,需要结合浮漂的自重一起来看,吃铅量小,同时自重也小,浮漂灵敏度高。

2、自己测试浮漂吃铅量的大小。上面说到只要刚好让浮漂没入水中,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调平水,那么此时的吃铅量就是浮漂的浮力,这就很简单了,只需要准备一个调漂桶,或者一个比漂长更深的容易也行,在漂脚上裹住铅皮,慢慢修剪,只需要浮漂刚好呈平水,称量此时的铅重就是浮漂的浮力。

结束语

关于浮漂吃铅量的大小,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调漂桶测试获取,但是在实际应用时也并不准确,往往会比调漂桶中的铅重要略大,原因是铅坠在水中也受到水的浮力的影响,而水越深压强越大,铅坠受到的浮力也就越大。因此,最准确获取浮漂吃铅量的方式是到钓点后现场测试调漂。


工作之渔


你好,我是京北渔子墨。

只有自己测才较为靠谱,厂家标注的也是参考值。

用一个调漂桶和一个精度0.01克的电子秤就足够了,在漂脚卷铅皮,再插一个插漂座在漂脚防止铅皮掉落,让漂正好平水悬浮或者露出一小点均可,然后擦干铅皮,测量铅皮重量,至于那个插漂座,和铅皮一起测或者忽略掉都无所谓,测出来的克数就是这根漂的吃铅克数M,顺便可以测测漂自重m,M/m得出的比值就是浮力比,数值最好记下来,手机拍下来也行,方便用时选取,个人经验浮力比在2.4-2.8之间,漂相比较稳健同时也灵敏有余,我的漂是自己diy的,每支都亲自测了并且把吃铅和自重编辑成一串数字,选取起来就方便了许多。







京北渔子墨


浮漂上标注的吃铅量都是参考值,垂钓中如果钓钝或者粗钓,差不多就可以的话,这个数值基本不用太在意的。但是如果想要精钓,或者想要更好的反馈信号,吃铅量就很重要了。

浮漂吃铅量可以理解为一支浮漂所能承载的铅皮重量,也是浮漂在水中的基本平衡。

取一只试漂筒,装上足够的水,在浮漂漂脚卷缠上足够的铅皮,铅皮的重量要能将浮漂垂直拖入水底,然后修剪铅皮,一直修剪至浮漂漂尖上升至与水面一平,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平水。此时浮漂漂脚余下的铅皮重量就是一只浮漂的准确的吃铅量,垂钓时以此为基准,调漂基本是精准的。


香港名狐钓具官方


常言道“选好浮漂,钓鱼条条”。选择合适的浮漂对于钓鱼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初学钓鱼时,我在网上查过浮漂选择要看三个要素,吃铅量就是第一个要素。众所周知,浮漂的吃铅量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参数,很多商家产出的浮漂都会标注好吃铅量。不过,根据我的经验,商家标注百密一疏,难免出错。我来分享一下自己辨别浮漂吃铅量大小的简单方法(大约估计,非专业人士,不喜勿喷)。浮漂的吃铅量通常与浮漂的体积是成正比关系的。喜爱钓鱼的人都会有自己常用的浮漂,倘若你事先知道常用浮漂的吃铅量,在选择购买新浮漂的时候,可以将其与自己常用浮漂的体积进行对比。如果两只浮漂密度不同,体积相似,可以放在水里看哪个排出的水多一些。








张二淼and小糖糖


鱼漂的吃铅量就是鱼漂能产生多少浮力。简单说,鱼漂的体积大吃铅量就大,鱼漂的体积小吃铅量就小。鱼漂在水中受到的浮力=鱼漂的体积x水的比重。在实际垂钓过程中,钓鱼人都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致判断用多大的铅就差不多了,提前知道手中的浮漂准确的吃铅量也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因为还有鱼线,漂座,铅皮座,八字环,鱼钩也有重量。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漂的浮力大,需要的铅皮大,整个钓组的惯性大,灵敏度相对就小。

“三把钩”乃野钓利器,请把“三把钩”介绍给你的朋友。

三把钩,真奇妙,谁用谁把大鱼钓。

不挂衣服不扎手,不怕挂底和丢钩。

用时不再加坠子,进到水底不倒扣。

钩子上面挂玉米,诱钓结合上大鱼。

钩饵永远不分家,出钓保你大丰收。





钓鱼王三把钩


感谢您的激请.我是一个钓鱼爱好者,浮漂上都有注明多大的漂配多大的铅。






阿仁填海


用配铅重量除漂身体积得到此种工艺,大致配铅系数。然后再反推体积,身长。 例如: 漂身直径5毫米漂身长100毫米,调4目时配铅1.1克。自重0.5克。 横截面积2.5*2.5*3.1415926=19.635 ( 肩18+腰70)/3+中段12=41.333(柱体长度) 19.635*41.333=811.5(葫芦的体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