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金融和经济的区别在哪里?

寒风


我在大学教过一点金融学。

金融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同时也是最成功的一个分支。

通俗的说,经济学是对人类各种经济活动的研究,范围非常大。

经济学的研究有理论研究,就是用各种数学模型来描述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就像牛顿定理对于物理规律的描述一样。例如亚当斯密,凯恩斯,李嘉图,弗里德曼这些都是著名的经济思想家。

经济学光有理论也不行啊,具体在现实世界里有什么应用呢。回答这个问题的研究就属于应用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还是很宽泛,有研究环境的,有研究公共卫生的,有研究社会福利的等。

其中有一类专注研究像货币,银行,证券,公司这类金融体系的,

最后因为特别受关注,而且发展的特别成功,最后就单独成为一支学科,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金融学。


可以大致理解为,金融是专注研究金融体系的应用经济学。


学金融未必就是搞投资。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各种金融系统工作的都可以称之为金融从业者。


很多经济学家是搞纯经济研究的,主要工作就是做科研,写文章,发期刊。


行为金融学姚凯老师


在中国大学的经管专业中,经济和金融无疑是学院最核心的专业。它们俩内容相近,甚至毕业去向也近乎一致,以至于外人常常混淆这俩专业。本人看来,二者无本质差别,只是研究内容有所差异。具体而言,经济学关注所有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精神);金融学仅关注资本这一生产要素,并学习得更深入罢了。从这个意义讲,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组织生产要素生产人们所需的产品,并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基于农耕社会的生产观察)认为,社会生产的要素有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精神。据此可以想象一下传统的经济生产场景,企业家购买了一片土地,雇佣工人在工厂挥汗如雨地工作。当然,现代经济发展早已不限于上述4个要素,还包括信息、技术等等。因此,经济学就是研究优化要素分配的一般道理。为了更客观地阐述道理,经济研究从定性论证到了定量分析(数据回归或建模型分析)。同理,作为研究资本配置的金融学,研究的是如何更好地分配资本,以获得最高的收益率。在金融学的研究中,时间价值是核心思想,即未来一块钱的价值不同于现在的一块钱,因为你能把一块钱进行投资,未来就不再是一块钱。分配现有财富的基础是对未来收益情况的预估。问题就在于,我们怎么估计一项资产的未来收益?如何根据风险把未来的钱折成现在的价格(叫折现值或现值)?如果折现值低于现在的价格,就应该卖出资产,因为资产已经不值得这个价了,反之亦然。金融学家就是把这些原理搞懂,同样也是需要逻辑、数据和数学模型等方法支撑。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与经济学无异。当然现在金融学的研究问题已经远远比这复杂了。


除了研究内容以外,学科对学生的培养预期差异蛮大的。金融专业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在金融市场赚钱,例如买卖股票、提供融资服务等等。经济专业更多地是希望学生从事学术研究,探究清楚经济发展的道理,因此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读博的意愿也更强。简单的说,就是经济学更学术一点。因此在美国,金融学设立在商学院,经济学设立在人文学院里面。当然鉴于二者专业的相似性,毕业生的就业(不搞学术的话)去向也近乎相同,无非就是券商、银行、基金等等。


投行大师兄


经济学就是设计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学科,经济专业比金融专业泛,比金融专业宏观。经济的概念比金融大,包括整个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分配。经济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经济”就是如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效果,就是如何在各种可能的选择中,即在各种主观与客观、自然与人际条件的制约下,选取代价最小而收效最大的那种选择

金融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的特殊行业,为社会生产服务,只是社会经济的一个分支。邓小平说过:金融是血液,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国际上来讲,金融一般有两大分支,一个是研究金融市场的规律的,比如金融工具定价等等,就是我们一般说的金融工程;另一个分支就是公司金融,研究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中的行为,比如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等等,就是公司理财。金融即资金的融通,是研究资金的成本价值和资金投向的,研究如何投资与融资

金融是经济的一部分,金融是经济的命脉。经济关注于供给和需求关系。 金融是金钱的流动和兑换。

辞典中对“经济”一词的解释

1.经济就是生产或生活上的节约、节俭,前者包括节约资金、物质资料和劳动等,归根结底是劳动时间的节约,即用尽可能少的劳动消耗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社会所需要的成果。后者指个人或家庭在生活消费上精打细算,用消耗较少的消费品来满足最大的需要。总之,经济就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空间获取较大的成果或收益;

2.经济就是国家或企业、个人的收支状况,如国民生产总值、社会总产值、企业的产量与效益、个人的收入与支出等;

3.经济就是经邦济世、经国济世或经世济民等词的综合和简化。(如“识局经济”(《晋书纪瞻》)、“皆有经济之道而位不逢”(隋王通《文中子中说》卷六)。它的含义包括国家如何理财,如何管理各种经济活动,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即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

4. 经济就是家庭管理(见[古希腊]色诺芬著:《经济论》);

5.经济就是一种谋生术,是取得生活所必要的并且对家庭和国家有用的具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更多详情可联系笔者威信yhlj007获取免费学习 )

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学家给经济学下了各种各样的定义,但对经济的定义却比较模糊。他们认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自然是经济,经济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是一个清晰自明的实体,对经济无须下定义,故至今为止在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一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由此导致他们对经济学的定义也处于混乱状态。我们只能从其对经济学的定义中推测出经济的“定义”。

1.经济是指财富;

2.经济是人类和社会选择使用自然界和前辈所提供的稀缺资源;

3.经济是指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4.经济是指人类生活事务;

5.经济是指把稀缺资源配置到各种不同的和相互竞争的需要上,并使它们得到最大满足;

6.经济是指将稀缺的资源有效的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

7.经济是指个人、企业、政府以及其他组织在社会内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决定社会性稀缺性资源的使用;

8.经济指社会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9.经济是指我们社会中的个人、厂商、政府和其他组织进行选择,这些选择决定社会资源被利用;

10.经济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

11.经济是指金融市场行为,金融市场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

12.经济是指收入分配,以及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人给予帮助;

13.经济是指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4.经济是指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

15.经济是指各国贸易模式贸易壁垒的影响;

16.经济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

17.经济是指一定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

18.经济是指有限资源在不同用途上的运用;

19.经济是指资源配置的全过程及决定影响资源配置的全部因素。

主要有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还有信用合作社、财务公司、投资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证券、金银、外汇交易所等。金融是信用货币出现以后形成的一个经济范畴,它和信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1)金融不包括实物借贷而专指货币资金的融通(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狭义金融),人们除了通过借贷货币融通资金之外,还以发行股票的方式来融通资金。(2)信用指一切货币的借贷,金融(狭义)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人们之所以要在“信用”之外创造一个新的概念来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是为了概括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信用与货币流通这两个经济过程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最能表明金融特征的是可以创造和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消减货币的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被认为是金融的核心。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经济学是处理人类社会的效率与分配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研究的是关于怎样提高全社会效率和怎样分配更公平的问题.如果你想学经济,一定要数学好.当代经济学,基本上没有好的数学底子是无法学好的.举几个经济学的例子: 税收,社会福利, 产权处置,社会如何分工, 国家如何处理贸易赤字...

金融学则是研究关于钱的一切.他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1. 钱是什么,以及钱是怎样产生的.(货币银行学呀什么的就是研究这个.)2怎样获取钱.(fundraising),比如如何发股票,发债券...3 怎样有效率地利用钱.(投资). 4.记录这个过程.(会计).

我以上所说是是国外的分类方法.注意的是,在中国,会计(accounting)不在金融学(finance)内.但在国内,会计只是金融学的一个分支

笔者为一名金融理财师,专注金融投资领域,主要注重关注国际形势和重要经济数据消息,来对大宗商品进行深入研究与实战。从最早的股票、到目前的黄金,白银、原油,沥青,天然气贵金属等金融产品,都有独到的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

在金融市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除了老师与投资者的角色,我更希望的是诚心的去交你这个朋友,我能给你的就是:教你如何做好一个资产管理者。我的专业,你的诚业,茫茫人海,若求得一知音,足矣!


为我而颜色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金融学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是研究公司、个人、政府、与其他机构如何招募和投资资金的学科。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从概念来理解,两者的知识面有很大的区别。

其实这两者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金融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可以这样说:经济学知识包含金融学知识。

从他们的概念上你可以理解到金融学是学些什么样在一个大体的内容,经济学的概念中就没有金融学的那么明显列出所学知识,我在这里做一些补充:经济学主要是就是对稀缺的资源做出“选择”,进行合理配置,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让你“入迷”,那是就是机会成本。更深一步的就是:博弈论(囚徒困境)。

从我个人的见解,我还是倾向于经济学,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并且经济学所学的知识比金融学学的内容丰富很多,但是也是比较有难度的。

金融学这一块呢,主要是金融市场和公司理财;涉及银行、股票、基金、金融衍生品等等知识,这些知识的专业性质和针对性都是比较强的,但知识面不是很广,难度也不轻。

既然你今天提出了以后的工作形势,那我还是比较认同经济学专业。做为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只要你的专业知识学到位了,做个经济分析师是不成问题的,如果你对经济学只知道了其中一点点理论,做经济分析师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如果你以后想直接地进入金融领域,我建议你选择金融学。

如果再给我一次进入大学学习的机会,我会选择经济学专业。但是经济学的分支很多,当你发现了其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领域之后,你建立起了自己的一些经济学思想,了解到世界顶级大师的观点之后,你会激发自己对经济学热情,让你“迷醉”于经济学的力量与魅力!



三草有话


简单的说:经济学,会计专业,金融学,财务管理

,大学里面,任何一个学科,其他的学科都会学到,因为都是互通的,尤其国际经济与贸易,其中还要涉及到商业法律等相关学科。

复杂的说:你要做经济学家就去学经济学,可能以后会到外贸公司或者货代公司上班呢,就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专业.要是进入银行或保险业就学财经,,会计,金融,要是在普通单位当采购或者出纳要不就是保全什么的,财务管理就可以了吧

本人建议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专业.中国与世界接轨,以后会大量需要贸易人才,现在国内贸易人才真正有学问的太少,学出来就无敌了,当然也要家里有人托关系才能进入相关大型企业上班。

会计专业是供求都比较大的专业,

因为财务管理专业学过的东西,会计专业一样学过;而国际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对于财务管理专业而言是选修课或者没有开设这门课程。

从就业来看,两个专业就业方向差不多,不是进会计师事务所就是进企业。当然,财务管理专业也有进证券交易所的;会计学专业进“四大”更容易些(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如果性格比较适合,不计较企业,相关的工作一定会找到。金融专业是比较高薪的专业,但是进入门槛较高。一般需要高学历。

金融学属经济类学科,会计学属管理类学科。

金融学专业

概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受到相关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金融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银行、证券、投资、保险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的专门人才。本专业培养的是目前国民经济各个领域都相当急需的人才,属于热门专业。

一、专业综合介绍

提起金融,人们往往想起金钱和银行,也有些人想起美国作家德莱塞的名著《金融家》。但金融的确切含义是什么呢?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的总称。她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金融业在世界各国都有悠久的历史,是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产物。在封建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货币兑换、保管与汇总等活动相继产生,这些是金融业的最初形态。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金融活动极大地推进了资本积累和集中的过程。在垄断阶段,金融资本控制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命脉。中国在明末已出现银行的雏形——“银号”和“票号”。现在,已有完整的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现代金融业有两大趋势,一是网络化;一是国际化。由于技术创新的突飞猛进和网络的无限扩张,金融业进入了网络经济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全球金融资本中只有2%的交易与贸易和生产有关,其余的大量交易都是脱离有形经济的虚拟网络交易,金融的网络化与金融的国际化密切相关,愈演愈烈。我国的金融业,已突破单一国内市场的局限,开始逐步汇入到世界金融市场的汪洋大海中。

现代金融学采用了定量分析的方法,如果考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功底,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是很有利的。由于众所周知的“金融业人才高消费”,金融学的本科毕业生并不能显示出较大的专业优势,要想在金融业成就一番事业,学至本科还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金融的网络化和国际化,金融学专业也显得非常新潮。毕业生适宜在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以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金融专业在国外的设立还是很早的。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外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金融学院,如英国的伦敦经济学院、斯坦福沃顿商学院、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这些著名的金融学院聚集了许多世界著名的教授,为整个世界培养了众多的金融行业的精英。国内金融专业的设置是比较晚的。由于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财政的地位空前提高,而银行体系处在附属的地位,所以金融专业在一开始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在各大高校设置。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尤其是四大商业银行的建立,金融机构在全社会资金融通活动中所占有的地位不断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手段也日益重要。这个时候,金融专业在社会强烈的需求中诞生了。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中国教育界的冲击,在70年代末各大高校相继复校开学的时候,金融专业也相继在各大高校设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的金融专业已经发展成为专科、学士、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多培养层次的重要专业,为了发展中国的经济,培养大批的金融精英,国家十分重视金融专业的发展,并且着重培养了国家急需的货币银行学方向、国际金融方向和保险方向的学生。现在许多院校开设了金融专业,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但每年的招生人数并不大。一些著名的学校可以进行金融专业学士、硕士以及博士的多层次人才培养。由于金融专业在社会上十分抢手,金融专业毕业生工作后的待遇也很不错,所以金融专业始终是一个很热门的专业。各个地方办的高等院校也相继引进师资,开设了金融专业,为本地培养金融人才。在中国的高教自学考试中也有金融学专业,并且十分的热门。众多的高校开设金融专业,每年的招生量是比较大的。中国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金融学家,黄达教授、厉以宁教授、樊纲教授、宋逢明教授等著名金融学家在各大高校的金融教学和科研中起了核心的作用。

目前国际金融专业正在向综合化、数字化发展,重视对学生进行大范围的金融知识的讲述,重视进行实证研究和数学金融模型的建立。

国内金融专业也朝着综合化、多学科交融的方向发展。中国加入WTO,中国的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这些给予了金融专业强大的发展动力。金融专业目前正朝着综合化、高层次化发展。综合的金融人才培养和高层次的金融人才培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会计学专业

概述:

本专业培养具备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

一、专业综合介绍

会计学是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研究如何对再生产过程中的价值活动进行计量、记录和预测,在取得以财务信息(指标)为主的经济信息的基础上,监督、控制价值活动,促使再生产过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门经济管理学科。会计学专业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实践性的专业之一,会计也是每个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必不可少的一个部门。

1211年意大利佛罗伦萨银行用借贷复式记账法记账,这是近代会计学出现的标志。20世纪初,狄克西的《高等会计学》、里斯尔的《会计学全书》,初步建立了现代会计学。之后,会计报表分析和成本会计学等相继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在西方发达工业国家,电子计算机引进会计领域,促进了会计数据处理电算化的研究,传统的企业会计学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会计人才将会日趋专业化,企业单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使会计电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会计人员这方面的要求也很高。不过,一个最起码的要求就是,必须有很强的责任心。作为会计,也应该具备比较谨慎的性格特点,就是平时做事要细心。如果是一个粗枝大叶的人,做事马马虎虎,就不具备做一个好会计的潜质。与其他的经济学专业相比,会计学作为一门实用型的学科,必须要接触很多统计学、审计学等数学学科的知识。所以,会计学专业是比较适合理科生学习的,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报考该专业,在将来的学习中,将会比较轻松和顺科。另外还应该考虑一些比较负面的因素,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对会计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会计专业成为“热得烫手”的专业,将来可能和其他热门专业一样,会面临人才饱和、撞车的危险,由于会计学应用性强,这一特点更加突出。考生应该结合自己的情况,考虑正负两方面的因素,做出适合于自己的选择。

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学习包括经济学、工商管理学、法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成为一种全面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首先应该具有扎实的市场经济理论基础,对于国家财政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等必须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至于专业方面的知识,一要掌握会计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些相关知识;还应具有会计信息处理、财务核算、财务管理、财务审计等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只会“纸上谈兵”。

毕业生适合到各企事业单位做会计实务及会计教学、科研之类的工作,还可以到各类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经营管理部门从事会计工作。总体来说就业形势始终不错,本科参加工作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选择攻读研究生,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更有帮助。本专业工作待遇一般较好,如考取注册会计师,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在收入方面将会比较令人满意。不过作为实用型的经济学专业,会计学专业的出国机会相对较少。

会计学专业代码:110203。

二、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会计专业是以会计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经济类课程建立起来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一门专业,本专业培养和造就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能在各企事业单位独立从事会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会计专业的主要内容是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现代企业管理基本知识,熟悉国内外会计惯例和会计实务。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门,在社会科学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代会计学体系中,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会计专业可以分为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审计学、会计学史几个方面。

会计专业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终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在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会计概念最早发源地是埃及、希腊和罗马,早在公元以前,就已经有了反映经济业务的记录。尽管这些早期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概念值得注意,但仅凭这些并不足以形成会计专业理论。十九世纪是会计理论和实务迅速发展的时期。在1775年以前,有关会计的著作和论述为数很少。而在1775年至1900年之间的一百多年,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则处于迅速发展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成为发展现代会计理论的开拓者。这期间,最有名的会计专业理论家包括佩顿(W.A.Paton)、利特尔(A.C.Littleton)、哈特菲尔德(H.R.Hatfield)和坎宁(J.B.Canning)等人。此外,在这一时期建立了许多的会计团体,如美国会计学会(AAA)、美国注册公共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这对建立统一的会计专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中国最早的会计专业出现在二十年代,会计专业是上海财经大学前身国立上海商学院成立最早的科系之一,迄今已有80余年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了我国社会主义会计学,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先后在几所院校如上海财经学院、厦门大学开设了会计专业,使我国高等院校开始逐步建立起会计学专业的基础教育。

1951年,国家进行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比如华东地区16所高校经济管理专业的会计教师,绝大部分转入了上海财经学院,人数达108人之多。1954年4月1日,高教部召开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讨论了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的方针、任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统一教育计划等问题。1962年又重新对各高校会计专业进行了调整。

1981年11月3日,国务院批准了首批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首批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研究生授予单位是上海财经大学和厦门大学。在此之后,国内的众多开设会计学专业的学校逐步有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比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等等。

开设会计学专业的如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财经类院校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综合类、理工科类院校。1999我国会计学专业的毕业生达到了二万五千人,而随着每年高考的扩招,会计专业的人数将呈现不断上升势头。

在中国会计专业发展的近百年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会计学专家与学者,如上海财经大学的王松年,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1979—1981年任斯诺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客座教授,1991—1992年任美国Metropolitan

State

Collegeof

Denver客座会计教授,现兼任上海市会计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总会计师工作研究会顾问,我国国际会计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等;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及博导李志文,是中国国家会计学院顾问,也是美国杜兰大学甫理曼商学院的甫理曼讲座教授兼副院长及博士研究中心主任,曾任芝加哥大学商学研究院助理教授及宾夕凡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副教授等。

对于策略解析以及资金管理有独特见解。薇芯sftj288,交流有价值的现货(原油,天然气,白银,铜)投资,获取每日行情资讯!纵观国际热潮,在论中国经济,在众多国家对比之下,显然要优越得多,工程及军事发展自然成型,作为经济学者,佳星最后送给当下的中国经济投资者们一段话,唯有心静如水,方能气贯长虹


这些专家学者在为各大院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也为我国会计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专业要不断地进行提高,在努力改善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未来的发展趋势是追踪国际上会计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抓住国内外会计领域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重视国内外学术交流,鼓励跨学科、跨地域的合作研究,进而推动教学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的高级会计与财务管理人才,使会计专业在教学科研上逐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希望所有有志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喜爱这一极具发展前景的学科,并能够为会计专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是我很早以前就准备好的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范江川


经济,较为宏观。金融,较为微观具体化。就像菜市场一样,经济是菜市场的规则制定者,而金融就像一个个摊位去具体做


沈阳房小白


经济的范畴远大于金融。


云观财经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简单来说就是买和卖,买卖怎么样平衡,怎么样相互影响。然后买方卖方会有什么样的行为等等。然后再细分发展,就产生很多其他学科了。比如财政呀,贸易啥的。

金融主要是研究货币以及相关金融产品的。更好的说法是货币的时空价值。简单基础的有,股票呀,债卷呀,然后还有期权期货等等。


阿历观楼市


简单来说,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活动的总称,广义的金融泛指一切与信用货币的发行、保管、兑换、结算,融通有关的经济活动,甚至包括金银的买卖,狭义的金融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金融是经济的一小个分支,只是有自己的侧重点

经济包括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环节,比金融的概念大得多。


豫商贷金融


简单宽泛一点来说吧:经济追根溯源探讨的是与之间的关系;金融归根到底研究的是与之间的联系。经济关注的是资源由于稀缺性如何有效配置,从而有效地驱动物质产生提高人类福利的过程和机制。金融作为剩余资本或财富融通,是经济活动运行的催化剂(有利有弊)和润滑剂;Financial的词源是Finance即“融资、财政、资金、财源的本意,融得的资金作为资源如何运用便是资源配置的经济问题,而资本骨子里是逐利的,资本所有者作为资金的融出方,与实业主共同承担着由于经济,政治等波动或冲击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就是所谓的风险,必定基于现时或未来的回报的。

综上,从两个指标:经济的核心指标价格是交换时双方的公允价值,金融的核心指标回报率(利率、投资回报率)是资本作为抽象的最具一般性的资源的风险回报。粗略的可以看出由于价值的跨空间交换产生了经济,价值的跨时间交换产生了金融。故二者相辅相成,可以这么理解,政治(政治结构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一国的筋骨,经济是肉身,而金融是血液,文化是基于由此产生的国家气质和思想。

回答的比较粗浅,管中窥豹,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